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美容店到底卖什么?想不明白你就输了!(產品本質行業)
洗车店像是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头是房租、人员工资等成本的涨价,另外一头是市场价格非但不涨,还有很多店面用超低价捣乱,客流也大不如以前。
怎么办?
让产品更贵!
简单地讲只有两个方向上的努力:要不设法降低成本,要不就让你的服务看起来一点都不贵。
第一个方向,通过控制成本,在行业内苦练内功,我们称之为内家功夫。这种操作思路往往是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整合来控制运营效率,比如极低的房租、水费,或倚靠规模可以先销后款代销的方式避免进货的成本。
第二个方向,正是我们要重点介绍的,就是在成本上涨、销售条件越来越苛刻的恶劣市场环境下,如何让你溢价的产品看起来没有那么贵?
车主一定是唯利是图的,要不你的服务利润率丰厚,要不你的服务很受欢迎,当然最好是利润丰厚外加高销量。洗车店的销量其实变化不会变化地太明显,既然是这样,我们只有朝溢价的路子走。
只有卖溢价的产品,店面才能吃饱,才能活下去,终端才愿意卖你的产品。可问题是让消费者接受溢价谈何容易?
贵得有道理:抓本质
我们有什么可以让消费者觉得我们的溢价服务看起来不贵呢?答案是让你失望的。但你还得给个说法,毕竟你要卖贵产品,你得给消费者一个可以让他信服的理由。
真正的溢价要发掘产品的潜在价值,而发掘产品的潜在价值,必然要对行业本质有深刻的理解。
汉堡王的汉堡比麦当劳的大而且好吃,性价比相对要高,但为什么更多的消费者愿意到麦当劳吃东西,而不去买更实惠的汉堡王呢?
因为麦当劳对于快餐的行业理解比汉堡王深刻,汉堡王对快餐的理解是产品本身——汉堡、薯条类实实在在的产品,而麦当劳对快餐的理解是基于产品,却远远超越产品的消费体验——“欢乐”。
一个是卖汉堡,一个是卖欢乐,到底谁更成功呢?显然是超越产品的那一个。我们发现行业的本质不是你如何懂得做产品,很多时候行业的本质压根就不在产品身上,而是在产品与消费者的连接点上,可惜的是多数企业和店面在根本的方向上就弄错了。
认识决定一切!
汽车服务行业最缺什么?
不是资金,不是人才,而是企业家的意识。相比于意识的缺乏,其他资源应该说是优厚的了!
我们的眼睛通常只往外看,喜欢在外部找问题,其实我们能看到的外部问题就是自身问题的折射。
比如,店面老板通常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个人能力或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环境的恶劣,比如市场环境的恶性竞争、车主的见利忘义、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萧条等。
其实,当店老板意识到这些不利的环境因素时,就应该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了,可惜的是,更多的时候是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拿产业资金炒楼、置地等等诸多行为就是这类典型。
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也就有了什么样的结果!
就拿曾经闻名遐迩的诺基亚来说,在手机这个行业,由于诺基亚对行业本质的认知是:手机是“用手机”,所以诺基亚把手机做得越来越小,手机越来越小也似乎成为这个行业的趋势。直到有一天,苹果推出了Iphone。
以往大家做手机是以诺基亚为标杆的,苹果推出Iphone之后,几乎所有的山寨手机都开始以Iphone为范本了。
为什么?因为苹果对手机的理解比诺基亚更深刻:手机已经不仅仅是最基本的功能,而更像一台“移动电脑”,已经不仅仅是“用”,还可以“玩”,苹果对人与手机的关系有更深的认知。
再比如,在广东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凉茶论专业,轮不到王老吉,要说最专业,那得数黄振龙,但为何在本领域最专业的黄振龙论发展却远远不如王老吉?
说白了,还是对行业本质认知的问题。黄振龙所认知的凉茶的行业本质是“下火”,所以黄振龙永远都是在“卖药”,很难走出广东;而王老吉对行业本质的理解是“防上火”,所以王老吉适用了所有人,走向了全国。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星巴克:不是卖“咖啡”,而是出售“空间”;
优乐美:不是“奶茶”,而是“浪漫”;
威露士:不是“消毒水”,而是“一起洗”;
消食片:不是“助消化”,而是可以“多吃”;
毓婷:不是“事后避孕”,而是“尽管爱”……
当你对行业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时,你就懂得了围绕这个行业本质去构筑你的品牌,当你的品牌代表了行业本质时,或者代表了新行业本质时,你的店面就具有了一道无形的光环,这时候,消费者会忽略你的成本,你就可以卖得贵!
若问汽车美容行业的破局之路从哪里开始,我要说,就从打破自己的固有认知、打破自己的僵化思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