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于热_灸于穴_行于经_通于络_深度中医精华热敏灸技术全分享(熱敏穴位單點)

admin admin
2024-07-12
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明显提高了艾灸疗效的一种新技术。热敏灸技术与传统悬灸技术一样,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常用于寒湿痹痛、脏腑虚寒、阳……

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明显提高了艾灸疗效的一种新技术。
热敏灸技术与传统悬灸技术一样,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常用于寒湿痹痛、脏腑虚寒、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经络瘀阻等证及亚健康调理。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穴位热敏现象

敏于热_灸于穴_行于经_通于络_深度中医精华热敏灸技术全分享(熱敏穴位單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见图1)。

图1透热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片状扩散(图2)。

图2扩热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一定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到达病所(图3)。

图3传热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的部位感觉甚热(图4)。

图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见图5)。

图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

6.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见图6)。

图6其他非热感觉

以上穴位热敏现象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相关穴位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非相关穴位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
这种现象称为穴位热敏现象,这些已热敏的穴位称为热敏穴位。

(二)穴位热敏的探查

1.灸材选择

热敏穴位的最佳刺激方式为艾条悬灸,故选择纯艾条作为穴位热敏探查的灸材。

2.探查准备

保持诊室安静,温度在24℃~30℃。
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探查部位,放松肌肉,均匀呼吸,思想集中,体会艾灸时的感觉。
医生集中注意力于施灸部位,询问患者在艾灸探查过程中的感觉。

3.探查部位

穴位热敏是疾病在体表的一种反应状态,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机体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理变化。
不同病症穴位热敏的出现部位是不同的,但是有其规律,不同病症的穴位热敏高发部位见下述。

4.探查手法

用点燃的艾条,对准上述选择的热敏穴位高发部位作为施灸部位进行悬灸探查(距离皮肤3cm左右处),使患者局部感觉温热而无灼痛感。
常用的悬灸探查手法有回旋灸、循经往返灸、雀啄灸、温和灸等。
探查热敏穴位可以采用单一手法,灸至皮肤潮红为度。
也可采用4种手法的组合。
采用组合手法时,按上述顺序每种手法操作1分钟,反复重复上述手法,灸至皮肤潮红为度,一般2~3遍即可。

(1)回旋灸(见图7):用点燃的艾条,与施灸部位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均匀地往复回旋熏烤施灸,以施灸部位皮肤温热潮红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施灸部位的气血,主要用于胸腹背腰部穴位。

图7回旋灸

(2)循经往返灸(见图8):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匀速地沿经脉循行方向往返移动施灸,以施灸路线温热潮红为度。
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通经络,激发经气。

图8循经往返灸

(3)雀啄灸(见图9):用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活动施灸,如鸟雀啄食一样,以施灸部位皮肤温热潮红为度。
雀啄灸有利于施灸部位进一步加强敏化,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产生灸性感传奠定基础。

(图9)雀啄灸

(4)温和灸(见图10):用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cm左右处熏烤,使患者局部感觉温热而无灼痛感,以施灸部位皮肤温热潮红为度。
温和灸有利于施灸部位进一步激发经气,发动感传。

图10温和灸

5.穴位热敏的判别

穴位是否发生热敏是根据施灸部位对艾条悬灸的灸感反应来判别的。
在探查过程中,已发生热敏的穴位会出现上述6种灸感反应(即穴位热敏现象)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在此过程中,患者要集中注意力,细心体会施灸部位的灸感变化,当出现上述6种热敏灸感中的任何一种时,应及时告知施灸者。
只要出现上述穴位热敏现象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表明该穴位已发生热敏。

(三)热敏灸的施灸手法

热敏灸技术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往返灸。

1.单点温和灸(见图11)

此手法既可用于探查穴位,同时也是治疗的常用手法。
将点燃的艾条对准选择的一个热敏穴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每2分钟插入30秒钟的雀啄灸法,以患者温热而无灼痛感为施灸强度。
每穴施灸时间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不拘固定的时间。

图11单点温和灸

2.双点温和灸(见图12)

同时对两个热敏穴位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手法同单点温和灸。
每穴施灸时间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不拘固定的时间。
双点温和灸主要用于左右对称的同名穴位或同一经脉的两个穴位。

图12双点温和灸

3.接力温和灸(见图13)

如果经气传导不理想,在上述单点温和基础上,可以在经气传导路线上的远离施灸穴位的端点再加一单点温和灸,即双点温和灸,这样可以延长经气传导的距离。
每次施灸时间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

图13接力温和灸

4.循经往返灸(见图14)

此手法既可用于探查穴位,同时也是治疗的常用手法。
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脉循行方向往返匀速移动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而无灼痛感为施灸强度。
每次施灸时间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
此法适用于正气不足,感传较弱的患者。

图14循经往返灸

(四)热敏灸剂量

掌握最佳施灸剂量,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防止不良反应。
穴位热敏的施灸剂量不同于传统艾灸技术,是以上述热敏现象消失所需要的时间为每穴施灸的个体化最佳施灸时间。

二、常见疾病的热敏灸治疗技术

(一)感冒(普通感冒病)

感冒常由外感风寒,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疏风解表散寒

【方法】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及循经往返灸

【操作】

取穴:对穴位热敏高发部位上印堂、太阳、风池、风府、大椎、至阳、腰阳关等穴区进行穴位热敏探查,标记热敏穴位。

1.对于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前额紧痛的风寒感冒,进行上印堂穴单点温和灸。
可觉热感或紧压重感扩散至整个前额,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继而对太阳穴进行双点温和灸,可觉热感扩散至两侧颞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每天2次,灸至症状消失,一般1~2天即可。

2.对于头项强痛的风寒感冒,进行大椎穴单点温和灸。
自觉热感沿督脉传至项、背部或透向深部或向上肢传导或自觉有紧、压、酸、胀、痛感,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继而对风池穴进行双点温和灸,可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整个头项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每天2次,灸至症状消失,一般1~2天即可。

3.对于恶风、恶寒发热、全身乏力的风寒感冒,分别按序对风府、大椎、至阳、腰阳关穴循经往返和接力灸,振奋督脉阳气,祛寒解表,可觉热感沿头项背腰部督脉传导,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每天2次,灸至症状消失,一般1~2天即可。

【提示】热敏灸治疗风寒感冒越早越好。
还可以强身健体,在感冒流行季节可灸足三里、大椎等穴位,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对于体虚易感冒者,可在夏季进行预防性治疗。

(二)面瘫病(周围性面瘫)

面瘫常由风寒外袭,入中面部经络,以一侧面部肌肉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可按照2004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进行诊断。

【治则】疏风通络,行气活血。

【方法】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及接力温和灸

【操作】

取穴:对穴位热敏高发部位翳风、阳白、下关、颊车、大椎、神阙、足三里区进行穴位热敏探查,标记热敏穴位。

对于面瘫急性期:

1.翳风穴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深透且扩散至患侧面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2.患侧下关穴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患侧面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3.患侧颊车穴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患侧面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4.患侧阳白穴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扩散至整个额部或自觉局部有紧、压、酸、胀感,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5.大椎穴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深透或向四周扩散或沿督脉上下传导或沿上肢传导,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对于面瘫恢复期:

1.阳白穴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扩散至整个额部或自觉局部有紧、压、酸、胀感,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2.下关穴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患侧面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3.颊车穴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患侧面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4.神阙穴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深透至腹腔或沿两侧扩散至腰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5.足三里穴双点温和灸,部分的感传可直接到达腹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腹部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腹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足三里和腹部进行温和灸,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每次选取上述2~3组穴位,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共2~3个疗程。

【提示】

热敏灸治疗面瘫(急性期)越早越好。
对恢复期与后遗症期面瘫亦有一定疗效。
治疗期间应避风寒,忌冷饮。

(三)项痹病(颈椎病)

项痹常因督脉劳损、气血不足、感受外邪等导致经脉闭阻,以项部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颈部活动受限,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活血通经

【方法】循经往返灸、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及接力温和灸

【操作】

取穴:对穴位热敏高发部位神庭、风府、大椎、颈夹脊、肺俞、肩井、至阳穴区进行穴位热敏探查,标记热敏穴位。

首先沿督脉风府至至阳穴区段循经往返灸10~15分钟以温热局部气血,加强敏化,然后按以下分型治疗。

1.对于颈型颈椎病

(1)颈夹脊压痛点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向深部并向四周扩散或自觉项背部有紧、压、酸、胀、痛感,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2)大椎穴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沿督脉传至项、背部或透向深部或向上

肢传导或自觉有紧、压、酸、胀、痛感,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3)肩井穴压痛点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向深部或向上肢传导或自觉肩部有紧、压、酸、胀、痛感,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每次选取上述2~3组穴位,每天1~2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共2个疗程。

2.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按照上述颈型颈椎病治疗的基础上,继续对肺俞穴进行患侧单点温和灸或接力温和灸,自觉热感向项背部及上肢扩散传导至腕部,如感传不能至腕部,可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端点,进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腕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每次选取上述2~3组穴位,每天1~2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共2个疗程。

3.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神庭、大椎穴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向穴位深部或发生扩热或沿督脉传热,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每天1~2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共2个疗程。

【提示】热敏灸的适应症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

(四)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病常因急性损伤、督脉劳损、感受寒邪等导致经脉闭阻,以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为主要表现,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补益肝肾,温通经脉。

【方法】循经往返灸、单点温和灸及接力温和灸

【操作】

取穴:对穴位热敏高发部位腰俞、至阳、关元俞、腰部压痛点、承扶、委中、阳陵泉、昆仑等穴区进行穴位热敏探查,标记热敏穴位。

1.自督脉至阳穴至腰俞穴区段进行循经往返灸,可觉热感沿背腰骶部督脉传导,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2.腰部压痛点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向深部甚至腹腔或向四周扩散或自觉局部有紧、压、酸、胀、痛感或向下肢传导,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3.关元俞穴患侧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向深部或向四周扩散或有紧、压、酸、胀、痛感或热感沿下肢传导,部分的感传可直接到达脚根部,如感传不能传至脚根部,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分别放置承扶、委中、阳陵泉、昆仑穴进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脚根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关元俞穴-昆仑进行温和灸,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每次选取上述2~3组穴位,每天1~2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共1~2个疗程。

【提示】

热敏灸治疗面瘫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越早越好。
对恢复期与后遗症期亦有一定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应睡硬板床,卧床休息,症状明显好转后,可逐步进行背肌锻炼,并在腰围保护下下地做轻微活动。

(五)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痹,属于中医骨痹范畴,常因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劳损、肝肾不足、外邪闭阻经脉所致。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以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
活动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常反复发作,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通痹止痛。

【方法】单点温和与双点温和灸。

【操作】

取穴:对穴位热敏高发部位局部压痛点、内、外膝眼、梁丘、阴陵泉、血海、阳陵泉等穴区进行穴位热敏探查,标记热敏穴位。

1.膝部压痛点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至膝关节内或扩散至整个膝关节或局部有酸、胀、痛感,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2.内、外膝眼穴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至膝关节内并扩散至整个膝关节,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3.梁丘、阴陵泉穴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至膝关节内并扩散至整个膝关节,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4.血海、阳陵泉穴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至膝关节内并扩散至整个膝关节,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每次选取上述1~2组穴位,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共2~3个疗程。

【提示】

热敏灸对肿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佳,对无肿胀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一般。

三、禁忌症

1.中暑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等忌用艾灸技术。

2.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四、注意事项

1.如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保护好水泡,勿使破溃,任其吸收,一般2~5日即可愈合。
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适当外涂烫伤油等,保持疮面洁净。

2..注意晕灸的发生。
如发生晕灸现象,按晕针处理。

3.患者在精神紧张、大汗后、劳累后或饥饿时不适宜艾灸。

4.注意防止艾灰脱落或艾炷倾倒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被。
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的艾条套入灭火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
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大健康】头疗商业计划书(穴位亞健康項目)

【大健康】头疗商业计划书(穴位亞健康項目)

admin admin
3
2024-07-24
头疗商业计划书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打造自主品牌以穴位疗愈为主的产品,以头疗为切入点,从而达到抑制、缓解抑郁症和亚健康等问题。并在社区内提供下沉市场的生活消费必需品。通过专业的头部按摩治疗,心理咨询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广大居民群众缓解抑郁症状和改善亚健康状态。二、市场分析:针对下沉市场居民对亚健康和心理压力等问……...
美容师如何锻炼手部的力量给顾客做身体?(身體力量穴位)

美容师如何锻炼手部的力量给顾客做身体?(身體力量穴位)

admin admin
2
2024-07-23
1、按摩之前必须准确的掌握按摩的穴位不是说怎么锻炼手部的力量吗?为什么说道要准确掌握身体的穴位?我们美容师应该都知道,有一个叫开穴的说法,按摩最主要的目的是按摩对正确的穴位,才能让顾客感受到效果,因此准确的掌握好穴位按摩起来就会很省力!如果你不能准确的掌握穴位,从头按到尾,就算你再有力气也会累死,大家说对不对……...
女神私藏!美容与塑形兼备的神仙养生馆_锁住你的健康和美丽(私藏兼備養生)

女神私藏!美容与塑形兼备的神仙养生馆_锁住你的健康和美丽(私藏兼備養生)

admin admin
3
2024-07-23
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长期连轴转的工作时不时地通宵加班偶尔还要参加下熬夜大赛时间久了很容易出现问题2020年新春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掀起了一场“养生”热潮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不能只为了赚钱而放弃了身体是时候该找个地方给忙碌的身体放个假了全国首家艾灸坐熏的养生馆「火心养生堂」既有舒适的环境又有专业的理疗手法和设备快来和……...
中医:面部刮痧在家这么做_舒缓皱纹_刮出好气色!(刮痧面部中醫)

中医:面部刮痧在家这么做_舒缓皱纹_刮出好气色!(刮痧面部中醫)

admin admin
2
2024-07-23
面部刮痧是中医美容的一部分,调理经络和气血,是对整个人体“面”的调整。它能加速新陈代谢,疏通经络,畅通气血,深层排出面部毒素,使皮肤从内到外通透有光泽。中医 美容 美体 减肥 穴位 健康它对改善面部、颈部皮肤,对眼袋、黑眼圈,斑点痘痘等常见的皮肤问题有不错疗效。今天中医为大家带来面部刮痧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面部刮……...
中医建议:面部刮痧学会这5点_保健养颜_越活越年轻!(刮痧面部中醫)

中医建议:面部刮痧学会这5点_保健养颜_越活越年轻!(刮痧面部中醫)

admin admin
4
2024-07-22
面部刮痧是中医美容的一部分,调理经络和气血,是对整个人体“面”的调整。它能加速新陈代谢,疏通经络,畅通气血,深层排出面部毒素,使皮肤从内到外通透有光泽。中医 美容 美体 减肥 穴位 健康它对改善面部、颈部皮肤,对眼袋、黑眼圈,斑点痘痘等常见的皮肤问题有不错疗效。今天中医为大家带来面部刮痧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面部刮……...
三伏贴正当时(伏貼穴位人民網)

三伏贴正当时(伏貼穴位人民網)

admin admin
3
2024-07-22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药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利用三伏至热,阳气最盛之时,通过穴位贴敷,药物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达到振奋阳气、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的效果,减轻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症状,是一种绿色健康的“内病外治”方法。三伏贴的适应病症有这些:呼吸系统疾病,适用于慢性咽炎……...
最新评论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