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方的恶魔——重压催生的丸四、丸五计划(5)(驅逐艦潛艇甲板)
由于九段作战的决胜关键是主力舰队的对抗,作为主力舰队核心的战列舰编队力量相差如此之大,足以使日本海军不顾一切地开工建造新型战舰来拉平和美国的实力差距。1939年9月7日,日本海军宣布对美作战准备正式开始。同日,应用于今后6年造舰工程的丸四计划(1939年海军第四次战备扩充计划)定案,决定追加建造2艘大和型战列舰,预定计划案为110号和111号。
作为大和级战舰的第3、4号舰,110号和111号舰在主要数据上和“大和”级相当,只是针对前两艘在建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一些新情况的出现做了部分小改进。首先,随着磁性引信鱼雷的威胁上升,动力舱段的船底追加了两层厚1英寸的装甲,内侧也追加了一层0.5 英寸厚的装甲。
针对前两艘大和级舰在建造中发现的副炮弹药库防御不足、舰体非装甲部分区段划分不良、主装甲带支撑部有结构性缺陷等问题,110号和111号舰强化了舰体结构,细化区段划分,增加水密舱室,加强了副炮的防御能力,这些修改带来了大量重量增加。而根据情报,当时世界各国并没有搭载主炮口径大于406毫米的战列舰的设计,“大和”级的防御是过剩的;同时由于主机耗油量低于预期,“大和”级的续航力也超过了设计要求。110号和111号舰减少了燃油搭载量,削减装甲厚度为,舷侧400毫米,甲板190毫米,主炮塔540 毫米,舰桥划分也进行了修改。原本还计划用新型九八式双联100毫米高炮取代八九式127 毫米高炮,但由于100 毫米高炮产量不足而并未实施。
110号舰信浓于1940年5月4日在横须贺工厂六号船坞动工兴建。1942年6月,由于机动舰队在中途岛海战中损失惨重,日本海军决定在已经完工50%的110号舰主甲板上安装一层机库、装甲飞行甲板及岛式上层建筑,改为重防御的舰队航母,搭载飞机47架。1944年10月8日,信浓号下水,11月19日完工,满载排水量达71890吨,是当时世界上吨位最大的航母。10天后,信浓号在驶往吴港途中被美军SS-311“射水鱼”号潜艇击沉,成为世界海军史上最短命的航母(正式服役后仅17小时)。
111号舰于1940年11月7日在吴工厂起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资源匮乏及战舰地位下降而于1942年3月停工解体,其时舰体只完成了约20%。111号舰解体后,其双重船底被切割为五块,当作浮动栈桥使用。
除大和级3、4号舰外,丸四计划设想的新造军舰还包括大型舰队航母1艘(大凤),飞行艇母舰1艘,乙型轻巡洋舰4艘,丙型轻巡洋舰2艘和练习巡洋舰1艘,甲型驱逐舰16艘,乙型(防空)驱逐舰6艘,甲型潜艇1艘,乙型潜艇14艘,海大型潜艇10艘,急设网舰1艘,给油舰1艘,扫海艇6艘,敷设艇10艘、驱潜艇4艘,共计80艘,总预算达到12.06亿日元。加上1939年度临时军事费中追加的12艘杂船,代号分别为第101至第246号舰。
101号舰是延续1938年丸三计划追加预算中,5890吨香取级练习巡洋舰的第三艘,命名为香椎,在建造时即具有旗舰设施。102和103号舰分别是1600吨的急设布网舰若鹰和4465吨的小型给油舰洲崎,其中洲崎号专门用于运输航空汽油(挥发油),可以搭载足够同时供给2艘中型航母的挥发油。
进入1930年代,航空兵的威胁已经引起主要海军国家的注意。阿比西尼亚战争后,英国海军率先开发出第一型专用防空驱逐舰C级,日本海军也积极研制类似的舰艇。最初的构想是建造成伴随航母编队的飞机救难舰兼反潜舰,并划分为新的舰种“防空直卫舰”,但在经费总额有限的情况下,驱逐舰在海军内部被简单地定义为鱼雷作战的工具。为通过预算审核,新型军舰仍称驱逐舰,但定名为“乙型驱逐舰”(防空型),以区别于甲型(舰队型)。
乙型驱逐舰装备的最主要武器是4座1938年定型的九八式双联100毫米/65 倍径高平两用炮。由于身管长达65倍口径,13公斤重的弹丸炮口初速达到了惊人的1000米/秒,远超过八九式127毫米高炮的720米/秒。火炮俯仰角度从-10°-90°,最大射程14000米,最大射高11000米,射速15发/分,火炮俯仰速度16°/秒,炮塔回旋速度为10°40'/秒,配备九四式射击指挥仪。
乙驱首舰被命名为秋月号,丸四计划中列入了第104-109号舰共6艘的计划。为提高续航力,它们加大了尺寸(“阳炎”级主尺度为118.49x10.82x3.76米,“秋月”级为134.26x11.58 x4.15米),满载排水量高达3878吨,与夕张号轻巡洋舰接近,最大航速达33节。荒谬的是,因为审核造舰计划的官僚们认定驱逐舰必须具有鱼雷攻击能力,以防空为用途的乙驱也不得不在中部塞进了一座累赘的四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装置。作为联合舰队最大、最好的防空驱逐舰,秋月级在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后方投入使用,由于数量太少,已经无法逆转美军舰载机在数量方面的绝对优势。由于技术复杂、生产速度缓慢,秋月级一共只完成这6艘。
作为统一鱼雷战应用的驱逐舰和潜艇依然是重要的舰艇建造内容。丸四计划将建造16艘甲型驱逐舰,其中112~114号舰为3艘阳炎级后续舰,115~124、126~127号舰为12艘2077吨的夕云级,125号舰为一艘单独的2567 吨丙驱岛风。
夕云级是旧日本海军甲型驱逐舰的最后代表作,大体上是阳炎级的微改版。主炮仰角由55°增加到75°,测距仪也改为高平两用,舰艉延长5米以减少海浪阻力。由于线型改良,实际航速达35.5节,携带相同燃料时比阳炎级具有更大的续航力。但甲型驱逐舰结构单薄、对空防御力不足的宿疾也被该级舰继承下来。
丙型驱逐舰的实质是日本为追求航速与火力最完美结合而专门研发的“理想驱逐舰”。由于当时美国“本森”级驱逐舰航速已经达到37节,日本海军要求丙驱的航速达到40节,同时装备6门127 毫米炮和2座空前疯狂的七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
舰政本部在吹雪级的基础上将舰体延长9米,舰桥采用夕云级样式,主炮为3座双联127 毫米炮,对空武器加强为28门25毫米机炮与4挺13毫米高射机枪。至于七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因为被认为“对东方人体格而言实在太困难”,最后更换为3座五联装型,一次齐射鱼雷数量高达15枚。由于采用的技术改进太多,因此先只建造一艘作为试验舰。1941年8月8日,第一艘丙驱在舞鹤造船厂动工。日本有史以来航速突破40节大关的纪录只在1920年由旧峰风级驱逐舰岛风实现过,这艘唯一的丙型驱逐舰因而也命名为“岛风”以兹纪念。岛风在1942年7月18日下水,实际航速并未达到设计指标,船厂在试车时减少了1/6的排水量搭载才使速度达到了40.9节,1943年5月10日最终完工时还安装了二一号对空搜索电探和二二号对海搜索电探。
丙驱的高航速与强大火力在二战驱逐舰中堪称翘楚,但高昂的造价和大量材料的消耗对战时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完全不能承受,因此自“岛风”后再未有同型舰问世。
二战前的日、美主流航母为了追求舰载机数量大多,采用开放式机库设计,木质飞行甲板完全没有防护能力;一旦遭到俯冲轰炸,炸弹会毫无阻碍地冲入下层机库爆炸,从而给全舰带来较大的破坏。
对于舰只数量较少的日本海军而言,机动舰队除去在九段作战的第四阶段与对手航母编队对战外,还须承担在决战前夜进一步消耗对手主力舰的使命,因而生存能力的保障必须被列入考察范围。有鉴于此,丸四计划的第130号舰是一艘重防御的29300吨舰队航母,即大凤号。
与之前的日本航母相比,大凤号具有四大特征:1、飞行甲板中段铺着有由20 毫米DS 钢板和75毫米CNC装甲板叠加而成的厚重装甲层(尺寸为150x20米),可以抵御500千克炸弹的俯冲轰炸。同时为加强飞行甲板的强度,取消了中部的一台升降机。2、由于大凤号装有沉重的装甲甲板、重心上升,干舷比飞龙级和翔鹤级都低。为此,大凤号在日本海军中率先采用了与英国光辉级航母类似的能抗风暴的全封闭式舰首,从而提高了适航性和耐波性,增加了飞行甲板长度和最前部飞行甲板的强度。3、过去的日本航母一般采用安装在舷侧、向下方弯曲的烟囱,但大凤号飞行甲板位置较低,安装横斜弯曲状烟囱对舰体稳性不利。因此决定采用与舰桥一体化的直立式烟囱。为避免影响后部飞行甲板作业,烟囱从其垂直面向外倾斜26°,高出飞行甲板17米。4、大凤号完工时的舰载机数量仅为52架(“烈风”舰战24架、“流星”舰攻24架、“彩云”舰侦4架),比吨位相仿的“翔鹤”级少了1/3,这主要是由于飞行甲板装甲化导致重心上升、机库容量相应减少所致。
大战进入中期后,日军将大凤号放在机动舰队前方,担当己方舰攻机群的“中继基地”使用,舰攻机从自身作战半径外起飞后,可以经由大凤号补充油料和弹药后再度起飞攻击美军舰队,从而完成超远距离的“先发制人”打击。为此大凤号的航空燃料携带量达到了空前的1000吨。
大凤号标准排水量29300吨,全长260.6米,飞行甲板长257.5米,水线宽27.7米,吃水9.7米,4座舰本式蒸汽涡轮机总功率16万马力,4轴推进航速33.3节,续航力10000海里/18节,编制2038人。自卫火力为6座九八式双联100 毫米高炮和63门25毫米高射机炮,是日本海军最现代化的新型航母。1941年7月10日,飞龙号刚刚在川崎重工神户造船厂一号船台下水,日本就迫不及待地在同一船台上铺设了大凤的第一根龙骨。不过丸四计划中之所以只建造大凤一艘航母,主要是因为日本海军希望在航母数量上维持与美国海军对等即可,造舰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与美国差距拉大的战列舰队上。
九段作战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获取关于美军舰队移动的及时信息。由于美国拥有夏威夷,而日本海军在中太平洋地区缺乏完善的大型前进基地,因此对美舰进驻珍珠港后的动向侦察就需要通过潜艇和具有远程续航力的大型水上飞行艇(川西二式大艇、三菱九七大艇) 来完成。为了对这些飞行艇进行海上支持补给,丸四计划专门列入了一艘4650吨的飞行艇母舰131号。该舰原计划在舰尾采用倾斜滑道结构,大艇可以以惯性滑行到后甲板上加以收容。但由于二式大艇全武装时的重量高达32.5吨,最后不得不放弃这种危险性极高的回收方式,改为在舰尾设置一座35吨级电动吊车。131号舰以日本国的雅称“秋津洲”命名,1940年10月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开工,1942年4月29日完工。
丸四计划的132~135号舰是4艘用作水雷战队旗舰的6652吨乙型级轻巡洋舰阿贺野、能代、矢矧和酒句,主要用以补充和替代老旧的5500吨级轻巡。由于脱离了军控条约对战舰吨位的束缚,自阿贺野级起,日本海军轻巡洋舰普遍采用了后倾单烟囱、高大挺拔的新型舰桥、双联主炮和宽敞的飞行机整备甲板。为率领小型高速的驱逐舰,阿贺野级外形精悍,机动性较佳,最大航速可达35节。5500吨级轻巡上分列于两舷、操作困难的4座双联610毫米鱼雷发射管被更换为布置于中轴线上的2座四联装结构,具备二次装填能力,此外还有6门152毫米主炮。为加强远程侦察能力而装有1座吴式二号5型弹射器,可以搭载2 架零式3座水侦。但到该级首舰阿贺野号完工时,已是中途岛海战后的1942年10月了。
136-137号舰是2艘用作夏威夷方向潜艇战队指挥的8164吨丙型轻巡洋舰。丙巡是阿贺野级的改进增强型,为配合潜艇的大航程而拥有大续航力(8700 海里/18节)和强大的通信/侦察能力,因此出现了异乎寻常的现象--拥有相当于重巡的排水量,却不安装大口径主炮,只有2座155毫米三联装主炮和4座九八式双联100毫米高炮。舰载机是丙巡的精华所在,该级舰后甲板上设有长达45米的二式一号10 型弹射器和从舰体中央延伸到后部的超大机库,原计划搭载 2 架零式3 座水侦,后变更计划为6架新式高速水上侦察机“紫云”。136号舰“大淀”1941年2月14日在吴海军工厂开工,1942年4月2日下水,1944年起成为联合舰队最后一任旗舰,137号舰“仁淀”的建造计划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取消。
138号舰为2434吨的甲型(水中旗舰)潜艇伊-11号(伊一9 型),139~152号舰为14艘2198吨的乙型潜艇伊-26级(属伊-15型),154~163号舰为10艘1630吨的海大7型(高速)潜艇伊-176级。以上25艘潜艇是为加强潜艇战队在九段作战第一至第三阶段的攻击和侦察能力而续建的,甲型和乙型均强化了航空设备。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日本海军的构想,潜艇战队的攻击和鱼雷齐射将实施统一指挥,为此废弃了所有艇艉鱼雷发射管,将全部鱼雷全部集中于艇艏装备。
164~169号舰是6艘650吨第19号型(第7号改型)扫海艇,170~179号舰是10艘720吨“平岛”级(“测天”改型)敷设艇,实际仅开工9艘,180-183号舰是4艘440吨第13号型驱潜艇。
作为1940 年度临时军事费中追加丸四计划建造的辅助舰船,还有以杂役船为名建造的4艘1560吨“初岛”级电缆敷设艇、1艘640吨小型冷冻船“野崎”及1艘920吨中型冷冻船“杵崎”,此外还增建了6艘17吨的第1号型(乙型)鱼雷快艇。值得一提的是,第1号型参考了在中国战场俘获的英制CMB艇以及引进意大利MAS艇的经验,安装2台九五式大攻上采用的900马力九四式水冷航空发动机,航速达38.5节。第1号型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唯一量产的鱼雷艇,也正是从该型艇起,日本海军在特务艇舰种中重新恢复了鱼雷艇的分类。
承袭日本海军保持巨型战列舰建造秘密性的“光荣传统”,“大和”级3、4号舰的公开数据为排水量4万吨,超出部分的建造预算(2121万日元)被分摊到建造番号128、129的甲型驱逐舰及153号乙型潜艇3艘架空舰上。“信浓”号最终的单舰造价高达152381500日元。
正在改建为航母的大鲸号潜艇母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