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大妈做美容一月花30多万最新报道 大连贵夫人美容院被立案调查(美容院萬元夫人)
一个月时间,60岁大妈在美容院花掉了30余万事件有了最新进展,涉事大连贵夫人美容院被立案调查。
近日,宋大妈的儿媳小吕向《中国消费者报》讲述她婆婆在美容院的消费经历……
“压根儿就没想到,我婆婆从湖北老家来大连帮我们照顾小孩,短短一个月时间竟在大连贵夫人美容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贵夫人美容院)花掉8万元现金、信用卡透支消费23.1万元做美容项目和购买美容产品,这个美容院太坑老年人了。”
六旬老太瞒着家人美容
一月花掉30余万元
宋大妈年过六旬,从湖北来大连帮忙带孙子。今年3月4日,宋大妈接到大连贵夫人美容院促销员的电话,称宋大妈原先在某美容院的消费档案已转到大连贵夫人美容院,邀请她去体验调理身体。当天,平时身体不太好的宋大妈来到大连贵夫人美容院,花1万元购买了48次身体调理产品。因为这笔消费,大连贵夫人美容院告诉宋大妈,可以免费赠送一次面部美容。
3月11日,宋大妈再次来到大连贵夫人美容院做面部美容。美容后,宋大妈发现自己满脸血印。
“美容师对我婆婆说必须做后续美容护理,否则面部会出现红肿、增生、溃烂等情况,还拿出手机让我婆婆看其他消费者溃烂的照片。”小吕告诉,“我婆婆担心美容院给脸上涂抹了不明物质,如果不护理会溃烂,想赶紧好起来,而且不想让家人知道,就同意了。”于是,宋大妈又在店里用信用卡分两次消费了两万元,并按照美容院的嘱咐“不间断的护理效果会更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天都到大连贵夫人美容院做护理。
在小吕提供的银行交易明细单上看到,宋大妈在大连贵夫人美容院用信用卡支付了数笔钱,金额从1.5万元到4万元不等。统计显示,从3月4日至4月2日,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宋大妈用信用卡在大连贵夫人美容院透支了23.1万元,加上8万元的现金消费,共计消费31.1万元。
涉嫌诱导消费
“贵夫人”退款11万元
花了这么多钱,宋大妈心里绷不住了,于4月9日将此事告知了儿媳小吕。家人们在震惊中发现,除了一张没有加盖公章的8万元现金收据,其余23.1万元消费没有合同、没有协议,没有发票。而宋大妈买回家的美容产品,瓶身上连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都没有。
宋大妈在向儿媳解释为什么花了这么多钱时称:
“美容师告诉我现在使用的产品已经无法分解打入脸部皮肤的营养液,需要用升级产品,从1号升级到2号,再升级到加强型产品。”
宋大妈还告诉家人除了最初的1万元之外
此后的消费并非她心甘情愿
小吕对大连贵夫人美容院如此高昂的收费,和涉嫌恶意诱导老人透支信用卡消费产生了质疑。在她看来,如果没有外界引导和干扰,一个工薪阶层的老年人,绝无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花31.1万元在美容上。
随后,小吕向大连昆明街市场监督管理所投诉,要求美容院出具详细的美容项目收费标准和美容产品价格表,以及消费明细和记录。另外,针对美容院的涉嫌诱导消费,小吕要求对尚未消费的内容给予退款,对于已经消费的内容,美容院方面扣除合理的成本,退还剩余部分。
经大连昆明街市场监督管理所调解,宋大妈与大连贵夫人美容院达成协议,针对其一个月在此消费的31.1万元,大连贵夫人美容院承诺退还11万元,退款于5月25日前分3次打入宋大妈的账户。
数人遭遇连环套
监管部门已立案
近日,从大连昆明街市场监督管理所了解到近一段时间该所已接到10多位消费者对大连贵夫人美容院的投诉。
01消费者朱女士
朱女士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自己原先做护理的美容院停业了,去年8月把她的美容档案转到大连贵夫人美容院,她的美容卡里还有1万多元没有消费,但大连贵夫人美容院要求她交纳1000元开卡费才能继续消费,她只得交费。
“没想到第一次到大连贵夫人美容院做脸部排毒护理,就遇到了美容师设下的圈套。”朱女士称,该美容院工作人员用光电仪器为她脸部做护理,片刻就感到脸部不适。工作人员把镜子递给朱女士。朱女士看到自己脸部出现了一些绿豆大小的黑点。工作人员声称这是排毒,必须使用美容护品,否则脸部出现的黑点会留下印记,并向朱女士推荐了一套6800元的美容护理液。朱女士认为工作人员故意吓唬她,不想购买产品。此时,美容院的院长和3个工作人员全都围到朱女士身边,反复劝说。“当时的阵势就像围攻。”朱女士说。
朱女士告诉,经她打听,身边有好几位朋友和消费者在大连贵夫人美容院做美容护理时,均遇到了和她类似的经历,基本套路一是“吓唬”,二是“围攻”,然后让顾客再掏腰包,购买美容院经销的美容产品。
02消费者孟女士
孟女士也有同样的遭遇。她是在之前的美容院停业后于去年10月转到大连贵夫人美容院,卡里还有两万多元没有消费。当孟女士到大连贵夫人美容院预约身体调理时,美容院以各种说词,要求她购买5000元的美容产品,否则,卡里剩余的两万多元不能消费。
发稿前,从大连昆明街市场监督管理所了解到,针对大连贵夫人美容院出售的美容产品是否有问题,是否涉嫌强制消费等违法行为,市场监督管理所已立案调查。《中国消费者报》将继续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