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赔”了800多万_这个淘宝店主有点疯(救助動物淘寶)
老疯杨,人如其名,有点疯。
他会因为一个救助电话,开车200多公里,接下几百条被救下却无人愿意接盘的流浪狗;他可以为了救助一条狗,从四川西充驱车数小时赶往绵阳,一跑就是好几趟;他会去往水泥路都没通的农村,待一整天,只为获取一对老夫妻信任,帮他们的狗免费治病。
从2017年开始,老疯杨救助了一千多只流浪狗,四年花费超过800万元。没点疯劲,干不了这事。
绝不接受捐款,让老疯杨在动物救助的圈子里显得特立独行。
“只有靠着商业收入支撑起动物援助这件事,才是真正可持续的。”老疯杨认为,如果自己打开了捐款的口子,便失去了做这件事的初衷。
围绕着狗粮等宠物用品和本地农特产品,“老疯杨生产队”这家淘宝店,成为他商业试水的第一步。
有人佩服他,有人质疑他,老疯杨选择笑一笑,照单全收。他说自己也有所图,比如想把这种不用捐款靠商业收入支撑救助的模式走通,还希望立法保护流浪动物,真正去改善它们的生存环境:“我想做那个标杆。”
“我不是爱狗人士”没有什么比“明明可以”更让人难过。
提起最近的一次大型救助,老疯杨的嗓子像被卡住了般,声音低沉了许多。
3月11日,四川达州,一位王女士和同伴拦停一辆运狗车,救下600多条原先要运往屠宰场的狗,这件事一度刷上微博热搜,引发关注。
接到求助电话的老疯杨,驱车200多公里,从西充赶到达州,眼前情况的糟糕程度超出他的想象。
长时间的缺水、饥饿,让狗狗焦躁不安,狂吠声此起彼伏;拥挤的环境,流通不畅的空气,成为细菌快速滋生的温床,不少狗已经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倒在地上。
赶到现场的人不少,有人在拍视频,求关注;有人在出主意,找政府;有人看中爱心人群,早早发起捐款。
人群熙熙攘攘,被救下的狗怎么安置,反倒鲜有人问津。
狗狗的状态没有给老疯杨太多时间考虑,他咬了咬牙,决定全部拉回去再说。
老疯杨正式开始做流浪狗救助基地,是2017年。
彼时,西充整治市容市貌,60多只流浪狗亟待处理,老疯杨知道了这个消息,出手救下了它们。为了安置这批狗,便有了最初的基地。
后来,周边的人知道他在免费救助狗狗,就不断把狗送过来。老疯杨的救助基地也在不断扩大:一个在西充,叫老疯杨流浪动物救助站;一个在阆中,叫阆中市家园流浪动物救助协会,里面住着1000多只狗。
除去现场领养和走失的,老疯杨把这次救下的520多只狗,健康的送到了阆中基地,生病的则送到了阆中的医院救治。
“阆中所有的宠物医院都是我们送去的狗,每天都有狗在死去。”老疯杨说,如果不是截下狗之后大家各怀心思,而是马上对狗采取正确的救治,结局会不一样。“明明可以避免这么多死亡。”
最终,老疯杨煎熬了36天,换回了不到30%的存活率。治疗花费的30多万,全是他自掏腰包。
绝不接受捐款,是老疯杨给自己定下的死规矩。
在中国,动物救助基地往往都是用爱发电,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大多是社会募捐。这一模式之下,基地不得不向募捐者妥协,但资金短缺问题始终悬而未决,流浪动物的生存环境依旧恶劣。
“现在很多爱狗人士是加引号的。”老疯杨表示,有的人喊着爱狗,其实满足的是自己虚荣和利益,“他们没有去为动物考虑,我不是爱狗人士。”
跳出固有认知,老疯杨想寻找另外一种可能性。
全新的尝试
淘宝店,是老疯杨走出的第一步。
“我想让大家知道流浪动物的故事,让他们下沉到产生最多流浪动物的源头地,比如农村,所以我开始记录救助动物的故事。”短视频、直播,老疯杨在很多内容平台都开通了账号,逐渐汇集起一批粉丝。
开淘宝店,最初是为了满足粉丝的需求。经常会有粉丝询问老疯杨关于猫狗养护的问题,请他推荐一些宠物用品。2018年底,老疯杨索性把一家久未经营的淘宝店重新启动,上架了自己常购买的狗粮、宠物零食以及一些自制肉干。
后来,除了宠物相关产品,一些四川的农特产也逐渐在店里出现。
原来,老疯杨的流浪动物基地附近全是果园,直播中,不少粉丝开始求购这些产地的原生态产品,血橙、桃子等水果都会应季上架,后又拓展到蜂蜜、土鸡蛋等农副产品。
不过,农产品上行比起一般标品上线更加艰难,产品质量、物流运输这些问题,同样困扰着老疯杨。
西充地处偏远,农产品很难走出去,收购商压价厉害,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果实品质逐年变差。光靠自己的果园,老疯杨很难满足日益增加的线上销量。于是,他和当地一些农民进行合作。前期,老疯杨便会支付一定费用,让农民用于果园的修枝、施肥、灌溉等环节,从而保证产品品质;后期,对于运输损坏,老疯杨会售后到底。
一边救狗,一边卖货,质疑的声音随之而来。
老疯杨给《天下网商》算了笔账,目前救助加上网店,团队一共有60多个人,其中大多都是救助和基地的工作人员,大家都是全职,人工费就是一笔不菲的支撑。每条狗都要张嘴,光吃每天就要5000多元,更不提打疫苗和驱虫两笔大开销。
光2020年,他就花费了400多万,几年下来,支出超过800万。
由于网店一直缺乏专业的运营人员,所以发展受到瓶颈,所得收入相比老疯杨在动物救助方面的支出杯水车薪。
“我提供品质还不错的产品,你又恰好有需求,可以买一下。”老疯杨表示,他从不赞成粉丝为了支撑他而购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而是希望建立平等的买卖关系。
接下来,他也会尝试更多商业模式来“补贴”动物救助事业,“我另有事业,也不想从中赚钱,但我想尝试走通这种以商业收入支持救助的模式,这才是良性的。”
“瞎子”看门狗
“你做这么多,图什么?”这是老疯杨最常被问的问题。
老疯杨想了很久,也没能找到一个很标准的答案:“有些事发生了,你看到了,你不去做,于心不忍,你去做了,就很难停下来。”
海明是他救助生涯中最喜爱的一条狗,他至今还能记起第一次相见的场景:由于受到外力撞击,它的眼球全部腐烂,挂在眼眶外面,两只后腿无力抬起,全靠拖行。按照给每条被救援的狗取名的惯例,老疯杨叫他海明:“大海的海,明亮的明。”
做了眼球摘除手术后的海明,几乎被击垮。很长一段时间里,它蜷曲在一个角落,对外界失去兴趣。
老疯杨没有放弃海明,而是把它当成孩子一样,每天都抽时间跟它聊天。点点滴滴的相处,让改变悄然发生。
“海明,我来啦。”两个月后的某天,听到老疯杨的叫声,海明站了起来,摇着尾巴跌跌撞撞地向老疯杨冲了过去。
现在,海明成为了救助站零食堆放点的看门狗,尽管看不见,完全不影响它的快乐。它每天出门找小伙伴玩耍,甚至有次尾随小母狗,差点忘记回家,还逆袭成了一个小胖子。
“海明的乐观、向上,深深影响了我。”老疯杨觉得,身边有太多像“海明”一样,只要你给予它一点光,就能重新绽放的生命,“现状不那么美好,才需要改变。”
除了救助处在艰难环境里的流浪动物,老疯杨更想从源头去遏制流浪动物的产生。
农村一直是产生流浪动物的集中地。在这里,大家养猫狗看家护院,却少了绝育意识。自然繁殖之下,猫狗的数量很快就会超过一个家庭能承受的极限。
去年年底,老疯杨发起了免费给农村家庭猫狗做绝育的项目,目前已经走了七八个村子。他计划完成5000只动物的节育,投入费用100万左右。
到最后,老疯杨终于袒露,自己也有所图:“我想把我的模式走通,这样会有更多人加入进来。我想把流浪动物问题上升到社会问题,甚至去推动流浪动物立法的完善。我想成为那个标杆。”
编辑 李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