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命运抗争的路上_幸有好心人一路相随_玲珑姐妹的十年成长路(姐妹奶奶姐妹倆)
十年前刚出生时,她们是罕见的坐骨相连双胞胎;十年后,她们成长为活泼可爱的姐妹花(详见本报昨日发布)。
十年时间,对平常人来说,就是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对玲珑姐妹来说,则是一场又一场的分离、修复、再造手术、一次又一次生死关口的严峻考验。十年里的每一天,她们倔强地与命运抗争。幸运的是,在她们身边,有亲人、邻里、学校、爱心团队的关注与帮助。
与生俱来的坚强加上爱心人士的呵护,终于让玲珑姐妹创造奇迹。“单飞”十年,这对平凡的小姐妹,书写了大大的不平凡。
志愿者送给玲珑姐妹一套彩笔
日常
奶奶带孩子“每天像打仗”
昨日,楚天都市报来到玲珑姐妹的家中,位于孝感市孝南区南卧路附近的一套出租房。
两层的水泥楼房,面积不大。一楼堆放着杂物,同时也是厨房。二楼只有一间房,用柜子隔成两部分,靠外的一半,只有一个柜子和一张床,这是奶奶和姐妹俩睡觉的地方;里面也是一张床,是爸爸妈妈和两岁弟弟住的地方。
62岁的奶奶刘业群说,张玲和张珑虽然10岁了,仍需要时时照应。半夜里,姐姐张玲随时可能要上厕所,房间里给她专门备了个桶;妹妹张珑则需要更换造口袋,也离不开人。
姐妹俩的爸爸妈妈都要工作,照顾孩子的事几乎全部由奶奶负责。老人每天早上5时起床,自己洗漱完毕,就给姐妹俩梳头、洗脸。“要在学校待一上午,妹妹的造口袋要提前换好,不然漏了排泄物会弄到身上;姐姐下身的伤口每天早上需要清洗。总之,要保证两姐妹干干净净地出门。
玲珑姐妹在孝南区新华街沿河小学读书,三年级,在同一个班。志愿者彭红钗从2014年起经常来照应这家人,“她们做了手术,走路不能走太久,我家里有辆三轮车,我就送给玲珑的奶奶。”彭红钗说。
奶奶刘业群年过六旬,看上去身体很硬朗,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不敢闲”,因为“每天过得像打仗”。她摸索着学会骑三轮车,每天载着孩子们去学校。早上送,中午接回再送去,晚上再接,一天来回几趟。其间,还得见缝插针地收拾屋子,洗衣服,买菜做饭。
奶奶最不喜欢下雨天。雨天里她得给孩子套上雨衣,自己打伞带着她们,一路上前前后后照应。走到学校时,已经淋得透湿。
妹妹张珑比姐姐更活泼一些,她小声跟说,最喜欢奶奶带她们上学路上吃早饭。问她喜欢吃什么,她又笑笑不说话了。
厨房里只有几样普通菜,几颗新鲜的白菜还是彭红钗送的。奶奶说,姐妹俩消化功能不行,“所有叶子菜都吃不得,吃了肚子会痛。一般会做土豆丝、豆腐干给她们吃,大人就吃叶子菜。”
姐妹俩的爸爸是焊工,工作地离家很远,骑电动车路上要40多分钟,每天早上6时就出门,晚上7时许才能到家。姐妹俩小的时候,奶奶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妈妈杨伟也在家守着。这两年孩子大了,杨伟也出去工作。“我儿子,我儿媳妇,都是蛮吃得苦的人,做事很认真。”奶奶说。
尽管生活不易,每天晚上全家人都要坐在一起吃饭。饭后,爸爸妈妈会在灯下自己做造口袋。普通的保鲜袋,正中间开个棱形的口,开口周围再贴上胶带。“医院里专用的造口袋太贵了,这是每天要不停换的,我们就自己做。”奶奶说。
“她们爸妈犹豫了很久到底要不要再生一个。”奶奶轻声说,“他们想将来老了,谁来照顾姐妹俩?再要一个孩子,不管是男是女,多少能照应一下。”
听到这里,妹妹张珑一脸认真地说,她很照顾姐姐和弟弟,“有好吃的,我都是先给他们吃。”
清贫的小家充满温馨
成长
姐妹俩逐渐适应校园生活
出生时连成一体,到成功分离,再到一路成长,姐妹俩创造了医学的奇迹。到了上学的年龄,她们又要面对新的挑战。
“她们的体质比较弱,经常生病,尤其是小时候。”彭红钗介绍,志愿者团队帮着这家人联系过不少医院,并争取减免费用。因为经常去打针、治疗甚至到武汉做后续的手术,姐妹俩的幼儿园时光只有很短的一段,这让她们刚上小学时不太适应。
刘彩霞是姐妹俩二年级时的班主任,“姐姐张玲个性沉稳一些,妹妹张珑活跃很多。”刘彩霞说,从接手这个班的第一天起,她就努力让玲珑姐妹和其他孩子融合在一起,“我跟同学们说,每个孩子都是太阳公公给世界的礼物,有些孩子有一点点躯体上的小缺陷,我们要多关照她们。”班上的孩子们都很懂事,与玲珑姐妹相处融洽。
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女孩子的敏感仍会显现。“妹妹曾经问我,为什么只有我挂着造口袋?”奶奶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妹妹在15岁时还得做一次手术,到时候会摘掉造口袋。”
生理上的差异,也会造成性格上的差异。“妹妹看上去很活泼,其实更敏感一些。”刘彩霞说,张珑会主动跟陌生人交流,有一种生怕被冷落的不安全感,令人心疼。
走进玲珑姐妹家时,张珑也是第一个冲出来的,第一次见面就主动拉起的手,一直不肯放开。她不停地指着自己的画和彩笔,很热情地交谈。相比之下,姐姐张玲的话很少,更多的时候只是腼腆地笑笑。
刘彩霞说,作为班主任,她一直很关注这对小姐妹,“既要一视同仁,也要有特殊考虑。”比如学习习惯、学习进度,小姐妹因为经常治疗,又经历了多次大手术,确实跟其他孩子有差距,老师就单独为她们补课,“我对她们其实挺严的,但我希望她们有一天能懂得大家的善意。”
奶奶是孩子们最贴心的依靠
呵护
爱心人士持续十年帮扶
“周末难得闲暇,抽空带两个‘干女儿’出去逛逛。对于两个孩子而言,今天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昨日,玲珑姐妹的“干爸爸”鲁锋在朋友圈写道。
昨日是玲珑姐妹做分离手术十周年的日子,鲁锋的表妹园园开办了一家儿童画室,特意邀请两个小家伙到画室做客。老师精心为孩子准备了一节彩绘课,通过视频让孩子们认识射水鱼,引导孩子们观察水下、水面和空中的生物特征,指导她们用画笔描绘出射水鱼捕食猎物的场景,最后上台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故事。拿着自己的作品,两个孩子非常开心,园园给她们送上了画笔和布娃娃,还请姐妹俩吃了顿大餐。
“有了好心人的帮助,才有了我们一家人的今天。”妈妈杨伟总是这样感慨。“干爸爸”鲁锋就是其中一位,十年来,他和一群志愿者陪伴玲珑姐妹一路走来,看着她们慢慢长大。
玲珑姐妹刚出生不久,鲁锋和QQ群里的几个志愿者就凑了2000元钱去看望她们。这种病例世界罕见,治疗费又是天文数字。孝感义工联监事张艳华回忆:“很多人说这根本看不到希望。”鲁锋却不赞同,“问题要在实践中解决,不能坐视不理,而且就在我们身边,这么近,怎么能不管呢?”
玲珑姐妹被送到协和医院后,家人一分钱都拿不出来,鲁锋和其他志愿者又募集了2000元,才办理了住院手续。有陪护经历的鲁锋留了下来,办理各种手续,争取武汉志愿者团队的支持。
2015年,玲珑姐妹快六岁了,此前她们跟着父母在武汉租住,生活艰难。为了能更及时地为小姐妹提供帮助,这一年,在鲁锋和他的爱心团队的帮扶下,玲珑姐妹一家回到孝感生活。他们为一家人找房子,帮小姐妹找学校上学,帮其父母找工作,为小姐妹筹措资助金和学习用品……鲁锋和他的爱心团队一直关注着小姐妹的成长。“我们的志愿者团队有几百人,都在为她们齐心努力。”现在,鲁锋一去,两个小姑娘就开心地喊“干爸爸、干爸爸”!
姐弟三人开心地玩耍
未来
希望她们能拥有一技之长
“我们帮助她们的十年,也是爱心团队成长的十年。”在鲁锋看来,献爱心不是盲目的一次性救助,而是基于助人自助的综合努力,“既包括经济的资助,也包括心灵的关爱。”
鲁锋说,从最初的红十字会志愿者团队到现在的义工联,他和小伙伴们最希望的,就是玲珑姐妹能顺利成长,“帮人不是帮一时,助人不是助一次。希望我们持续的努力,能让她们成长、成人、成才。”
“玲珑姐妹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但对于她们未来的生活来说,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鲁锋说,他一直鼓励姐妹俩好好学习,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好成绩,“希望她们能拥有一技之长,将来能够自立、自强。”
班主任刘彩霞说,她曾经一直以为,因为平时要求严格,玲珑姐妹是有点怕她的。直到今年小姐妹过十岁生日,专门跟家长提要求,请刘老师来参加生日会,“那天她俩看到我,特别亲。只要我一转身,她们就马上拉住我的手,说什么也不松开。孩子的妈妈和奶奶说,她们平时很少念叨哪位老师,只有我,她们提得特别多。这时我才明白,她们一直是喜欢我,也惦记着我的,让我心里暖暖的。”
在刘彩霞看来,玲珑姐妹从出生到成长,一路上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姐妹俩也知道别人对她们的好,她们也用情感来回馈,让我特别感动。”
看着玲珑姐妹天真无邪的笑容,认识她们、知道她们故事的人,大多会评价“这对小姐妹,太坚强了”。而十年间看着她们一点点蝶变的鲁锋说,姐妹俩一直在非常努力地生存、非常努力地生活、非常努力地适应这个世界,“现在她们生活自理是没有问题的,将来还需要更专业、更有经验的爱心人士,对她们的成长给予引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