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装”吧!一装一个不吱声🤣(你就吱聲車站)
最近,
一则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
引起了小新注意
↓↓↓
这条里提到的福坑站,
是全国首个在岩溶发育区施工的
装配式地铁车站。
车站施工区域最大溶洞体积
近4000立方米,
拼装过程中
对围护结构变形控制、
受力转换等要求极高。
在有限的地下空间里,
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
基建狂魔还能用“搭积木”的方式
“装”出一条地铁线?
其实,
这不是基建狂魔第一次
在地铁里玩“拼装”了。
早在2023年2月,
由中铁四局承建的
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
就采用装配式技术
完成了全线6座车站
主体结构总计12万吨构件的安装。
这条地铁也因此成为
中国最大规模应用预制装配式车站技术的地铁线路。
▲全方位装配式车站现场实景
装配式车站施工
具有高度标准化、数字化、专业化的
显著特征,
这种建造方式经常被形象地比喻成
“搭积木”:
车站主体结构的预制构件
在工厂内流水化生产完成,
然后被运到施工现场完成拼装。
与传统现浇结构地铁车站相比,
装配式车站在提高建筑质量及效率、
减少现场现浇作业、
节约材料等方面
具有诸多优势。
以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为例,
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据
详细看看它的优势:
01更安全
现场施工人员由150人减少为30人,
取消了大量模板脚手架安拆、
钢筋绑扎焊接等环节,
现场施工风险大大减少。
02更优质
预制构件工厂化加工、标准化拼装,
实现混凝土自防水,
确保结构不渗不漏。
03更高效
标准装配式车站
可节省工期4—6个月。
04更绿色
一座标准装配式车站
可节省钢材约800吨;
节省木材800立方米;
施工废弃量减少50%,
碳排放量减少约4158吨,
减排20%。
同时,它也带着满满的
“科技范儿”:
通过技术研发攻关,
该工程共取得
各类装配式车站施工专利技术37项,
省级工法2项,
形成了整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全预制装配式车站预制、拼装技术。
正是凭借种种优势,
装配式建筑渐渐受到行业青睐,
近年来,
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
“国家队”选手
大力推广装配式建造方式,
除了地铁线,
你身边的许多建筑
可能也是“装”起来的!
比如,工业厂房——
2023年5月竣工交付的
——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一期项目,
是国内首个全装配式“摩天工厂”,
由中建集团旗下中建科技
设计、制造、建造。
国内现有一般工厂厂房最高30多米,
而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厂房
高达90多米,
是名副其实的“摩天工厂”。
作为“工业上楼”项目,
投用后将真正实现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公共建筑——
中建八局承建的
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乘用车项目7层停车楼
是全国首例全预制装配式停车楼工程,
预制率高达95%。
该项目建筑面积7.88万平方米,共7层,
将由3580块各类预制构件装配而成,
建成后可停放3600余辆轿车。
当装配式技术走进东北,
不仅能发挥既有诸多优势
还可以规避冬季不适宜施工的难题
甚至居民住宅也可以装配——
中建集团
北京市桦皮厂胡同8号楼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是北京市首批以“原拆原建”模式
进行更新改造的试点项目
其将房屋在工厂进行智能化预制
实现了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
居民从迁出到精装交付、回搬入住
仅需3个月左右
除了“常规操作”,
装配式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更多
特殊环境——
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上
展出了两款高原装配式智能建筑:
一款是融入西藏传统建筑与现代科技风格,
面积150平方米的示范住宅;
还有一款长10.6米、宽2.4米、
高3米的可移动房屋。
这两款产品可分别用于
高海拔住房、医疗、
雪山露营、矿区办公等。
该系列产品又名“高原空间站”,
由铁建重工自主研制,
适用于高海拔地区,
填补了全球增压增氧建筑的技术空白,
对改善高海拔人居环境具有促进作用。
前不久刚刚投用的
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
也采用了模块化、装配式的建造方式
考察站建筑模块共84个,
分为度夏、越冬、办公室、
实验室、厕所五大类,
中国中铁建工集团采用
国内加工、现场安装的方式建造,
实现了短暂窗口期的快速施工。
装配式建筑
是建筑行业生产方式的一次变革,
其不仅带来了许多技术革新,
更代表着绿色、环保、高效等
发展理念的转变。
中央企业将继续以创新为引领,
为加快传统建筑业
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提供更多鲜活样板!
———— / END / ————
责任编辑丨陈婷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