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爱美客等集体高开 美容外科扩围 轻医美获利好(註射項目美容外科)
资本市场躁动
受市场流传的一份政策文件影响,包括华熙生物、哈三联、爱美客在内的医美概念股集体高开,其中华熙生物涨超14%。截至5月22日收盘,华熙生物、哈三联、爱美客以及江苏吴中分别上涨5.15%、9.99%、1.37%以及1%。
消息面上,市场传出广东省卫健委调整医疗美容外科项目的消息。此次调整在美容外科一级项目“(4)其他”新增物理治疗和注射治疗。具体来看,物理治疗包括激光治疗、强脉冲光[IPL]治疗、射频治疗、光动力疗法、超声治疗、微针治疗,以及用于组织提升、缩紧的线技术等。注射治疗包括玻璃酸酶注射、瘢痕注射、美塑注射、硬化剂注射、皮损内药物注射,以及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聚左旋乳酸、聚己内酯、羟基磷灰石、聚双旋乳酸等填充剂的注射。
医疗美容项目有严格的分级管理。在过去,美容外科可开展如双眼皮手术、隆鼻、隆胸以及开眼角等整形项目。激光治疗等无创项目、注射及填充的有创治疗项目等主要由美容皮肤科开展。简言之,此次的政策让外科医生可以在进行除隆鼻、隆胸等整形项目之外,开展激光治疗以及玻尿酸填充等项目了。
此前,北京、上海已对医疗美容外科项目进行了调整。据《北京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细则(2012年版)》,美容外科项目增加注射类项目,包括皮损内药物注射、硬化剂注射、肉毒素注射、填充物注射和玻尿酸注射等。
某三甲医院皮肤科医生向北京商报介绍称,医疗美容外科项目的调整由省级单位牵头落实,进行标准制定,广东省这份文件的可能性很强,但从落地到最终执行,基本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北京商报多次致电文件上的联系电话,但截至发稿未接通。
医美大省的空间
这份文件之所以能引发资本市场波动,一方面是美容外科扩围将带来更多需求的释放,另一方面是广东省作为国内“医美大省”,拥有的专科医美机构居于首位。
从医疗资源来看,广东省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按医院等级分,全省三级医院270家。按经济类型分,公立医院736家、民营医院1076家。
另外,广东省拥有数量较多的医美机构,并不断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至2023年6月,中国合规专科医美机构数量为15513家(不包含综合及公立机构)。其中,广东省医美机构数量最多,达到1664个。
近年来,成都、深圳以及海南争相打造“医美之都”。2021年,深圳市商务局牵头起草《深圳市关于加快商贸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培育“美丽经济”新赛道的领先企业,打造国际知名“医美之都”。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23年11月发布有关通知,进一步助力医美产业的发展。《广东省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到,培育康养医疗美容消费,支持深圳打造“医美之都”。
北京君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生命科学与健康医疗法律部主任张文波认为,医疗机构作为一个应用场景,政策的支持有助于刺激上游厂家,吸引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注射针剂以及光电设备厂家在广东省进行布局,进一步形成配套产业链。
轻医美市场扩容
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以玻尿酸和光电射频仪器等为主的轻医美需求不断增长,政策的支持有望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
多份行业数据显示,轻医美市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据德勤数据,按消费金额计,2022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手术类项目收入占48%,非手术类项目收入占52%。艾媒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轻医美市场用户规模预计达2354万人,较2020年增长55%。据前瞻初步统计,2023年,我国轻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464亿元,增速为21.04%。
张文波表示,轻医美在整个医美市场的占比逐步提升,原先美容外科手术项目下滑。美容外科具有核心技术壁垒,现在允许美容外科从事仪器类和注射类相关项目,从高纬度到低纬度,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逐步放开对美容外科的限制,增加美容外科医生的多元化业务发展。
医美机构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表示,广东医美行业的松绑与行业同步,也与市场发展同步。另外,整形外科更了解人体解剖学,在注射方面也有优势。不过,政策的松绑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对私立医美机构也会产生一定的需求挤压。
在爱美客相关负责人看来,政策一定程度上增加注射填充产品和光电仪器的需求。文件落实后,美容外科医生可以在合规的条件下开展这两个类别的项目。但北京、上海之前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因此对需求的直接促进有限。
针对政策影响等问题,北京商报还联系了华熙生物方面,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 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