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金华好人②|志愿者、公益人、90后榜样……这些金华人传递爱心与温暖(公益志願者愛心)

今年46岁的郑瑛桃,是武义县快乐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
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她带领队员坚持每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年来给许多农村老人送去快乐,给贫困孩子送去学习用品,给身患白血病的儿童送去善款。
2015年10月,郑瑛桃利用自己从事美容美甲行业多年的优势,和丈夫陈周青共同创建武义快乐志愿者服务队。
志愿者队刚成立时,只有22名队员,现在志愿者人数已达400余人。
郑瑛桃说,成立快乐志愿服务队的初衷,是因为公公意外去世,让她第一次体会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她希望可以尽自己的力量,为农村留守老人带去更多关爱。
武义快乐志愿者队成立后的第一场志愿服务正巧赶上重阳节,郑瑛桃带领志愿者们为新宅镇乌门村的老人洗脚、修剪指甲、理发,受到村里老人的欢迎。
老人们激动地说,志愿者们简直像自己的儿女一样,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温暖。
这些话更加坚定了郑瑛桃坚持志愿服务的信心。

武义快乐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后,郑瑛桃把“弘扬孝道、敬老爱老,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作为志愿队的服务宣言。
坚持月行一善,内容包括敬老爱老、送戏下乡、洗头理发、足浴等,让老人们在快乐中感受到社会温暖。
为了做好志愿服务,郑瑛桃和丈夫至今已投入50余万元,夫妻俩带着武义快乐志愿者服务队,常年活跃在乡镇、农村等基层一线,不仅树立了鲜明的志愿服务品牌,更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夫妻俩连年被评为万朵鲜花送雷锋的楷模,双双被县团委评为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志愿者。
郑瑛桃常说,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年累月不停地做好事,并带动更多人加入进来。
在她的影响下,儿子陈楷越在大学期间经常利用节假日参加志愿活动。
身边的朋友也被她带动起来,加入一场场公益行动。
随着队伍的扩大,郑瑛桃还将志愿服务范围逐渐扩大到保护生态、爱护环境、关爱儿童等领域,把快乐的阳光洒向更多人。
黄照俊:公益路上不孤单
今年34岁的黄照俊,是浦江县黄宅镇渠北村人。
在当地公益圈内,他还有一个大家熟知的名字:“海蓝”。
黄照俊说,是公益改变了他,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公益拯救了他,让他在失明后的黑暗里找到人生的力量和前进的方向。
2013年,27岁的黄照俊加入浦江县志愿者协会“百分百”公益组织。
7年来,他用爱心和热情帮助过很多人,是浦江公益界公认的一名标兵。
“在酷暑时节帮困难群众采摘销售桃形李,在寒冬腊月为失独老人送去被子和大米,最苦最累的活他总是抢着干;各种赛事节会招募志愿者,还有每月20日的公益下乡活动,他都是第一个报名。
”百分百公益组织负责人郑云南说。
2017年一场眼疾让黄照俊的右眼彻底失明。
2019年,病情又让他的左眼失去了视力。
但双目失明没能阻挡黄照俊做公益的热情,在治疗期间,他仍然像往常一样坚持做公益。
失明前,黄照俊提前学会了盲人打字;失明后,他瞒着大家,照常处理“百分百公益”微信群和志愿汇上协会相关活动的申报。
“协会每月至少有20场公益活动,都由他在志愿汇上申报,通过审核后将活动编码发给队员们。
”郑云南得知黄照俊失明后还坚持投身公益,很是心疼:“他失明了还在为大家考虑,一边默默忍受黑暗的折磨,一边坚持为大家做好服务,这是最好的志愿者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
去年底,黄照俊前往一家盲人推拿店当学徒。
此后,“百分百”每个月的公益服务活动中,多了一项推拿服务,他至今已为环卫工人、留守老人免费推拿1000余人次。
“我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我还有双手。
用自己的技能帮助到别人,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
黄照俊说,志愿服务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信念。
在做公益的路上,他帮助别人,也得到更多人帮助。
只要心中有爱,世界就不再孤单,他的公益路还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李巧莉:从受助者到专职公益人
1995年8月出生的李巧莉是永康市舟山镇溪塘村人。
2008年,她父亲患病去世;2010年,母亲因长期忧郁患上精神病,失去劳动与自理能力。
李巧莉用稚嫩的肩膀扛起这个家,承担起照顾母亲和年幼妹妹的重任。
在国家低保政策和社会爱心力量的帮助下,2013年,李巧莉如愿考上大学本科,并在永康阳光爱心义工协会和慈善人士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
出人意料的是,2017年,李巧莉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外地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加入永康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当了一名社工。
“我因家境原因,了解身处困境中孩子的需求,可以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永康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会长徐美儿至今清楚地记得李巧莉当时的应聘词。
加入阳光爱心义工协会以来,李巧莉一边学习志愿服务的专业知识,一边学习项目设计和运营。
2019年,她带着机构的“爱的抱抱——助力困境儿童成长计划”项目参加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荣获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之后,随着项目范围和影响力的扩大,“爱的抱抱”还陆续获得首届浙江省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示范项目赛金奖、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银奖、全国品质“青少年帮扶奖”等。
“‘爱的抱抱’项目是一个助力困境儿童成长的计划,通过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包括艺术课堂、情绪认知、复原力培养、职业教育等方式,让身处困境的儿童得到帮扶和温暖,成长为一个拥有健康心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
”李巧莉说,陪伴和关爱困境儿童成长,是永康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成立十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她加入该协会的初心。
现在,她已由手心向上渴求关怀的孩子,长成了手心向下去帮助他人的青年。
她希望用爱搭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在这所“学校”里,用陪伴和关爱去帮助其他与自己有类似经历的人,让他们拥有走出困境的力量,在更大更好地舞台上“发光发热”。
吴兰英:做雷锋精神传人
吴兰英是义乌一名商人,也是一名学雷锋志愿者。
2014年3月5日,她与一名生意伙伴去参加“学雷锋公益助学活动”。
受助孩子对知识的渴望,让吴兰英和同行姐妹们作出了一个决定:组建义乌市学习雷锋公益协会。
6年来,吴兰英带领义乌市学习雷锋公益协会的志愿者们积极传承雷锋精神,广泛投身公益实践,协会因此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最美浙江人公益活动先进个人”“金华市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每月5日,吴兰英定期组织协会志愿者走进农村、社区,开展“雷锋进村居、服务进万家”关爱老人公益活动。
在她带领下,至今已有理发师、修脚师、针灸、艾灸等50余名专业技师加入其中,为老人提供洗头、理发、修脚、推拿、修理电器、心理抚慰等志愿服务,6年来志愿者参加人数达900余人次,服务老人22万余人次。
吴兰英坚持像雷锋一样爱幼助学,她带领协会志愿者先后走进甘肃省威武市、湖北省浠水县、四川省汶川县、青海省同仁县等贫困山区开展公益助学活动,通过为贫困山区中小学、幼儿园捐赠学习用品、文体器材、爱心图书、爱心书包和组织学雷锋公益夏令营、开设学雷锋公益文化课、成立“雷锋班”“学雷锋小分队”等方式,打造“爱心书包漂流”“义汶双向游学”“春蕾计划”“爱心慈善义卖”等一系列广受社会各界赞誉的公益助学品牌项目,为5万多名中西部贫困家庭儿童送去来自义乌的“雷锋之爱”。
当得知义乌市拘留所里有被行政拘留的人员思想波动较大时,吴兰英联合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相关志愿团队组建“阳光帮扶平台”,通过专线对接、个案结对、集体授课等方式,为被拘留人员提供矛盾调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困难救助、就业指导等五大模块“点单式”精准帮扶,迄今活动受益人员超3200人次,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看到社区执勤人员人手紧张,吴兰英立即发动协会200余名志愿者成立突击队,主动对接相关部门,按需就急提供社区执勤、超市采买、物资捐赠等志愿服务。
吴兰英还组织开展“红色代跑”“红色理发室”等活动,为隔离观察居民采购生活物资,为医护人员做好后勤保障,为志愿者免费理发等。
“我要当好雷锋精神新传人,做一名‘雷锋式’的义商。
”吴兰英说。
陈全:勇救落水女子的“90后榜样”
8月15日,金义新区孝顺镇90后协警陈全像往常一样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巡逻,上午10时40分左右,在巡逻至低田段陈桥村附近时,突然听到有个大爷喊道:“救命啊,救命啊,这里有人落水了!
”
顺着大爷手指的方向看去,陈全发现约8米宽的小溪中,浮着一个人。
情况紧急,陈全一边给同事和120打电话寻求救援,一边跑向溪边的一家泡沫厂,借来一根3米来长、约手臂粗的木棒,跑到岸边救人。
陈全试着把木棒往水里探去,想让落水者抓着木棒爬上来,但是此刻对方已经没有反应。
“溺水者脸朝下,落水应该有几分钟了,一定要快,要不然情况更不妙!
”想到这里,陈全咬了咬牙,脱下裤子和鞋袜,跳下2米多高的堤坝。
跳下去才发现,水下深浅不一,脚底都是淤泥,走起来很困难。
好在水不深,才没过小腿,陈全试着向溺水者靠近,发现是一名年轻女孩。
此时,一热心群众见状也跟着跳进了水里,两人深一脚浅一脚,一起拖着女孩奋力往岸边去。
在前来增援的同事和热心群众的帮助下,女孩终于被救上岸。
此时女孩已失去意识。
“如果错过了黄金救援时间,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体力不支的陈全顾不得休息,立马对落水女孩进行心肺复苏。
持续按压近4分钟后,女孩口里吐出了几大口水,慢慢苏醒了过来。
见到女孩已经脱离危险,陈全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看着同事和医护人员把女孩抬上救护车,精疲力尽的陈全躺倒在了岸边。
这时他感到脚底钻心地疼,坐起来一看,脚上还流着血,一旁的同事见状,赶紧把他送到了镇卫生院。
医生给陈全洗净脚底才发现,他的右脚脚底被玻璃之类的不明物体划开一道宽有手指长的伤口,皮也破了一大块。
简单包扎并注射一针破伤风后,陈全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我当时心里只想着救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扎的,事后才感觉到疼。
”陈全说,自己是第一次跳水救人,没什么经验,受了点小伤,只要女孩平安无事,这都是值得的。
”
当时,有围观群众现场拍下了陈全救人的照片和视频,在网上发布后迅速传播开来。
网友们纷纷点赞,称他是“90后榜样”。
来源|金华客户端
作者|王龙玉
编辑|汪寒
校对丨吴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