近3年最低!屈臣氏中国怎么了?(屈臣氏億元上半年)
报告显示,期内,屈臣氏全球业绩有明显增长,销售额达886.1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18.15亿元),同比上涨4%。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70.5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4.83亿元),同比增长17%。
图片截自长江和记财报
不过,聚焦中国市场来看,业绩仍有波动。据财报,屈臣氏中国上半年销售额为88.8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2.02亿元),同比下降8%;EBITDA为7.5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93亿元),同比增长21%。
中国市场持续下滑
上半年营收为近3年最低
去年,屈臣氏中国经历了近8年来最为惨淡的一年,仅录得175.7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54.4亿元),同时销售额、EBITDA、店铺数量等多项数据同比皆大幅下滑(推荐阅读:屈臣氏,从“神坛”跌落)。
今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国销售额持续下跌。具体来看,其销售额为近三年最低,仅略高于2020年的78.92亿元;EBITDA录得6.93亿元,虽较去年有双位数增长,但放在近五年的时间维度里来看,仍不容乐观,与2021年12.87亿元相比几近“腰斩”。
与此同时,屈臣氏中国店铺数量持续缩减,截至上半年,屈臣氏中国仅有3780家店,同比减少7%。从下表可以看出,上半年无论是店铺数量还是同比增幅,均为五年最低。
在今年5月前举办的“屈臣氏O+O生态峰会”上,屈臣氏中国曾宣称,2023年要在中国内地市场新开300家门店。然而,在快速开店的同时,屈臣氏中国也关闭了一些店铺。据长江和记发布的2022年年报,截至去年底,屈臣氏中国门店数量为3836家。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国共计关闭了56家店。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据公开数据,自2014年起,屈臣氏中国单店平均年销售额一直处于下滑态势,2014年其单店平均年销售额为856万元,2022年,该数据腰斩至401万元。如果仅对比上半年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国单店销售额为217万,仍略低于去年同期的221万元。可以看出,屈臣氏中国曾提出的“放缓开店速度,提高单店销售额”的政策似乎还未奏效。
不过,虽然整体业绩较为低迷,财报中也释放出了一些回暖信号。
比如,与2022年上半年17%的营收降幅相比,今年上半年仅8%的降幅,似乎已经表现出屈臣氏中国正逐渐“回血”。对此,屈臣氏中国在财报中表示,这是由于2022年底放宽封城限制后内地活动及人流增加,以及毛利与生产力有所改善。
另一个回暖信号来自同比店铺销售额。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国同比店铺销售额增长2%。虽增幅不大,但较之去年17.6%的降幅,今年仍有明显提升。
此外,虽在中国市场显出疲态,但上半年屈臣氏在其他市场均取得营收双位数上涨。在除中国外的亚洲其他市场,期内,屈臣氏销售额同比上涨13%至173.6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60.33亿元);在欧洲市场,屈臣氏营收506.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67.89亿元),同比上涨11%。
品牌策略持续升级
员工管理隐忧不断
过去几年,屈臣氏中国将业绩大幅下滑归因于疫情。而今各行各业逐渐复苏,化妆品也正重新向消费舞台的中心靠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化妆品类零售总额为2071亿元,同比增长8.6%。
外部环境好转,屈臣氏中国也在为走出泥潭蓄力。据悉,屈臣氏中国私域池子里已沉淀超6000万的付费会员,覆盖了9成18—45岁的都市女性群体。为了进一步“盘活”这些会员,屈臣氏中国今年也进行了多维度的升级。
首先,屈臣氏中国对门店进行升级。在“屈臣氏O+O生态峰会”上,屈臣氏中国行政总裁高宏达表示,今年屈臣氏将升级门店任试台、妆容设计、皮肤测试、健康美丽课堂等门店服务,以“五感”将门店升级为顾客服务体验最佳场所。
其次,屈臣氏还分别为商圈消费者及高校学生打造了不同的消费场景,如在商圈设置健康美丽能量站、试妆车等场景,为高校学生提供职场彩妆护肤指导等。
再次,屈臣氏中国还进行了选品升级。屈臣氏中国顾客增长及采购部总经理聂薇表示,“屈臣氏将持续以‘超值’‘新’‘奇’‘试’为标准,挖掘超值的产品及价格,引入更多年轻消费者喜爱的品类及品牌。”
而为了进一步链接品牌和消费者,其还布局了屈臣氏品牌创新增长中心OPTIMO,不仅利用O+O平台整合全面的消费者画像,让品牌能够更为及时、全面了解消费者动态;还通过助推新品爆发、品类共建、品效协同、会员渗透、新锐品牌孵化运营等项目,“为品牌商打造覆盖品牌发展全周期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
图源屈臣氏中国官方微博
然而,高屋建瓴的企业策略之下,遍布中国大地的屈臣氏门店中仍有负面缠身,尤其是在员工管理方面。例如近期,有消费者反映,当进入屈臣氏想买两瓶水,导购却要求其先注册会员并添加导购企业微信后方可付款。
此外,屈臣氏中国品牌代言人蔡徐坤近期因私生活“翻车”,目前虽事件热度已过,或也为屈臣氏中国的发展埋下隐忧。
文/得意
编辑/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