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这个市十佳美容师_不扫大街干这个(崇明佳美環衛)
“灰头土脸”是常态
走进环宏保洁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辆辆整齐排列的环卫车。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奔赴崇明的大街小巷,美化区容环境。相比环卫车的“神采奕奕”,悉心照顾它们的张荣却显得有些“灰头土脸”了。
见到张荣时,他一身蓝色的工作服沾满油污,一双手粗糙布满茧疤,一张经历风吹日晒的脸庞黝黑发亮。张荣告诉,1996年进入单位后,24岁的他被分配到车间,从此开始了与油污相伴,与烈日、寒风同行的历程。
修理工作是脏累苦的,需要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环卫车的维修和保养工作都是在露天进行,低温下工作,张荣的手脚常常冻得麻木;高温中作业,汗如雨下,脱下的衣服都能拧出水。不仅如此,还要爬车顶、钻车底、下地沟,时不时有刺鼻的臭味袭来,还有又臭又脏的垃圾污水滴到身上。
张荣记得,有一次餐厨垃圾清运车推板油缸发生故障,他只好进入全封闭的罐体内进行修理。张荣爬上梯子,顶着一股股发酵、发酸的气味走到罐底。他脚踩着餐厨垃圾的污水,忍受着一阵阵恶心反胃,准确地完成了修理工作。
就是这样一份工作,张荣坚持了25年。他秉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诠释“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承诺。
“老法师”养成记
从维修“小白”成长为“老法师”——机修车间主任,这一路并不易,花了张荣16年时间。早年的环卫车辆构造简单、车型单一,容易上手。张荣跟着老师傅学习,很快琢磨出了门道。但从2004年开始,随着环卫设施投入加大,车型不断增多,每辆车的性能也千差万别,维修工作难度逐渐加大。这段时期,张荣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凭着一股钻劲,他边工作边学习,认真研究每辆车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并利用视频等渠道虚心向每个厂家的技术人员请教。渐渐地,他熟知各类车辆的技术性能,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成为了一名维修的行家里手。
“听发动机声音,感觉这辆车螺丝松了,你们确认一下。”“这辆车油泵坏了,抓紧去修理。”……如今,张荣带着十几位组员,分管公司所有车辆的维修和保养等工作,包括洒水车、后装垃圾压缩车、餐厨垃圾清运车等100多辆车。张荣俨然成为了一位“医生”,所有“患病”的车辆都要先经过他的“看诊”,明确“病因”后再进行修理。“张师傅检查得又快又准,有时候听声音就能分辨哪里有故障。”说起张荣的手艺,大家都赞不绝口。
近年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张荣也做好传、帮、带工作,努力提升组员的维修技能。“他很严格,但没有领导架子,会毫无保留地指导我们,带我们一块学习。”学徒沈燕第说。在张荣的倾囊相授和精心指导下,一支硬核维修团队出炉,为环卫车队提供优质的维修保障服务。
24小时抢修响应
“张师傅,我们的后装垃圾压缩车在华润大东船务公司附近发生故障,麻烦你过来看一下。”“好的,我马上到。”一天中午休息时,张荣接到一位环卫工人的电话后,立即拿起工具箱,叫上两位组员,直奔故障现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修,车辆终于正常运行。“像这样在外抢修的情况我们每个月都要发生几次,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立刻赶到。哪里有故障,哪里就是战场,不能耽误垃圾清运和道路保洁。”
在新冠疫情、崇明区创城创卫和举办花博会期间,公司的保洁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各类垃圾的清运量和清运频次陡增,车辆的故障率明显上升,应急道路抢修等情况经常出现。张荣带领组员不惧严寒酷暑,加班加点,最忙的时候实行24小时响应,确保及时解除车辆故障、消除隐患。
今年7月,公司派到花博园的一辆洒水车水泵突然坏了。张荣赶到现场后,在炙热的太阳下,一会蹲在发烫的车头中,一会躺在滚烫的地面上,寻找问题所在。不一会儿,他脸上布满汗珠,工作服也已湿透。但他全然顾不上这些,专注在检修上。在这样的环境中,张荣花费近六个小时才把洒水车修好,其中,躺在车下修理就有三个小时。收工回家后,他整个人累得都无法动弹。
但累并快乐着。当花博会顺利落幕,当创城创卫成功,当整个城市干净如初,张荣的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他笑着说:“平凡的岗位也能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虽然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的存在,但看到整洁的路面,我知道背后有我们维修工作者的一份力量,就心满意足了。”
:范立
编辑:张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