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化妆品的制作方法及配方成分(鉛粉制作方法制成)
上一期,我们向大家介绍了我国古代女子最喜欢和最常见的几样化妆品,那么,它们的制作方法是怎样的?用今天的话说,它们的配方成分是什么?本期,且听小艾一一道来。
一、口脂的制作方法口脂等于今天的口红,涂抹在嘴唇上,令嘴唇颜色鲜艳,深受大众喜爱,在唐代,口脂还作为皇帝赏赐大臣的重要物品。
中国古代的口红,制作很精细。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曾经记载过当时的制作工艺,即先制香酒,以丁香、藿香两种香料,拣上好的新收的、无杂质的洁净棉花中,然后投入事先已烧至微烫的酒中,以热酒吸收棉中的香料之味。吸收的时间为夏季1天1夜,春秋两季为2天2夜,冬季为3天3夜。浸透到期后,取出棉花和香料,将牛油或牛髓放入此香酒,旺火大烧,滚沸一次加一次牛油脂,数滚之后,撤火微煎,此时慢慢掺人以朱砂研取的红色颜料,并以青油调入,搅拌均匀,灭火后,待其自然冷却,凝成的红脂细腻鲜艳,香气蕴藉,即为妇女喜爱的饰唇用品了。
面脂,也称为面膏、面药,除了最基本的滋润功效之外,大部分面脂配方还加入了很多中药成分,兼具了美白、去皱、祛斑等功效。
面脂中最有名的配方是“太真红玉膏”,这个配方出名不是因为功效神奇,而是因为使用者是——杨玉环。而“太真红玉膏”做法十分的简单,用轻粉、滑石、杏仁磨成细粉,蒸过之后加入麝香,再用鸡蛋清调匀,每天早上少量涂抹在脸上,可以使脸色红润。
在《外台秘要方》中有关于面脂的复杂做法:
用丁香、零陵香、去皮桃仁、土瓜根、白敛、白及、防风、当归、沉香、辛夷、商陆、寮香、桅子花、芍茹、蜀水花、青木香、白芷、萎羹、冤丝子、蕾香、甘松香、木兰皮、白僵蚕、菜本、获荃、冬瓜仁、鹅脂、羊髓各、羊肾脂、猪胰、猪脂肪一起煎制成面脂。
三、胭脂的制作胭脂是古代父女常用的化妆品,古代有多种称呼,比如燕脂、焉支、烟支等,而胭脂分两种,一种是丝绵和红蓝花汁制成的绵胭脂,另一种是小而薄的花片,叫做金花胭脂。前者易于携带,后者蘸水涂抹。
在《外台秘要方》中记录了一种胭脂的制作方法,准紫铆、白皮、胡桐泪、波斯白石蜜用水煮,然后加石蜜。将用布过滤的渣晾干成块,用火烤,制成胭脂。
四、妆粉的制作方法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古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 两种粉都是用来敷面,使皮肤保持光洁。 关于米粉的制作方法,在《齐民要素》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粉英”,然后放在日中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由于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制作米粉,仍然采用这种方法。 还有一种香粉,是用粟米制作,类同上,只是最后再加上各种香料,便成香粉,由于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脱落。
和米粉相比,铅粉的制作过程复杂得多,从早期的文献资料看,所谓铅粉,实际上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最初用与妇女妆面的铅粉还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多呈糊状。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它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 除了单纯的米粉、铅粉以外,古代妇女的妆粉还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 唐代宫中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 在宋代,则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壳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 在明代则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炼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制成玉簪之状的“玉簪粉”。 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
五、澡豆的制作及成分澡豆类似现在的洗面奶、洗手液、沐浴露,做法基本都是在白芷、辛夷、零陵香、丁香、香附子、蕾香等香料中添加皂英粉、豆粉、动物脂膏、面粉制成的。在唐代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赏赐礼品。比如毕豆面、栝萎实、猪胰、土瓜根、白获荃、萎羹、各、皂荚捣碎混合,每天洗手和洗脸,百日可变白净。
看过这篇文章有人或许自己尝试按照古方做美容品,虽然看起来很健康干净,但是过程麻烦,还有一些香料有毒,所以有一定的危险,不建议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