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记:金融界带你一文读懂中国即时零售第一股达达集团(京東集團騎手)
据路透消息称,达达集团此次计划发行2100万美国存托凭证,较此前1650万小幅增长,发行目标价为预计为16美元,按照鼓励设定15%的“绿鞋特权”,最高融资3.86亿美元。每股美国存托凭证代表4股A类普通股。主承销商为高盛、美银证券和杰富瑞。
同时招股书文件显示,京东和沃尔玛作为达达集团IPO基石投资者,将分别认购600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的美股存托股。而此次IPO募集到的资金,大约40%用于营销活动,扩大基础用户群;大约35%用于技术研发投资;剩余25%将用于一般性企业用途,以及可能包括的运营资本需求,以及潜在的战略性投资和收购。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即将于6月5日登陆纳斯达克市场的达达集团
企业概况
公开资料显示,达达于2014年7月在上海成立,并于同月正式上线其应用程序并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一家离岸控股公司。随后在香港成立达达香港全资子公司。同年11月在中国上海设立达达荣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达达与京东建立合作关系,达达与京东到家合并成为达达-京东到家。2019年12月正式更名为大大集团,并对其旗下达达品牌更名为达达快送。
目前达达集团是国内领先的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由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两部分构成。达达快送是达达集团旗下中国领先的本地即时配送平台,通过众包模式,为即时配送中订单的频繁波动合理匹配运力,高效应对全年中各个订单量峰值。京东到家是达达集团旗下中国最大的本地即时零售平台之一,旨在让消费者、零售商和品牌商共同受益。
融资历史
回顾达达集团成长之路,从天眼查资料获悉,达达中国获得包括红杉资本,京东,沃尔玛在内的8轮融资。总共获得超12亿美元的融资金额。。
2014年,红杉资本合伙人沈南鹏内部孵化即时配送企业,由物流工程学专家蒯佳祺同年6月创建达达。除红杉资本外,如今达达的股东包括京东、沃尔玛、DST Global等等。
公司业务
达达集团分为两大业务板块: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其中达达快送主要经营最后一公里服务业务和同城送货服务,同时包含部分配送装备销售;京东到家经营即时零售业务。
在最后一公里服务中,达达快送作为快递物流公司(如京东物流)的运力补充,在“双十一”和“618”期间显著提升了快递物流公司的效率;在同城送货服务业务中,达达快送从商超、连锁店等接单,为C端客户进行配送,目前,达达快送的同城送货服务订单大部分来自京东到家、沃尔玛等关联方。
在即时零售服务中,京东到家依托达达快送和零售合作伙伴,京东到家为消费者提供超市便利、生鲜果蔬、医药健康等海量商品1小时配送到家的服务体验。可以说达达通过与京东的合并整合,以及与沃尔玛深度合作,已经成为中国本地按需零售和交付的领先平台。
达达集团利用众包模式运营本地按需交付平台,同时为零售商提供广泛的服务和解决方案,通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提高销售额,并为零售商提供拣货解决方案、协助实施解决方案。并且通过为零售商提供消费者关系管理(CRM)工具来促进系统的消费者管理和运营。
达达快送业务
目前达达快送通过数据挖掘和AI技术应用于大量的历史交付数据,以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更低的交付成本和更好的消费者体验。
• 智能订单推荐和调度系统。专有系统基于复杂的专有AI模型的建议,向骑行者推荐并发送订单,预先捆绑订单,并向骑行者建议最佳路线。
• 自动化的订单定价机制。使用深度学习技术,建立了一个基于算法的自动定价系统,在确保服务响应能力的同时优化了盈利能力。
• 数字化的车手管理系统。有效地跟踪,评估和管理数百万骑手的行为,以留住优秀的骑手并改善客户体验。
(1) 同城送货服务
三公里半径以内的同城送货服务,通常会在下订单后一小时内交付,超出3公里半径的订单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完成。 智能订单推荐和调度系统与众包平台上的骑手实时自动匹配订单。
系统根据骑手的实时位置(相对于发件人和收件人的位置,骑手的正常服务等级和功能范围)选择的一组骑手等待订单。骑手选择是否接单,系统向首先响应的骑手分配订单。最先相应的骑手从发件人处取得包裹并将包裹交付给指定的收件人。
在某些情况下,订单需要即时响应,系统会指定驻扎的骑手,自动分配订单。众包骑手也可以补充固定骑手的交付能力,两种骑手与智能订单推荐调度系统相辅相成,优化了交付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订单来源:订单主要来源于连锁店、中小型企业商家和个人发件人。商户使用达达快送履行京东到家的订单或直接通过达达快送来下达交货订单。连锁店包括大型商超如沃尔玛、永辉和华润万家等,还包括连锁经营模式下的药房、饭店和鲜货市场。
达达通常与总部的连锁商建立联系,以全面了解其要求和偏好,并为连锁店中的每个商店提供服务和支持。中小企业包括餐厅、花店和面包店,一般是来自于本地的商户。个人发件人使用达达快递来满足其急件的交付需求。
定价模式:在向商家和个人发件人收费时,达达使用两种定价模型来提供同城送货服务。对于特定的连锁商户,每个包裹均有固定费率,并按照协议下商定的价格进行调整。对于中小型企业和个人发件人,基于计算的城市/区域,交付的距离,包裹的重量/体积来定价,同时也考虑到恶劣天气条件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骑手短缺问题等。
(2)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
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指的是将包裹从快递站交付到最终目的地,交付时间通常不会超过四个小时。系统将骑手与快递站匹配。
骑手从快递站站收集包裹并将其运送到指定的收件人,由系统向骑手分配订单。骑手为匹配的快递站交付订单,快递站的主管对骑手的配送区域和能力做出评估,进而能够更有效地分配驾驶员,实现最佳的送货效率。
订单来源:达达快送主要为物流服务提供商(例如京东物流)提供最后一公里的送货服务。物流服务提供商一般会拥有自己的快递站网络,骑手从快递站提取包裹,订单分批下达。达达快送是京东物流的本地交付合作伙伴。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2个月中,京东物流的订单占据绝大部分比重。在“双十一”、“618”期间,达达快送为京东物流的运力提供了很好的补充。
定价模式:最后一公里订单通常收取固定费用,该费用根据与商家达成的补充协议调整。
京东到家业务
京东到家为平台上的参与者提供各种基于技术的功能和解决方案。,旨在让消费者、零售商和品牌商共同受益。京东到家是京东集团基于传统B2C业务模式向更高频次商品服务领域延伸发展出的全新商业模式,是 京东2015年重点打造的O2O生活服务平台,是基于传统B2C模式向高频领域的一个提升。
• 全渠道在线零售操作系统。通过统一的工具和界面,全渠道在线零售解决方案为零售商在线业务的操作系统。使零售商可以有效地管理其在线SKU,库存和促销,以及跨多个渠道处理在线订单。
• 个性化的购物体验。通过定制内容显示,SKU建议以及基于其购买习惯和与零售商的地理位置相近的搜索结果,来改善消费者体验和转换率。
• 定制和集成的履行解决方案。零售商端到端履行解决方案借助店内定制的拣选解决方案和仓库管理系统(WMS),“拣选助手”应用程序以及各种量身定制的交付策略,提高了零售商的在线订单履行效率。
• 全渠道CRM。CRM工具帮助零售商建立自己的全渠道会员计划,使他们能够通过更有效的营销来接触客户。截至2020年3月31日,嵌入“ Pan’gu Marketing”系统的CRM工具已被181家零售商所采用,涵盖24,000多家商店。
• 智能分类推荐。基于平台上获得的消费者见解,通过使用算法来帮助零售商提高产品可用性,这些算法提供适合每个零售商的产品分类和补货建议,旨在提高库存控制效率并改善销售。
• 智能线下商店解决方案。为零售店提供的自助结帐解决方案和Scan-n-Go解决方案可提高运营效率和消费者体验。
京东到家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或第三方操作入口点直接访问京东到家平台。通过与京东的合作,京东到家也在京东APP、京东微信小程序和京东官网中获得了流量入口。
消费者进入平台后可以选择相应的零售商,零售商的类别包括超市、新鲜农产品市场、药房、花店、面包店、时尚商店等。下单完成后,依托达达快送的即时配送服务及时交付订单。
订单完成后,京东到家会及时跟进新消费者。向新消费者提供优惠券等奖励措施,以鼓励重复购买。邀请消费者加入社区,基于社区的营销和鼓励重复购买来增强参与度,利用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在与不同类型的消费者互动时采用不同的方法。
财务数据
达达集团目前仍处于业务扩张期,近三年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2017/2018/2019年,达达集团的净收入分别为12.18亿元、19.22亿元和31亿元,2020年一季度,达达集团的净收入为11亿元,同比增长109.13%。
净利润方面,达达集团仍处于亏损中,但亏损增速逐步放缓。 2017/2018/2019达达集团净亏损分别为14.49亿元、18.78亿元、16.70亿元。2020年一季度净亏损同比减少17.21%。
支付给骑手的薪酬和激励措施是运营和支持成本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最近三年分别为15.26亿元、19.18亿元、26.791亿元,2020年一季度为8.751亿元,同比增长91.11%。
达达集团的业务收入分为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两部分:达达快送的收入主要包括向物流公司、连锁商家、中小企业商家和个人提供的最后一公里和同城配送服务的收入;向骑手出售配送设备的收入。
京东到家的收入主要包括向零售商客户提供的同城配送务;使用京东到家平台向零售商收取的佣金;向品牌所有者的在线营销服务;向零售商提供包装服务。
达达快送净收入从2019年一季度的3.3亿元增长81.2%,至2020年一季度的5.9亿元,最后一公里服务和同城送货的订单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50.0%。该部分业绩的增长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与京东物流加强合作从而提升了最后一公里服务的订单量;为连锁店提供的同城配送单量提升。
京东到家净收入从2019年一季度的2.0亿元增长154%,至2020年一季度的5.1亿元,该部分业绩增长来源于:平台活跃消费者数量增加、每单收入提升导致的GMV上升;由于品牌拥有者开展了更多的促销活动,导致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增加。
股权结构
达达集团与不少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一样,也是一家可变利益实体(VIE)。这种公司结构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为规避中国企业面临的外资直接持股限制。
这次上市的主体Dada Nexus注册于开曼群岛。Dada Nexus全资拥有香港的Dada Group,后者在中国内地又有三家全资子公司,分别是:
上海鲜莳极速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简称鲜莳极速);
上海京东到家元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简称京东元信);
达疆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注:简称达疆网络)。
在VIE架构下,达达在中国的实体,持有在当地开展业务所必需的许可和执照,另一个在境外(注册地为开曼群岛),方便外国投资者入股。中国实体通常由公司高管持有,按照合约协议向境外实体支付各项费用和特许权使用费。
股东持股
达达集团董事和高管在首次公开募股前持有公司88522776股普通股,占总股本的9.7%。在首次公开募股后,他们普通股不变但占比增长至10%。
京东持有415435946股,发行后占比47.5%
红杉中国持有91913175股,发行后占比10.5%
沃尔玛持股87411167股,发行后占比10%
DST基金持股76055489雇,发行后占比8.7%
达达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蒯佳祺旗下公司Pleasant Lake Limited代持其67465585股。
企业高管
蒯佳祺Philip Kuai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CEO)
蒯佳祺先生2014年创立了达达,2016年与京东集团旗下京东到家合并,形成现在的达达集团。在蒯佳祺先生的带领下,公司先后获DST、红杉、京东、沃尔玛等顶级风投基金和战略合作伙伴投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3亿美元。在创立达达集团之前,蒯佳祺先生曾是易传媒和安居客的早期核心成员和高管,并拥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流工程硕士学位。
杨骏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CTO)
杨骏先生曾在Google和Facebook总部工作近7年,作为Facebook最早期的华人工程师之一加入并带领多个研发团队;负责过朋友推荐系统和多个广告产品和后台,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进行广告优化。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后获得卡耐基梅陇大学博士学位,从事机器学习和多媒体分析方向的研究。
陈兆明首席财务官 (CFO)
陈兆明先生自2018年12月起担任达达集团的首席财务官。 此前,陈兆明先生于2012年12月至2018年11月担任中国领先的品牌电子商务服务合作伙伴宝尊公司(Nasdaq:BZUN)的首席财务官。陈先生还曾于2011年至2012年担任中国在线社交商业公司拉手网(LaShou Group Inc.)的财务总监。毕业于复旦大学,同时是中国注册会计师(CICPA)及特许金融分析师(CFA)。
行业前景
即时配送产生于网购,兴起于外卖发展于新零售
本地零售市场庞大并持续增长
本地零售是中国线下零售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供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产品,包括快速消费品,新鲜农产品和美容产品。中国本地零售市场的主要销售渠道包括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和百货商店。根据艾瑞咨询报告,2019年中国本地零售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13.1万亿元,并将持续增长,而中国本地零售市场的 线上线下渗透率预计将从2019年的0.6%增长至2023年为3.5%。
超市与本地零售市场的快速发展
超级市场部分是中国本地零售市场中最大的部分,在2019年约占当地零售额的23%。该部分相对分散,由全国性大型连锁超市、规模较小的区域性参与者,以及在各自地区服务的小型本地参与者。此外,该细分市场的特征是具有高消费频率和易腐烂性的产品类别,例如快速消费品和新鲜农产品。预计中国的超级市场部分将主要保持离线状态,与最终消费者的地理位置接近。
尽管超级市场部分具有非周期性,但许多线下零售商的增长仍受到传统的,效率低下的关键活动的阻碍。结果,这些参与者无法享受在线到离线零售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带来的运营效率和消费者洞察力的提高。这为具有广泛消费者影响力和技术知识的开放平台创造了重要的合作机会。
按需零售平台出现
中国本地 的按需零售市场见证了数个大型高效平台的出现,这些平台利用技术改善了消费者的零售体验。尤其是,超市部门中的独立按需零售平台通过允许消费者浏览,比较,购买和安排通过在线渠道从其本地超级市场交付货物,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杂货店购物体验。这些平台为超市运营商提供了开放的在线市场,为传统的离线渠道提供了可靠且快速增长的替代方案。
根据艾瑞咨询(iResearch)报告, 预计中国超市领域的本地按需零售GMV有望实现显着增长,预计在2019年至2023年之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9.5%。下图显示了中国超市中的本地按需零售GMV。
中国超市领域本地按需零售GMV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在线到线下普及率的提高。根据艾瑞咨询(iResearch)报告,预计中国超市领域的线上到线下渗透率将从2019年的1.4%增长到2023年的10.6%,这归因于有利的需求和供应动态。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JDDJ是中国超市领域最大的本地按需零售平台,按2019年GMV计,约占21%的市场份额。该领域第二至第五大玩家的市场份额范围从9%到16%。中国超市细分市场中的按需零售平台通常需要优质的按需交付网络,由于其频繁的消费和消费,需要提供及时而可靠的配送服务。
蓬勃发展的本地交付市场为本地按需交付平台提供重大机遇
在电子商务的强劲增长 和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变化以及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的推动下,预计到2019年至2023年间,本地交付市场的平均每日订单将以18.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以下显示了中国本地交付市场的平均每日订单:
按需交付部分已显示出超大增长
在2019年至2023年之间,中国的开放式按需交付市场预计将以30.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超过中国整体本地交付市场的增长速度。下图显示了中国开放式按需交货细分市场的平均每日订单:
投资价值
1. 供需两端发力,协同赋能
达达快送和京京东到家两者相辅相成、彼此赋能,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取得了显着的协同效应。达达集团与沃尔玛,永辉和华润万家等连锁超市建立了强大的战略联盟。依托形成的战略联盟和合作伙伴关系,达达集团持续扩大用户基础,进一步提高配送效率,改善消费者体验,扩大和加深对零售商和品牌所有者的服务,在提高连锁超市运营效率的同时,达达集团也能够不断实现技术优化迭代。
达达集团是京东物流的本地交付合作伙伴,达达快送平台由于与京东物流合作而获得更多的订单量。此外,在京东移动应用、京东官网和京东的微信小程序上获得流量入口之后,达达实现了GMV的快速增长。
2.下沉战略与京东到家相辅相成
截至2019年9月底,京东到家已覆盖133个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数量占比2/3。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后,进一步深拓渠道,下沉网络,加速三、四线城市布局。伴随下沉战略,京东到家更加重视区域龙头商超,帮助品牌商加速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达达“智慧物流”系统可以在复杂交通路况下,为骑士实时规划最优的配送路径,骑士可以用更短时间完成订单的配送。而“智慧物流”系统还能为骑士选择合适的品类订单或者顺路订单,在不影响配送时效的情况下进行合并,同时配送更多订单提升人效,“双十一”期间达达骑士平均配送人效可提升约36.4%。
3.优化骑手管理,动态定价模式
达达集团85%订单在一分钟内响应,平均交付时间在30分钟左右。使用深度学习技术,达达建立了一个基于算法的自动定价系统,在确保服务响应能力的同时优化了盈利能力。有效地跟踪、评估和管理数百万骑手的行为,以留存优秀的骑手并改善客户体验。
达达集团采用动态定价技术进行定价。作为一个信息平台,达达一端连接配送需求,一端连接运力供应,平台的高效运转取决于平台对供需平衡的调控能力,供需不平衡可能从空间、时间与订单等维度出现,达达通过多因素建模进行动态定价,以调节运力供需平衡,达到用户体验与资源利用的平衡点。
4、盈利取决于订单密度、配送单价、活跃用户数与货币化率
随着更多连锁商家同城送货服务的入驻,以及并加深京东物流的合作,达达快送平台的服务收入将继续增加。京东到家受益于整体销量提升和佣金率的合理提高,也将实现高速增长。
企业风险
首先、国际因素的不稳定性,以及中概股整体处于市场高度关注之中。近期地缘政治风险升级,同时在瑞幸咖啡事件之后,美国参议院紧急提议一项关于《控股外国公司责任法》的提案,而此项方案很可能获得众议院和总统特朗普的批准。这将对中概股的估值以及走向存在潜在影响。
其次、从达达财报数据表现看。虽然在达达与京东合并之后获得巨大发展。近三年整体收入复合增长率为59.54%,其中达达快送为51.6%,而京东到家为86.24%。2020年Q1,整体收入增长了100.6%,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收入分别增长81.04%和154%。收入增长未能为公司带来盈利。达达集团在2018及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2.83亿美元和4.38亿美元。
但同时数据显示,达达在此期间净亏损分别为3.51亿美元和3.48亿美元。可以在实现高成长的业绩后未能实现盈利,依旧处于持续烧钱阶段。三年多累计净亏损超50亿人民币,这样的烧钱模式仍未能看到转机。其经营现金流净额常年处于负数状态,资金补给完全靠融资,一直依靠京东、沃尔玛的持续投资,但企业的成长若只依靠不断融资输血恐难持久。以“抱大树”的姿态冲击美股上市,不免令市场之一为资本方趋势,而此前达达的融资方式以发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为主,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退出就只能等到上市了也似乎佐证一些。。
第三、2017年到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个月,达达集团来自京东的收入分别占到了56.8%、51.26%、51.16%和38.17%,一直保持在一半左右的贡献率。其次是沃尔玛,2016年沃尔玛对其战略投资5000千万,2018年成为达达集团关联方,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个月,来自沃尔玛的的净收入分别占到4.6%、13.0%和14.9%。这种营收主要来自少数客户的模式,不但表示达达的抗风险能力不强,更向竞争对手暴露出致命的缺点。
第四、达达集团主要采取的是众包模式,公司骑手主要由兼职众包人员以及外包机构的一些骑手组成。因此无法对骑手进行很完善的管理。其次虽然利用众包模式得以快速扩张,但是骑手支出之重,达达还能坚持多久,毕竟一直亏损的状态要迎来盈利也不是一朝一夕。如何通过提高交付效率来降低骑手成本,以及如何降低其他高昂的运营成本也是达达面临的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五、2019年中国本地零售市场的线上到线下渗透率为0.6%,本地零售业作为中国零售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这也就意味着发展前景广阔必然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来分这一块蛋糕。各类电商平台、快递物流企业、第三方运力平台如蜂鸟、美团等纷纷加入即时配送市场。
另外以中通、圆通、申通等快递企业为主的快递物流体系,蜂鸟、点我达等新零售即时物流,各方都有不错的实力与竞争优势。在以阿里、美团等巨头深度布局下沉市场,利用大数据与科技的同时,达达想要突出重围,前路并不轻松。
写在最后
瑞幸造假事件带给中概股商业信誉的阴影,还未散去;疫情的影响还在继续,美国疫情问题还在扩大;就在一个看起来十分严峻的时间点,达达这个中国领先的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毅然决然选择前往美国IPO。鲁迅先生曾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而像达达集团这样敢于面对惨淡的市场逆势冲击上市,也称得上真的勇士。
现在的达达赶上了中国实体连锁和零售业全面拥抱线上经营的历史最佳时期。这个具有年均具有30万亿规模的中国第一消费产业,理论上都是达达中长期的市场发展机遇。
当然面对的困难很多,上市背后是日趋严峻的竞争环境。行业内的搅局者不但层出不穷且潜力可观,物流企业近几年也纷纷“下海”。 面对越来越多的活跃者抢食。获得资金输入固然可喜,但行业格局尚不明朗,依靠更快的服务模式或者凭借更舒心的服务态度来赢得消费者的认同也需要时间。
当然,所谓的第一股总会首先获得市场的红利,也必将面临市场犀利考验。俗话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达达逆境上市究竟是欲速不达抑或使命必达,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