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跑遍兴平12个镇办_巨幅农村画卷火了兴平人的朋友圈(跑遍畫卷火瞭)
据村中老人讲,南于村和北于村之间有个大灰冢叫“玗”,一个大财东家掌管两个村的人,坐在“ 玗”上监督指挥人们干活,“玗”南北的村,分别叫玗南和玗北村,因该村地处大冢“玗”以南,故称南玗村,经过多年的历史演变及字体简化就成了今天的南于村。
上次见这一排榆树还不足一米高,现在整齐的列队,想着到了春天,嫩芽慢慢钻出来,那种新绿,我很是喜欢。
丰仪紧接着,到了苟段路丰仪段,我从无数次走过这里,两旁整齐的树木,每当到了清晨或者傍晚的时候,太阳光透过树枝斜射到田野里,这条路是乡村最美的景致之一。
周闫村,其实是周村和新闫村旧闫村合并后的村子。说到周村,根据碑文记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前,该村以村北仙林宫得名仙林,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仙林宫遭火灾,村名遂以东南(原大阜乡)的东周村相对应,以方位取名为东周村、西周村,人们习惯称西周村为周村。每年农历三月初五过古庙会,已有千年的历史。三月初四晚上,寺庙附近灯火辉煌,鼓乐齐鸣,前来烧香拜佛的,谈经论道的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周村村解放前遗留下来有座佛堂,建筑规模不大,文革时期“破四旧”被拆除。20世纪八十年代,村民自愿集资修建了一座三才堂,立新庙会于古历七月十五日,逢会期间,有时唱大戏,有时歌舞演出,有时锣鼓庆贺。
再说新闫村和旧闫村,据村碑记载,村古城高固无敌克,有闫王爷保护,故名闫村。1648年,闫村部分群众往村东一里处迁移建新村叫新闫村,原有闫村叫旧闫村。
村里几位乡党看见我的镜头,顺手拍了一张。
通村路很美,衬着墙画,小树正在茁壮成长,树在画中,画中有树。
汤坊顺着344国道,到了汤坊镇的五龙路,柏油路面平整干净,两旁商户林立,整齐有序。
据说汤坊街道晚上的夜景很漂亮。我们确实匆匆忙忙,无暇等着夜幕的降临。
村里的保洁员正在清扫街道,为辛苦的农村街道美容师点赞。
汤坊坡下面又一排水杉,很是漂亮,如果说普通的行道树士兵一样挺立,那么水杉就是仪仗队,不但挺拔,还很漂亮。
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马融冢向南三百多米处,有一寺院,名叫“铁佛寺”。铁佛寺的僧人心地善良,他们在寺院前空旷的场地中筑一灶台,用大锅煮粥,无偿供应给穷人(即舍汤)。一些慈善的富绅随之效仿,纷纷筑台舍汤。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无代价舍汤救济便逐渐形成了有代价的作坊。“汤坊”便由此而来。
这是汤坊的胭脂路,”据史料记载,很早以前,南北安谷中间,就有一条东西走向,长约二十多里,南北宽约五里的沟谷地带(也有人说很可能就是古胭脂河道),地势极为险要,且接近汤坊坡底,又距龙过村渭河大渡口不远,水陆交通便利,实属屯兵安营的军事要地,故称安谷村。
桑镇
顺着河堤路到桑镇的西桥村,河堤路的景色是很美的,放眼望去,心情顿时好了很多。
东桥村,原名屈家桥。相传三国时魏、蜀交战,魏在此设渭河便桥,该村居桥东,故称东桥。相传234年(魏青龙二年)春,诸葛亮率蜀兵三十四万人,分五路复出祁山,驻军五丈塬,在渭滨分兵屯田准备和曹魏决一胜负。魏主曹睿急招大都督司马懿率各处军马四十万,于渭水北岸北塬安营扎寨,采取“坚壁固守,待彼粮绝,然后乘虚追击的战术。”司马懿预料到:诸葛亮以取北塬为名,派兵驾筏顺水来烧浮桥,暗取渭滨北营”。便命槐里(今兴平)驻军夏侯霸、夏侯威于川水沿岸屈家、胡家各筑石桥一座,以便提兵于渭水以南山中,待蜀军兵败,乘虚追杀。结果,蜀兵腹背受敌,死伤万余人,诸葛亮忧郁成疾,病死军中。
如今,这两座桥早已被淹没,几次渭河涨水,可见东桥桥墩尚存。曹魏立位后把两桥以当地村人姓氏分别命名为屈家桥、胡家桥。后人因屈家桥在东,以桥名称东桥村;胡家桥在西,以桥名称西桥村。
我们同行摄影师在拍照。
路过苟家坡,大家听说这里有兴平境内仅存为数不多的古戏楼子,顿时兴致高涨。去的时候,正是苟家坡孩子们课间操时间,孩子们鸟雀般地飞来飞去,在校长和老师们的带领下准备做操。
到了桑镇祝原村。祝原村旧时名为竹园村,因村南原有一片竹林园而得名。因后人误将“竹园村”写成了“祝原村”,改村名为祝原村。
相传,在北村南街东头有一棵为贾氏宗族所有的古槐,树干须3、4人合抱方才合拢,树龄已无考,村人皆称此树为神树。许多老人在此烧香、膜拜、求药,用来治疗儿童头痛、发烧和拉肚子,且药效奇好。相传文革中,曾有一位青年认为此树为牛鬼蛇神,上树欲砍掉其树枝,结果从其树干上摔下,从此落下不治之症,一年不到便离开人世。从此之后,再无人敢折其一根树枝。此树已被收录进《兴平市古树名录》,曾被《咸阳日报》、《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发布过。不知道是不是这棵树。
在村子中间,看见几户人家在门前剪辣椒把,这会儿气温慢慢回升了,暖暖的。
每个巷子都起了名字,据说是桑镇一位领导根据村子的历史起的,大家很喜欢这样很有文化底蕴的巷子名称。
赵村顺着344国道,界马路,很快到了赵村镇。赵村镇的这个文化广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相传西汉时刘邦一部将姓赵,曾领兵在此驻扎屯田,军纪严明,爱护百姓,外来庶民多迁于此,形成大村。百姓为纪念赵将军,称村名为赵村。到清代因该村经济发展,形成集镇,方改为赵村镇。
卖肉的商贩也挂着二维码,二维码支付普及力度是很大的。
马嵬顺着界马路,104省道到兴乾路,一会儿就到了马嵬办索寨村,因为马嵬坡、杨贵妃的缘故,马嵬办的知名度很高。
索寨的专业合作社。
迎面遇见马嵬街道秸秆禁烧宣传车,大家辛苦了!
马嵬办的尚村现在是省级美丽示范村,站在村委会门口向西望去,这样的乡村景象我是很喜欢的。
拍了好几张马嵬办尚村的街道,干净,整洁,让人心旷神怡。
相传在明洪武年间,实行“移民屯田”,明朝政府在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设移民局,于洪武二、九、二十二年及永乐年间多次移民,移入陕西关中人口较多。当时来此扎根居住的十几户移民中因庞姓居多,故名庞家村。
还去了马嵬牛蹄泉,1953年前,村北有关帝庙,其庙前为山门楼子,院内分上、下两大殿,两边有东西耳房,殿前生长着两棵大柏树,树身之粗需三人合抱。每年逢农历七月十五是关帝庙的庙会,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割肉买菜,迎接宾朋,还请来秦腔大戏在村中演出助兴,解放前村小学就设在关帝庙内,在文革前被拆除。1977年村民自筹资金新建一座菩萨庙,建五间瓦房,中间三间为主庙,内有八尊泥塑像,分别是文殊菩萨、南无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送子菩萨、普贤菩萨、法光菩萨、韦陀菩萨、护法菩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九、六月十九都有信众前来朝拜,也有临县三原、泾阳善男信女前来烧香拜佛。村南有华佗庙,农历九月十五是朝拜日。现在二组的街道中有马王庙,此马王庙为近几年重修的。村东北方向有泉眼,形似牛蹄,故名“牛蹄泉”,千百年来泉水长流不竭,让村民受惠无尽。泉北有庞家祖坟,墓前石碑记载着过去家族的历史,据说,当年庞姓有人在朝中做官。近期,马嵬政府对庞家村牛蹄泉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后的泉水可直接接入到自来水管网,受益群众达3000多人。
西城沿着104省道、科技四路,到了西城的花王村,有一个党性体验中心,最近很多单位组织党员都去体验,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强化思想意识和责任意识。
相传,花王村因燃放焰火而得名。隋唐时期,有位在军中施放号炮的王姓军官于战乱中带着全家老小来到兴平西南一个十分荒凉的地方安家落户,当时,此地野草丛生,荒无人烟,加之住户又是王姓,人们便把这里称为“荒王村”。不久,这里村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高兴之余,他们便放号炮庆祝取乐。后来,子孙们几经革新,将号炮发展为烟花。清朝初年,朝廷在陕西检阅新军,特邀村中焰火队前去助兴。时值农历二月初八,五彩缤纷的焰火展现出各种美丽的造型与图案,一时哄动了整个长安城,人们奔走相告,交口称赞这个村的焰火为“花中之王”。于是,朝廷为了嘉奖焰火队,除了给这个村许多银两外,还赠以“花王”村名。
花王村又称锣鼓之乡,相传,唐天宝年间有一花王村人在宫廷担任鼓师,告老还乡后,他将鼓乐谱传授给乡亲,流传至今。从此,花王村宫廷锣鼓闻名于兴平。代表曲目有《金丝缠蔓》、《白马分鬃》,演奏特点是节奏较慢,但粗犷有力,鼓谱悦耳动听。击鼓者表演姿势刚强有力,特别是敲京釵的人,在表演过程中加入了一些醉酒时的舞蹈动作,似醉非醉,乱中求稳,把十分严格的节奏,用活泼散漫的形式表现出来,妙趣横生。花王村锣鼓曾多次获奖,并先后给周至、户县及兴平周围许多村培养了一大批锣鼓手,每到农闲和节日期间,村民们便聚集一起敲锣打鼓,其乐无穷。
店张
匆匆吃完饭,下午的行程开始了,顺着兴店路,远远望见“店张古镇”四个大字。
店张街道的围栏很漂亮,街道干净整洁。
到了驼铃广场,又看到那几匹骆驼。店张,即为“店铺开张”。明代称店张为底兆驿,清雍正年间成为西安通往甘肃之驿站,此地专设铺递,加之后来为来往客商提供食宿的“店”铺纷纷开“张”,方更名店张驿。驿站的繁华,使此地成为兴平、礼泉、咸阳三县农贸交易重镇,从此易名店张镇。
看着这幅画,仿佛时空穿梭,听见悠远的驼铃声。
驼铃广场绝对是休闲的好地方,交通便利,空气清新,文化底蕴深厚。
每次走到这里,我会慢下来,欣赏路旁的垂柳。虽然是冬天,却有别样的美,我特意找出来夏天时候的一张类似角度的照片,对比之下,不禁感慨万千。
南市
兴店一路下来,经过余平路,就到南市镇余杨村。关于南市的说法,据民间传说,古时候此地有座大寺院叫西寺,规模宏大,香火旺盛。明洪武年间,实行“移民屯田”,当时山西南部因受灾害较小,人口稠密,加之外地难民于战乱期间流落于山西较多,明朝政府在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设移民局,于洪武二、九、二十二年及永乐年间多次移民。当时移入陕西关中人口较多,兴平县当今农村老户,考其宗大多是从山西大槐树下移来的。因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移民们便在寺南打庄盖房,辛勤耕作,传宗接代,建成了村庄,起名南寺村。民国初年,由于此地集市贸易繁荣,遂改名为南市村。
余村街道,据说在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有几户人家从他乡迁移此地,建村居住,故得村名为“移村”,后因“移”和“余”近音,所以村名又演变成余村。
到了子孝村,相传东汉时期,有一名叫丁兰的人居住于此,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但丁兰年少无知,对母亲一直不孝,经常打骂母亲。有一天犁地时丁兰发现小乌鸦给老乌鸦喂食,小羊跪着吃奶,由此受到感悟。当天中午,丁兰看见老母送饭来,忙放下犁架,去接母亲,却忘记放下手中的鞭子。母亲看见儿子拿着鞭子朝自已跑来,以为是饭送迟了,儿子又来打她,忙放下饭箩,掉头就跑,慌不择路,岂料迎头撞上一棵大树,当时毙命。丁兰急忙把母亲抱在怀中,痛哭流涕地说:“我错了,我对不起你!
今天我是来接你的呀!
”丁兰悔恨自己对母亲不孝,才造成今天的后果,他把母亲背回去后,用最隆重的礼节安葬了母亲。最后又砍来了撞死母亲的那棵大树,请人用树身刻成了母亲的形像,供奉在灵堂上。每天吃饭时,先敬母亲雕像;天气冷了,给塑像烤火取暖;出太阳了,把“母亲”背出屋外晒太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鉴于丁兰如此真诚的孝行,后来人们将这个村庄称为子孝村。
子孝村的另一孝行更为神奇美丽,其传说寄托了民间对孝道行为的崇敬和赞美。传说玉帝之女七仙女,因感天宫孤独寂寞而思慕人间生活。一日,随六位姐姐往凌虚台游玩,在子孝村南塬坡下小桥处遇见董永,被他忠厚老实和卖身葬父的行为所打动而萌发爱慕之情。大姐看穿小妹的心事,不顾天宫戒律森严,助其下凡。临行之时又赠难香一支,以便小妹危急时焚香求助。七仙女与董永经土地爷说合,槐荫树作媒,结为夫妻。为了帮助丈夫赎身,七仙女去傅员外家做工。员外故意刁难,限她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若织成,便将董永的长工期限由三年改为百日,否则将三年改为六年。七仙女在机房燃起难香求救,六位姐姐下凡相助,一夜织成十匹锦绢,傅员外只能履行诺言。董永做工期满后,夫妻双双愉快返家。途中,董永发现妻子已怀孕在身,赶忙去讨水为她解渴。这时,狂风骤起,空中出现天兵天将,传下玉帝圣旨,限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宫,违命则将董永碎尸万段。七仙女不忍丈夫无辜受害,只好将自己的来历向董永说明,并在槐荫树上刻下“天上人间一条心”的誓言,怀着悲愤的心情,返回天庭。
西吴离开南市余杨村,到了西吴北马村,北马村原名叫北马东村。公元前206年,项羽三分关中,立秦朝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城设在废邱(今南佐),管理长安以西之地,因经常操练兵马,设立演马场南北跑道。演马场以北的村子为北马,以南的村子为南马,北马村始建于元朝自元六年以前。1960年原村党支部书记、国家劳动模范韩志刚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时,韩志刚对周总理说:“北马村集体现饲养98匹马”,周总理笑着说:“那你们就向100匹马奋斗,所以在20世纪六十年代北马又叫百马村.
阜寨
转眼到了阜寨镇湾里村,这种立体画很漂亮。湾里村原名五户庄。古时候,有咸阳市香柏理五户群众迁此居住,而得名五户庄。在旧社会,由于渭河河水冲刷,河道不断向北推移,因而形成了地理上的自然弯道,从此改名为湾里村。
大约是下午五点左右,天上的瓦片云特别漂亮。这里应该有更精彩的描写,可惜我词穷说不出来,看图吧!
走岳湾路,到了阜寨镇新兴村相传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双王村曾为古战场,因韩信是汉朝“三齐”王,章邯是秦朝雍王,二王在此交战,人们起用村名为双王,由双王、北郑、东郑三个自然村组成。岳里村,以姓取村名,2005年双王村和岳里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取新村名叫新兴村。
东城最后一站,到了东城的正东村,提到正东村,会想到蘑菇,有人把正东村称为蘑菇村。
正东村原名正安坊,据大姑村钟文记载:正安坊始建于清乾隆(1746年)以前。清王朝信奉佛教,故庙宇、寺院在当时极为盛行。正安坊原有一登贞庵,村南有一红庵,村北建有宝泉寺。一寺一庵南北连成一线,登贞庵位于正中,故称该村为正庵坊。后来随着庵堂与寺院逐渐消失,庵与安同音,便称该村为正安坊。1960年,正安坊分为正西、正东两个村子,原正安坊有白家、魏家、丁家、杨家、李家五个自然村,将白魏两家划归正东村,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广场上,下象棋的,聊天的,好不热闹,夹杂着小商小贩的叫卖声。
太阳慢慢落山了,一天行程结束了,看了一下里程表,161公里,算是坐车日行300多里,感受到兴平的变化,让我感受颇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正在不断地变得更好,让我们对未来有一个美好的期许。一切美好的愿望终究能变成现实。
来源:公众号醉美新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