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家居IKEA:英格瓦·坎普拉德的传奇人生(英格宜傢傢具)
宜家家居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
英格瓦·坎普拉德(1926年3月30日-2018年1月28日)瑞典实业家,宜家家居创始人
1943年,英格瓦尔·卡姆普拉德创建宜家家居(IKEA),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企业。
宜家在全球的36个国家拥有自己的分店,大部分的店面位于欧洲。宜家的主要产品有沙发系列、办公用品、卧室系列、厨房系列、炊具系列、儿童产品系列等,产品数量已经超过1万种。1997年,宜家首次进入中国,并在北京设立了工作办事处。第二年,宜家便在上海成立全国第一家宜家商城。
中学生创立宜家
1926年,英格瓦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南部一个叫艾姆赫特的小村落。他祖上是德国人,后来移民瑞典。他的祖父是个农场主,父亲也不怎么会经营。但英格瓦从小就有做生意的天份。
5岁那年,英格瓦曾代人卖掉一批火柴,赚了少量的钱。好长一段时间里,他骑着自行车向邻居销售火柴。他发现从斯德哥尔摩批量购买火柴可以拿到很便宜的价格,然后再以很低的价格进行零售,从中仍能赚到不小的利润。
后来,他的生意范围不断扩大,他卖过圣诞卡,他还骑着自行车到处兜售自己抓来的鱼。11岁那年,他做成了一笔大买卖,他卖掉了一批花种。他把赚来的钱买了赛车和打字机,那以后,他简直是迷上了销售这个行当。他曾用父亲给的钱和银行汇票去进货,卖掉500枝巴黎钢笔。他上高中时,床底下放了一个纸箱,里面塞满了他的“货物”:皮带、皮夹子、手表、钢笔……
1943年,英格瓦已经17岁了,父亲对儿子十分了解,决定送给他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就是帮助他创建自己的公司。就这样,宜家(IKEA)诞生了,“I”代表英格瓦,“K”代表坎普拉德,“E”代表艾姆赫特,“A”是自己所在村庄的名字——阿根纳瑞德。
虽然公司成立了,但英格瓦在实践中意识到自己经验的缺乏,他决心去商学院上学,进一步深造。
1943年夏,英格瓦中学毕业,进入哥德堡的高等贸易学校学习。在学校,英格瓦第一次学到了经济理论,从他后来的商业实践看,这些理论让他受益匪浅。理论的核心是两个提问:人们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将货物从工厂送到客户手中?作为商人,在哪里可以以特别便宜的价格买进商品?教授告诉英格瓦,买便宜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直接进口。他马上付诸实践,从报纸上看到外国企业在瑞典寻找合作伙伴的消息之后,英格瓦便给巴黎的一家钢笔厂写信定购了500箱产品。邮包一到,他就背着包裹去了瑞典南部很多地方,在烟店和游戏厅展示商品。虽然累得要死,但收获颇丰。接着英格瓦也会在报纸上打小广告了,不久他便收到了第一笔订单。
1945年,19岁的英格瓦从贸易学校毕业。他的父亲为他找了份工作,在家乡斯马蓝达的北部城市韦克舍林业协会商务办做一个小职员。在新的岗位上,英格瓦很快便找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一个能廉价提供文件夹的货源让他欣喜若狂。他把这一消息提供给了林业协会的主管。接着,他的雇主们便从他那里定购了大量的文件夹,他不得不用火车来运送。英格瓦亲自用手推车把他们从车站推到办公室来,因为,此时的宜家除了小老板英格瓦本人外,没有别的员工。
1947年,英格瓦来到部队服兵役,他不想因此放弃他的邮购生意,在征得上级同意后,他租下了一间地下室,并将之布置成可以睡觉的办公室。当他的战友在训练结束后聚集在酒馆饮酒闲聊时,他蜷缩在斗室里做着生意。后来,事业有成的英格瓦偶然也会为这种孜孜以求而感伤,毕竟青春的一部分不可挽回地失去了。当时的宜家和他在中学时期经营的商品并无大异,依旧是缝纫用品、袜子、贺卡、钢笔和皮夹这些小杂物。
基础兵役结束后,1948年,英格瓦被调往卡尔斯堡军官学校,在那里,这位后备军官同样租了一间办公室,继续做他的生意。和以前的不同的是,这次他成了巴黎恒美公司(一家法国著名笔商)驻瑞典总代理,负责将他们的圆珠笔和钢笔批发给瑞典的零售商。
通过军官考试后,英格瓦回到父母身边―艾尔姆塔里德农庄。他继续从国外进口商品,再卖给零售商。宜家的发展初期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家族企业,英格瓦的父亲负责管理订单和账单,母亲则忙着接电话并帮他包装货物。这时,宜家的生意很好,即使是晚上一家人也时常忙个不停。英格瓦亲手盖了一座小屋,用于储存包裹,他后来写道:“我的第一个邮购室,总面积不过一平方米,但却是全行业最经济的。”
英格瓦购进并卖出的第一件家具是一个没有扶手的沙发椅。他能很好地记住价格和账户号码,但对于货号却总是无法记住,于是他干脆给这把椅子起了一个女孩子的名字―露德。“露德”卖得不错,这给了英格瓦很大的激励,他决定扩大家具生意。
为了宣传商品,英格瓦决定让在农村很受欢迎的《农民邮报》附上他的商品简介。这份发行量不小的报纸让他花去了一大笔钱。在宜家的商品简介中,英格瓦写道:“商店里的东西之所以那么贵,是因为有中间商的存在。”他针对农民打了一个很巧妙的比方:“你们比较一下你们宰的一公斤猪肉和人们在商店里买同样分量的猪肉价格吧!
”英格瓦的广告策略很是成功,订单的飞涨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想扩大销量,在英格瓦眼里,价格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要卖哪种产品,英格瓦首先会考虑价格,如果价格不合适,再好的东西,他也会放弃。在20世纪50年代的瑞典,英格瓦不是惟一做邮购生意的卖家。围绕价格展开的竞争,从来没有消停过。随着价格的下降,宜家的质量也下降了,英格瓦的信箱里全是投诉信,这让他非常头痛。在那个时代,顾客是没有退货权的,他们的抗议就是拒绝再次购买。
通过产品目录和简介,顾客根本无法了解商品的质量。在和新员工汉森进行长时间讨论之后,他们决定把商品拿出来展览。英格瓦想让顾客参观家具店,并通过这种眼见为实的方式再次获得顾客的信任。宜家的首次产品展览定在瑞典第二大城市阿尔姆胡特举行,英格瓦在一家废弃的木材加工厂中,看中了一幢建筑。他买下那个大厅,并简单装修了一番。在展览前,英格瓦下了一个决断,即放弃办公用品业务,专心做家具。
1953年3月18日,那些拿着附带邀请函产品目录的人蜂拥而至。英格瓦朝窗外看了一眼,“那里站着至少上千人!
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把邮购业务和家具展示店结合起来,英格瓦迎来他的事业的第一个高峰。顾客可以在家中预先挑选好目录中的商品,如果不放心,去看一下展览就可以了,而商品是从厂里寄出的。
早在宜家的第一份目录中,就有一种叫做“马克思”的桌子需要顾客自己组装。这种把桌子腿卸掉以便整体运输的构想来自于一个年轻的广告摄影师吉利斯·隆格伦,英格瓦聘请他制作目录。当他给桌子拍了一大堆照片并按照要求将它们再次包装起来时,隆格伦被这件臃肿的物事惹恼了,他建议将桌子腿扯下来,这样就能又快又省空间地进行包装了。这一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宜家的家具上。把家具拆成几块来运输,既能避免损坏,也能大大降低物流成本。人事号为004的摄影家隆格伦在这期间为宜家设计出了大量可拆卸的家具。当然这个时候,英格瓦还没有发现所有让宜家成功的秘密,若干年后,他才意识到,如果顾客自己开车来把包裹整齐的家具运走,才是最好不过的事。
二战之后瑞典的社会变化,给了宜家发展的契机。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开农场迁入工业区,这些重新安家的新工人对价格便宜、款式现代的家具需求很大,而宜家正对上了他们的胃口。
1958年,宜家在阿尔姆胡特开设了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家具店,这家面积近7000平米的店铺是当时的家具店中的欧洲之最。当家具店开门时,顾客已经在门口排成了长队。十年时间,英格瓦从一个斯马蓝达省的青年农民成长为闻名全国的企业家。
很快,英格瓦便激起了同行们的嫉恨,他以低廉的价格打击了竞争者的生意。他们指责英格瓦,以低成本仿制了他们那些由知名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家具,并罪恶地制造了大量赝品。宜家的隆格伦简直就是修改家具设计的大师,若干细微的变化成了宜家应付剽窃指责的法宝。达克斯家具店多次把宜家告上法庭,但是大多都无功而返。“每一个设计都有其他设计的影子。”隆格伦说。
在同行看来,宜家就像一个肮脏的、不守规矩的孩子。家具协会甚至威胁宜家的供货商,如果再给宜家供货,那么其他家具店将不再向他们订货。宜家一时间失去了很多供货商,很快精明的英格瓦便找到了应对之策,他以不同的名字开设很多子公司。英格瓦本人多次被罚款,甚至被逐出博览会,但他通常的反应是注册一个人们从未听说过的子公司参加下一次博览会。
1963年,英格瓦在挪威奥斯陆开了第一个瑞典以外的分店,而后业务很快发展到丹麦和瑞士。
1974年,宜家又开辟了它在全球最大的德国家具市场,之后进入加拿大、荷兰。
1985年和1987年,宜家成功打入美国和英国市场。
波兰制造
宜家的产品来自何方,对于顾客来说是一个不太需要关注的事情。宜家只是一家宣称瑞典风格的家具店,店中的东西来自世界各地,在2005年,宜家出售的商品只有9%来自它的故乡瑞典。英格瓦早就知道利用国际上不断扩大的工资差距来制造与竞争对手的成本差距。宜家家具从低收入国家买进,在高收入国家卖出。公司有1/3的商品在较为贫困的亚洲国家制造,而相对发达的欧美市场为2005年的宜家提供了近97%的销售额。宜家的全球采购从四十多年前就开始了。
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英格瓦从报上读到了波兰对外贸易部长要来瑞典访问的消息。他马上意识到波兰―这个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家或许是宜家摆脱当地家具行业集体围剿的一条出路。宜家家具店在阿尔姆胡特的成功让宜家的产品很难跟上市场的大量需求,而很多家具商仍在想尽办法抵制宜家,同时,那些“偷偷摸摸”为宜家供货的制造商已经到达了他们产能的极限。
英格瓦给波兰外贸部长写了一封寻求合作的信,几个月后他收到了华沙的邀请。1961年元月,英格瓦飞赴华沙,他的父亲以监管主席的身份陪他前往,同行的还有年轻的工程师拉格纳·施特德。接待方展示了一些在波兰北方拍摄的家具图片来说明家具行业的发展现状,这些家具大多是俄罗斯风格的。波兰人的报价让英格瓦大吃一惊,价格高得让英格瓦觉得没有必要再谈下去了。但英格瓦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个虚数,波兰的生产成本很低。另外,他并不需要急着和他们做生意,弄清楚波兰的家具制造水平才是当务之急。
当英格瓦提出要四处看看时,波兰的谈判代表拒绝了,他们被告知不能离开华沙,因为他们没有签证。不过波兰人并非不能通融,这个潜在的大买主将给波兰带来不少外汇,他们舍不得让他就这么走了。在波兰监督人员的陪同下,他们三人一边旅游,一边考察了多家家具厂。工厂非常原始,但他们发现波兰森林不少,并具备强大的木材加工能力。
英格瓦给波兰的第一份订单是一种用鹿角制成的椅子,这种椅子当时是宜家邮购业务中的抢手货,一直供不应求。英格瓦的砍价能力给那些社会主义者们上了一课,鹿角椅在波兰敲定的最终价格只是瑞典国内进货价的一半。由于波兰的产品老出质量问题,宜家打起了“擦边球”,他们不但往波兰派去专家,还把工具和机器零部件偷运到波兰,在冷战时期的瑞典,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在最初的那段时间,我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走私。”英格瓦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英格瓦和波兰签订了合约,作为一个长期大客户,他可以获得他想要的超低价格。当然,这还保证了家具销售旺季时,宜家家具目录上的热门商品不至于断货。传记作家贝蒂尔·托勒库分析道:“波兰人给他带来的是瑞典家具业不可能赶上的价格优势……那些试图封杀这位发迹者的行为,其结局颇具讽刺意味,那就是,他反而从中变得更强大了。”
波兰是英格瓦事业的蹦床,受此启发,至今宜家的子公司Swedwood在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匈牙利、立陶宛、乌克兰、俄罗斯等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35个自己的加工厂,从业人员超过13000人。在西方发达国家则有大量的残障人士和囚徒在为宜家生产家具。当然,最大货源来自于从第三世界国家直接购买。在越南芽庄的拉佩斯可藤编厂6000名员工以每天2欧元的报酬生产了350多万张藤椅(藤椅售价为17欧元)。
宜家在高收入国家使用的机器比人要多得多,而它从贫困国家购买的主要是人工生产的产品,在1990年代的印度,有20万人为宜家生产地毯,现在这个数字应该更大。而宜家一直在努力降低买入价,美国女莉莎·玛格丽特称之为“宜家最有个性的战略之一”。贫穷国家员工恶劣的工作环境损害了宜家在西方社会的声誉。
宜家到底属于谁
1978年,英格瓦一家离开丹麦,定居瑞士。这时宜家的董事会经常讨论公司是否要上市,迄今为止,所有的股份只属于一个人,那就是英格瓦·坎普拉德。上市意味着企业营业额和利润额向社会公开,这是英格瓦不愿看到的。
在1970年代中期,英格瓦就开始考虑怎样把宜家建设成一个没有人能自由支配的企业。这个家具皇帝想“既从家庭一方又从其他方面保护家具企业,使之未来不会被超越。”律师们建议英格瓦把公司纳入一个荷兰基金会的名下。英格瓦听完了他们的理由,同意了这一方案。
之所以选择这个当时一家宜家家具店都没有的国家,是因为荷兰有极其自由的基金会法律。在那里,基金会可以在没有国家参与的情况下成立。在荷兰,基金会没有任何国家监督,没有会议记录和使用证明。基金会只是捐助者和理事会之间的事情,在荷兰,也没有绝对规定,基金会必须服务于社会福利方面,只要不伤风败俗、不作奸犯科都是被允许的。而且和别的国家不同,在荷兰的基金会是可以被解散的。
1983年夏,在温泉疗养胜地泰洛桑德举行的媒体会议上,英格瓦阐述了隶属基金会的理由―避免儿子们争抢家业。对于英格瓦来说,谁也别想占有宜家、拆分宜家,国家不行、社会不行、儿子们也不行。
针对2004年英格瓦是世界首富的传言,宜家发言人出面否认,发言人指出,从1982年开始,宜家就隶属于一个基金会,公司财富不能算作英格瓦本人的。但瑞典经济杂志编辑博·彼得森拿出证据证明英格瓦控制着基金会并且是宜家的实际领导者。
宜家的资产关系异常复杂,英格瓦多年苦心经营把宜家弄得如迷宫一般。德国《资本》杂志在20世纪90年代形容宜家是“一张由公司和合伙人组成的密不透光的网,把足迹隐没在各式各样的基金会中”,几十年来,英格瓦一直避开谈论宜家资产。
来源:第一家具网
免责声明:此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为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