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故里_那棵2500年前的楮树(老子鹿邑母親)
河南周口,鹿邑。
驱车近百公里,一路上没有高速,我从沈丘来到鹿邑,只为看一眼老子出生的地方。一路上,我时常看到一个路标--亳州,那是曹操出生的地方。鹿邑和亳州相距不过几十里,难道,他们两位竟然是老乡?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代的伟人。我觉得他应该是楚国人,那个时代的鹿邑,应该归楚国管。现代人对于老子的了解,仅限于《道德经》。他生于何年,卒于何日,无人知晓。他是周朝的史官,我感觉应该属于国家图书馆馆长。整日里除了写书,就是看书,老子是当时最博学的人。关于老子的传说很多,他是道德真君,是李治加封的玄元皇帝,是神话故事里的太上老君。传说中的老子,只有母亲,没有父亲。就像西方神话里的雅典娜,只有宙斯一个父亲,她是从宙斯脑袋里生出来的。
春秋时期的鹿邑,是一个小县城。城东十里有个村子,就是今天我来的地方。老子的母亲就生活在这里。有一天,她去河边洗衣裳。忽然看见河水里飘来两个李子。这两个李子长相怪异,就象两个耳朵合在一起。李耳的母亲就捡起来吃掉了。吃完李子,李耳的母亲竟然有了身孕。
这个孩子在母亲的肚子里生活了81年,李耳的母亲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就问肚里儿子说:“儿子呀,整整八十一年了,你还不该降生吗?”话音刚落,肚里的孩子就顶断母亲的右肋,拱了出来。这个刚出生的孩子竟然须发皆白,而且会说话走路。
母亲右肋流血不止,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母亲说:“你是娘吃李子怀孕生下来的,李子长得象两个耳朵,你以后就叫李耳吧。娘就要走了,希望你能够活出一个好名声,也不枉费娘为你受了这么多苦。”说完就咽气了。
老子谨记母亲教诲,成了当时最博学的人,他还是万世师表的孔子的老师,非常受人尊重。后来,他过函谷关,留下一本《道德经》,驾独角青牛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和纪念宗喀巴大师的塔尔寺一样,为纪念老子,东汉时期,在老子出生的地方修炼了太清宫,到今天,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
停好车,路遇一名卖香的妇女,一个劲儿的向我兜售。15根香分成五组卖十块钱,我便买了下来。
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我扫码购票,每张门票60元。进入道观,青松苍翠,黄色的旌旗迎风猎猎。沿着青石板路一直往前走,就看见一座宏伟的大殿。上面有范增的题字“老子故里”,与之并排的还有冯骥才的题字“犹龙圣地”。比较之下,我还是比较喜欢冯骥才的字。在硕大的香炉中上完香,我走近大殿。一名道士正在为一位游客讲解,估计是在化解生活中的困惑。道家不同于佛教,他们修在当世,不会过问前世往生。
过了这座大殿,左边就是那棵传说是老子亲手栽下的楮树。那个年代没有纸张,写字都用竹简。当时的竹子很少,老子发现楮树的树皮可以用来写字,便种下了这棵楮树。
据说从2004年开始,有人发现这棵楮树的树枝、树叶、树杈会冒出一缕缕白色的烟雾,开始大家以为是树木自燃,后来仔细观察后发现,树木完好,就是单纯在冒烟。
这棵树每次冒烟的时间都在农历3月15日前后,持续10天左右,由于老子母亲的生日是农历3月15日,大家都相信是太上老君显灵。
这棵树已经被保护起来,四周围上石头栏杆。树上和栏杆上挂满了福牌。受疫情影响,今天的游客很少,卖福牌的道士也休息了。
我查阅了一下资料。褚树,也叫构树。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以南。它的枝梢之所以冒烟,其实是一种正常的花粉传布现象。褚树的雄花蓄花量非常大,到了4月中旬,阳光充足的时候,大量的雄花同时开放并散发花粉。再加上其特殊的雄蕊花丝构造,就形成了会冒烟的奇特现象。
原来不止是老子种的楮树会冒烟,所有的楮树都有冒烟的功能。不过,能见到一棵活了2500年的古树,也算是一种福气了。更何况还是太上老君亲手栽种的。
本来想给这棵树上三炷香的,可惜没找到火烛,风有点大,打火机根本点不着这三根很粗的香,只好作罢。
接着往前走,参观了圣母殿、娃娃殿、先天太后墓等地。有的殿宇正在维修,包括老子故居。我们只能在外面看一看。这里的圣母和先天太后,指的都是老子的母亲。因为老子是玄元皇帝,他的母亲当然就是太后了。
整个太清宫占地面积很大,据说唐玄宗李隆基时,太清宫规模达到鼎盛,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当时,谢灵运、李白、杜甫、苏辙、范仲淹、欧阳修等大咖都来这里拜谒老子。后来,太清宫毁于战火。现在的太清宫,只剩下五座大殿,还只能在外面看看。
出了太清宫,马路对面是一个很大的广场,鼎立着一座巨大的老子塑像。底座上书写着“天下第一”四个大字。这座造像看起来很亲切,与国家博物馆看到的是同一个版本。
道家思想是我们的本土文化产物,里面有很多智慧和哲理,去除其中消极的一面,应该把正能量的部分继承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