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爱美丽!武汉理发师为医护女神设计潮流发型(理發師醫療隊醫護)
视频加载中...
之前引发关注的9.9分纪录片《在武汉》第二集《这不只是工作》中,聚焦发展了“新业务”的锁匠,为城市中主人无法返汉的宠物投喂食物,外卖小哥也加入到帮忙遛狗的行列中。
上过央视的“精英理发店”理发师宋忠桥专门给医护女神们剪头发。他说,“在网上看到,各地来的医疗队,他们自己用剪刀、手术刀给同事剪头发剪的乱七八糟的时候,我很寒心。我们应该扛起这份责任。在保护他们的情况下,去把发型设计好。”
“我们应该扛起这份责任”
理发师宋忠桥在2月8号早上来到维亚纳酒店,河南援鄂重症医疗队的驻地宾馆,为医生们理发。“我蛮感谢你们来支援武汉,(为你们理发),我们是应该的。我们是尽地主之谊,你说你们来了,我们连头发都不剪,我们不能让你们既担心又寒心。”
老宋接下来这段话让网友都泪目了,“我在网上看到,各地来的医疗队,他们自己用剪刀、手术刀剪的。给同事剪头发剪的乱七八糟的时候,我很寒心。我不希望医生拿手术刀的手,再去把我们理发师的剪刀接上来。我们应该扛起这份责任。在保护他们的情况下,去把发型设计好。”弹幕里,网友纷纷说,大哥的店在哪里,剪得真好,我们也要照顾他的生意!
“理发是我们生活中的刚需,这次爆发疫情之后,我的确没想到,它起到了保护医护人员安全的作用。”老宋也通过解释让大家明白了医护人员为什么一定要剪头发,“必须要剪头发,不剪头发,防护服和口罩、护目镜之间会有缝隙。”宋师傅说,防护不严就会有感染病毒的风险。另外,万一头发掉在地上,可能会沾染病毒,再沾到医护人员鞋上被带出隔离区,造成病毒进一步扩散。
“武汉理发师剪的潮流发型”
医护人员的要求很简单,要短发,头发垂下来不能超过脖子,两鬓、后颈不能有碎发。“能戴防护帽”、“好打理”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好看”。不过,真的坐上理发椅,年轻的医生护士还是忍不住嘱咐他:“手下留情。”老宋说,“我可是中国美业的潜在冠军,你回去就说,这是一个武汉理发师剪的潮流发型。”
一些人的头发有剪过的痕迹,后颈一片红,密密麻麻都是血点子。一问才知道,因为临时找不到理发师,有人用一次性刀片刮,还有人用手一根根拔。宋忠桥看着难受,强忍着开玩笑说:“你们现在找了个专业理发师,以后就别做理发师的工作了。”
男同胞相对简单,“我给他剪成油头”,女医护人员就有些令人“心疼”。他说:“有的女孩子留了很多年的头发,最后被我一剪刀剪了,剪成男式头型,不光她寒心,我看到也比较寒心。”
宋忠桥说,女同志都爱美,为了防滑和避免着凉,他并不建议推成光头。“推成光头简单,但要长出来需要起码1年,况且她们脱下白衣大褂,平时出门逛街也要顾忌形象……”
身为国家一级形象设计师的宋忠桥,为偏重“实用”未能兼顾个性美,聊天中他不停向医护人员表示歉意:等疫散花开,他一定要尽地主之谊,邀请他们来自己店里,带他们游览黄鹤楼,到武汉大学看樱花,逛户部巷吃小吃……
“人要有感恩的心”
“我当时给党委、残联写了封请战书,后来被发到了网上。”宋师傅回忆,“公布之后支援武汉的医疗队给我打来电话,问我能否去帮忙,我说没有问题。”
多数情况下,农历正月是理发师一年中最清闲的时段。而今年的大年初一起,宋师傅就“开始营业”了,各地援汉医疗队是他的客户。
因为种种原因,上万人规模的各地援汉医疗队,却只能找到三四十位理发师志愿者,“人手是大问题”。随后,社区工作人员给老宋来电话,首都援鄂医疗队也需要宋师傅去理发。
看着老宋走路一瘸一拐的背景,网友们又默默刷起了弹幕。55岁的宋忠桥是蔡甸侏儒人,家中排行老七,上世纪80年代高中毕业,因为2岁时得过小儿麻痹症,右腿落下残疾,与大学擦肩而过。1997年,拿着东拼西凑的6000元到广州拜师学艺,付出双倍于常人的苦练后,终于出师。
2001年,手艺学成后的宋忠桥回汉开办了第一家店,凭借勤奋,成为江城美发美容界的传奇人物。现在,他不仅创办了一家美容培训学校,而且还在武昌、汉阳开了4间美发店,成为了湖北省残疾人“十佳创业之星”。
他说“人要有感恩的心”,这些年,生活简朴,乐善好施,累计捐款近30万元,他还常年率队深入社区,走上街头义务剪发,并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走进福利院免费给老人理发修剪指甲;给中风卧床不起的老人上门理发;帮扶困难留守儿童送温暖;免费培训特困户和残疾人理发技能。
2018年,宋忠桥入选“中国好人榜”,他被评为湖北首届“楚天名匠”,多次获得武汉市劳动模范、“最美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2019年,宋忠桥被评选为首届中国“十大折翼天使”。
开锁匠解锁喂养业务,外卖骑手帮遛狗
在网友眼中,许多平时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普通行业,在疫情之下变得不同。这集中,还有身处武汉的锁匠易松山,最近开锁换锁业务繁忙,暂时不能回去的武汉人,纷纷委托他喂养家里猫猫狗狗。任由他开锁拯救家里的宠物,是一份非常时期的信任和托付。易松山笑说,每天妈妈都会打视频电话,确认自己的精神状态,有没有被感染。
据悉,从1月23日到2月12日,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共收到4200多个上门喂养伴侣动物的求助。很多宠物主人在外地,唯一求救的方法就是打110,而110转给经注册登记的开锁公司。“在武汉有几百个锁匠,三五百个都有,但是90%(过年)都回去了,来不了。”那些无助的小猫饿的喵喵叫,看到换上的猫粮和水,赶紧埋头吃喝起来,发出呜呜的叫声。还有调皮的汪星人把家里弄得一塌糊涂,见人来安静下来,网友看得又是笑又是泪。
与房屋主人视频直播拆门开锁,给他们确认宠物是否平安存活,帮猫/狗准备好充足的粮食,用塑料盆给它们接满水,拍几支视频给宠物主人报平安,临走前简单收拾下房间,比如铲屎,成了易师傅每天的日常。“我只是简单地拍一下,有的人想看他的猫,像他的孩子一样,然后我就拍一个给他看。”易师傅说,“很多人看到他的猫,感动得流泪,也伤心地流泪。”
“有个小伙,想着过两天回来,很多东西没考虑周全,他家狗子就用绳子随便绑着,绳子这么短一点,水离得远,它够也够不着。后来狗子死蹬死蹬,身上都蹬破皮了,脚都蹬瘫了。我去救的时候,把绳子剪断了,它就抱着水猛喝,猛吃,估计饿久了。我估计再等两天也饿死了。”
对于外卖骑手王建来说,1月31日接到的遛狗订单,更是网友在悲伤底色中笑出肌肉的部分。这是他跟狗狗陈皮相处的第九天。每次接单带它出去,王建说,狗狗像“神经病”,“到哪儿都是冲”,让网友笑出眼泪。“反正已经接了,她是个孕妇,老公是个医生。”王建累得呼哧呼哧的,“我们站点本来有七八十个人,现在只有十个人。到时候如果我们外卖停了,站点都停了,那他们吃饭真的成问题了。”
这不只是一份工作
对许多武汉人来说,和每个城市一样,外卖小哥曾经是街道上无处不在却又被忽视的存在,此时却是人们与外界唯一的联系。基本的送菜,帮团购生活用品,还有人需要购买药物。他们骑着车大包小包在街上奔驰,为了买齐顾客需要的药物,有时候需要跑好几家药店配,还不一定买得到。实在买不到,才跟对方说请取消下单。
“1月20日,口罩就卖断货,药店相当于空了。我印象很深刻有一个顾客要买胰岛素30毫升,打过好多电话,老人找别人好不容易下的单。我就一边跑单,一边安慰他,跑了三四次,后来这个药还是没有买到。”药店的营业员帮骑手小姐姐徐晶晶包装好,还细心地帮她给手机消毒,这个互相帮助的细节也让网友非常感动。
武汉人徐晶晶说,“虽然人与人的距离很远,但我觉得人与人的心越来越近了。不仅仅是一份外卖了,我觉得是爱,是温暖。虽然我们不在抗疫一线,到了这个层面,我觉得我们不止在做一个职业,是一个事儿吧。不仅可以帮助大家,还可以贡献自己力量的事情。”
王建、徐晶晶和易师傅都是每天奔波在路上的人,对温度的变化最为敏感。武汉的春天来了,也许是一年中他们骑起电动车最舒服的日子。明年的这个时候,他们依然会是武汉街头最不起眼的劳动者。
扬子/紫牛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