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舞台”和“话筒”交给群众_长春盛邀百姓共建共享文艺繁荣(文化群眾城市)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IP,彰显着城市的生产力、竞争力、影响力、感召力。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器物可以照搬、技术可以模仿,唯独文化这一熔铸于民族灵魂的精神血脉,是最根本的、最难以复制和替代的,有着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能否唤醒令“城中人”自豪自信的文化记忆、释放出让“外乡客”主动踏上探寻之旅的吸引力,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未来。
实践证明,文化生活丰富的城市,总是充满温度。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的长春,正是这样一座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诗情画意之城。这座城市既享有“北国春城”“光学之都”“森林之城”等诸多美誉,展现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古韵,也传承着“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等独特基因,更孕育了多元多彩的文化和自强不息的人民。
即日起
长春日报将推出“绽放长春”系列发布
展示长春文化建设成果
总结提炼地域文化元素
释放文旅品牌效应
打造城市独有名片
以建设文化强市的勇气与力量
为推动长春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
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春启动文化“引擎”
“从以往的‘我看’到现在的‘我演’,从‘政府搭台、政府唱戏’到‘政府搭台、百姓唱戏’,老百姓演、老百姓看、老百姓乐成了我们的日常,大家的生活都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了!
”长春市群众艺术馆驻馆雪绒花女声合唱团领队宋春影的一句话,描绘出长春盛邀百姓共建共享文艺繁荣的美好图景。
2023年,我市先后开展中央歌剧院走进长春系列活动、长春市首届市民合唱节、长春市爵士音乐节等一系列影响力大、群众参与度广、社会成效显著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力倍增,推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一项项创新举措,不仅引发百姓啧啧称道、乐在其中,更让文化之“花”在群众心田结出幸福之“果”!
整合社会资源
“握指成拳”精塑城市文化品牌
“大家在一起唱歌的时候特别高兴,参加合唱团排练和演出,成了我们缓解工作压力的‘减压神器’。”
“在参加排练过程中,我和同学们接受了挑战,收获了鼓励,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很荣幸赶上了特别好的时代,生长在一座特别有文化韵味与情怀的城市。能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一展才艺,大家都觉得很自豪。”
……
在长春市首届市民合唱节音乐盛典上,来自医务工作者、小学生、民间合唱团负责人的一番番真情告白,诉说着热爱文艺的长春市民与这座“文化城”的“双向奔赴”。
秉持精塑城市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惠民再加码、文旅融合润民心的初心,2023年,我市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推动长春市首届市民合唱节活动落地落实落细,共有142个团队、7000余人次参与展演环节,其中,20支优秀展演团队、1100多位市民登上最终的音乐盛典大舞台,老年组、职工组、成人组、青少年组和高校组,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音乐爱好者,在政府搭建的大舞台上自信唱响时代之音。
对此,市群艺馆相关负责人告诉,为了办好首届合唱节,在市文广旅局的指导下,市群艺馆精心组织召开协调会,组织展演团体培训、合唱作品提升,细致落实专家评审、展演、音乐盛典等具体工作。“14天连续14场展演,强度的确很大,既要保证安全,又要保证演出效果,馆里20多位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全力保障活动顺利举行。”该负责人还告诉,合唱节展演活动的线上总观看人数累计已达73689人次。
为新时代昂首阔步的长春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描绘城市新的魅力姿态,解锁长春的万般风情,这也恰恰是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循此思路,2023年9月28日至30日,“花好月正圆”中秋国庆草坪音乐汇在南溪湿地公园上演。专业演员、民间乐队、朗诵团体、票友协会、非遗传承人……“精彩节目+互动项目”,使活动产生多种元素相互碰撞融合的加倍效应。
不夜长春,声声不息!
如今的长春,还是许多爵士音乐爱好者的“梦想之城”。“从爵士音乐节的观众,到登上音乐节的舞台,我们很庆幸是长春人,有机会借音乐的翅膀,让梦想飞翔。”在2023年第七届长春爵士音乐节上奉献精彩演出的爵士乐队成员胡超说。如今,长春爵士音乐节已成功举办八届,将爵士音乐文化普及到广大市民群众之中,成功打造出又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这个充满时尚色彩的音乐节,俨然已成为长春倾情打造市民品质文化生活的范本。
推进央地合作
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过去一年,中央歌剧院走进长春系列活动高质量培训完成297课时,受益人群达4000余人,演出7场次……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长春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央地合作、广泛组织开展文化传承保护,走出了一条推进共享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的创新之路。
“去年4月23日那天令我们特别难以忘怀!
没想到民间艺术团体有一天能接受来自中央歌剧院艺术家的指导。那一天,听君一席话,我们都感到茅塞顿开。”市民王阿姨所说的专业指导,正是中央歌剧院走进长春系列活动高质量培训。声乐理论知识、合唱指挥、示范排练、交响乐、管弦乐合奏、舞台、灯光设计等专业培训,惠及市群艺馆驻馆及扶持优秀合唱团,交响、管弦团队,校园骨干教师,文化馆各专业辅导干部等共计40余支团队。
此后,2023年6月9日晚,由中央歌剧院艺术家参与演出的长春市消夏节开幕式在长春农业博览园上演;6月19日,中央歌剧院走进长春系列活动——吉林大学“爱之声”音乐会在吉林大学举行;9月30日晚,在风光旖旎的长春市神鹿峰旅游度假区,中央歌剧院艺术家用优美的歌声在长春上空绘就出一道别样的“风景”,为市民游客留下了一段美好回忆。在长春冰雪节举办期间,还举办了“凝聚奋进力量 唱响振兴强音”冰雪之恋大型交响音乐会,“雪域放歌”大型交响音乐会等4场演出。
在文化传承保护方面,我市于2023年6月10日、11日在长春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举办了吉林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长春市主场城市系列活动,32个项目精彩亮相,2场融入非遗元素的主题群众文艺演出,生动地向市民游客展示出我市非遗活态传承的独特魅力。在2023年7月7日至11日举办的第五届吉林非遗节上,长春市的25个项目也惊艳众人。
同时,我市申报的22个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率高达100%,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创新惠民工程
全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为人民群众打造“没有围墙的剧场、永不落幕的舞台”,把欢乐送到基层,是我市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生动实践。
文化的灵秀,涵养一座城市的气质。从去年1月14日农历小年儿开始,市群艺馆一楼大厅就成了喜迎宾客之地,许多市民欣然前往,自助拍照,留下了亲情、友情、爱情的光影见证。这还仅仅是我市开展“千家万福公益拍”活动的其中一项。许多市民在市群艺馆领到了由书法家手书的春联、“福”字和兔年窗花剪纸。专业摄影家还深入社区为居民拍摄了全家福。开展交响管乐专场文艺演出、二人转专场文艺演出、群众文化专场展演……一系列精心筹划、高品质实施的惠民活动贯穿全年,为建设“幸福长春”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通过参加公益培训,我现在能画出精美的团扇,真正让艺术融入生活中。这不,我正在着手画几幅吉祥喜庆的牡丹图,要作为新春礼物送给家人和朋友。”在52岁的魏中兰眼中,去年是自己的“自信年”。原本以为退休生活会很枯燥,没想到每周到市群艺馆“报到”、成为公益绘画班学员的日子,过得这样幸福滋润。
一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市开设包括音乐、美术、体育、戏曲、曲艺、舞蹈、摄影7大类27个专业的公益培训,总计设置385个班级、培训42万人次。
不仅线下公益培训开展得异常火爆,线上的“艺讲堂”系列课程也吸引着广大文艺爱好者的积极参与。线上培训涵盖名曲赏析、器乐、舞蹈等课程,并开展“百姓云舞台”“学员风采展示”“学员摄影作品展”等线上展示系列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市群艺馆还先后深入德惠、九台、双阳、公主岭、农安开展基层文艺骨干公益培训班,使来自36个乡镇、134个村、26个街道、18个社区、40个文化大院、141个艺术团近2200人从公益培训中受益。
放眼正奋进在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北国春城,新时代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新时代群众文化“百花齐放”,使长春形成了一套立足实际、创新思路、深化内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化、均等化的实干经验。这些宝贵经验,让人民群众从“有滋有味”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汲取智慧力量,收获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春注入了强大动力。
(来源:掌上长春)
【编辑:张靖】
【来源:掌上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