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火热生活 走进群众心坎(光明日報小康記者)
湖南:小康生活写在百姓的笑容里
光明日报 李慧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团在湖南一线调研。资料图片
中华民族为解决温饱问题、为实现小康生活,已经奋斗了上千年。如今,美好的愿景在很多地区已经变成现实。
日前,跟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团在湖南进行了一线调研,从湘西的十八洞村到湘粤赣交界的郴州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行程约700公里,在广袤的湖湘大地捕捉老百姓小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在精准扶贫思想发源地十八洞村,过去的泥巴地换成了青石板、沥青路,黄桃、猕猴桃基地建起来,来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开起了农家乐。如今的十八洞村,“鸟儿回来了、鱼儿回来了、虫儿回来了、年轻人也回来了”。
在湖南韶山的韶山村,浓浓的志愿服务氛围给百姓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在这里,村民有什么微心愿,都可以通过“点单”的方式提出来,很快就有爱心人士接单。
在湖南隆回县小沙江镇的金银花田里,百姓告诉我们,金银花让花农户均增收1万余元,金银花已经成为他们的“致富花”和“幸福花”。
一路采访,我们都在思考什么是小康生活,可以说,小康生活写在孕育希望的金银花田里、辣椒大棚里,写在年轻人返乡创业的热情里,写在志愿者的汗水和村民的笑容里。而这样的生活,离不开我们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党和政府对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返乡创业的好政策,离不开每一个勤劳百姓辛勤的努力和耕耘。
采访的最后一站,在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一个“半条被子”的故事感人至深。这个故事是这样的:1934年11月初,红军过境汝城,在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3名女红军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共产党人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如今,当地已经建起一座“半条被子”纪念馆,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而徐解秀老人的曾孙不仅成为纪念馆的一名解说员,也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正带领村民昂首阔步走在小康之路上。
一条棉被,剪成两半,永远相连,记录着红军与百姓间的亲密情感,也象征着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须臾不可分离的鱼水深情。
一路采访,我们也在思考,为何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上绘就砥砺奋进的历史画卷,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从“半条被子”的故事中,我们找到了答案——那是源自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正因为此,全国人民才能攻坚克难、勠力同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也为实现中国梦想注入了信心和底气。
宁夏:下最大的力气 啃最硬的骨头
光明日报 张文攀
六月中上旬,在中宣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发布中,我有幸再次走遍宁夏的山川大地。从最北端的贺兰山下到最南端的六盘山区,领略了高山、湖泊、草原、沙漠、戈壁等差异巨大的自然景观,徘徊在脑海久之不去的还有宁夏西海固地区干部群众一张张自强不屈、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脸。
光明日报张文攀(右)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村采访。马照刚摄/光明图片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行驶,一眼望不尽的苍翠。山坳间,红顶白墙的砖瓦房掩映林间。忽然想起一个人和一群羊的故事。7年前,坐火车第一次从中部的老家一路向西,两边的自然景色逐渐从郁郁葱葱变为“黄肥绿瘦”。即将驶入宁夏的时候,车窗几乎贴着外面的大山。山坡上,一个年轻小伙衣着褴褛,赶着一群羊往山上走,火车鸣笛声响起,他扭头张望、目不转睛,我似乎看到了那双眼睛里的好奇和懵懂:外面的世界什么样?那里是不是有不一样的生活?时光飞逝,若不是再次置身山峦间,也许很难记起他和他的羊群。7年来,中国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或许早已改变了他家乡的面貌。在迈向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上,无数和他一样的贫困群众,都融入了这个火热的时代。
雨中的彭阳县,远山含黛,云雾时隐时现。一大早,白阳镇中庄村党支部书记闫生栋邀请县上的农技师来给种养殖户讲课。下午,他冒雨带着几十户村上的致富带头人和群众,在村子的各小组观摩,互相学习致富的好经验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好做法。“先在村上、镇上看,然后再到县上观摩学习,最后一站是临近的大湾乡杨岭村,就是激励群众在互比互学互帮互助中不断提高自己。”闫生栋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从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庄村样样都不能落后,村民期待的产业梦、宜居梦、文明梦、平安梦、幸福梦“五个梦”慢慢都要实现。
在宁夏的贫困地区,更多与贫困世代相拥的人,正在进行收官之年的最后冲刺。
闽宁镇原隆村的扶贫车间里,面对手机那头的潜在客户,27岁的西海固移民海燕流利地直播卖货。要知道,她可没上过几天学。海燕说,搬出大山好几年了,头一次知道自己还会做这么多事,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的收入,让她拥有了养家糊口的自豪感。海燕所在的巧媳妇直播团队,曾有着相似经历的姐妹们,也收获着同样的幸福。
这片黄土地上,从来不乏有梦想、肯吃苦、敢打拼的人。从一双双清澈的眼眸里,我看到了他们不仅满怀小康愿景,更有实现的路径。作为一个在这里工作了7年的外乡人,今日的“塞上江南”,有些许陌生,却又那么熟悉。陌生,是因为这些年它从里至外的变化,已非旧时模样;熟悉,是因为这方百姓誓要摆脱贫困的倔强和拥抱幸福生活的坚定,每天都在持续。
海南:牢记嘱托奔小康
光明日报 王晓樱 朱蒂尼 姚亚奇 光明日报见习 陈怡
盛夏的海南,骄阳似火,却阻挡不了各地游客前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打卡”的热情。无论是在村里各具特色的网红民宿前,还是在绿水环绕的哎岬湖畔,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游人。特别是哎岬湖畔镌刻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两行大字的石碑吸引了很多游客纷纷驻足留影。见到此情此景,我们也不由得按下了快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3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博后村,与企业工人和农民聊发展、话增收,留下这温暖亿万农民心窝的深情嘱托。博后村党支部副书记符儒建告诉:“我们将习近平总书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重要嘱托刻在石碑上,激励村民们在共同富裕的小康之路上不断前进,现在家家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就业,村民奔小康的路子越来越宽敞。”
走进村里,只见村道干净整洁,红花绿树中掩映着一栋栋精美的民宿。“你看,这是网红风的‘宿约107’,这是简约风的‘木禾忆舍’,这是古典风的‘朋伯乐’,这是村里最早的民宿‘海纳捷’……”采访中,随行的三亚市吉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令辉对沿路一栋栋风格迥异的民宿如数家珍。
在一排展板前,我们停下脚步,符儒建指着上面的一组旧照片介绍:“这就是村子以前的面貌,污水横流,房屋破旧,乱搭乱建,简单来说就是‘差乱差’。这几年,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他的介绍,我们得知,原来博后村是一个纯黎族聚居村庄,三亚市革命老区村之一。过去的博后村十年九旱,遇到台风海水就倒灌,村里的农田变成盐碱地,种出的水稻、番薯收成都不好。虽然临近亚龙湾国际旅游区,村民却守着金海岸,过着穷日子。
“2013年,总书记在我们这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重要论述为村里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孙令辉说。近年来,博后村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因地制宜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民宿等产业,走上了小康之路。博后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5200元增加到2019年的24520元。目前全村已开业民宿34家,房间数约1000间,还有10家民宿正在建设。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虽然受到了疫情影响,但博后村的民宿入住率整体仍然达到了90%。
在海南近一周的采访行程中,我们从博后村出发,由南往北,贯穿海岛东西,通过聆听一个个朴实的故事,深切感受到了老乡们对小康生活的无尽向往,感受到了他们奔小康路上的拼搏和奋斗。正如博后村村民苏吉丽说的:“奋斗让曾经的苦日子变甜了,现在一家人不愁吃、不愁穿,有空还能出去旅游,看看外面美丽的风景,过着这样的日子,我哪儿也不想去了。”
江苏:他们的幸福是写在脸上的
光明日报 刘平安 苏雁 光明日报见习 张雪瑜
6月12日晚,时间显示21:30,四辆中巴车披着夜幕行驶在沈海高速公路上,从苏州张家港开往南通市,车上坐的是“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赴江苏省采访的团和各级宣传部的同志。奔波了一天,车辆颠簸加上夜幕低垂,这样的催眠环境下本该昏昏欲睡,很多人却依然拿着手机、抱着电脑紧张地赶着稿子。
这样的画面每天都在重复播映。团所有同仁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将我们看到的小康路上百姓的一个个幸福瞬间及时分享给更多的人。每一天,往返奔波星夜兼程;每一次,采访拍摄交心互动;每一眼,尽收巨变写实记录;每一稿,倾注心血饱含深情。
从苏州工业园到社区到乡村到江边湖畔,一路采访,收获满满。我们从不同侧面看到了江苏省城乡经济的发展、百姓收入的提高、人民居住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改变,见证了百姓奔小康过程中的一张张笑脸。一路上,我们看到也感受到了,他们的幸福是写在脸上的,三位老人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第一位是在金鸡湖畔听戏的大爷。6月10日傍晚,我们初到苏州,为了提前感受一下这座城市,晚饭后,我们像众多苏州市民一样到金鸡湖畔漫步。一位老大爷挥着一把折扇,眯着眼睛轻摇着头,随着身边的小音箱发出的戏曲声悠闲地哼唱着,我们被其陶醉的神态感染,他说他每天都会来到湖边坐在固定的长凳上吹吹风、听听戏。那天我们聊了很多,大爷从金鸡湖的变迁讲到苏州城的发展,再现了20多年来荒泽洼地变湖泊,穷乡僻壤变新城的奇迹,毫不掩饰一个普通市民对这座城市的深情。这或许就是真实、朴实的力量。
第二位是在生鲜市场吃饭的大妈。6月12日,在昆山市江南生鲜市场,有一位大妈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她买了一碗面,每一口吃得都很香,我们走过去跟她打了招呼。她说,她在附近上班,每天都来这边吃饭,这里环境好价格低,一碗面五块钱,吃得也很舒心。有人问她如何理解小康生活,她说:“我这就是小康生活啊,有事做,有饭吃,连菜市场都这么干净整洁了,每天开开心心的。”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还有什么比吃好喝好,开心健康更重要的呢?
第三位是在志愿者协会活动室中打鼓的奶奶。6月13日,一进张家港市志愿者协会的门就听到了齐刷刷的腰鼓声,顺着声音往里走,在一间活动室中,一位年轻老师(志愿者)用手打着拍子,喊着“哒,哒哒”正在指导六七个老太太练习《小宝贝》。其中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打得自信而又充满活力。老奶奶姓苏,今年74岁,她说自从加入了这个腰鼓队,精神生活丰富了,朋友也多了,一句带有当地口音的“很高兴的呀,蛮好的呀”至今还在我们的脑海中回荡,她那自信满足的笑脸也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广东:小康路上的每段风景都值得珍惜
光明日报 王忠耀 吴春燕 周世祥
5天6夜的采访,这过程中最熟悉的,也是让印象最深的,是走过的路。山路盘曲陡峭、高速公路宽敞平稳,而城市道路的两旁,眼睛总是应接不暇。对我们而言,走出车门时总有最新鲜的惊喜,一路皆是如此。
粤北山区五岭横贯,山乡林茂水清,景色秀美,却多面临“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窘境,发展受限。当再次随团走进地处粤北的清远和韶关,看到如今的粤北生态屏障,对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有了更多具象化的展望。改变在悄然发生,当地人也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在家门口的玩具工厂打卡上班,原先面朝黄土的农家阿姨,变为无须通勤的“上班族”;靠着麻竹笋、益肾子苗和保安的工作,贫困户陆奕和在脱贫之余,成了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致富带头人;在水分、温度、湿度都能精准控制的农业示范园内,“碧月”西瓜、草莓、小番茄等优新作物长势喜人。在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岁月静好的图景背后,是因地制宜的新项目、新产业为乡村经济构建的持续“供血”能力。产业脱贫这张长效良方,让诸多乡村的发展进入了“一月一变化”的快车道。“幸福是靠自己双手奋斗出来的,我现在不但脱贫,还要致富。”谈到对于小康的理解,陆奕和的回答颇具代表性。
同处粤北的韶关新丰县,因为东西两侧的九连和青云两座山脉,带来了丰富物产和宛如画中之景,加之靠近珠三角地区的优势区位,成为孕育优秀粤菜师傅的热土。三年的驻地生活让对粤菜有所积累,但在新丰,还是遭遇了不少“舌尖第一次”。“粤菜师傅工程让这个行当成了被国家承认和重视的行业,让我们有了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用心钻研菜式,拿到更高的职称怎么会没积极性呢。”当被问及潜心开拓的动力何在时,入行20余年的潘晨辉答得直接。持证上岗,职业发展路径愈发清晰的粤菜师傅们,让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的粤菜历久弥新,焕发着新的活力。
珠三角,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扬帆起航。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习惯了变化的老广们,心底里却总有那低吟浅唱的粤剧老调,总有些儿时西关大屋的灰墙剪影。老广们的小康生活,缺不得羊城的坊巷。初入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永庆坊,粤剧悠扬,大屋依旧,时间仿佛留驻了脚步。大屋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象牙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张民辉手中的工具上下挥动,细细的象牙上翻出了琼楼玉宇。这一方天地证明了,小康生活不仅是前进与发展,也可以是回味与留存。
一周的时间,从山村到城市,从粤北到湾区,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您眼中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样子?答案几乎无一重复,但每个答案背后,都是一段故事、一种期待、一份信心。小康,这个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朴素愿望,在2020这个特殊的年份,在我们面临疫情考验的时刻,在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给予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力量。
贵州:文明乡风扑面来
光明日报 章正
“我们服气哦!
你看大家收入高了!
”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63岁村民王亮芬边摘茄子边说。一旁的村干部朱小兵说:“放在以前,他们可不会这么想,就拿土地流转来说,觉得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舍不得转给别人。现在变了,流转后,在合作社上班,农民每月收入至少有1500元,再加上流转土地、入股合作社,每户年收入两三万元不成问题。”
采访中,感受到农民群体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从分户单干转变成合作社的集体协作。农民收入也高了,乡村风气也随之改变。
“以前,我每年要帮着调解矛盾10多起,现在最多一两起。”作为党员的朱小兵道出了缘由,“经济条件好了,大家都更讲理了。原来农田灌溉有矛盾,村民时不时会吵架,现在大家忙着上班,谁有那闲工夫闹矛盾呀。”如果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村民会怎么做?好奇地问毕节市赫章县水塘乡新河村的驻村干部的赵梅英。她说:“修路,需要占村民的地,但他们都很理解,没有人提出要补偿款的,让我们驻村干部非常感动。”
这几年,在贵州赤水的农村出现了很多热心志愿者。农村志愿者,情感朴素,但作用不小,有时一个热心人可以带动一群人。小关子是赤水河畔的一个自然村,居住着百十户人家,晴好天气的傍晚,文化小广场定时热闹起来。赵群西是村民眼里的“明星”,吹拉弹唱跳样样在行。去年9月,他主动加入村里的“葫芦”文艺志愿者队,带着村民们唱起来、跳起来。在他的影响下,村民中打麻将的少了、信鬼神的少了、乱扔垃圾的也少了。“分享自己的爱好,又改变着大家的生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赵群西说。
农村志愿者已成为撬动乡风文明的一个支点。赤水市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为契机,已组建126支乡风文明指导队,开展志愿项目活动3018项(次),发展农民志愿者6000余人,农民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3万余人次。
变化并不止于此。以前,赤水农村低俗婚闹现象时有发生,两河口镇针对问题,孵化出“花轿计划”,镇文明实践所准备一顶花轿,以志愿者为中介,为婚礼准备花轿,新娘新郎着唐装,行传统中式婚礼,找回了婚礼“乡愁”,告别了不文明婚闹。创新,改变着乡风文明。不仅要关注农民经济层面的小康,更要关注精神层面的小康,并以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这需要基层政府寻找更多“巧办法”,不仅要符合农村实际,而且让村民接受,合理的引导使之成为一种时尚,让乡风文明往“深”里走,往“实”里做,往“心”里去。
四川:那些奋斗的故事,未完待续
光明日报 朱晓帆
说起四川,你会想起什么?国宝大熊猫?红油辣火锅?鬼斧神工的都江堰?那么,当四川遇上小康,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令我惊讶的是,在曾有多个贫困县的四川东北部,经过老乡们的努力奋斗,不但实现了摆脱贫困,有的年收入甚至能够达到近20万元。这里的老乡说:政府的政策好,大家干劲足,日子越过越好。
在南充市王家嘴残疾人编织基地里,我见到了一群为了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残疾人。他们虽然坐在轮椅上,但他们认真努力地融入社会,不卑不亢地直面生活,用自己的双手获取报酬,用自己的汗水收获尊重。他们的眼睛里,始终有光芒。
在四川采访的五天里,我看到了太多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人们:网络直播卖“乌骨鸡”的村支书彭俊松,介绍起村里的宝贝如数家珍,镜头感十足;原本道路泥泞的贫困村,如今变成黄泥青瓦、一步一景的特色民宿;通过更新种植技术和销售手段,老乡们靠龙安柚产业实现脱贫奔小康……村民的生活在变化着,他们的心态也在变化着。从前是为了生活,而现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如果说村民的努力奋斗是走向小康生活的缩影,那么在他们眼里,小康的定义不仅在于物质的丰富,还在于生活环境的不断美化。一路走来,环线公路直通村口、生态养殖比比皆是、农村垃圾循环回收,乡村环境有了质的变化,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村民的日子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次川东北之行中,我见到了很多人,也聊了很多话题。而每当我问及“你心目中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样的”时,得到的回答都是一张张对现在生活满意的笑颜和一个个对未来憧憬的眼神。
或许,对于普通人而言,“小康”就是在平凡的生活中用双手创造更多的希望和奇迹吧。行走在山清水秀的四川大地上,似乎手中的镜头也无法囊括这些美好,那些奋斗的故事,未完待续。
黑龙江:感受生活的热度
光明日报 姚晓丹
这里真的是一片热土。这是我对黑龙江佳木斯的第一感受。尽管这是一句说“俗”了的话,但是它如此熨帖,再没有比它更合适的评价了。
光明日报姚晓丹(中)听黑龙江省富锦市洪洲村党支部书记李平芹(右)聊致富经。资料图片
这里的老百姓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最美的细节。他们真是一群“生活家”!
这里的姑娘很精致,在工厂工作的年轻姑娘,尽管需要穿着工作服戴着口罩,依然细细画好眼妆,修好眉形,低下头可以看到她们美丽的珠光腮红。到了家里,会发现她们把“美”放到了每一个角落。房间里有她们绣的十字绣,孩子的衣服书包干净整洁,即便有卧床的老人,头发也一定梳得整整齐齐,有的还带着发卡。
这里的小伙子肯钻研、肯吃苦、靠得住。在富锦市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57岁的管理者刘春就是这样研究科技种田的,20世纪90年代,他买了拖拉机,见证了科技的力量。今天,他和乡亲们一起建立合作社,引入中科院专利技术,将每一块田地都录入档案。东北人爱吃大米,希望种出最好品质的大米,在这个中国粮仓,“种好田”这是多么朴实的愿望。但其实,刘春创业还有一个初心,年轻的时候,爱人嫁给他,曾无意间说到自己的愿望,“以后要是每天能吃三顿大米饭就好了,我们就实现小康了。”为了妻子的愿望,他努力至今。
还是在富锦,“任性”父亲为了孩子吃水果不用泡、洗,干脆带领乡亲们建起了智慧农业采摘园,一年四季,新鲜有机蔬果不断,既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又满足了娃的口味。
这里的老年人有安全感。60多岁的老年人从困难年代走来,很多人有节蓄的习惯。工作10余年,遇到的老人大多会说到自己要“存钱”,但是存钱的用途不外乎“应急”和“留给儿孙”。在这里,我遇到在蔬菜大棚里梳枝叶、摘果子的老人翟秀荣,她的回答让我感动。她说,自己的工资会存起来,不给儿孙,要当自己的“私房钱”。“私房钱”是生活的盈余,是美好生活的点缀,只有在生活无忧、充满安全感的时候,“私房钱”才会出现在人们的字典里。
也许生活并不能一帆风顺,也许总有一些困难待解。但是这些善良朴实的人勤劳勇敢,总能给出很多“好点子”。在直播平台,“东北老铁们”的身影总在活跃,在赫哲族采访的时候,一位乡亲兴奋地说,他们新炒的“鱼毛”(鱼肉松)就要出锅了,他们要开始直播带货,给全国人民看看,正宗的大马哈“鱼毛”是什么样的。尽管身在咫尺,们也忍不住打开直播软件,给这位“老铁”,给这锅传统美食点赞。
如今每到闲暇,我总忍不住看一看他们的朋友圈,他们的生活是这样精彩,他们是这样可爱。
河南:“奔小康靠的是共产党”
光明日报 王胜昔 袁于飞 丁艳 光明网 董大正
6月上旬,“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光明日报河南采访小分队在河南许昌、驻马店、信阳进行了集中采访,随后又在郑州、开封、新乡等地进行了蹲点调研。每到一处,都强烈地感受到,从社区党支部到村级党支部,从乡镇党委到街道办事处党组织,不论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还是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的前线,基层各级党组织和各级党员都起到了中流砥柱、定海神针的作用。“党员干部是主心骨,奔小康靠的是共产党”,采访中很多群众都发出共同的心声。
“群众富不富,先看党支部。我们村的转变,就是新一届村党支部成立以后的事情。”年届六旬、亲眼见证了村子兴衰的河南省通许县练城乡拐王村村民王金钟说,一个好的带头人,带富了一群人,也带富了一个村。过去村子里的路坑坑洼洼,交通不便。生活垃圾也是随意丢弃,一到夏天,蚊蝇乱飞。从2016年组织选任张清正同志当支部书记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党员干部一门心思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了道路硬化、荒芜宅基地整治和厕所改造等工作,同时村里还建起了风力发电、蔬菜大棚等。环境美了,路修通了,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群众的精气神儿提起来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力更足了,使得拐王这个多年脏乱差的落后村,一跃成为先进村、示范村。
“基层工作越干越有劲”,河南省长葛市闫楼村党支部书记闫东锋和大家分享了加强基层党建给村里带来的新变化,讲述了村红白理事会引领文明乡风的故事。“基层党支部强的地方,在奔小康的路上走的更快、更稳、更实。反之,基层组织涣散、人心不齐的村子,在小康路上明显滞后。”采访中,河南省通许县委书记李丹深有感触地说。
新县田铺大湾、嵩县三合村、栾川重渡沟、信阳郝堂村、鹤壁王家辿村、南阳化山村……这些曾经的落后村、贫困村,从“脏乱差”到文明宜居,从“单打独斗”到集约发展,昔日贫困落后的中原农家,在党建引领下通过环境整治、产业升级等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蝶变成迷人醉人的魅力乡村,铺展开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小康新画卷。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30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