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故事:美发界出了个“全国优秀农民工”(師父農民工店裡)
咔嚓咔嚓,随着剪刀挥舞,一簇簇头发掉落,“你看看,现在这样是不是好多了。”
这些动作,俞群华已经重复了无数遍,一旁刚做完造型的客人一边比划着一边说道,“俞老师和这家店的故事,你们真的要好好说说,我从孩子这么小,到现在孩子的孩子都有了,一直在她家做的。”
14岁离家后,俞群华在美容美发行业从业28年,现在除了3家门店,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在俞群华背后,陈列着不少奖状:杭州市“技术能手”、浙江省“百千万”等,最新的一张是今年刚拿的“全国优秀农民工”。
对这个“全国优秀农民工”,她摆摆手,“我是农村出来的,靠手艺养活自己,我就是农民工。至于优不优秀,还是让大家来评价吧。”富阳女孩,半山学艺
俞群华老家在富阳区里山镇金星村,家里三姐妹排行最小,又患有遗传性的哮喘,因此在家里算是“娇生惯养”。
1993年,她初中毕业,成绩经常在“红线”徘徊。她分析原因,觉得是因为“自己的长处并不在此”,索性提出去学手艺。
“那时家里也同意。有一门手艺养活自己,总是好的。”
于是乎,家里托关系给她找了两个出路:要么学理发,要么学裁缝。俞群华觉得,裁缝要一整天坐着,自己静不下来,而且当时凭票的时代新近结束,理发变算得上“时兴”行业,“那就学理发吧!
”她自己决定。
走进今天的理发店,我们见到的“Tony老师”以男性居多,少有女发型师,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计划经济时期到改革开放初期,走向美业的理发师却是女性居多。
带俞群华入行的师父,也是一名女性,不仅在半山小有名气,附近石桥、笕桥的人,也会慕名来找她剃头。
就这样,14岁的俞群华走出金星村,坐上轮船,一路辗转几个小时来到了半山,进了城、入了门。
在师父家,和俞群华同期学习的还有7、8个女学徒,包吃包住。师父的店里一共50多平方,摆了5个凳子、4张美容床,厨房就在过道里,白天营业后,晚上有人打地铺,有人就睡美容床。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俞群华回忆,以前教学,都是师父在剪,徒弟在一旁看,自己摸索,不懂的都要主动问。偶尔也有机会到别的店学习,例如杭州老字号绣华美容等,但也只能站在门外,远远地看着。
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俞群华,在师父家学会了烧饭、洗衣服、拖地、烧煤炉,第一年11月,天气转冷,俞群华哮喘复发,嘴里长满了血泡,整整持续一个月,也从来没跟家里提起过一句。
日积月累的练习,手上的茧起了又破掉,俞群华挥挥手,“喏,这些都是以前留下的”,师父还给每个学徒发一把手磨的刮胡刀,拿自己胳膊上的汗毛练灵活度,“没多久皮都破了。”
“既然出来了,这些经历都要学着接受。”俞群华说,当时自己也憋着一股劲,“就想着学点本事出来,自己也开店。”二次拜师,一学又是7年
由于入行早,俞群华比别人多学了半年,才算成了年,到派出所办了暂住证,有了就业资格。
她跟家里“借”了3万块钱,在采荷路上开了自己第一家理发店,并许诺“一年后还”。
一切从零开始。
俞群华发现,没有了师父店里那样的多年积累,很难有回头客。
而且当时在她家对门,还有一位广州师傅开的理发店,和俞群华店里的生意形成了鲜明对比——她时不时又像学徒时那样,悄悄在广州师傅门外观察,想要一探究竟。
“只是远远一望,就看得出他的刀工比我好太多了,而且他只用一把剪刀,我用的是电推。”
俞群华后来才知道,那时杭州来了许多香港、广州的师父,且大多集中在武林路,凭借一手好“刀工”,逐渐建立了口碑。
本以为学了3年半,已经“出师”的俞群华,有了这位广州师傅的对比,一下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我的店再开下去,混日子可以,但很难再发展了”。
虽然店里仅有俞群华和她姐姐两人,跟家里“借”的钱也还得上了,但俞群华还是决定关了店继续“深造”。
美容和美发,经常被人们捆绑在一起,俞群华在师父家学习了一年多以后,店里也将一个小房间单独隔出来,作为美容的场地,再后来,开始接新娘化妆、盘头的业务。
9月份到第二年5月之间“良辰吉日”较多,也成了店里忙碌的时候,“有时候要凌晨2、3点起床,忙到早上9点,一天最多接过20多对新人。”虽然现在有了专门的婚庆公司,但每年,也还是一年会有几十对新娘来。
看着自己做好造型的新娘漂漂亮亮地出嫁,俞群华也觉得很幸福。
因此,选择“深造”时,俞群华找了一位主攻美容的温州师父,店里以盘发、新娘化妆为特色,跟俞群华今后想要的方向一致,这一学又是7年。
17年开出3家分店
时代发展瞬息万变,美容美发行业也是日新月异。
俞群华记忆中,她入行时,剪头发算得上一件“大事”,每次大概4、5元块钱,而做造型更是一件奢侈的消费,“烫个头发20多到30元左右,给新娘盘头也差不多,如果加上化妆、面膜就要上百了。”
90年代的理发店(图片来源:网络)
90年代,女性流行“三刀头”,男性则流行寸头,偶有人来烫发,最多一年也就两次,而且不少人会提出要烫的尽量卷,以维持更长的时间。
“现在不一样了,理发造型都是很日常的事情,客人也都找网上流行、适合自己的造型,很多人一年来我店里烫5、6次。”俞群华掰着指头。
沉下心来学艺十多年的俞群华,对这些变化更加敏感,“一天不学习,就要被别人甩下了。”
跟着温州师父学了7年,觉得自己基础打牢了,俞群华这才又一次“出师”。
说起三义美发的第一家店,俞群华一开始也只是合伙人之一,前店主觉得这行太累,便转手给了俞群华,她觉得“三义”的“义”字寓意不错,“不光做生意,还要讲义气”,也就保留了下来。
三义是典型的“社区店”,对回头客,俞群华特别看重。她认为,10个客人里,有10个回头客,那才算真的成功,而想要有回头客,顾客的体验是最重要的,这个道理很浅显,但她还是反复跟员工强调。
而具体的要求,则落在了开店的每个环节之中。
例如,每位新顾客到店,在理发前,造型师必须要进行3分钟的沟通,充分了解客人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发型。做造型时间长了,店里也会给客人准备茶水和水果,甚至专门煲个粥。
每个月,店里还会安排20多天的学习,从最新造型到前台服务,都有相应的课程。
“除了店里每天关店后几个小时的专业训练外,每人每周还会有半天的、针对更多门类的学习时间,比如学礼仪,我们就清了专门的老师给我们做‘军事化’训练。”
长年累月下来,俞群华的店里有了6名二级技师、20多名高级美容美发师。这几年来,她带的团队拿奖无数,从店里走出去自己开店的更是不少。
对出去开店的“徒弟”们,俞群华乐于分享一切经验。“我觉得就好像我自己一开始学艺时,我师父对我寄予期望那样,我希望他们每个人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每天早上9点半到店,回到家基本都已过了晚上10点,坚持开了18年的店,俞群华觉得最亏欠的是女儿。
“基本没什么时间陪她,只好把教育的重任交给老师了。很怕自己胡乱插手,反而害了孩子。”她顿了一顿说道,“当然,我自己走了学艺的路,靠吃苦、靠坚持也能走到今天,对孩子,未来我肯定也不会去太多地限制她。自己的路,最后都还是要靠自己去走。”
作者:吃喜欢的东西,过长命的人生。-飞鸟与禾X卢凯-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编辑:飞鸟与禾X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