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埋线美容_到底靠不靠谱?(美容埋線穴位)
埋线美容是当今社会极为火爆的一种美容方法,不论是否了解中医,想必都听说过它。可是这种方法真的有美容、减肥的作用吗?为什么把一段细线埋在皮肤下面就能对全身起作用呢?这种方法到底靠不靠谱?一起来看看埋线美容的“真面目”吧!
埋线美容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穴位埋线的方法和手段,预防与治疗人体的损容性疾病,以达到驻颜养容、延缓衰老、预防保健的目的。埋线美容是针灸美容、中医美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容界常用的主要方法之一。
针灸美容是中医美容的一个分支,它应用针灸刺激人体腧穴,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从而消除损容性疾病的病因,使其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同时可扶正祛邪,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以达到改善面色、抗皱防皱、美容祛斑的保健与治疗效果。穴位埋线是针灸的发展和延伸,它是根据色斑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应用穴位埋线刺激经络腧穴,经过经络的传导,达到美容祛斑的治疗与保健效果。
埋线美容常用穴位
1、头面部:百会、四神聪、头维、印堂、阳白、太阳、四白、巨髎、颊车、迎香、地仓。
2、四肢部:曲池、尺泽、支沟、外关、内关、合谷、风市、梁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三阴交、太溪、太冲、百虫窝。
3、胸腹部:中府、膻中、中脘、天枢、神阙、气海、关元、中极、曲骨。
4、颈背部:风池、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胆俞、胃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
埋线美容的配穴原则
首先根据腧穴的特性与主治功效,选取具有美容祛斑作用的腧穴,再根据不同的病证和辨证进行腧穴配伍,组成有效的埋线处方,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1、局部取穴
腧穴普遍有近治作用,选取病变部位和临近部位的腧穴进行治疗。如额前的色斑,选头维、印堂、阳白;下眼睑以下的面部色斑,选四白、巨髎;面颊部的色斑,选颊车、下关;鼻与口角部的色斑,选地仓、迎香。
2、循经取穴
以经络理论为依据,以经络循行为参照,进行循经取穴,更能体现腧穴的远治作用。因某一经络与脏腑病变导致的容颜衰老与面部色斑等损容性疾病,选取本经循行部位的腧穴或脏腑本经的腧穴施灸,并可取表里经、同名经或相关经脉的腧穴配合应用。如面部色斑因足阳明胃经与胃脏腑功能失调而致,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穴,配上其相表里经的三阴交穴,同名经手阳明大肠经的曲池、合谷穴,相关经脉足太阳膀胱经的胃俞穴等,为循经取穴的具体应用。
3、辨证取穴
辨证论治是针灸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原则,埋线美容祛斑也是如此,应该贯穿于整体治疗过程中。在具体应用中,辨证取穴是重要的—个环节,要抓住病变的本质进行治疗。
一是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变的部位、病变的机制,从而辨证为某证型而取穴。例如面部色斑,有外邪、血虚、血瘀、痰湿、肝郁、肾虚等证型。外邪而致的取具有疏散外邪作用的合谷、外关等穴;血虚而致的选具有补血作用的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穴等;痰湿阻滞而致的取具有化痰利湿作用的丰隆、阴陵泉等穴;肝郁而致的取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肝俞、太冲等穴;肾虚而致的取具有补肾作用的肾俞、太溪等穴。
二是根据辨证与穴性,选取相关的腧穴施治,以补虚泻实,扶正祛邪。如面部色斑,有湿热蕴结、寒湿凝滞、阴虚火旺等证型。湿热蕴结的,取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大椎、曲池、阴陵泉等穴;寒湿凝滞的,取具有散寒化湿作用的命门、关元、血海等穴;阴虚火旺的,取具有滋阴降火作用的太溪、太冲等穴。
三是根据经脉的虚实与脏腑的虚实,正确应用本经补泻、异经补泻等方法进行埋线。补虚者,主要通过补其本经、补其异经、“虚则补其母”的方法而辨证取穴;泻实者,主要通过泻其本经、泻其表里经、“实则泻其子\"的方法辨证取穴,泻本经者,一般多取本经的合谷,如手太阴肺经之合穴尺泽,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曲池。病在脏腑,脏腑虚者,以俞穴补之,如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等;脏腑实者,以募穴泻之,如中府、天枢、中脘等;虚实夹杂者,当补泻兼施,如脾虚肝郁的面部色斑,补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泻足厥阴肝经的太冲。
4、随症取穴
亦称对症取穴,根据经络的理论与腧穴的主治作用及腧穴的特殊功能而定。如面部色斑,心血不足者,可伴见失眠多梦,取具有安神作用的四神聪、神门;自汗、盗汗者,取具有滋阴止汗作用的阴郄、复溜等穴。凡此种种,均为随症取穴的典范。
如果想要系统掌握穴位埋线疗法,光了解治疗机理和常用穴位还远远不够,埋线的工具、手法和操作流程都大有讲究。如果您对穴位埋线疗法感兴趣,这本书可以帮您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全部掌握——
《穴位埋线疗法》
本书系统阐释了穴位埋线疗法的机理原则、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尤其对操作技术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介绍,同时详细介绍了常见各系统数十种疾病的治疗方案,并配有具体临床案例详解。(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穴位埋线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杨才德 雒成林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