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散文分行”到“网红脸诗”:现代诗歌的“整容”悲剧(詩歌整容自己的)
就像整容医院,按照脸谱动刀,批量整出的“网红脸”,
隔着滤镜一看,貌似挺美,像网红的“脸”。
用心细看发现,假容假貌,全都不要“脸”。
诗就像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没有了自己的五官,那还有自己的“脸”吗?她们为何要整容整形?只是为了博人眼球吗?
这些批量复刻的脸,实际上毫无辨识度,无法给人留下“记忆点”。
当下“千人一面”的“伪诗群”,以及“千篇一律”的“伪诗作”,充斥着“读者群”的阅读生活。
难免会令人怀念,曾经那些“有良心、有灵魂、有风骨、有血肉、有思想、有智慧、有空间、有追求、有志向、有情怀”的“十有诗”。
那些“十有诗”由内而外,都极具“辨识度”,令人读后印象深刻。
——摘自《一心诗话:何为诗歌?何为诗心?》篇一:心性正负决定了悟性高度
在这个几乎人人负债,人人几乎削尖了脑门,忙着拼命搞钱的时代。诗歌,这一古老而纯粹的艺术形式,似乎也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失去了往日的灵动与深邃。现代诗歌的悲哀,不在于数量的泛滥,而在于质量的滑坡,读罢千首“伪诗作”,只觉“千人一面”,尽是“散文分行”的堆砌,或是“千篇一律”的填充,如同整容医院批量生产的“网红脸”,看似光鲜,实则空洞无物,失去了诗歌应有的灵魂与风骨。
在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诗歌似乎也被贴上了“速成”的标签。诗人们急于求成,不再深耕细作,而是追求表面的华丽与形式的新颖,以至于诗坛之上,“散文分行”成了常态,句子被生硬地切割,失去了自然的流畅与内在的逻辑。更有甚者,直接套用模板,填充文字,批量生产出一首首看似诗歌的“伪作”。这些作品,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更别提触动人心的力量了。
正如人整容追求外貌的相似与标准化,现代诗歌也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整容”的怪圈。诗人们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与“潮流”,不惜牺牲诗歌的个性与独特性,将原本鲜活的诗句打磨得光滑圆润,却失去了棱角与锋芒。这样的诗歌,虽然看起来符合某些审美标准,实则如同失去了五官的“网红脸”,空洞无神,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诗歌本应如人一般,有着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有着独特的面貌与气质,一旦失去了这些,便如同失去了灵魂,成为了一具空壳。
在这样的背景下,读者们不禁怀念起那些曾经的“十有诗”——有良心、有灵魂、有风骨、有血肉、有思想、有智慧、有空间、有追求、有志向、有情怀。这些诗歌,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诗坛的夜空,它们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与人文精神。它们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独特魅力,让人读后难以忘怀,仿佛与诗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面对“伪诗群”的泛滥与“伪诗作”的充斥,不少读者纷纷呼唤诗人们回归初心,重拾对诗歌的敬畏与热爱。诗歌不应仅仅是文字的堆砌与形式的展示,更应是心灵的抒发与思想的碰撞。真正的诗人,应当勇于探索自我,敢于表达真我,用独特的视角与深刻的感悟去创作诗歌。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千人一面”的僵局,重塑诗歌的灵魂与风骨。
我衷心期盼诗歌回归本真,愿每一位诗人都能坚守内心的信念与追求,用真挚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去书写属于自己的诗篇。愿诗坛之上再次涌现出那些“十有诗”,期盼它们如同璀璨的明珠,照亮读者前行的道路,引领读者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