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味」天冷了!喝碗尤溪人自己酿的这个_暖和一整天!你还记得这个味道吗?(紅酒你還天冷)

在农村,酒是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的,过年过节喝喝酒,可以调剂节日的气氛。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父亲会端起酒杯主动和我们小孩碰杯,说,吃了元宵酒,工夫到了手,你们小孩子努力读书,我们大人就努力赚钱。
都说山里人热情好客,尤溪人更甚。客人来了,不仅要杀鸡剖鱼,酒是一定要喝的,高兴嘛!
红酒,是好客尤溪人招待亲友的重要食材,大小酒席、家宴必然要有的。无酒不成席,这是敬重客人。喝了酒,主客间谈话会愈加投机合缘。面红耳赤,酒酣心热,平时羞于说出口的知心体己话,在酒杯的碰撞里不知不觉就冒了出来。
红酒是待客佳酿,也是尤溪人厨房里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煲汤、炖肉、烧鱼,炒菜……总要加上一点儿,家乡味也就出来了。

正因为这样,在尤溪,酿红酒一直是一件家家户户年年都必做的重要事情,若是家里有待嫁待娶的喜事要办,往往还会提前两三年多酿几坛。
尤溪在唐代就有采用民间传统工艺酿酒的作坊。民国期间,私营酿酒已有相当规模。而农家自酿糯米红酒更为普遍,几乎家家户户都可自酿。传统酿酒主要是酿制以糯米为原料的黄酒,尤溪人因其酒色呈暗红色称之为红酒。
糯米
木甑
红粬
每年立冬前后、无霜冻的日子(据说下霜天酿的酒容易变酸),尤溪家家户户开始了酿酒这项工程。糯米是自家种的高山单季稻;红粬是村里的老师傅做的,他们家世代相传做红粬;山泉水就在家中水池里舀。当一切准备就绪,主妇们便忙碌起来。
01
浸泡糯米
△先将糯米加水浸泡6个小时左右。
02
蒸糯米饭
△再用竹漏勺打一大勺到木甑子里,大火蒸20分钟,待糯米呈透明状熟了,往木甑子里再加一漏勺继续蒸。如此这般,蒸满一甑子再一甑子。
03
晾凉、撒粬
△蒸好的糯米饭倒在大竹匾上摊开,等凉了撒上红粬,搅拌均匀,再放入准备好的大坛子里,加入山泉水。
04
发酵
△大坛子放置在阴凉干燥处,这样有利于红粬发酵。第三天,坛里有了动静,像锅里煮东西沸腾的感觉。这时,每天用长木勺在坛里搅拌两三次,让红粬糯米饭充分发酵。25天左右,糯米饭和红粬化成泥状,沉淀在坛底,坛口的酒水也变得清澈了。用塑料薄膜封住坛口,静置。第二年清明前后抽酒。
至此,今年酿酒的工作算是告一段落了。
05
抽酒
△过去,抽酒可是体力活。老式的抽酒器很庞大,长方体的木制酒槽里装着十几布袋的糟酒,布袋上放一些竹棍,再压着木盖。木盖上连着一根又粗又长的木杆,杆的末端挂着几个大石磨,用来压酒。而大石磨要时不时挂上又卸下,很是辛苦。而且,用老式抽酒器抽酒耗时长,一大坛酒,大人要忙上一两天;出酒也不彻底,酒糟比较湿。现在的抽酒器改进了,大酒槽配一个千斤顶,轻巧、快捷、出酒多。
06
铁锅煮酒
△大坛子抽出来的酒是生的,要在大铁锅里煮沸,再分装到干净完好的小坛子里。分装时要尽量满上,要不坛中留有空气,红酒容易坏。
07
封坛储存
△酒装好后,在坛口盖几层塑料薄膜扎紧密封。薄膜上再覆一层厚厚的泥盖加密。泥盖中间插一根短小的木棍,像软木塞的样子,用于以后插管子取酒。塞子旁放一个铁器,据说这样能防止坛里的酒被彩虹吸走。封存好的酒坛放置在阴凉干燥处,轻易不挪动,三年后再开坛。
逢年过节、招待客人,难免要喝上几杯。久而久之,自然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善于喝酒的尤溪人,也自然地孕育出淳朴直爽、性格豪放的尤溪人。
如果有人问尤溪最具特色的待客方式是什么,那一定是请客人喝红酒吃鸡蛋。过去,物资比较匮乏,家中来客人,招待他们的常常是暖一壶红酒、煎两个鸡蛋,煮一碗米粉或面条,再炒两个青菜。而酒和蛋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主人热情待客的象征。
尤溪红酒
桌上,主人会频频给客人斟酒,客气地说:没东西吃,蛋吃掉,酒多喝点。在尤溪,孩子出生,主家要做“蛋下酒”招待亲朋好友。孩子洗三旦,给每个客人一碗“鸡酒瓯”。
“蛋下酒”:煎蛋+温过的红酒。把煎蛋换成鸡胸肉或鸡腿就是“鸡酒瓯”。
在尤溪,参加所有的酒席都叫“吃酒”。酒是宴席上的主角。因此,主家备酒是极其用心的。三年、五年的好酒是标配,十年以上的老酒也常有。
尤溪红酒:3年以下的颜色通红;4~6年的深红;10年以上的红中带绿。10年以上的老酒,盛在透明的酒瓶里,看起来呈暗绿色。尤溪红酒存储4~6年最香,10年以上酒渐渐变淡,但口感更好。
不知什么时候起,各种名酒走上了农村的餐桌。动不动就是喝名头很响的高浓度白酒。这种种白酒电视广告铺天盖地,包装精美华丽。一口下去,一路从嘴里烧到胃里。其实农村人并不喜欢。在酒席上我经常听到人们说,今天一定要多喝一杯,然后扬扬手里的酒壶,可是自家酿的正宗的米酒呢。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乡野清风 摄
除了待客,乡亲们平时也喝红酒。逢年过节,喝红酒增强欢乐的气氛。天冷了,喝点红酒暖身。产妇坐月子,喝红酒恢复元气。还有喝红酒养身的,每天喝半碗,常年喝,即可面色红润,身强力壮。
红酒好喝,有酒量的朋友自是口福不浅。没有酒量的,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品尝红酒烹饪的菜肴,领略红酒的另一番滋味。尤溪红酒是厨房必备的四宝,既能去腥味、异味,还能入菜调味增香!
每个尤溪主妇都有几道拿手好菜,红酒必定是重要的调味料。
月
子
鸡
在尤溪,女人坐月子必吃三样东西,红酒、土鸡、茶籽油。这三样东西一起炖就是月子鸡。
炖好的月子鸡,鸡肉嫩滑鲜美,红酒温和,适合每个产妇食用。月子鸡可以清炖。土鸡收拾干净,切成块放盆里,加清水、红酒、茶籽油、姜,隔水炖。待鸡肉熟了,加点盐调味,起锅;也可以先炒香再炖。锅里加茶籽油烧热,放姜、新鲜的鸡块炒香,再加红酒和清水焖一会。然后,装入盆里隔水炖。
清炖的月子鸡比较清淡,下奶效果好。炒香后炖的月子鸡口感更丰富,不容易腻味。但两种同样滋补,清除恶露、暖宫的效果都很显著。
红
酒
炖
蛋
红酒炖蛋是由红酒、土鸡蛋、冰糖一起炖的一道点心。
碗里打一个土鸡蛋,放锅里蒸,鸡蛋凝固了,加红酒和冰糖继续蒸,冰糖融化了就可以起锅。这时的红酒甜甜的,酒精也挥发得差不多了,配上鸡蛋,好吃又不易醉。红酒炖蛋具有补气血、暖宫的作用,是尤溪女人养颜美容的佳品。晚上,主妇们忙完家务活,给自己做一碗红酒炖蛋,吃完睡个好觉。啧啧,美美的。
泥
鳅
粉
干
锅里加猪油、生姜、酒糟炒香,倒入骨头汤。泥鳅洗干净放入汤锅,倒点红酒,小火慢煮。直到泥鳅肉质软烂,再放入烫好的米粉和蒜叶煮开,最后加盐和胡椒粉调味,起锅。
每年正月过后,开始春耕,翻地时,时常能碰上泥鳅。将泥鳅放清水里养两三天。等它们泥吐干净,就可以做泥鳅粉干了。泥鳅粉干的用料有粉干、茶籽油、红酒、猪油、筒骨、石菖蒲(泥鳅葱)、红酒糟。煮好的泥鳅粉干,酒香扑鼻、泥鳅软嫩、米粉天然回甜、汤汁非常鲜美,是难得的乡间美味。
焖
肉
带肥的土猪肉加点姜炒出油,加酱油、红酒闷。待肉熟了加蒜叶收汁就可以起锅。此时的土猪肉,红酒已充分融入其中,口感香甜醇厚,下饭配酒都让人回味无穷。
糟
笋
在尤溪,用红酒、红糟做的菜肴还有很多,比如每年立夏时吃的红糟笋、红糟腌制的糟菜、红糟兔肉、红糟鱼,还有加了红酒的各种鱼汤、肉汤,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红酒有去腥、提鲜、增香的作用。因此乡亲们们常用来煮鱼炖肉。同样做法的还有红酒闷鸡肉、鸭肉、猪蹄。它们都有一个特点,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