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丨石狮是神兽_但它不一定是狮子(獅子神獸但它)
文化符号——石狮的寓意
门口摆放石狮是有讲究的,比如说一定要呈对称性,而且人走出大门的时候,一定是左手边是雄狮,右手边是雌狮,这和“男左女右”的习俗是一致的。雄狮右前爪或者两只前爪之间会有一只绣球,而母狮子的左前爪或者是两只前爪之间会卧着一只小狮子,又有“代代相传”之意。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狮”具有重要的地位。大概而言,狮为镇邪驱魔的吉祥物。门狮,一般是左雄右雌,雄狮左蹄踩球,俗称“太师”,雌狮右蹄抚幼,俗称“少师”,还往往将其头上毛发卷做疙瘩,称为“螺髻”,这种“螺髻”在数量上不能随意雕凿。一品官府门前石狮头可雕13个疙瘩,称为“十三太保”。每低一级,就要减少一个。七品以下官员门前摆石狮即为谮越了。
而神道石象生的要求更为森严,皇陵前的石狮在造型,气势上远远压过置于太子坟、公主墓前的石狮。石狮代表着权利、威严。
神格化的一种动物——狻猊
在狮子实物入华之前,中原文献中已有与狮子相关的记载,称狮子为“狻猊”。先秦文献《尔雅》进一步描述了这种动物:“狻麑,如虦貓,食虎豹。”由此可以看出,狮子入华以前,已被人们所知,且被视为神格化的一种动物——狻猊。由此可以看出,狮子入华以前,已被人们所知,且被视为神格化的一种动物——狻猊。
两汉,狮文化的开端
《洛阳伽蓝记》载这样一件事情,北魏孝庄帝时,波斯国献狮子,皇室将其养于皇家园林中。孝庄帝很好奇,到底狮子厉害还是老虎厉害,结果园中的虎豹,见狮子,都闭目低首,不敢仰视。孝庄帝大为感慨,从此中国古代帝王都认为狮子是真正的百兽之王。
狮子又为文殊菩萨就之坐骑。佛所坐卧之处也被称为“狮子床”、“狮子座”。 讲经时,常以狮子吼比喻助人破迷开悟的梵声。《楞严经》云:“我于佛面,助佛转轮,因狮子吼,成阿罗汉。
最后,狮子有指代出类拔萃之意,佛籍中经常用它形容佛。
北魏时期佛寺林立,在佛像出行时有狮子舞随行表演。《洛阳伽蓝记》 “长秋寺"记录这样的情景:每年四月四日,洛阳举行游行这些在佛诞行像活动,在队伍之前有-个人装成的狮子为佛像在前面开路,这狮子能吞到吐火,快速行走,停下来的时候,人们一下子就围观上来,水泄不通,互相踩踏,经常有人因此而死。
从唐到清,狮子文化走向民间
可观,虽然老百姓见不到到真正的狮子,但是狮子通过佛教活动了解了狮子,使狮子成为了一种比较神圣的动物,从晋代出土的青瓷器物中纹饰已有中国特色,具有吉祥辟邪的精神意义,民间也开始崇拜狮子。到了唐代,唐王朝威名远播。西域各国贡狮更多了。史料记载太多了,这里就不在一一列出。
狮子文化其一主要表现在狮子舞。
这些史料可知狮子舞的表演方式,为披毛而舞,表现驯服乖巧之态。狮子舞的表演场合是“非会朝聘享不作”的,即在诸侯或群臣朝会天子时,或者聘用献纳等重要场合才进行表演,所以一般不可贸然索取。
狮子文化其二主要表现在艺术雕像、建筑上
唐代王玄策从西藏出使印度,传入佛画和狮子画法。这就是我们至今仍能观赏到的唐代的陵墓狮、陶瓷狮等。唐代的狮子文化,从高达3米的陵墓石狮,到长不盈寸的工艺狮,全都比例合适,体态生动,狮子尾巴类似牛尾,即使民间舞狮活动的狮型,也无不带有威猛和野性,颈项大多没有饰物。
明代是狮子文化的高峰时期
也是明代,许多宫殿、园林、府第、衙门前,都设置石狮子守门,后来就是在门枕、石门媚、墙角、栏杆等建筑部位,也雕刻上姿态各异的“狮子”,成为古代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
虽然石狮是神兽,但它不一定是狮子
得益于中国能工巧匠们的高超技术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们虽然对真正的狮子知之甚少,但凭借个人能力,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形象,一点一点塑造出石狮子的形象,这就导致石狮从一开始就和真正的狮子有区别,石狮本身先是中国神兽,其次才是“狮”,或者是它肯定是神兽,是不是狮子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