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有这么一群“折翼的天使”(殘疾人戲曲最美)
今天是全国残疾预防日。岛城有这么一群“折翼的天使”,以残缺之躯演绎美丽,以真挚情感催人奋进,如只能看到一丝光亮却在12年内送戏下乡800多场次的陈艳萍,又如身残志坚、技赢未来的张海斌……
在8月20日举行的浙江省第二届“最美浙江人·最美残疾人”发布会上,陈艳萍被评为“最美浙江人·最美残疾人”,张海斌获提名人物。
她迎着一丝光亮,12年送戏下乡800多场
我市残疾人陈燕萍获评“最美浙江人·最美残疾人”
克服身体残疾 勤练百遍千遍
瘦高的个子,一头利落短发,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这是陈艳萍给人的第一印象。 41岁的她因为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眼睛只能看到一丝光亮。但对越剧的痴迷,为她赢得了不少“头衔”:舟山市青年越剧团团长、舟山市残疾人戏曲艺术基地主任、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她还曾经4次登上央视舞台并拍摄专题纪录片。
小时候的陈艳萍,是趴台子听戏的小戏迷。后来,成了常去公园戏台子捧场的票友。一次试唱,她被市小百花越剧团小生陶雁相中,正式拜师学戏。不幸的是,26岁那年,她被诊断出患上了“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部分患者在数年到数十年间会失明。
深受打击的她,并没有放弃学戏。练身段,团友帮她摆好动作,她就自己一点点摸,学着做;记台词,她请团友帮忙录好,自己反复听……别人练习几遍,陈艳萍往往要比他们多练百遍、千遍。凭着这股子韧劲,2017年,在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上,她以一出《孔雀东南飞——惜别离》获得了戏曲类一等奖。
在剧照里,陈艳萍饰演的焦仲卿身披40米长红色披风,英气勃勃。可那段排练时光有多煎熬,只有她自己知道。超长的披风加大了她的行动难度,稍有不慎就可能受伤。从清晨开始排练到晚上,每天要练11个小时,一个多月下来,她瘦了约10公斤。
下海岛进社区 自掏腰包坚持义演
2008年10月,陈艳萍和几个志趣相投的年轻票友组建成立了舟山市青年越剧团。这是我市唯一一支以80后、90后青年人为主的文艺团队,也开启了她十年文艺志愿服务的历程。
团里的服装、道具、音响、灯光等,都得陈艳萍和团员自掏腰包。越剧团坚持义务演出,不收门票不拉赞助。
越剧团工会主席姜思其介绍,虽然没什么收入,有时候还要贴钱,陈燕萍自己都拿出了20余万元贴补剧团,但她从未想过放弃。
12年间,她带领剧团的姑娘们克服岛际之间交通不便、海岛环境恶劣等困难,下海岛、去福利院、进校园……
有一年的重阳节,越剧团来到普陀的一个小岛搭台为老人们演出。“有戏文看,岛上一半的老人都赶来了。”陈燕萍清楚地记得。然而,天公不作美,演出才到一半,就下起了大雨,这时距离结束还有半个小时,以她的戏份为主。“台下老年观众都不愿离去。”感受着她们的热切和期盼,陈艳萍心中五味杂陈。她让团员安排老人们躲进屋檐下进行观看,而自己却在台上淋着大雨演完了余下的30分钟。
这些年来,剧团演出场次800余场,陈艳萍参与的场次就达到550场。
建艺术基地 为残障文艺爱好者搭起舞台
2015年11月,在舟山市残联的帮助下,陈艳萍组建舟山市残疾人艺术基地,残障人士都可以来基地免费学习。
说起成立艺术基地的初衷,陈燕萍叹了口气:“残疾人真的太不容易了!
”她想让残障文艺爱好者有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基地成立5年以来,陈艳萍免费授课上百次,培养了60多名残障文艺爱好者,组织以残助残的文艺演出15场。在浙江省第八届残疾人艺术汇演中,基地编排的越剧《十八相送》和古筝弹奏分获金奖和铜奖。
“艺术的力量很大,能让人从自卑中走出来。”这些年,陈艳萍对此深有感触。在她的心中,还有个愿望,就是能将戏曲文化发扬光大,让戏曲后继有人。
近年来,她积极组织剧团骨干人员进入中小学和大学分别进行义务戏曲普及教学。剧团与舟山六所中小学和浙江海洋大学建立了长期戏曲普及试点,小学采用了每月一课进行戏曲知识普及(学生每期30人),浙江海洋大学则采用社团扶持制,扶持学校建立戏曲社(青衣戏曲社),三年间培养学生200人次,受益学生550人以上。
陈艳萍常说:“命运让我失去了珍贵的光明,但我心中的色彩却永不褪去!
我爱戏曲,更爱我为之奋斗的公益事业。”
他身残志坚,用一针一线缝出精彩人生
我市张海斌获“最美浙江人·最美残疾人”提名
一针一线,缝出精彩人生
和陈燕萍一样,尽管身有残疾,张海斌用双手,一针一线,缝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张海斌出生于东港街道南岙村,因为小儿麻痹症,他的右腿就落下了残疾。“因为身体残疾,父母更加希望我能学一门技术,未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 ”在父母的安排下,初中毕业的他,就拜了沈家门当地一位做服装的老师傅为师。
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并不太愿意学。“那时候我不乐意学这些,总觉得做衣服是女孩子做的事。”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接触面渐广,他逐渐喜欢上了服装制作,渐渐发现做衣服还要会创新,是一门大学问。
为提高技艺,他又拜师张建国。在师傅的严格要求下,他每天至少练习8个小时,有时因为一个小小的细节做不到位,甚至得熬夜反复琢磨。在别人看不到的背后,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2017年,在社区和普陀区残联的推荐下,张海斌第一次参加浙江省残疾人工匠大赛,就获得男装制作第三名,并被选为省赛的种子选手。“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每四年一届,想要进入省赛队伍参加今年的大赛,我要‘打败’省内的其他种子选手。”打板是他的弱项,他就每天苦练打板,“当时房间里没有空调,几个小时下来就浑身是汗。”
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凭借着丰富的经验,扎实的功底,张海斌战胜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其他45名选手摘得桂冠。同场比赛的还有上一届的世界第一。
在2019年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上,张海斌还代表浙江省参加服装制作项目,并斩获该项目第一名。这是普陀区残疾人首次参加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并首次获得大奖。
学一门手艺,守一门技艺
“精做一件西装要300多道工序,从接单到取货大约需要一个月。”张海斌介绍,一件西服从看面料开始,量尺寸、裁剪、制半成品、试样、修改大小……工序繁琐,难度系数也很高,“但是做高端西服定制这一行,慢工才能出细活。”
2003年,已学有所成的他选择自主创业,并开起了属于自己的服装定制店。然而,创业三年时间,虽有客户但收益不高。“后来在阿国师傅的劝说下,我再次回到师傅的服装店,继续磨练、学习。”
2013年,张海斌重新开始创业,这次技艺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意也越做越火。“我和师傅一合计,决定合伙开一家新店,主打高端私人订制,打出品牌。”去年3月,新店落户沈家门新街。
“阿国洋服是师傅的招牌,他自己也经营着一家,我不能把牌子做砸了。”张海斌说,自己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他想着把这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下去,把每件衣服当成艺术品去对待,“我设想着申请一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到时如果残疾人有对服装设计感兴趣的,我可以给他们提供帮助。”
图片由市残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