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 4.5 亿人次、阿里也掺合进来_体检现在究竟是个怎样的生意?(體檢國賓民營)
有的项目比如身高、体重、血压、视力都可当场出结果,一些需要检验的项目比如血常规、尿常规、胸透的结果则会在数周之后的体检报告里出现。它不能提前查出所有问题,但每年到了时候也总得去一次。
如果你在一二线城市工作,定期体检比较大的机会是在美年健康与爱康国宾这两个民营体检机构之一。
体检本身不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事情。等到数周之后拿结果的那些化验样本,在你离开体检中心前就会被贴上对应医院的标签,稍后送去做检验。
民营体检机构的生意从 2008 年左右开始起步。美年健康从 2011 年的 13 家门店开始,经历数十次融资和并购,现在拥有超过 400 家门店,市值达到 750 亿元。
巨头也在进入,阿里巴巴最近以 88 亿元收购了另一家连锁体检公司爱康国宾,2017 年底爱康国宾拥有门店 107 家。保险巨头平安则通过旗下的平安好医生对接线下体检中心、涉足体检服务,2 年时间营收就从 1.54 亿元增长到去年的 6.55 亿元,平安好医生今年 5 月已经在港股上市,目前市值为 480 亿元。
体检不是一个很有技术的生意,但最大的那家公司每单能赚 44 元
如果是在爱康和美年这两大民营体检机构体检。每进去一个人平均要支付 400 多元,大多数人一年不会超过一次。
这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体检中心主要依靠仪器设备检测体检人群身体状况,而不需要太多高技术的医生。并且设备采集之后的具体分析,往往也转包给医院完成。
体检多少人,由设备决定。一家体检中心能容纳的体检设备是有限的,接待的体检人数也是有上限的。其中,B 超是决定单店产能的主要因素。一家最常见的 2000-3000 平米的体检中心,最多配 10 台 B 超,人均 B 超检查全程大约需时 8-10 分钟;这决定了单店每日最多接待约 400 人。按每年开放 300 日计算,单店接待上限 12 万人次。考虑到有春节淡季、多数体检需要空腹在早上完成,实际上成熟的单店每年最多 8-9 万人次。
以美年健康为例,它的平均客单价从 2013 年开始每年增长 5% 左右,到 2017 推出机器人胶囊胃镜和超低剂量胸部 CT 等高端检查后,客单价一下子提升至 406 元,比前一年多了 75 元。平均一次体检,美年健康能从中获利 44 元——这和航空公司运一个人赚的钱差不多,但航空公司运一个人去千里之外麻烦得多。
美年健康的提价能力来自于它的规模优势,而爱康国宾则受制于规模落于下风。尽管客单价没有太大变化,但由于在美股上市并使用过股权摊薄条款,汇兑成本、融资成本导致财务成本增加,以及无法快速复制推广降低管理费用率,因此最后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发生亏损,净利率变为负。
体检产业的上游是医疗器械制造商,而一般医疗器械的市场分散程度也较高,如果体检中心对医疗器械的采购量大,对上游的议价能力就强。对医疗器械、设备的需求当然也取决于体检的获客能力。在这一点上,体检中心与餐厅、美容院的生意没有太大区别。
体检的下游客户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司客户,一种是个人客户。公司客户的好处是一次性成交大量订单,但是体检中心对此议价能力不强,利润不够高,而吸引个人客户的能力,也与流量分不开——几家最大的民营体检机构都在电商平台上开店、与信用卡合作、与保险公司合作。
一般来说,在一二线城市,公立医院体检部门规模较小,较难承接企业的大批量订单;在三四线城市,民营连锁体检的设备比基层医院好,且服务与一二线城市无差别。目前体检中心的营收呈现出企业客户订单占 75-80% 的特点。
这个医院不太好做的业务,是民营资本做医疗的起点
国内的体检机构,包括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站、妇幼保健院和民营体检中心。其中,民营的专业体检机构的兴起时间还很短。在 2001 年政府提出开放医疗市场、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之后,民营的体检机构才开始出现。
2003 年,非典危机爆发。这场灾难,催生出了很多新兴产业和公司,比如电商、物流,还有体检——到 2005 年的时候,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支出比 5 年前几近翻倍,从 318 元增加到 601 元。
上海国宾、北京慈铭、上海天亿,都起步于这个时期。非典次年,原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韩小红创立了慈铭体检;张黎刚创立了爱康网;俞熔创立了上海天亿,后来更名为美年健康产业。
之后爱康网与上海国宾健检在 2007 年合并为爱康国宾,张黎刚担任董事长与 CEO。
而美年健康产业与沈阳大健康在 2011 年合并,成为美年大健康。
当时这些新公司面对的体检市场,几乎是公立医院一统天下,除了更加权威,也因为公立医院确实有更规范的服务和设备。但公立医院购买新的体检设备流程复杂,如需购买大型医用设备,应逐级申报省卫生厅部门审核,并提供设备成本构成、诊疗收费价格和成本效益分析,经过卫生厅评审通过,给予配置许可。
而民营体检中心购买设备就只需要通过卫计委和环评审批即可。今年 1 月开始,社会办医疗机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核发审批也被取消了。
除此以外,体检部门也是医院之中收入较低的部门,医院发展体检业务的动力并不强。
而中国政府也在逐步鼓励社会力量办医。2009 年 3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一年后,《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指出要支持民营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同年 11 月,另一份文件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要求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
私立医院受制于医生多点执业的实际操作难度,增长受限。但体检没有医生的限制,不需要承担诊断与药物流通功能,很快发展起来。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7 年全国体检人数增长到 4.56 亿人次,占全国人口的约 1/3。
这当中,民营体检占全国市场份额大约 10%,其中最大的机构是美年健康,2017 年体检 2160 万人次,约占全国体检市场的 4.7%。排在第二位的是爱康国宾,体检人次为 549 万,约占全国市场的 1.2%。
民营体检中心在整个市场所占比例还不高,但增长迅速,过去 5 年中增长了近 4 倍。并且它们收取了更高费用,前两名的公司人均体检一次都超过 400 元,中国人均体检收费只有 290 元。
相对发达地区,中国的体检覆盖还比较少。美国、日本都超过 70%,德国更高达 96.9%。体检消费也是如此,中国体检的平均客单价 290 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 1.2%,美国和香港体检一次都占人均可支配收入 2% 左右。按体检渗透率、体检费用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粗略计算,中国体检市场规模至少还有超过一倍的增长空间。
增长基本全靠开新店,资本决定着体检公司的扩张速度
不受医生和药物销售限制,体检公司要增长,方法主要就是开更多的体检中心、用更复杂的仪器。
一家占地 2000-3000 平方米的体检中心,开业投资大约 2000-2500 万。其中,放射性诊断(核磁、骨密度、CT 等)、B 超、内窥镜、五官检查、红外线成像及其他设备费用占 50% 左右,约 1000-1200 万;其余投则为人力成本、装修成本、场地租金等。
相比其他医疗服务机构例如医院、诊所,因为无需获取医疗机构相关资质,体检中心在开店、买设备、聘请工作人员的环节上,显然要方便很多。
因此,这门生意的盈利周期也更短、更可预期,一般新开一家体检中心 1-2 年后开始盈利。规模扩大之后通过推出收费更高的项目也会显著提升盈利效率。
最终,获得资本的速度决定着一个体检中心的增长速度。这也是今天市场格局变化的原因。
2011-2014 年,民营体检连锁市场在一系列合并后起步,格局分散,有三家公司规模较大:慈铭体检、爱康国宾、美年健康。三者都以“自建+并购”的方式抢占市场。
由于国内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机构属地化管理等因素,不管是体检产业的美年健康、爱康国宾,还是专科类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等,国内的连锁医疗机构都以“中心城市+分级门店”的方式来扩张。
这种占据中心市场对相关区域形成辐射效应的战略,能让一个区域内的居民尽量能享受标准化的服务,还使公司能形成越来越大的规模优势,增加单店营收。
体检第一和第二大公司市值差了 8 倍,这是几轮资本交锋的结果
一般而言,在已有网点的城市增设体检中心,基于已有客户人群和市场口碑,一般第二年即可实现盈利;但在新城市开设的体检中心在初期会持续亏损,其健康体检业务发展需要一定的培育期,一般两年后能达到盈亏平衡。
在这样一个行业,决定增长速度的,是融资能力、并购整合能力。
慈铭体检最早冲击上市,选择在 A 股。它在接受了鼎晖、平安、天图的 5 轮投资后,在 2012 年 3 月递交招股书,7 月拿到发审委的批文。但是非常不走运,2012 年股市大跌, 就在慈铭体检准备上市的时候,证监会突然中止了新股发行。
因为筹备上市期间,公司不能进行新的融资、更改股权结构,慈铭体检没能获得新资金,2013 年业绩下滑超过 30%,除了北京分公司保持盈利,在广州、上海、深圳、天津的分公司都亏损了。
2014 年 1 月,证监会重启 IPO,慈铭再次申请,但这次因为承销券商海通证券的路演材料中有超出招股书所披露的内容,不符合新出台的《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中的规定,再次上市失败。
换句话说,从 2012 年到 2014 年,慈铭体检都无法融资。而在此期间,竞争对手美年健康获得了世纪长河、凯雷、华金投资、平安、和途、高益咨询、分享投资等机构的 6 轮投资。
规模对比瞬间逆转,2012 年美年健康门店 31 家、慈铭体检门店 33 家,到 2014 年底,美年健康门店 94 家、慈铭体检门店 42 家。
另一家民营体检公司爱康国宾,则选择去美股上市。2014 年它率先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健康体检行业上市第一股。
美年健康稍后在 A 股借壳上市,并发起收购已经两次 IPO 失败的慈铭体检。当时收购慈铭体检的预案刚推出,立即被爱康国宾举报涉嫌垄断,证监会一度中止对该并购的审核进程。
2015 年 8 月,看到美年健康在 A 股享受更高的估值,爱康国宾董事长张黎刚与私募基金方源资本组团,准备对在纳斯达克上市仅 17 个月的爱康国宾进行私有化退市,回归国内资本市场。
这时候,美年健康向爱康国宾连续发出私有化要约,要约价格从 22 美元/股一路飙升到 25 美元/股,市值大约 105 亿元人民币。美年健康要把最后也是最大的对手给买了。
爱康国宾当然不乐意,祭出“毒丸计划”,用股权摊薄条款,使公司原有股东可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公司大量股份。但是,这么一来,爱康国宾自身的私有化成本也大大提高。
更关键的是,虽然爱康国宾保住了公司独立性,但经此一役,它退市转登 A 股的时间窗口已经关闭。还是因为政策,中概股回归被 2015 年的股灾打断,直到 2017 年底的奇虎 360 回归才重新开闸。而由于股权在“毒丸计划”中大幅摊薄,继续出售股票会威胁到对公司的控制权,爱康国宾也不能在美股融资了,它遭遇到了慈铭体检曾经遇到的融资困境。
在 2017 年 7 月,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美年健康收购慈铭体检的交易获无条件通过。此时它的门店数量已经是爱康国宾的 4 倍。
资本运作的效率让美年成为这个行业里的第一,但更大的竞争对手来了。
阿里巴巴收购爱康国宾改变了市场格局,同时体检数据商业化也被更频繁地提及
现在这个行业迎来了互联网巨头的注意。
今年 3 月,阿里巴巴集团和马云的云锋基金联合向爱康国宾提出收购提议,进行私有化。目前,这一私有化要约已经被爱康国宾董事会接受,双方最终商定的要约收购价格为 20.6 美元/股,对应 88 亿元人民币的私有化估值,仅相当于目前美年健康 750 亿元市值的约 1/9。这个收购价也比 3 年前美年健康的提案低了 20%。
体检行业扩张快,依赖仪器而非医生,开了新店过几年就能赚钱,在医疗服务行业中是最容易并购扩张的好生意。
但是多年以来,体检产业也只能讲这一套靠开更多店来扩大规模的故事。
收入不错,但这与餐厅的生意没什么本质区别。
新办法不是没想过。2015 年的时候,爱康国宾曾宣布与“大家医联”合作,称“患者体检查出病情之后享受到更多来自北、上、广三甲医院的权威专家门诊、多学科会诊、私人医生以及医疗转诊及手术安排等绿色通道服务。”
类似诊断之后再对接治疗的生意民营牙科、眼科诊所已经在做,但体检中心要做起来更难。看病成本高昂,决定患者去哪里看病往往取决于医保覆盖情况以及他对医院所擅长病症的印象。爱康国宾的合作最终不了了之。
更大的资本进来,体检生意想说的也是体检完成后的故事。
云峰基金创始人虞锋表示:“作为一个预防性的入口,爱康国宾可以和我们已经投资和即将投资的太多公司发展合作,帮助产业链的上下游共同发展。健康行业是一个万亿的市场,我们还是希望对行业的整合能有所提高,帮助企业把自身做大,进而推动整个行业进步。”
今年 4 月阿里健康对外宣布,将整合其体检、问医、购药等健康领域的服务能力,以线上“阿里医务室”的方式,为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健康解决方案。现阶段阿里医务室以“阿里体检”功能为主,爱康国宾和美年大健康都在其首批体检提供商之列。
而阿里健康目前是医药电商,业务主要是销售自营健康产品,三家自营店阿里健康大药房、阿里健康海旗舰店、海外旗舰店在 2017 年卖出了 21.49 亿元的药品和保健品,在医药电商市场中占 39% 的份额。体检数据可以带来更精准的药物销售。
类似的还有保险业巨头中国平安通过旗下的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涉足体检产业。
平安好医生的服务几乎涵盖了健康管理的方方面面。用户手机下载好医生应用,先获得网络门诊服务,然后可以在平安商城上下单购买药品或保健品预约体检等健康医疗服务。目前看来还是平安的其它业务为体检带来生意,而不是反过来。平安好医生向个人及企业提供健康检查服务组合、基因测试服务组合的业务营收规模从 2015 年的 1.54 亿元,增长到 2017 年的 6.55 亿元,占全平台营收比例 44.72%。
美年则在今年宣布了骨科、眼科等专科领域与诺华制药和各种对接医生的平台合作,但更具体的东西还没有。这家公司此前已经开始申请保险和支付牌照。
以目前中国体检人数占人口比例只有 35%、并且大部分在公立医院体检来看,体检本身的增长空间还很大。但身处其中的公司也都不满足于简单的检测,看上用体检数据对接医疗电商、保险、诊断治疗。
医疗数据商业化有显而易见的隐私问题,早先 Google 利用英国医保系统数据做人工智能已经被叫停,改为使用匿名数据。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也限制了病患医疗数据的商业使用。但体检数据商业化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题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