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车美容师_开遍豪车的“汽车保姆”:车展的标准_是你想象不到的那种高(車展汽車客戶)

昨天中午,付强的团队赶到国家会展中心,给宾利做车展前的“美容”工作。到车展开幕式,他就可以和同事轮班盯着展车,不再这么急促。
作为MCC美光展车级护理中心(下称“MCC”)的车展部经理,周慧栋也在会展中心,忙得脱不开身。劳斯莱斯和凯迪拉克也是本次车展的客户,检车等工作已经进行了大半。正是他,指挥着付强和其带领的车美们。
作为汽车工业不断发展的附属物,车美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大。周慧栋和付强们赶上了这趟车,不管怎样,“十分牢靠的技术,和较为灵活的脑袋”成了他们手里的底牌。

昨日的会展中心,工作人员还在进行展台搭建、进车、排练、调度等最后的冲刺。有些车的车灯、logo还没有安装,每一款新发布的、要展出的各大品牌的汽车,连同每个车自身3万个左右的零部件,吭吭哧哧地小声嚷着、联动着。
一切处于未完成状态,又会在两天内绝对达到某种标准。整个会展中心在各色节律跳跃的音乐中,机器般地行进,有条不紊。
汽车顶级保姆
15日的8号展馆内,劳斯莱斯的展台早已搭建好,几辆新车已就位,熠熠生辉。
车美负责让展车比T台上的模特还闪亮,360°无死角。MCC派来的几位车美正围着其中一辆展开工作。有人在擦挡风玻璃,有人在擦轮毂,剩下的一个在前方拿着小刷子轻扫汽车标志。这是一个车美的日常。
按照惯例,整个车展前团队最头大也最累。付强需要对接客户,确定好车展级别(A+展、A展、B展、C展,标准不一),在展前几天验收车辆,根据客户的现场要求安排车美给汽车“美容”。“要是算起来,得有几百上千个零部件”。
漆面要无指纹、划痕,玻璃无水渍,内饰无垃圾、灰尘,发动机无油污,门缝、轮胎、轮毂、塑料件、大灯、车铭牌、排气筒......中网、天窗,总之,哪儿哪儿都要“美”。“在宠物店,人家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小的宠物狗,或者一个大狗。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车,细节特别多。”这次车展也不例外。
和普通洗车工不同。除了洗剪吹,车展车美还要把护理、养发做到位;如果门店中的精洗服务针对的是普通会员,车展期间的客户就是SVIP级别。这,远远不是¥9.9包邮所能覆盖的服务。总之,“车展的标准,是你想象不到的那种高”。
“客户会拿着手电筒去照,漆面有没有螺旋纹,有没有划痕。”据周慧栋回忆,曾经的宝马客户,就曾手戴白手套,伸到发动机里面,随便动一下。“如果手上脏了,重新做。”他说的斩钉截铁,不留余地和空白。此次级别的车展,豪车品牌都会派专门的技师团队指导车美的工作,甚至会有专门培训。
13日,宝马开始进车。早在4月8号(这周一)周慧栋就开始派十几个人去仓库,“开始干活儿”。他们有个德国团队,特地飞到上海来,指导车美。“只有验收部成功了,我们这车才可以出库。非常精细。”进车后,他们需要检查、定位,再清洁。
展前紧锣密鼓的验收交接清洁一系列过程后,一开展,车美们就可以开启“轮班制”——一人盯一小时。
客户说什么都对
服务意识,是这个行业的核心。
杨眉/图
“我们经常都要搞到凌晨。”付强11日刚去了博郡汽车的新车发布会。“轮胎突然一下就扎了一个钉子”,车美也负责检查这种突发状况。如果检查不出来,则需负责。付强第一天就检查出来,及时反馈给了博郡方。
现场也会状况百出。由于新车没有备用,工厂员工为一个轮胎秒变“热锅上的蚂蚁”。好不容易从模具厂调来,安装时轮胎上的一个螺丝帽又坏了。汽车亚克力玻璃上又由于运输失误出现很深的刀片划痕,“正好侧着,灯光一打,正对着观众,一览无余”。由于是新车,没有备用,老总看了也没办法。一切都迫在眉睫。
客户需要有条不紊,不容闪失。付强们需要做的,就是排除在自己环节掉链子的可能性。小的划痕,通过刨光就能去除。指纹留印,就及时擦干抹净。至于哪个每天进进出出展车的人员裤袋里装的钥匙划破了座位的车皮,则无能为力。但无论如何,都要及时反馈。
“有些客户会刻意挑刺,那我们就点头称是。”他们接触的最刁钻的客户要求是,车展期间,车上不能有任何指纹。展台对外开放,期间人流巨大,在观众上车下车不留什么间隙的情况下,这几乎不可能。“我只能尽力去做”,这是周慧栋的回应。
观众看车展,只看车,表面的光鲜亮丽。车美需要“美容”的部位还包括“看不到的地方”。不合格的车美会偷
展中,只要一开馆,他们就在。每天付强他们9:00之前,赶在最早一批进场,拿掉车罩、检查清洁。闭馆之后,他们又开始清洁、盖罩。“一直盯着,脏了马上去擦”。车管验收之后,又最晚一批离开。“夜里干到很晚”。
也正由此,付强成为一个更合格的车美领队。他需要通过详尽到位的沟通把车美要求传达给队员,然后监督一起达成目标。现场有什么突发状况,他与客户及时反馈与解决。他的话语温和、谦逊,有种稍安勿躁的安定作用。
展后,经过客户验收,辅助他们将汽车撤下,看到一辆一辆抚摸过的汽车装车、送走,付强才离开。
把豪车开遍
车展参加的多了,付强渐渐把各路豪车都体验够了。他不想开车,每次都只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调整休息。开车对他来说,“真的一点吸引力都没有了”。
杨眉/图
刚开始参加这种展会时,新奇感扑面而来,眼花缭乱看不够。宥于工作限制,付强根本没时间去观看自己喜欢的好车和豪车,况且,“展馆很大很大,还没找到自己想看的车,就轮到自己值班了”。
还读大学时,周慧栋去车展做志愿者,见到车模会特别积极地合影留念,发朋友圈。后来,“真的是审美疲劳了”。“没化妆之前的车模模样都看到过,没化妆真的是,说不过去的那种,走在路上你都看不出来这是个模特。”尽管如此,“明星过来还是会去看看”。
不能如愿看豪车,付强在轮班间隙大抵是去拍栏杆了。由于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换下来之后,“就找个地方抽抽烟,坐下休息”,并且,“根本没有心情去逛,因为见的多了,全国各地跑,什么车,什么地方,都做过”。
“审美疲劳”出现在展车上似乎理所当然。周慧栋是“爱车一族”,之前在几个广告公司做的都是和汽车相关的工作。跳到这家店面之后,仍然和车打交道。但是他也不会像观众一样,“每个展台、各种车,能看的都看看”,顶多哪家今年出了一个新的跑车,拍个照结束就走了。后来几年,年年如斯。
但他们都喜欢“在路上”的状态。周慧栋不喜欢待在办公室工作,“感觉太压抑”。作为车美,“他们可以全国各地跑。”去香港、去北京,去看祖国的美好江山。这些,在门店里日复一日地洗车就看不到。即便完全投入到玩乐的时间很少,接触不同的人,各地的特色,“坐高铁也觉得挺好的,可以看看两边风景”。
出差是风风火火。极端的时候,前一晚接到电话,第二天就要出现在展车现场。不得已,他们立即订票,集结出动。每人身着定制的黑色工服,人手一个登机箱。“我到现在干了这么多年了,没有感觉到枯燥。还是在于人,他喜不喜欢这个行业,这是最重要的。”付强说。
周慧栋也认为,这份工作,看个人主观意识。“有些人待了一上午就不干了”,服务意识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作质量,“其次才是技术性指标”。
从来不这么洗车
周慧栋(左)和付强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全国小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2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61万量,同比增长了107万辆,机动车驾驶人数达4.09亿。消费升级使得人们对出行代步工具有了更高的需求;新能源、自动驾驶助力下的汽车工业,更焕发了蓬勃生机,汽车行业将迎来下一个“黄金时代”。“车美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是周慧栋的判断。
最初,门店只开设有门店部、4S店部,后来专设车展部,培养一批人,专门给车展活动、试驾活动、发布会提供服务。2018年下半年,车展部人员扩大了一倍。由最初10人不到猛涨到20多人。遇到车展,这些人既可以干活,也可以做领队。带领北京、长沙等门店抽调的员工,集结起来,团队作战。MCC的标准是每台车有2-3人同时在。
他们都是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虽然自嘲是“价值链的最末端”,付强愿意将自己只身一人外出学习这些技术视为一种成长。什么都不懂,他就询问身边的人。
经常有人问他,“你们自己会这样洗车吗?”他随即拨浪鼓似的摇头。其实,即便是车美,也根本不会像车展这样洗车,也不会一两个月精洗一次。付强的车在老家,他每个季度回家一次,会做一下精洗。鉴于北方多风沙的天气,“车机脏一点没关系,它到了什么时候需清洗冲刷,什么时候不需要,了如指掌。”
他甚至都不太需要车了。“车展部好几个人买车,都后悔了。说‘买个车不如买个房’,买个车,又开不到,天天上班,天天在外。”同事想换车,付强们都劝他,有这个钱,还不如买套房子,增值。
“虽然成家了,”也不想走。作为家里顶梁柱,付强每月的辛勤工作,为家里带去了稳定的补贴。工作的忙碌状态,总能使他感到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