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用耗材龙头_昊海生科:“医美+眼科”_能否驱动新增长?(眼科產品億元)
昊海生科为国内头部生物材料企业,专注于医用生物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四大业务包括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骨科、防粘连及止血,在医用生物材料市场的不同治疗领域取得长期领先地位,其中眼科核心产品涵盖人工晶状体、近视屈光产品等;医美核心产品涵盖透明质酸注射剂、光电设备、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
根据标点医药研究报告,集团旗下眼科粘弹剂、骨科关节腔粘弹补充剂、手术防粘连剂和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于2022年国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4.52%、46.54%、29.90%和27.01%。
公司成立至今,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2007-2009年:公司成立,基于透明质酸布局医药领域。公司成立于2007年,成立之初并购三家主要生产透明质酸钠的企业,业务产品涉及眼科、骨科、外科等多个领域。
2010-2015年:进军医美,四大板块业务格局初步成型。布局眼科产品、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骨科产品、防粘连及止血产品为公司四大业务产品。2012年自主研发的第一款玻尿酸产品“海薇”注册成功,并于2013年正式上市。2015年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2016年-2020年:“眼科+医美”快速发展驱动增长。2019年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2016-2017年并购多家人工晶状体相关公司,布局全球化眼科产业链。2016年、2020年相继推出“姣兰”、“海魅”两代玻尿酸产品,完成功能差异、定位互补的玻尿酸产品组合。2019年国产首款亲水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获批,新一代高透氧角膜接触镜材料“Optimum Infinite”上市。2020年获得屈光晶体依镜PRL产品线,依镜PRL为国内唯一国产PRL。
2021年至今:拓展产品线,进军新领域。眼科领域,公司在2021年拓展视光产品线,获得两款OK镜的大陆经销权;2022年“童享”系列新型角膜塑形镜产品上市。医美领域,公司在2021年收购欧美华科,进军医美光电设备;2022年第四代玻尿酸产品进入注册申报阶段。
1.2 管理层及股东情况:股权较为集中,核心团队专业背景深厚
股权较为集中,子公司覆盖多个业务板块。截至2023年6月30日,蒋伟、游捷、楼国梁为昊海生科前三大个人股东,分别持有25.95%/16.81%/3.59%的股权。主席兼执行董事侯永泰持股3.51%,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吴剑英持股3.52%。
子公司数量多范围广,布局多个业务板块:
1)眼科:核心子公司有河南赛美视、Contamac、河南宇宙、深圳新产业、亨泰视觉等。
2)医美:公司通过持有欧华美科100%的股份,间接控制镭科光电、Bioxis、EndyMed等多家公司,拓展玻尿酸产品线,同时进军医美光电设备业务。
核心团队稳定,高管层拥有丰富医药领域从业经验。
董事长侯永泰在医药行业拥有28年以上的医药行业研发经验,拥有超过20年以上的医药公司管理经验,曾入选“中国科学院海外人才百人计划”,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总经理吴剑英在医药行业拥有超过29年的从业经验,拥有超过20年以上的医药公司管理经验,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得临床医学硕士,曾为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医生。董事长、总经理及任彩霞副总经理、王文斌副总经理均为2007年公司成立即加入,团队长期合作,具备高度稳定性。
1.3 主营业务基本情况:2022年收入21.3亿元,2023H1业绩高增
2022年收入/归母净利润21.3/1.8亿元,CAGR(20-22)约17%。
2017至2019年公司收入由13.5亿元增长至16.0亿元;2020年受外部环境影响收入下滑17%至13.3亿元,2020至2022年重归增长,收入由13.3亿元增长至21.3亿元,复合增速约17%。
2023H1公司实现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35.7%,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189%。
业绩高增主要系去年同期低基数:
1)2022年同期美国子公司Aaren因业务需重新整合计提减值损失2500万元,2023年上半年没有出现减值损失,归母净利润较2022年同期大幅增长;
2)上海地区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中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停滞,对营业收入产生重大影响,而2023 年上半年在医药终端市场逐渐回归常态的大环境下,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均正常开展生产经营,经营情况平稳上行,各主要产品线的销量、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大幅上升。
我们对业务结构进行拆分来剖析收入驱动因素:2016年骨科业务为第一大业务,实现营收2.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34%。
2017年开始公司重点布局眼科业务,眼科业务得到高速发展,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当年该业务实现营收5.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40%,同比增速355%。
2012年公司开始布局医美产业链,自主研发第一款玻尿酸产品“海薇”注册成功,2021年收购欧华美科,进一步扩展医美业务。近两年医美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势头迅猛。
2023上半年末医疗美容与创面修护业务超过眼科业务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占比36.9%,眼科业务收入占比36.6%。
2023H1毛利率/净利率均回升,期间费用维稳。
公司重视研发创新,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研发费用近2年保持在9%,销售费用维持在32%-35%之间。管理费用维持在15%-19%之间,2023上半年略有下降。
毛利率从2017年的79%下降到2022年的69%,净利率从2017年的30%下降到2022年的9%,主要系集团对南鹏光学和欧华美科的收购行为所导致:南鹏光学经营的角膜塑形镜代理销售业务,以及欧华美科所经营的射频及激光设备行业,其毛利率均比集团原有产品毛利率低。
南鹏光学自2022年1月并入公司报表,欧华美科自2021年9月并入公司报表,由此拉低集团整体的毛利率和净利率。2023上半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所回升,主要系玻尿酸产品收入占比上升带动。
2 医美:技术&定位优势驱动玻尿酸业务高增,光电及肉毒等业务接力成长
公司自研玻尿酸进军医美,借助收购快速完善布局。
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业务涵盖玻尿酸、射频及激光设备、人表皮生长因子三大细分板块。其中玻尿酸及人表皮生长因子主要为自研自产,射频及激光设备主要通过收购布局。
公司2021年以2.05亿元持有欧华美科63.64%的股权并于2023年收购其剩余36.36%股份,将其旗下EndyMed家用及医用射频美容仪器设备、镭科光电激光芯片及仪器设备,以及Bioxis玻尿酸填充剂等主要业务及产品纳入公司医美版图,2021年3月,公司进一步与美国Eirion公司达成协议,以不超过3100万美元持有Eirion约13.96%股权,获得外用涂抹型A型肉毒毒素产品ET-01、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产品AI-09、治疗脱发白发用小分子药物产品ET-02的授权许可,业务广度大幅提升,已布局玻尿酸注射剂(已上市)、能量源设备(已上市)、表皮生长因子(已上市)、肉毒毒素注射剂(待上市)、治疗脱发白发用小分子药物产品(待上市)。
医美业务近年增速迅猛,2023H1玻尿酸增速达114%。
在医疗美容和创面护理领域,公司构筑四大品类,包括玻尿酸真皮填充剂、表皮修复基因工程制剂、射频和激光设备,同时亦在储备创新乳液涂抹型肉毒毒素产品。
产品覆盖医疗美容、生活美容和家用美容三个关键领域,满足终端客户对于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的全方位医美需求。
2023年上半年公司医美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同比+47.49%。其中玻尿酸/人表皮生长因子/射频及激光设备分别实现收入2.56/0.75/1.54亿元,同比增长114.35%/14.70%/6.92%。
2.1 玻尿酸:三大品牌差异化定位,第四代有机交联产品进入注册上市阶段
玻尿酸百亿空间持续高增,占据国内非手术医美市场核心地位。玻尿酸注射填充为我国非手术医美的主流项目,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3年我国玻尿酸填充剂市场规模达103亿元,预计CAGR(2023-2026)=24%,2030年有望增长至441亿元。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1年公司在国内玻尿酸市场份额为3.7%,较20年提升0.7pct,在国内企业中排名第三。
旗下三大品牌价格&功能差异化定位,红海市场下仍维持高增。公司玻尿酸产品线不断创新,已上市产品包括海薇、姣兰、海魅:
1)第一代 “海薇”:定位大众入门型产品,主打塑形,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单相交联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凝胶;
2)第二代“姣兰”: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主打组织动态填充,提供更为精细的填充效果,2023年2月获批适用范围增加“用于唇红体和唇红缘的皮下(或粘膜下)注射填充唇部以达到增加唇部组织容积的目的”,为国产首个唇部填充玻尿酸;
3)第三代“海魅”:具有线性无颗粒特征,市场定位高端品牌,主打精准雕饰。
第四代有机交联产品进入注册申报,有机交联技术打造安全长效优势。
目前第四代有机交联玻尿酸产品已完成临床试验阶段,进入注册申报阶段,采用天然产物作为交联剂,且为国内首个封闭透明质酸酶作用位点的产品,通过特定的化学修饰手段使透明质酸酶的作用位点被封闭,从而阻止或减缓透明质酸酶对透明质酸的降解作用,该产品相较于传统使用化学交联剂的产品更为安全长效。
新品Cytosial国内上市在即,海外销售首年15万支。
欧华美科子公司产品Cytosial主打面部轮廓填充注射,其薄层交联专利制备技术可使凝胶均匀分布,消除明显颗粒感。
Cytosial有三款型号:1)VOLUME,主要用于恢复面部体积;2)DEEP,主要用于鼻唇沟填充;3)MEDIUM,主要用于口腔周围皮肤凹陷。因其独特的产品特性,2019年欧盟上市当年实现销售约15万支,2019年Bioxis收入0.28亿元,主要来自Cytosial在欧洲市场的销售。目前已在欧洲及中东市场销售,在国内已进入注册上市阶段。
公司交联技术业内领先。玻尿酸根据生产工艺和物理特性的不同可分为单相和双相,单相玻尿酸具有均匀的凝胶质地,在注射后呈现出自然且平滑的效果,双相玻尿酸在生产过程中包含两个阶段,即玻尿酸原料的生产和凝胶的交联。
这使得双相玻尿酸具有较强的支撑力和持久性。玻尿酸交联技术为玻尿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譬如瑞蓝采用高德美nasha交联技术。由于化学交联剂残留对人体存在一定负面作用,通过交联技术创新降低交联剂加入量能够有效提高产品安全性及使用效果,为主流玻尿酸厂商的重点研发方向之一。
公司掌握上游玻尿酸原料研发生产能力,具备完整产业链。公司于2010年起积极开展发酵法HA原料的菌种筛选、工艺研究和产业转化,并于2010年和2013年先后申请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经委的产学研项目并获得了政府资助。
经过数年的研发和技术攻关,公司已掌握医药级HA原料的发酵和精制技术。此外,公司建设有符合国家GMP标准的专业化原料精制车间,具备HA粗粉精制成HA精粉的能力。公司完全具备HA原料从发酵、粗粉到精粉的规模化制备能力。
2.2 肉毒产品及脱发药物:差异化布局涂抹类/口服类药物
伴随医美观念普及,肉毒毒素成为我国注射医美中最受欢迎项目之一。
中国肉毒毒素注射次数由2017年的170万次增至2021年的450万次,年复合增长率为27.4%。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2年中国正规渠道肉毒毒素市场规模为65亿元,同比增长41.3%。
根据新氧大数据,2019年肉毒素仅占注射类医美市场的32.7%,主要系肉毒属于毒麻类产品,国内审批较为严格;随供给端充足度提升及价格带覆盖,2021年肉毒素在注射类医美消费中占比达52.9%,两年间实现飞速增长。
肉毒管线储备待发力,涂抹肉毒有望构建独有优势。
国内目前主要有四款已上市肉毒产品及五款待上市肉毒产品,均为注射管线。2021年3月,公司获得美国Eirion公司外用涂抹型A型肉毒毒素产品ET-01、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产品AI-09、治疗脱发白发用小分子药物产品ET-02的授权许可。
ET-01:用于侧眼角皱纹(鱼尾纹)和原发性腋臭的局部肉毒杆菌制剂。
局部肉毒杆菌制剂,旨在避免注射商业肉毒杆菌制剂时可能出现的疼痛、出血和淤血。ET-01采用纳米乳液经皮递送技术,对于像肉毒杆菌这样的大分子,这种技术是必要的。ET-01使用可在几分钟内完成:1)预处理程序(“微孔技术”),在皮肤中创造临时微孔,以最大化ET-01的生物利用度;2)医疗专业人员使用手套手指将ET-01涂于皮肤摩擦。
AI-09:用于眉间纹的注射肉毒杆菌制剂。
AI-09采用专有技术,使得可以将注射用肉毒杆菌制剂配制成方便、即用型的液体产品,而不需要在使用前先用生理盐水重构。AI-09不含有人血清白蛋白,可在室温下稳定保持超过24小时。
ET-02:用于雄激素性脱发、白发和其他皮肤病症的小分子化合物。
ET-02含有与雄激素性脱发(男性或女性型脱发)和白发的局部治疗相同的小分子化合物。Eirion通过纠正毛囊干细胞中的功能障碍进行治疗。据Eirion官网,ET-02和ET-03是针对白发开发的唯一药物产品,且ET-02和ET-03有潜力治疗其他医学皮肤病症。
2.3 表皮生长因子:稳居市场份额第二
表皮生长因子(EGF):能刺激表皮和上皮组织增生的多肽类促分裂素。EGF在体内体外都对多种组织细胞有强烈的促分裂作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指使用基因重组大肠杆菌发酵技术生产的人表皮生长因子。
据公司招股说明书,2023年我国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市场规模约12.26亿元。公司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分别为1.51/0.75亿元,同比+17.7%/+14.7%。
康合素为国际首个获得注册的人表皮生长因子产品。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生产的外用人表皮生长因子 “康合素”为国内唯一与人体天然EGF 拥有完全相同的氨基酸数量、序列以及空间结构的表皮生长因子产品,亦是国际第一个获得注册的人表皮生长因子产品。
根据标点医药的研究报告,2022年度“康合素”产品的市场份额由2021年的25.95%持续上升至27.01%,继续缩小与第一位的差距。
2.4 光电设备:并购进军光电市场,射频+激光布局医美终端&家用领域
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公司射频及激光设备产品线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90/ 1.54亿元,该产品线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下属子公司欧华美科。
投资欧华美科,收购模式布局光电设备。公司在光电类医美产品的布局上采取投资收购策略。2023年7月31日公司与欧华美科少数权益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总对价15,272.71万元继续收购欧华美科36.36%股权,交易完成后欧华美科成为昊海生科全资子公司。
欧华美科旗下以色列上市公司 EndyMed(持股48.98%)专注于射频美肤设备,旗下子公司镭科光电(持股58%)专注于激光美肤设备,产品主要出口海外市场。
Endymed:
3DEEP 多源相控射频技术,构建行业壁垒。EndyMed掌握3DEEP 多源相控射频技术,其原理是由三个正极+三个负极同时作用于皮肤一侧,因同性相斥使三个正极的能量互相排斥直达真皮层后再流向对应的负极,这一过程聚集的热能至真皮层时温度可达52摄氏度,从而促使胶原蛋白大量再生。该技术在保证将能量传达至真皮层的同时亦保证了能量作用面积,减少能量在皮肤表面的流动,避免表面烫伤风险并降低疼痛感。
EndyMed旗下有EndyMed Pro和EndyMed Pure两款核心产品,均应用 3DEEP 多源相控射频技术。EndyMed Pro相控射频黄金微针可用于细嫩肌肤、祛疤除皱、祛除妊娠纹、紧致肌肤与身体轮廓以及产后修复等功效,产品优势包括:
1)可用范围广,覆盖从眼周、苹果肌、下颌线、天鹅颈等面部抗衰提升,到胸部、腰背、腹部、腿部、臀部的身体部位提升、紧致、塑形等项目;
2)较传统黄金微针实现更低痛感&更精准的能量输出,采用锥形针体进针,更温和舒适且能够精准定位和控制能量,避免局部组织热损伤,同时采用分段脉冲模式,能量均匀稳定。
家用设备NEWA美容仪登陆国内市场。EndyMed旗下产品Newa家用美容仪,实现了射频设备从医美机构走入家庭场景,目前天猫旗舰店单台设备价格在3000-6000元之间。
半导体激光脱毛技术,强效脱毛。欧华美科四大优势技术之一是半导体激光脱毛技术,最高能量密度达40J/cm²,脉宽更小,可实现一分钟强效脱毛。针对肤色差异提供6种治疗方案,保证不同肤色人群,尤其是肤色较深人群的治疗过程安全有效。该技术亦适用于各种位置脱毛需求,可选择1.2和4.5两种不同大小的光斑,并提供包括点式、连续、高频、低频以及降低能量密度在内的多种调节选项。
3 眼科:基于全球领先技术,研发+投资构建全产业链
公司聚焦全球眼科领域的领先技术,通过自主研发+投资并购打造国际知名的综合性眼科产品生产商。公司眼科业务已覆盖白内障治疗、近视防控与屈光矫正及眼表用药,并已在眼底病治疗领域布局多个在研产品。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公司眼科产品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7/4.8亿元,同比+14.2%/+35.0%。
自研+投资整合布局全球化眼科产业链。2007年公司成立后主要的收购兼并动作有:2015年收购6家产销人工晶状体产品企业;2017年收购 Contamac,解决眼科产品的原料配套问题;2020年收购爱晶伦,布局有晶体眼屈光晶体产品研发和产销业务;2021年收购亨泰视觉、河北鑫视康,布局角膜塑形镜和软性接触镜业务。2022年获得南鹏光学51%的股权,获得角膜塑形镜“亨泰 Hiline”、硬性角膜接触镜等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代理经销权。
人工晶状体业务疫后恢复,视光材料成眼科业务新增长点。2022年人工晶状体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58.15%,目前为公司眼科业务第一大产品,疫情后随手术量增长业务逐步恢复。视光终端产品2021年起并入公司报表,视光终端产品/视光材料2023年上半年收入0.96亿元/收入1.10亿元,同比-3.8%/+42.2%, 2023年上半年公司眼科粘弹剂产品收入0.56亿元,同比+45.4%。
3.1 眼科市场:眼科手术+视力保健,规模超300亿美元
眼部护理产品可分为眼科手术/视力保健类,全球市场规模超300亿美元。全球眼科器械市场包括眼科手术类产品及视力保健类产品两大领域。
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据Alcon 2023 Capital Markets Day,全球眼部护理市场2022年规模为320亿美元,其中眼科手术类产品市场规模120亿美元,包括可植入物(规模40亿美元)、耗材产品(规模60亿美元)、医疗设备及其他(规模20亿美元);视力保健类产品市场规模2022年规模为200亿美元,包括隐形眼镜(规模100亿美元)及眼部健康产品(规模100亿美元)。
从增速来看,全球眼部护理市场CAGR(2022-2027E)=5%,各细分市场复合增速均在3%-6%左右。
3.2 白内障产品线:手术量恢复带动高增,人工晶状体集采落地在即
白内障产品线主要包括人工晶状体和眼科粘弹剂。2022年和2023H1白内障产品线共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68/2.60亿元,同比-16.41%/+55.20%。其中2023H1人工晶状体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58%,眼科粘弹剂收入0.6亿元,同比增长45%。
1、人工晶状体
· 市场驱动因素
人工晶体市场需求庞大,我国市场规模约30亿元。人工晶状体(IOL)是用于替代患者自然晶状体的医疗器械,主要应用于白内障手术,可以使光线再次正常聚焦,改善患者的视力。人工晶状体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硅胶或者柔性聚碳酸酯等,有包括单焦点、多焦点、可调焦等多种类型。
据 Market Scope《2019 IOL (Intraocular Lens) Market Report: A Global Analysis for 2018 to 2024》报告,2019年全球人工晶状体市场规模超过38亿美元,其中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占比高达67.4%。
据爱博医疗招股书,预计2023年我国人工晶状体市场规模达到28亿元,2025年有望增长至34亿元,预计CAGR(23-25)=10%。2021年市场规模降低主要系带量采购等国家对高值耗材的限价措施的推出导致中低价格产品的使用率提高,带动我国人工晶状体整体市场均价下降。
人工晶状体目前为白内障唯一治疗方式,市场渗透率提高驱动手术量扩大。
通过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手段,而我国人口基数大,白内障发病率高,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据共研网,2021年中国白内障患者人数达1.35亿人,预计2025年中国白内障患者人数将达到1.51亿人,主要系中国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发病率的小幅提升。
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我国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CSR)超过3000,已达到WHO 组织设立的消除白内障致盲所必需的 CSR 阈值。但我国仍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主要致盲性眼病由传染性眼病转变为以白内障、近视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角膜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为主的眼病。“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目标中也要求到2025年全国CSR达3500以上,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不断提高。
从竞争格局来看,进口品牌占据中高端市场,带量采购或将加速国产替代。
我国人工晶状体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中高端产品市场主要被进口品牌占据。2019年开始的带量采购有望弱化进口品牌在终端覆盖上的先发优势,给产品性能、质量过关的国产品牌提供加深医院终端覆盖率的契机。长期来看,各地开展的带量采购,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进口替代,提升国产品牌市场渗透率。
从产品类型来看,单焦点占据主要市场,多焦点为未来发展方向。
人工晶状体早期主要为单焦点,以解决患者视远需求为主,面市时间早、手术操作难度相对低、价格较低、术后极佳的图像质量等优点使得目前单焦点人工晶体依然占据主要市场。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则可以同时满足视远、视中、视近需求,实现术后摘镜,但其本身对患者眼睛条件以及医生的操作精度要求较高,可能存在较长的术后神经适应期和光干扰,此外高端多焦点晶体需要更多的额外医疗支出。多焦点、Toric等其他类型人工晶状体作为可以满足患者更方便的产品,是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 公司产品布局
公司是国内人工晶状体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产品性能覆盖广泛。
公司拥有全系列人工晶状体产品线,在售品牌包括Lenstec、河南宇宙、Aaren、HexaVision等,定位侧涵盖大众型到高端型,多元化产品满足差异化需求。2020至2022年受疫情及集采等因素影响收入承压,2023年上半年人工晶状体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58.15%。
主要系全国白内障手术量迅速恢复,同时公司下属子公司河南宇宙自主生产的人工晶状体产品以及深圳新产业代理的Lenstec人工晶状体产品的销量均较上年同期显著增长,其中,公司的高端区域折射双焦点人工晶状体产品SBL-3的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69%。
子公司Contamac打通人工晶状体产业链上游原材料生产环节,子公司Aaren、河南宇宙和赛美视掌握人工晶状体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艺,子公司深圳新产业的营销平台拓宽了人工晶状体产品的销售渠道,人工晶状体全产业链布局初步完成。
2、眼科粘弹剂:公司是国内第一大眼科粘弹剂产品生产商。
眼科粘弹剂用于眼科检查及手术,其主要作用是固定和保护眼部组织以提高检查或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022年公司眼科粘弹剂产品的销售额为0.89亿元,根据标点医药研究报告,公司2022年眼科粘弹剂市场份额有所下滑为44.52%(2021年:50.83%),但依然连续十六年位居中国市场份额首位。2023年上半年公司眼科粘弹剂产品的销售额为0.56亿元,同比+45.36%,系全国白内障手术量迅速恢复所致。
3.2 近视防控与屈光矫正产品线:近视市场空间广阔,产品涵盖材料至终端产品
我国近视人群数量庞大,近视市场广阔。我国近视人群数量庞大,据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
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中国近视人数近7亿人,其中近70%是儿童青少年,居世界首位且低龄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国人对于近视问题的关注度提高带动近视产品需求扩大,眼科医疗行业近年来为医疗市场的黄金赛道,我国眼科医疗器械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等医疗耗材市场。
1、视光材料:子公司Contamac是全球最大的独立视光材料生产商之一。
2017年Haohai BVI以2450万英镑收购Contamac的70%股权。
英国Contamac公司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知名专注于角膜接触镜、人工晶状体及眼视光材料供应商,年产原材料近1800万片,为来自7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用于制造人工晶状体和角膜塑形镜的视光材料。
Contamac的产品系列分三类:接触镜材料、人工晶体晶胚,以及加工所需的耗材与配件。接触镜材料包括高透氧硬镜材料Optimum系列,硅水胶软镜材料Unisil,以及水凝胶软镜材料Contaflex系列;人工晶状体材料包括透明和黄色CI26亲水晶胚。
2、视光终端产品:公司通过下属子公司上海亨泰视觉及南鹏光学分别拥有亨泰光学高端角膜塑形镜产品“迈儿康 myOK”、 角膜塑形镜产品“亨泰 Hiline”、周边离焦镜片“贝视得”、硬性角膜接触镜(RGP)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销权。
近视防控-角膜塑形镜: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少有的安全有效手段,未来五年终端潜在市场空间超过200亿元。
OK镜行业规模快速扩张,国产品牌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OK镜作为可延缓儿童和青少年近视加剧的产品,已被证明是有效的防控近视发展的主流方法,国内OK镜市场处于迅速发展阶段。
我国青少年近视问题严峻,据卫健委发布《2018 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以及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3.6%,我国青少年近视人口与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角膜塑形镜开始普及,角膜塑形镜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OK 镜行业资质稀缺,监管严格,技术壁垒较高,参与竞争的品牌较少。
考虑到国产品牌在供货速度、售后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行业用户忠诚度较高,市场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国产品牌或将进一步扩大市占率。
昊海生科通过下属子公司上海亨泰视觉拥有亨泰光学高端角膜塑形镜产品“迈儿康 myOK”、 角膜塑形镜产品“亨泰Hiline” 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销权,并利用自主研发的光学设计系统,基于Contamac全球领先的高透氧材料研制“童享”系列新型角膜塑形镜产品“童享”:
1)迈儿康myOK:目前国内透氧率最高的角膜塑形镜产品,透氧系数DK值高达141,并已获中国专利授权7项。
2)亨泰Hiline:在中国市场销售已超过十年,拥有极高的行业声誉和品牌口碑。
3)童享:采用全新的TFT泪膜设计,解决现有OK镜易导致泪液储存空间容量不稳定和OK镜中央定位性能较差的问题;借由独特的离焦定制系统,可以让视觉效果和近视防控更平衡;创新的自由轴向设计让镜片的定位更精准。“童享”系列新型角膜塑形镜产品已于2022年12月在国内获批注册上市。
· 近视防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
硬性角膜接触镜有三大特点,高透氧性、材料牢固性以及矫正质量高。RGP适用范围较广,无患者年龄限制。RGP能够有效的控制散光和近视度数,所以对于青少年近视和早期圆锥角膜患者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作用原理为通过均匀的泪液层及镜片光度矫正散光和球镜度数。
· 近视管理-周边离焦镜片
贝视得周边离焦镜片:定位延缓近视加深,度数分布较为平缓。离焦镜不同于普通眼镜中心焦点落在视网膜但周边焦点落在视网膜后方造成周边远视离焦、眼轴拉长,导致近视度数不断加深。通过针对不同的眼底斜率设定不同的离焦量,减少旁中心离焦,延缓眼轴变长,达到延缓近视加深的目的。离焦镜舒适度较高,验配方式也类似于普通镜片。
贝视得旗下离焦镜片利用改变渐进度数的跳动(远中近度数)减少假性近视发展;利用非对称周边视觉角度(减少周边远视离焦),防止周边视力因过度矫正,造成眼轴拉长。对比来看相似度数的镜片设计下,贝视得离焦镜片度数分布更平缓,下方阅读区域范围更大。
贝视得全视护结合渐进多焦设计和周边离焦设计,非对称设计可以有效控制近视度数。除贝视得全视护系列产品专注于全效型离焦可选近视管理镜片外,贝视得暖暖镜专注解决儿童远视、弱视视力管理,以及贝视得跳跳乐针对运动型儿童进行近视管理。
· 屈光矫正-有晶体眼后房屈光晶体(PRL)
依镜PRL:国内唯一国产PRL,且为1800度以上超高度近视患者的唯一选择。
有晶体眼屈光晶体手术能够在不切削角膜正常组织的同时实现矫正近视,具有保留人眼晶状体调节功能、手术可逆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近视矫正方法。
集团下属子公司杭州爱晶伦主要从事有晶体眼屈光晶体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其自主研发的依镜悬浮型有晶体眼后房屈光晶体(PRL)产品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屈光矫正范围为-10.00D~-30.00D,已获批上市。
目前国内市场仅有两款此类产品获准上市,依镜PRL作为其中唯一的国产产品,亦是唯一可用于超高度近视患者(1800度以上)的产品,供应具有稀缺性。此外,集团自收购后即着手对PRL产品进行升级,第二代房水通透型产品相较前一代产品可以提供更广泛的视力矫正范围,并可实现房水循环,目前已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截至2023H1公司共拥有7项眼科在研项目。
4 骨科&防粘连及止血产品
骨科关节腔粘弹补充剂主要应用于退行性骨关节炎。
骨科关节腔粘弹补充剂是一种骨科治疗产品,通过在关节腔内注入一种高分子材料,以增加关节液的粘弹性,从而减轻关节间的摩擦和磨损,缓解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主要应用于退行性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是一种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
据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65岁以上男性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58%,女性为65%-67%;75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80%。目前,我国骨关节炎患者超过1亿人。
2023H1骨科产品销售额2.32亿元,龙头地位稳固。
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2023年我国骨科关节腔粘弹补充剂市场规模约32.12亿元。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骨科关节腔粘弹补充剂生产商,生产玻璃酸钠注射液和医用几丁糖(用于关节腔注射)两类产品,为国内唯一能够生产2ml、2.5ml和3ml全系列规格骨科玻璃酸钠注射液产品的企业。
据标点医药,2022年公司骨科关节腔粘弹补充剂产品的中国市场份额为46.54%,连续9年位居市场首位。
医用几丁糖(关节腔内注射用)产品为公司独家品种,具有体内留存时间长、治疗效果持久等特点。2023年上半年公司骨科产品销售额2.32亿元,同比+29.74%。
国内第一大手术防粘连剂生产商,2023H1销售额0.91亿元。
据公司招股说明书,2023年我国手术防粘连剂市场规模约51.54亿元。公司是国内第一大手术防粘连剂生产商以及主要的医用胶原蛋白海绵生产商之一。
根据标点医药的研究报告,2022 年,公司生产的手术防粘连产品的中国市场份额为 29.90% ,连续16年稳居市场首位。2023年上半年公司骨科产品销售额0.91亿元,同比+7.87%。
5 关键指标假设
作为医用生物材料头部企业,公司四大产品线:眼科、医美、骨科和防粘连及止血产品与各系列细分产品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眼科业务稳中有进,已覆盖白内障治疗、近视防控与屈光矫正及眼表用药等多个领域,着力构建眼科全产业链。
医美板块增长势头强劲,玻尿酸+光电设备+在研产品的多层次业务为医美业务增长赋能,2023H1已成为昊海生科的最大收入来源。对应每一类产品收入预测:
1)眼科业务:公司拥有包括 PMMA、亲水性和疏水性等各主要材质、光学设计及附加功能品类的全系列人工晶状体产品组合,当前眼部疾病的增加和与眼部相关的手术数量的增加会推动人工晶体市场增长。
疫情之后手术恢复开展,白内障业务将恢复性增长。角膜塑形镜产品预计在未来2-3年拉动视光类产品持续强劲增长。周边离焦镜片、硬性角膜接触镜等产品也会带来营收。预计眼科板块2023-2025年营收为9.10/10.61/12.13亿元,受集采影响预计毛利率小幅下行,分别为59%/58%/58%。
2)医美业务:
①玻尿酸:公司旗下“海薇”、“姣兰”和“海魅”三大品牌差异化定位,覆盖人群广泛,仍处快速增长阶段。第四代有机交联玻尿酸产品进入注册申报阶段,进一步提高了生物安全性。子公司欧华美科旗下法国Bioxis的Cytosial三款玻尿酸产品上市在即。
②人表皮生长因子:公司是国内第二大rhEGF生产商,旗下产品“康合素”具有技术壁垒。根据标点医药的研究报告,2022年公司“康合素”产品的市场份额由2021 年的25.95%持续上升至 27.01%,预计未来稳定增长。
③射频和激光设备:公司布局多款产品,预期未来2-3年光电设备销售额可以保持较高的增速,预计是未来医美业务核心增长点。营收主要来自子公司欧华美科。EndyMed Pro、Pure专业射频美容仪应用范围广泛,满足患者多方需求;Newa美容仪进入家用场景,都已成功在国内市场上市销售;镭科光电旗下激光美肤设备正积极进入中国市场。
④肉毒产品及治疗脱发药物:2021年肉毒素在注射类医美消费中占比达52.9%,市场份额巨大,公司目前已获得部分外用涂抹型与注射型肉毒毒素产品,以及治疗脱发白产品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独家研发、销售、商业化的权利,产品放量在即。
预计医美板块2023-2025年实现营收9.74/12.55/15.87亿元,预计随海魅占比扩大且第四代产品落地,整体价格带有望抬高同时带动毛利率上行,预计毛利率分别为74%/75%/76%。
3)骨科业务:公司为国内唯一拥有全系列规格骨科玻璃酸钠注射液产品的生产企业。医用几丁糖为我国唯一以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的关节腔粘弹补充剂产品,亦利用到公司独家专利技术。预计骨科业务2023-2025年实现营收4.47/5.05/5.55亿元,毛利率稳定在83%。
4)防粘连及止血:公司生产的手术防粘连产品的中国市场份额为 28.85% ,连续15年稳居市场首位。预计防粘连及止血板块2023-2025年实现营收1.91/2.07/2.21亿元,毛利率预计稳定在68%。
5)其他产品和业务:其他产品主要系部分低值医疗耗材及原材料,预计其他产品2023-2025年实现营收0.37/0.43/0.50亿元,预计其他业务2023-2025年实现营收0.24/0.36/0.54亿元。
6 报告总结
眼科业务稳中有进构建全产业链,医美板块玻尿酸+肉毒+光电设备的多层次业务为增长赋能,公司作为医用生物材料头部企业,战略布局深入长远,眼科市场和美丽健康市场高速发展背景下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预计2023-2025年实现营收25.83/31.07/36.81亿元,EPS为2.58/3.19/3.79元/股,PE为39/31/26倍。
眼科产品及医美产品为公司两大业务板块。
我们选取兴齐眼药、爱博医疗、欧普康视三家与昊海生科具有较高眼科业务相似性的企业作为眼科板块可比公司,其中兴齐眼药从事眼科药物研产销,核心产品包含抗菌药、抗炎药、人工泪液、角膜修复药等;爱博医疗主要针对白内障和屈光不正领域,核心产品为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欧普康视主要业务为非手术视力矫正,主要产品为硬性角膜接触镜类镜片及镜片护理产品。
选取爱美客、华熙生物、华东医药作为医美板块可比公司,其中爱美客为医美上游龙头厂商,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产品为主要板块之一且玻尿酸产品为其中核心业务,华东医药为医药企业转型医美代表。
7 风险提示
1)行业政策风险。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逐步深入,重大行业政策陆续出台。如果公司没有根据行业新规及时调整,可能导致公司合规成本增加、产品需求减少等风险。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近年来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技术不断更新迭代,若公司未能及时推进新技术,可能导致公司技术水平落后,从而导致竞争力下降。
3)产品研发及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公司目前有多领域多个在研项目。但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周期长、开发技术难度较大、资金投入高,若不能形成相应成果,或开发新产品不及市场预期,可能导致公司盈利水平以及核心竞争力的降低。
4)并购整合效果不及预期风险。近年来公司为完成产业链布局多次并购上下游产业和对外股权投资。若未来收购业务无法整合进当前业务,或整合效果不及预期,或导致公司就并购产生的商誉计提减值,可能造成投资和现金流损失。
5)宏观环境风险。公司处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若该领域整体增速放缓,可能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公司收购多家境外公司,若境外公司所在国家或地区发生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关税贸易等因素的变化,可能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
报告属于原作者,仅供学习!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报告来自【远瞻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