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12、16……这串数字的深意只有军人懂(深意軍人數字)
5、8、12、16……普通人看到这组数字,可能会觉得它们中间有一定数学关系。但军人,却一眼就能洞悉数字背后真正的意义——服役年限。再过几天,位于长江之畔的武警交通六支队,又一批老兵即将离开熟悉的军营,熟悉的岗位,熟悉的战友,而他们最牵挂的是自己的岗位…… “还记得刚来部队的时候,自己懵懵懂懂的样子,转眼16年过去了,最美的青春和年华全部留在了这里,最好的记忆和故事全都发生在这里。”
四级警士长王占平:想把所有的技术全部教给你。余凯 摄
四级警士长王占平,服役16年,作为一名优秀的挖掘机操作手,先后参与汶川地震救援、赴尼泊尔抗震救灾、深圳特大山体滑坡抢险等数十次重大抢险任务,先后为部队培养出30余名后备操作人才。 16年,4次经历走留抉择,4次选择留在军营。像王占平这样的优秀老兵,把自己全身心的交给了部队,正是有了对军人职业的无限热爱,才有了16年的坚持与付出。如今,再次面临走留,他倾囊相助,只想把自己的经验技术留给更多年轻官兵……
四级警士长王占平:再上一堂修理课。余凯 摄
四级警士长王占平:今日部队做典型,他日社会做贡献。余凯 摄
上士李超:笔记本上记录的全是积累的经验。余凯 摄
对服役满12年的上士李超来说,军旅12年,自己随部队南征北战,从啥都不会到精通4种应急桥梁架设技术,先后参与浙江丽水特大山体滑坡抢险、湖北蕲春、麻城、孝感等地抗洪抢险,2016年他所在中队荣立集体一等功。 “军功章是对军人的最好褒奖,能待在这么光荣、团结的集体里,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面对走留,司务长赵国吕和李超的选择一样:听从组织安排,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
上士李超:桥梁装备要领多,要多学多问。余凯 摄
上士赵国吕:炊事车一定要保障好官兵饮食安全。王双宝 摄
中士王强:做一名文书要啥都懂啥都会。余凯 摄
寒风吹落叶,离别伴忧伤。退伍的日子越来越近了,8年军旅不长不短。但对王强来说,却刻苦铭心。8年的时间里,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文书,从胆小怕事到能够独当一面,不但交下了一群生死战友,还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 “文书在部队是个特殊的角色,承担着重要的任务,经过这么多年的摔打锻炼,我在思想上变得更加更熟,工作中变得更加从容,我有信心面对一切困难。”到期了不是到站了,面对走留抉择,王强显得十分从容,可能,这就是部队给予他的财富。
中士王强:文档及时归类很重要。余凯 摄
下士崔所:任何时候出车都不要忘检查车辆状态。王双宝 摄
5年,弹指一挥间。从了解车,到爱上车,崔所用三年时间成长为一名优秀驾驶员,累计安全行车8万多公里,在祖国大地上,画出了一幅优美的行驶轨迹图,出色完成多次急难险重运输任务,特别是作为抢险救援部队的一名驾驶员,他急中有稳,忙而不乱,被大家称为“金牌驾驶员”。 “我的军旅二分之一的时间在车上度过,开车就像人生一样,必须朝着目标坚定前行,面对未知路途,我会一如既往走好自己的路。” 上士徐其朋和崔所的想法一样,面对进退走留,自己会开好车、走好路、留下好作风。
上士徐其朋:每次出车都要认真做好行车记录。王双宝 摄
上士徐其朋:为爱车再认真擦拭一次。王双宝 摄
5、8、12、16……数字无言闪光辉,这是中国军人特有的记忆和情结。铁打的营盘里,每年都真实演绎着不一样的故事。
不管走留,“忠诚”二字永驻心间。余凯 摄
走留的日子马上到了,这些曾经在部队奉献、牺牲、坚守的抢险救援尖兵说,“不管时间长短,不管进退走留,我们一直都在!
随时听从党和国家召唤,听从组织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