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有个“黄河涯”竟然出了俩“阁老”(大學士尚書乾隆)
德州老年间传说:“德州城南有一条风水脉。”即那里可出名人名士。确实,在德州城的历史上,黄河涯镇的辖区内出了两个“阁老”,即谢家坟的谢陞谢阁老,纪庄的卢荫溥卢阁老。
何为“阁老”?《新唐书·百官志》中说:“(中书省)舍人六人……以久次者一人为阁老,判本省杂事。”即唐代对中书舍人中年资深久者及中书省、门下省长官的敬称,行使宰相权力。五代、 宋以后亦对宰相的称呼。明朝对翰林中掌诰敕的内阁大学士为“阁老”。清朝取消“阁老”称谓,但民间或仕宦之间仍称内阁大学士为“阁老”。
谢陞谢阁老
谢升的墓志铭拓片
谢阁老名谢陞(1579 - 1645),字伊晋,明万历三十五年(1608)进士。此人在德州城历史上争论较大。他一生多在明朝为官,先后曾任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等职。明崇祯十三年(1640),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之位进入内阁为阁老。两年后,既崇祯十五年(1642)四月,因犯错误而被罢官返乡。清朝进关后,他又在清朝廷任大学士不到半年后卒。
他这样的一个知名人物,在《明史》中没有名传,在《德县志》的人物传记里也没有他的位置,只是在他父亲谢廷策的传记后面记了一笔:“子陞,字伊晋,万历丁未进士,官至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初徵拜为左柱国内院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卒于官,赠太师,谥清义。”。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在《清史稿》里,对他的传记也只有四行多一点的文字。
明崇祯十五年(1642)时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谢陞,被崇祯皇帝罢了官。《清吏稿》说:“崇祯之季,明帝欲与我议和,陞洩其语,罢归里。”这句话绝对有水分。崇祯皇帝一直自视颇高,直欲宵衣旰食,情重振河山之志,决无与清“议和”的想法。可能是谢陞有过类似的提法,而遭崇祯的罢官而归里。
谢陞被罢官两年后,北京发生了“甲申之变”①大明朝灭亡。德州城也于四月八日被李自成攻陷。据《德县志》记载,乡人明御史卢世榷、赵继鼎,主事程先贞、推官李赞明、生员谢陛等合谋起兵,诛杀李自成所设伪官,时曾称“诛伪”事件。实际是他们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进行了镇压。
在卢世榷为他写的《墓志铭》中是这样说的:“公乃倡大义,授弟指率德人杀伪官于庭,德頼以安”就是说他是“诛伪”事件的幕后指挥者;
当清军欲要占领德州城时,他代头打开城门欢迎清军入城,演出了德州城历史上第一次“献城”投降的闹剧;当清朝廷请他入朝做官时,他又愉快的接受,且摇身一变成了清朝的大学士。而他最可耻的作为是:当多尔衮让他辨认明太子时,他举起了罪恶的脏手。
所谓的“降”字,多是在迫不得已之时而为之事,而当时却没有人把刀架在谢陞的脖子上,故他应算做投靠,即有一定的主动行为。故人们称甲申年德州城发生的“诛伪、献城”闹剧,谢陞系最大受益者。“以建极殿大学士共理机务”之位,由“明阁老”摇身变成了“清阁老”。可惜的是他八月荣升,第二年正月就病死了,美梦只做了半年左右,这可能是上苍的惩罚吧。 根据,谢陞在德州“诛伪、献城”事件中的表现,他当年被罢官时,人们都怀疑他有“降清”的说法,这就得以解释是正确的。故从此,谢陞乃至整个谢家,在德州城人的心目中,他只是个有“才”,而缺“德”之人,从而遭到全城人们的唾骂。
卢荫溥卢阁老
卢阁老墓碑
德州卢氏之祖籍为河北省涞水县,明弘治年间迁来德州城,注有德州左卫军籍,世居今德城区吕家街、卢家井等处。
后来有一支移居在南门里,清嘉庆年间,因卢荫溥任仁阁大学士,嘉庆帝命在城南纪庄建卢府后,移居城南纪庄。
卢家来德城后的一世祖卢径,只是一名普通的垦田兵士。二世卢宗哲,字睿卿,自幼勤奋好学,谙于经史,少有大志,明嘉靖十四(1535)考中进士。卢氏家族由此步入仕宦大族之列。三世卢茂由恩荫入官,官至归德府通判。四世卢永锡恩荫承德郎,官至户部主事;其弟卢文锡为太学生,官靖州州判。五世卢世傕,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著有《尊水园集略》,是我国杜诗学的奠基者之一。其兄卢世滋与六世卢裕,未出仕。七世卢道悦,康熙九年(1670)中进士,曾做过陕西陇西、河南偃师知县。八世卢见曾,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做过十几个地方的知县、知府、知州,两次出任江淮盐运史,执东南文坛之牛耳数载。同为八世的卢晓曾、卢显曾被选官为州同;卢闻曾为同知,卢辉曾为布政司经历。九世卢谦、卢谟、卢誾、卢瑛皆得恩荫,其中是三个进士之父的卢谦,恩荫受广平府同知。十世见诸文献的11人,惟独卢谦的四个儿子中有三人即卢荫文、卢荫惠、卢荫溥考中进士。老大卢荫文,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历任安徽建平(今河南省永城县西南)、泾县、舒城县知县,成为大学士纪晓岚的女婿。老二卢荫惠,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进士,历官四川巫山和河南渑池、偃师、孟县知县。老三卢荫溥,乾隆四十六年(1781)中进士,任过六部尚书的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死后加太子太师,官至正一品。老四卢荫长,乾隆三十年(1765)拔贡,候选盐场大使未上任。卢家十一、十二、十三世中,见诸于史籍的有13人,惟有十二世的卢庆伦考中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历官武英殿纂修、国史馆总纂、功臣馆纂修、文渊阁校理。
明清时卢氏家族在德州城的历史上,显赫了十三代、活跃三百余年。卢氏家族的人代代发奋读书,其一门就中过八位进士,通过科举、恩荫等入仕途达四十人,为世人留下各类著作近百部。这在德州城的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家族,就是在全省、全国这样的家族也不多见。
其中,卢荫溥(1760年-1839年)字南石,为体仁阁大学士的阁老。可卢阁老的名气似乎在卢家,不如乃祖卢见曾名气大。实际,他曾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称之为“三朝元老”,他从政五十余年,是个政绩显赫、寿禄双全的高官名士。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卢荫溥中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翰林院编修,为掌院阿桂激赏。五十九年(1794年)往山西主持乡试,充任副考官。乾隆六十年(1795年)提督河南学政。
嘉庆六年(1801),任军机章京。十三年(1808年),升鸿胪寺少卿,次年,迁光禄寺少卿。十六年(1811年)大学士戴衢亨病逝,帝以卢荫溥“诸习枢务,数奉有劳”,加四品卿衔,命在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不久迁通政司制使、光禄寺卿、通政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文渊阁直阁事、兵部、户部侍郎。十八年(1813),天理教首领林清派二百余人潜入紫禁城与清军激战,是为天理教之变。当时嘉庆帝在热河狩猎,卢荫溥“夜半闻报”,即“面进机宜”,回京后,在军机处“夙夜勤劳”、“赞襄机务”,调遣各地清军镇河南,镇压李文成动乱。嘉庆二十三年(1818),擢礼部尚书兼国史馆总裁,旋调兵部尚书兼署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
同年秋,授户部尚书兼吏部尚书。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卢荫溥偕托津,戴均元撰写遗诏,旋遭大学士曹振镛密奏道光帝,指军机拟遗诏犯了“重大错误”,错撰清高宗的出生地点。
道光帝大怒,严惩托津、戴均元降四级留任,逐出军机处;卢荫溥降五级留任,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旋调工部尚书。
道光元年(1821),任吏部尚书兼顺天府尹。同年,道光以“职任较繁”罢去卢军机大臣之职。七年(1827)兼任协办大学士。十年(1830),升体仁阁大学士。十一年(1831),充文渊阁领阁事。十三年(1833),以病乞休。道光十九年(1839)卒,赠太子太师,谥文肃。
卢荫溥仕途畅顺、腾达,除本身的刻苦努力外,不能忽略卢氏祖上的恩荫。一、他有个学富五车的外祖纪晓岚,仅其“辅导”一事,对他上科场也是大有裨益的;
卢氏书香之豪门,祖人的影响其因甚大也。为何大学士刘统勋为卢见曾“剖雪”,人们是心知肚明的。
故卢荫溥“至是始得应科学”,仕途之路也应算是有人铺通了的。
况且,乾隆皇帝对卢见曾的处理,他心中是有数的。乾隆二十七年(1762),卢见曾告老还乡过起了隐退生活。乾隆三十年(1765)南巡,路过德州时特亲书“德水耆英”匾额赐之。乾隆三十三年(1678)两准盐引案发,卢见曾被逮论绞,死于狱中。 三年后,大学士刘统勋②为其昭雪。
而卢荫溥仍少年得志,平步青云。更贵为阁老。《德县志》解析道:“自丁酉以至己丙,诸孙联翩取高弟,人以为食其先德,岂非笃论哉?”
丢弃在路边的卢阁老墓碑
荣也罢、耻也罢,他们在德州城和黄河涯镇争得了荣誉,德州人也因有其名人而骄傲过。
注:
1、甲申之变:这年吴三桂降清,“开关迎敌、引狼入室”,继而又奉命追杀大顺军和明朝逃亡政权,被清廷封为亲王。1678年他又称帝,而身败名裂。
这一年,德州城的谢陞“诛伪献城、引狼入室”,由明朝的阁老摇身一变成了清王朝的开国宰相。那知八月荣升次年正月病死,好梦不到半年。
在这段历史时期表演的其他人:如皇太极暴病而亡;多尔衮服毒身亡;洪承畴在唾骂声中进了阎王殿;张存仁得抑郁症去了阴曹地府;古人云:恶有恶报,这可能就是历史给这些人赏赐吧。
2、刘统勋(1698年—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人,清朝政治家。刘罗锅的父亲。雍正二年(1724年)中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刘统勋官至军机大臣,为政四十余载清廉正直,敢于直谏,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均有显著政绩。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猝逝于上朝途中,乾隆皇帝闻讯慨叹失去股肱之臣,追授太傅,谥号文正。
马惠彬,一九四四年生于德州市德城区桥口街,男、大学文化,企业退休员工。由于我生在运河边、长在德州城,对运河、对德州历史有着特殊的感情。故2005年退休后,便介入了对德州地域历史及德州运河文化的研究,先后写出了有关德州历史和运河文化的文章350余篇、二百万余字。并先后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上发表了260余篇。写出了各种类型的诗词歌赋等近300余首,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里发表了百余首。已出版了《德州史话》 一、二集,《北厂志》、《桥口街志》、《水兽旱船》等书籍。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求发布、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