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四院 | 拯救战青春留下的痘坑 整形科专家给你支招(編輯器瘢痕痤瘡)

冰锥型瘢痕(Icepick),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难治疗的痤疮瘢痕。
其直径一般小于2mm,有狭窄和清晰的上皮束,可达真皮甚至皮下,边缘陡峭,形态似冰锥凿痕。
常见于面颊、鼻和眉间。
厢车型瘢痕(Boxcar),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直径约1-4mm,深浅不一,边缘锐利,内壁垂直,与底部近似成直角,又称为水痘瘢痕。
在横切面上好似货物车皮的车厢,称之为厢车型瘢痕。
其表面较冰锥型瘢痕宽,看似冲出,并且在底部不逐渐变细。
常见于鬓角和颊部。
滚轮样瘢痕(Rolling),直径大于4mm,宽呈波浪状、圆形或线状,表面皮肤相对正常,边缘平缓,深度较浅,似轮胎碾压过后的痕迹。
其发生主要是由于皮肤的表皮和真皮束缚于底层的皮下组织导致的。
常见于下颊部和下颌部。

痤疮瘢痕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痤疮萎缩性瘢痕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化学剥脱法、激光治疗、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 、微晶磨皮术、CROSS技术、皮下分离术、钻孔技术、微针技术、组织填充等,其具体治疗方案因瘢痕类型而异。
一、化学剥脱法
化学剥脱是通过外用化学药品破坏皮肤表层结构,从而加速了正常的角层剥脱过程。
不同的药物其渗透深度各不相同,因此,根据引起的坏死组织水平,化学剥脱法可分为极浅层、浅层、中层和深层四种。
常见的化学剥脱剂有水杨酸、扁桃酸、乳酸、乙醇酸、三氯乙酸等。
但是中度和深度的化学剥脱并发症风险较大,尤其是深色皮肤,基本被激光所取代。
二、激光治疗
目前激光治疗各分为非剥脱和剥脱性激光,对大多数痤疮萎缩性瘢痕(除冰锥样瘢痕外)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其中剥脱性激光主要是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和铒激光(Er:YAG),将治疗区下方的真皮热损伤可诱导伤口愈合反应,导致胶原重塑和热介导的组织收缩。
非剥脱性激光主要是1064/1320 nm Nd:YAG激光、1450/1550nm非剥脱点阵和脉冲染料激光。
非剥脱点阵激光的靶色基是真皮浅层的水分子,从而促进胶原再生。
三、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
该技术利用电离氮气脉冲直接向皮肤传输热能,引起皮肤损伤,诱发伤口愈合反应,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出现新的胶原和弹性蛋白纤维。
四、微晶磨皮术
微晶磨皮术是一种机械性剥脱或微表面重修技术,采用机械性中介进行剥脱,并且可以通过可调整的吸力达到去除表皮最外层的死亡皮肤细胞。
微晶磨皮术只去除表皮浅层,部分可达真皮乳头层。
但是该疗法在黄种人中出现色素沉着的风险远高于白种人,临床应用受限。
五、皮肤瘢痕化学重建(CROSS)技术
常采用局部高浓度三氯乙酸引起胶原化导致其美容上改善,特别是冰锥样瘢痕,其原理在于三氯乙酸造成表皮细胞蛋白质凝固和细胞凝固性坏死,乳头层至上部网状层真皮胶原坏死,从而导致真皮胶原重塑和体积增加,注意是不要让瘢痕过分扩展。
六、皮下分离术
皮下分离术是一种可以与其他治疗相结合的技术,该技术是将针头倾斜插入皮下平面,通过水平移动针头破坏深层的瘢痕组织且松解纤维粘连。
该方法对滚轮样痤疮瘢痕效果最佳,对厢车样和冰锥样痤疮瘢痕效果不明显。
该疗法操作方便,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短时间内即可显著改善瘢痕外观且无表皮损伤。
但部分患术后可能会出现瘀斑、出血性丘疹脓疱、色素改变等不良反应等。
七、钻孔技术
钻孔技术基本原理是以不太明显的瘢痕代替较为突出明显的瘢痕。
其包括环钻切除术 、环钻抬高术和微移植术。
如果瘢痕表面相对正常,可以进行打孔抬高;如果瘢痕表面不正常,打孔切除,随后打孔移植。
如果瘢痕直径大于3.5mm,打孔切除后接着缝合较好。
打孔切除以后应重修表面,以取得最佳疗效。
八、微针治疗
微针治疗术,其作用深度达乳头状真皮层或真皮中部。
微针治疗后可引发复杂的生长因子级联反应,诱导胶原产生。
该疗法对滚轮样和厢车样瘢痕的疗效和点阵激光相当。
和其他的治疗方法(如激光、化学剥脱法、微晶磨皮)相比,微针治疗可用于各型瘢痕,且术后色沉风险小。
且微针治疗后治疗区和未治疗区间无明显分界线、恢复期短、操作成本低。
九、组织填充
针对较大的萎缩性瘢痕,可以采用组织填充术。
填充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脂肪、自体细胞及填充物。
脂肪主要为结构性脂肪、脂肪胶、细颗粒脂肪等;自体细胞成分主要为CGF、PRP、促细胞生长物质如寡聚肽结合蛋白、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
痤疮瘢痕的正确打开方式
目前在临床上一系列治疗方案用于痤疮瘢痕的治疗,但没有一个是单一有效或者完全有效的方法,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瘢痕类型和严重程度而个体化。
下面,是笔者团队在常见痤疮瘢痕的治疗方案经验介绍:
(1)冰锥型瘢痕:可以选择皮肤瘢痕化学重建技术或CO2点阵激光,皮下分离技术、钻孔切除术、微粒皮肤移植术、微针技术。
多建议联合使用,不主张一开始使用填充物填充,可以配合使用PRP、促细胞生长物质如寡聚肽结合蛋白。
(2)厢车样瘢痕:浅厢车瘢痕可以选择皮下分离,皮下分离结合填充技术,皮下分离结合点阵激光或微针术,深厢车样瘢痕选择皮下分离、环钻抬高、环钻切除结合微粒皮肤移植。
不建议采用皮肤瘢痕化学重建技术。
(3)滚轮样瘢痕:皮下分离技结合微针技术、皮下分离结合填充技术,可以配合点阵激光重塑表面。
友情提示
医生不是神仙,目前对于痤疮瘢痕的治疗完全消除是做不到的,医生和患者的目标应该是改善,尽可能地改善,社交距离做到不明显。
如果您有痤疮及痤疮瘢痕治疗需求,请选择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整形科就诊,我们将给您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不只是根据您的痤疮瘢痕的分型和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措施,还会考虑您的经济负担,会根据你的职业特点和经济消费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专家介绍
杨波
副主任医师
美容主诊医师
兼任山东省医学会烧伤整形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分会委员。
从事烧伤整形创面外科20余年,对各种烧伤的治疗、瘢痕的整复及面部美容外科手术都有较深的造诣。
近年来,对以糖尿病足、压疮为代表的慢性创面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发表论文10余篇,SCI论文1篇,专著1部。
李中华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美容主诊医师
中华整形大典编委,兼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医美与整形安全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创面修复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烧伤整形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烧创伤与康复分会青年委员,济南市医学会整形美容分会委员,济南市医学会烧伤分会委员。
济南市卫健委“双优人才”,济南市“优秀青年技术骨干”。
承担课题研究4项,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SCI3篇,参编著作3部,主编1部,获奖励1项。
主要从事伤口修复、整形外科和美容外科工作。
专注于:眼周年轻化治疗
面部年轻化治疗
痤疮-痤疮瘢痕一体化治疗
各种瘢痕特色化治疗
急慢性伤口规范化治疗
体表肿物精细化治疗
甲周疾病的新颖化治疗
腋臭的个性化治疗
来源: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并在“我要爆料”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