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购平台上搜索:文眉、脱毛。搜索结果里,能看到公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提供此项服务。搜索发现,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营范围并没有皮肤科、美容整形科等字眼。同样的,搜索发现,如今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医学美容服务项目,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促销宣传。“医学界基层医声”发现,在一家公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年前公开发布的节日促销方案中,还有如下宣传:在西南某地卫健委的官网上,公布着数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体参加医学美容相关培训的发布,后者所代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图开展护肤、注射美容、激光美容、整形美容等服务。该市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名为“中医皮肤科”的科室设置下,已经提供了光子嫩肤、水光针、胶原蛋白导入、除皱针、面部线雕、填充、冰点脱毛等服务。一名医改观察者称,开设新的诊疗科目,一方面是为了面临运营压力,有的社区中心近几年没有新的业务增长点,不得不想此办法作为突破口,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目前日益增长的美容需求。从市场需求方面看,2022年中国整形市场规模将接近3000亿元,全国医疗整形美容女性消费目标人群约1.2亿人,人们对医疗美容的需求每年以10%的比例递增,支撑了我国医疗美容产业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而随着官方对违规医美开展了史无前例的专项整治,公立医院也加强了整形美容科的建设,逐渐成为行业的主力军。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藏在城市的角落里,老式居民楼的树荫下,或者小区与小区间的间隙里,存在感不强,但和居民的距离很近,随处可见,具有无可比拟的便利性。看到这种情况,近几年,三甲医院通过开展培训、下基层等形式,帮扶基层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和学科共建的工作——北京一家三甲整形医院的医生下县级医院,一些省级医院则直接到社区医院开展工作。中部地区一家三甲医院领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势成为了上级医院的医学美容科社区基地、皮肤美容社区基地、医学美肤社区基地、痘印痘坑治疗社区基地,定期要求三甲医院医生到此坐诊提供美容美肤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成为医疗美容业务的实际参与者,还成为了监督者和秩序维持者。为了配合相关行动方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在社区开展以打击非法医疗美容宣传咨询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折页和宣传单、设立咨询台和宣传板等方式,普及如何判断医疗美容机构及人员是否正规等方面知识。按照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配合有关监督部门对辖区内卫生室、个体诊所、民营医院、浴室、美容等重点场所进行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及燃气安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此外,还可以对辖区内的生活美容机构、养生会所等开展监督检查,对卫生许可、相关资质、清洁消毒、医疗美容广告等工作进行督查。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非法”市场,而自身扩大“合法”市场。但“医学界基层医声”也观察到,一些基层医疗机构还未自身硬就忙着打铁:打着“全科”的幌子开展相关服务:前不久,河南周口市卫生监督员例行检查到辖区一家医疗机构,门头上有“祛斑、祛痘、除疤、激素敏、赘生物、私密肤疗中心、激光美容和除疤”等宣传字样,走进室内玻璃上贴着“光子脱毛、私密激光、专业除疤、皮秒祛斑和点阵激光祛疤”等宣传。经过检查发现,该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显示该诊疗科目为全科医疗科。而卫生室的激光祛斑、祛痘、激光美容等项目,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卫办医政发〔2009〕220号)中,均属于美容皮肤科的微创治疗项目(暂不分级)。该卫生室未经核准开展美容皮肤科的行为,违反了《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016修订版)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最终受到罚款2000元的行政处罚。
顺势而为,为了拓展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内涵开设相关美容诊疗项目可以理解,但一定要展现公立医院的责任感和公益性,务必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莫不让自己身为“裁判”,打了“李鬼”而自己又成了“李鬼”。
传递新鲜的基层医疗资讯,解读基层卫生政策和热点话题,提供临床实用知识和诊疗规范,分享基层医改标杆案例,交流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经验!
\" data-from=\"0\" data-is_biz_ban=\"0\">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