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刮痧板_养生作用大!但这几类人千万别乱刮~(刮痧中醫但這)

那么,刮痧有哪些好处?刮哪几个部位可以起到保健养生的效果呢?这篇文章给你讲清楚!
刮痧疗法的好处

1.促进血液循环:
刮痧能够通过刺激皮肤和经络,加速血液循环。
通过刮拭的力量和摩擦,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液供应,提高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促进新陈代谢。
良好的血液循环对于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可以增强免疫力,并有助于排除体内毒素和废物。
2.舒缓疼痛:
刮痧具有镇痛的作用。
刮拭可以刺激伤害部位周围的神经末梢,促使神经纤维释放内啡肽等物质,达到镇痛的效果。
同时,刮痧还能改善局部淋巴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和炎症,缓解疼痛和不适。
3.调理气血: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不畅是导致许多疾病的根本原因之一。
刮痧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调理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和调养身体的目的。
刮痧还可以疏通经络,消散淤积,调节气机,促进气血的流动和代谢,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4.促进皮肤新陈代谢:
刮痧通过刺激皮肤,能够加速皮肤细胞的更新和新陈代谢。
刮拭过程中,会刺激表皮细胞,促使角质层的脱落,并刺激真皮层的胶原蛋白增生,提高皮肤弹性和抗衰老能力。
同时,刮痧还可以排除皮肤表面的死皮和污垢,清洁毛孔,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
刮痧的妙用
1.腰部防寒
腰部冷,除了严重的肾阳虚以外,最常见的是上热下寒证。
一般多由于痰湿凝滞,或者中焦阻滞,升降失常所致。
因此,痰湿凝滞、中焦阻滞的典型表现是口干口苦。
刮痧穴位:阳池穴、阴陵泉穴。
位置: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前对中指、无名指指缝为阳池穴。
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为阴陵泉。
方法:阳池穴沿着手少阳三焦经从上向下刮痧;阴陵泉穴沿着膝盖内侧由上至下,手法不宜过重,刮至发红出痧即可。
2.预防感冒
刮痧穴位: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方法:从上向下刮拭,一般每次5~10分钟,以颈后部感觉发热为宜。
在大椎穴刮痧或拔火罐可预防感冒,对调理颈椎病也有一定效果等。
3.调脾胃
刮痧穴位:天枢穴。
位置:位于脐旁两寸。
普通腹泻:普通轻微腹泻者可用刮板逆时针揉按天枢穴,或点揉中脘穴(脐上4寸)。
便秘:用刮板顺时针方向揉动天枢穴,令腹内有热感为宜。
4.缓解颈肩疼痛
刮痧穴位:风池穴+肩井穴。
位置:
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头一低脑后的两个坑就是这个穴位。
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方法:风池从上向下贴着皮肤刮,一直刮到肩井穴,然后沿着肩膀的方向,由里向外刮,有肉的地方三十下,没肉的地方就二十下。
刮痧注意事项
刮痧是一种相对安全的保健操作,但仍然有很多禁忌。
哪类人群不适合刮痧?哪些位置不能刮?我们也要知道。
1.颈部两侧要慎刮
颈部两侧一定不要轻易刮痧。
这是因为,胸锁乳突肌的中部分布有颈动脉窦,颈动脉窦属于压力感受器,如果给予刺激,会引发血压骤降,让人眼前发黑、头晕目眩。
持续对其进行刺激的话,有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本身就身体状态不好的人尤其要注意。
所以,未接受过专业手法指导的人,不建议刮颈部两侧。
2.这几类人群要注意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白血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癌症、皮肤炎或皮肤上有伤口、疤痕的人以及孕妇、女性处于月经期的这几类人群,一定要找专业医生进行刮痧,切记不要自行刮。
3.刮痧有禁忌部位
乳头禁刮(性器官);石门穴禁刮,会导致不孕不育;大便不通者腹部慎刮,严重的会导致腑气上冲而晕厥。
当然,即使是健康人群,也不能每天都刮痧。
一定要让身体有个恢复期,等上一次刮痧的痕迹消失后再进行。
特约审稿:李谊深
中医针灸学副主任医师,现任官渡区李谊深名中医工作室导师及负责人,云南省针灸学会理事,云南省首届国家级名中医管遵惠主任医师的学术继承人,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第五代弟子。
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7年被授予“云南省先进工作者”,2019年被评选为“昆明市金牌工人”。
擅长针、药、灸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社区常见病如颈、腰、背软组织疼痛及中医美容、中医养生保健等多个专科均有独到的治疗经验。
擅长:疼痛门诊,慢性病康复治疗,脊源性疾病诊治,中医整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