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元的定制门货不对板?购买定制商品要注意→(定制商傢大門)

自己在一家店铺定制大门
先后交付了21000元
收货后发现货不对板,要求商家退款

商家则认为已经电话沟通,拒绝退款
房先生走访多个部门
多次协商未果,怎么回事?
去年10月,房先生在清城区东城街一家商铺定做大门和房门,其中,大门款式初步选定了“红玫瑰黑拉丝”,并付了4000元订金。今年2月,商家植先生提出和房先生前往工厂再看看其他新款式。在看门过程中,房先生看中了一款样板门,但因为售价偏贵,与家人商量后仍选择原来的大门,双方今年2月25日与签订合同,交付了17000元。合同中约定,定制大门为不锈钢材质、“红玫瑰黑拉丝”款式,交货时间为4月15日左右。
3月底,植先生致电房先生,告诉他看中的样板门将在5月拿去参加展销会,如果房先生更喜欢那款门,展销过后,可以按此前“红玫瑰黑拉丝”款的价格出售。房先生口头答应了植先生的建议,但两人并没有重新签订书面合同。
6月15日,植先生微信发了一张照片告知房先生,定制大门做好了。看到照片后,房先生觉得货不对板,样板门的材质是锌合金,而植先生发来的却是不锈钢。房先生到厂里对比发现,不仅材质不对,厚度、表面处理等细节也不对。
7月19日,与植先生一起前往工厂,发现定制款大门的包装上写着材质为不锈钢、表面工艺为仿铜什字纹。对此,植先生解释,大门是参照样板门的款式定做,图案都是一样的,但因为先前与房先生签订的书面合同中注明了材质为不锈钢,所以用了不锈钢材质,“不锈钢做出来的大门和锌合金的相比,有点色差很正常,这些我在电话里和房先生沟通过的。”植先生说道。
而房先生则认为,应该用与样板门相同的材质定做大门,自己并没有确认过最终的款式是不锈钢,他要求植先生立即退还21000元。“锌合金款,表面处理是喷漆,不锈钢款表面处理是仿铜什字纹,做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这件事属于约定不明而产生的合同纠纷。”清远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就目前双方反映的情况来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争议太大,对消费者权益是否受损缺乏判断依据,最好就是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协议。“我们与植先生进行了多次的线上或线下沟通,后来,他提出了半年内分2期退21000元货款的解决方案,但当时消费者表示,无法认可这一方案。最终,我们依法依规终止了调解。”该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清城区东城市场监督管理所、清远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均调解无果后,7月28日,清城区东城街平安社区介入调解,并邀请了社区驻点律师徐国柱提供法律咨询,但双方仍无法达成共识。
徐国柱认为,此事属于双方沟通出现问题,“就目前来看,仅仅是口头协议,没有书面或者录音、截图等证据,无法判断实情。”
7月28日,双方又来到了清城区东城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进行调解,仍调解无果。8月1日,双方在该中心再次进行调解,这次,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签订了一份人民调解协议书,约定半年内植先生退还房先生21000元。
消费提醒
购买定制大门等定制商品前
应该做什么功课?
怎么签订合同,才能避免
合同纠纷、买卖纠纷等问题出现?
清远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他们接到的投诉中,消费者反映商家虚假宣传、延迟发货、货不对板、售后推诿等问题的消费投诉较为突出。由于定制家具产品本身特点、消费者与商家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在店面往往只能看到样品或图纸,一旦遇到合同约定不清,极易产生纠纷。
清远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建议,除了要签订约定细致的书面合同,还要保持与商家良好的沟通并留存好有关证据,在选购好产品后要及时跟商家联系,如中途对产品细节进行了修改,应当及时修改书面协议内容。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最好通过微信文字聊天或电话录音方式协商,这些很有可能成为今后维权的关键证据。
商家交付定制的家具产品时,消费者务必根据合同中约定的内容仔细查验,如遇成品效果与合同约定严重不符的情况,应立即向商家提出异议,拒绝验收并要求商家整改。
产生争议纠纷时,消费者应当先和商家进行协商。若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拨打12345热线向监管部门投诉,或向消协组织等有关部门进行投诉。若最终投诉调解不成,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消费合同纠纷争议。
编辑:郭晓琼
校对:张鍪编审:田芳编委:黄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