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一小区出现“教科书级”垃圾分类做法(垃圾分類居民)

垃圾分类迈入3.0时代,9个小区启动厨余垃圾分类
深圳市自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以来,先后在不同阶段推出了具有深圳特色的1.0版本、2.0版本、3.0版本的三种垃圾分类模式。
1.0版本是指分类设施已进入小区,同时在小区定期开展资源回收日等活动;2.0版本是指分类投放点在楼下集中设置,除此之外再无垃圾桶,每天垃圾投放的高峰时段,有志愿者在现场督导;3.0版本是在2.0版本的基础上为每个集中投放点配备小型洗手池,并开展家庭厨余垃圾的分类回收。
目前,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德沁苑、运河蓝湾、摩尔城、旭源瑞景轩、锦城星苑、海航国兴花园、岸上林居、龙禧雅苑、聚龙苑等9个生活小区已经进入垃圾分类3.0版本,目前都已按照相关标准,配备厨余垃圾分类容器、洗手池,并配备了专门的厨余垃圾分类督导人员,初步开展厨余垃圾分类工作。
据统计,每天9个小区可以收运厨余垃圾7桶(120L)左右,大概900kg。

据龙岗街道市政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龙岗街道通过推行1.0版本模式,提高了辖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为全面实行垃圾分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推行2.0版本模式,提高了辖区居民的参与率和投放正确率,让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进一步得到提升;3.0版本模式,有望推动形成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
创建全区首个厨余垃圾称重小区,用奖励机制鼓励精准分类
垃圾分类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如何执行一直是一个难题。
龙岗街道推出了一个新型垃圾分类模式:称重按参与次数奖励。
龙岗街道运河蓝湾是全区首个开展厨余垃圾称重的小区,督导员在垃圾桶旁引导前来扔垃圾的居民进行分类,对厨余垃圾计量称重并做记录,设置光荣榜,根据次数给予奖励,如每月参与10次以上,奖励一条纸巾;每月参与20次以上,奖励一瓶洗衣液,以此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分类。
运河蓝湾小区有248户居民,设有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一个,废旧家具暂存点一个。
目前小区有2名督导人员,其中一名厨余垃圾督导与一名分拣人员合作,负责引导小区居民分类,并将居民为分类好的厨余垃圾进行破袋,另一名督导和一名记录称重人员,负责指导小区居民分类并称重记录各项垃圾分类数据。
过去大半年,龙岗街道市政事务中心组织义工,联合小区物业多次上门宣传垃圾分类。
在经过长期宣传,该小区厨余垃圾收集量,由最开始的每天几斤,发展到现在每天一桶(120L厨余垃圾桶)。
目前小区厨余垃圾日参与率已经达到29%,月参与率达到75%。
集中投放+定时督导,培养居民垃圾分类习惯
目前,每天晚上7到9点,龙岗街道德沁苑、运河蓝湾、摩尔城、旭源瑞景轩、锦城星苑、海航国兴花园、岸上林居、龙禧雅苑、聚龙苑等9个小区的督导员准时在垃圾分类点开展督导活动,定时定点引导居民进行分类。
在运河蓝湾小区物业管理处上班的田姐,就是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
每个月,她会在垃圾集中投放点“值班”15天。
每天晚上7点后,陆续有居民拎着垃圾下楼投放,田姐的任务就是在这里监督、引导、帮助前来投垃圾的居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难做,会碰到一些居民不愿意分垃圾,有时候会被嫌啰嗦。
”田姐说,原来楼层有垃圾桶,后来撤桶了,扔垃圾要下楼,尤其还要对厨余垃圾分类,居民嫌麻烦,“需要有耐心,我们也不能强制他们,就告诉居民,分类是趋势,要慢慢习惯”。
让田姐感到欣慰的是,目前有20多户居民分类工作做得非常好,“塑料是塑料,菜叶是菜叶,可能就是网上说的教科书级分类”。
田姐介绍,分类设施旁张贴有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指引图,方便居民学习、观看,旁边还有一个洗手池。
此外,小区内公共区域也能看到垃圾分类的宣传语,她相信居民的分类习惯会在耳濡目染中慢慢培养起来。
创建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
为深入传播垃圾分类环保理念,龙岗街道设置了集科普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组织学生、居民、物业参观体验,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宣传垃圾分类。
此外,该街道还结合蒲公英计划,在社区、小区、物业开展垃圾分类培训,提高居民和物业保洁人员的垃圾分类知识储量和技能。
目前,龙岗街道所有物业公司的保洁员都接受了培训。
经过培训的保洁员,也起到了督导员的作用,弥补督导员白天不在岗的空缺。
为巩固创建成果,龙岗街道还对已通过验收的9个垃圾分类3.0小区,每月开展2次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及时整改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垃圾分类摆放是否恰当、容器是否整洁、分类是否准确,有没有配备灭火器。
农贸市场开启果蔬垃圾分类回收,实现源头减量和资源再利用
农贸市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果蔬垃圾,之前,这些有机物都和其他生活垃圾一起被送往处理终端填埋。
如今,龙岗街道的14家农贸市场对果蔬垃圾进行分类,这些有机垃圾将被统一收运处理,最终变成有机肥料实现再利用,变废为宝。
为建立完善的果蔬垃圾分类收运体系,龙岗街道市政事务中心完善综合市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在市场合理设置宣传牌和监督牌,并配置规范统一的果蔬分类垃圾桶,设置果蔬垃圾收集点和完备的给排水系统;采用双向督导模式,促进果蔬垃圾分类工作落实,一方面与农贸市场管理人员积极沟通协调,取得市场管理方的场地支持,并依托市场管理方号召,同时发动义工宣传,向商户发放生活垃圾分类指引,耐心解释果蔬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指导他们如何对果蔬垃圾进行分类;另一方面每个市场配备专人督导市场商户及清洁人员正确分类、投放果蔬垃圾,并安排专人专车进行果蔬垃圾收运,双管齐下,进一步提高了农贸市场垃圾分拣率和参与率。
目前,龙岗街道的市场果蔬垃圾收运覆盖率达到100%。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龙岗街道共收集、收运、处理果蔬垃圾360吨。
每个月有12吨绿化垃圾“变废为宝”
大量的绿化垃圾,给城市的环卫及垃圾消纳系统造成极大的压力。
龙岗街道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义工上门宣传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定时定点或预约免费回收等方式,扩大年桔回收覆盖面。
2019年该街道共回收盆花21570盆,其中“三分离”后能够利用且已回植的的年桔共1万盆,盆子21000个,花泥21吨。
目前,该街道每个月平均处理绿化垃圾约12吨,通过对绿化垃圾的集中粉碎处理变废为宝,循环再利用,有效减轻了绿地养护管理和市容环境的压力,极大减少垃圾填埋场的负担。
本版统筹:陈荣梅
文/图:陈荣梅 陈斌 范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