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中的容貌焦虑 七日谈 高溜 薛红宇(容貌整形風險)
2021年2月,女演员高溜发长文讲述自己整形失败的经历,“可能是因为自己对自己不够自信,就想变得更美”,从精致漂亮的女演员到现在整容失败,鼻尖坏死,高溜的人生与心境如同过山车。在经历了整容失败的风波之后,高溜接受了凤凰网《七日谈》的采访,她坦言:“可能就是女生都会有一种虚荣心,想让自己更好看”。
“容貌焦虑”,因何而起?
“想让自己更好看”是当下很多女生的强烈诉求,但是至于为什么要变得更好看,却很少有女生去思考。在目前这种放大容貌作用的舆论环境下,很多人对于自己的外貌不够自信。在这种颜值的压迫下,只有将化妆、打扮甚至美容整形每一项做到了极致,仿佛才算拥有真正的颜值(颜值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带有度量评判性质的词汇),才可以更自信从容地面对他人。
访谈中,来自北医三院的薛红宇主任说,产生容貌焦虑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颜值成为新竞争力
2.舆论环境与消费导向
3.容貌缺陷导致的自卑与补偿心理
容貌焦虑,说白了就是自己不管再怎么好看,都觉得差点意思。这里面,其实有一个聚光灯效应。就是指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问题无限放大,然而事实上,他人对于我们的关注其实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多。
“高溜”式求美者
在访谈中高溜自述的整个心理与决策过程,很有代表性。
(《七日谈》视频截图)
从以上对话中,可以提炼出来“高溜”式求美者的几个典型特征:
1.为了变美,愿意承担风险,但并不真的清楚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2.没有认真做过功课,并不真的了解其中的风险
3.被身边朋友的影响,快速决策(访谈后面提到)
以上可以说简单粗暴的决策过程,是当下很多求美者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多年的医美行业从业者,看着类似高溜的悲剧一再发生,并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来自于求美者自身对于超出自己经验值外的风险的判断注定是不准的,更重要的是,医美行业宣传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导致的求美者获取的信息是充满了噪音和扭曲的。
每一次整容失败的悲剧,都是对求美者的一次风险教育,只是希望这样的教育少一些才好。
“颜值即正义”,真的对吗?
网红与明星的美丽外表除了天生丽质、老天爷赏饭吃,背后大都投入了很多的时间、精力,当然还有很多的金钱,绝非轻飘飘的“自律”二字就可概括。而“自律”之所以如此备受推崇,大概是因为跟基因、钱这种男默女泪的硬件相比,更容易触及。
(网图,侵删)
这几年“颜值即正义”的声音甚嚣尘上,可是当我们被颜值绑架、为容貌而焦虑时,颜值真的还是正义的吗?
人们总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应由他人定义“应该”怎样、“应该”变成什么样,这同样适用于外貌。身为一个独立个体,我们的价值远远不止颜值。
当然反对制造外貌焦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不修边幅、彻底放飞自我,而是应该反思,当美的标准变成压力、变得超出舒适、健康的范畴时,畸形的究竟是秤上的数字,还是我们越来越不宽容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