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物语㊲丨过去老北京的服务业_都有哪些行当儿?(匠人剃頭鞋底)

admin admin
2024-07-21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司空见惯的老行当儿,如今只能在记忆和文字里找寻。作为一位地道的“老北京”,孟繁强年复一年地写下自己的记忆,讲述着他经历的岁月和变革。本期的京华物语,就来看看他笔下老北京的服务行当儿是什么样的。以下内容选自《老北京故人旧事》,较原文有删节,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老北京故人旧事》,孟繁强……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司空见惯的老行当儿,如今只能在记忆和文字里找寻。
作为一位地道的“老北京”,孟繁强年复一年地写下自己的记忆,讲述着他经历的岁月和变革。
本期的京华物语,就来看看他笔下老北京的服务行当儿是什么样的。

以下内容选自《老北京故人旧事》,较原文有删节,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老北京故人旧事》,孟繁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年12月版。

京华物语㊲丨过去老北京的服务业_都有哪些行当儿?(匠人剃頭鞋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文作者丨孟繁强

摘编丨安也

绱鞋铺

老北京有句口头禅:“脚底下没鞋,穷半截!
”说的是人们日常穿戴打扮,脚下必须配一双适合的好鞋,才能衬托出全身的衣着服饰更加靓丽精神。
假如全身穿戴时髦阔气,可是脚下却穿一双平庸破旧的鞋子,整体看来就显得上下两截,不伦不类,惹人耻笑。
想想很有道理,这就好有一比:家家都有陶泥花盆,单独看一眼很不好看,如果您把破花盆放在花梨紫檀的架子上,破花盆立刻就像价值连城的古董,所以脚上的鞋就是这花梨紫檀的盆架!

我小时候,街上有修旧鞋的摊子,也有“绱(shàng)鞋”的店铺,当然“绱鞋铺”也管修理旧鞋,但是他们主要的业务还是“绱鞋”。
所谓“绱鞋”,说白了就是“来料加工”——顾客在家里按自己的喜好,做好鞋面纳好鞋底,然后送到“绱鞋铺”加工完成一双漂亮的布鞋。
诚然,过去的“绱鞋铺”是与百姓生活中息息相关必不可缺的服务行业。

旧时,除了一些“摩登人物”穿皮鞋高跟鞋,一般人还是穿家里自己做的布鞋。
家里女人从十七八岁姑娘时就开始学做布鞋,直到出嫁变成白发老妪,一辈子都在为全家人制作各式冬夏单棉布鞋——做鞋是女人们炫耀自己勤俭持家和灵巧双手最好的展示。
布鞋一般都是西洋进口的黑色纯毛“崇福呢”或“礼服呢”做面料。

这种面料色牢坚固,光亮细腻,是做高级服装和鞋面的上好原料。
自己做鞋,工序繁杂,每道工序仔细制作,缺一不可。
首先要打“袼褙”,家里的旧衣裳和各色旧布头就是打“袼褙”的上好原料,先打半锅稀糨糊,找一块大些的木板子,把布铺在板子上,用手掌蘸着糨糊均匀抹在布上,布就贴贴实实粘到木板上。
再拿另一块布与刚才的布,对缝仍是如此操作,整块木板糊完了一层布再糊一层布,直至糊了四五层,层层糨糊层层布就可以了,糊了布的木板子立在院子里风吹晒干,过两三天干透了,顺木板的边缘慢慢揭下来,就是一张完整的“袼褙”。

开始做鞋了,女人拿出早已画好的纸样,在袼褙上剪出了鞋面粗坯,再把粗坯粘到鞋面面料上顺边剪下,另一面再粘好白色鞋里布,用细细的针线把鞋面鞋里与“袼褙”缝在一起,把边缘修剪整齐,然后用黑色斜纹布条延缝鞋口,一双鞋面就做好了。

相比之下做鞋底就比较费时。
剪好鞋底形的袼褙两层粘在一起,用白布包边糨糊粘牢,这算一个“单元”,七八个这样大小一致的“单元”再全部叠粘在一起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千层底”,放在重物下压实,过四五天鞋底就全部干透压平,粘好后的“鞋底”大约1.5厘米厚,白白的鞋底整齐规范,但这还不是真正的“鞋底”,还需要用麻绳千针万线紧密纳实才能成为一双结实的鞋底。

《城南旧事》剧照。

“纳鞋底”是最需功夫技巧又费时间的工序,坚实的“纳鞋底”需要结实的麻绳。

女人们去“麻刀铺”买来“麻皮”,耐心用梳头发的篦子把麻皮劈成细细的麻筋,再用专门打麻绳的工具——“拨槌”把三四根麻筋续在一起,打成单股麻绳,再两根拧在一起成为真正能用的麻绳。
用这样烦琐辛苦劳作打好的麻绳,再一针针纳鞋底。
鞋底纳一针挨一针,瓷瓷实实板板整整,纳好的鞋底再用铁锤砸实,就可以和鞋面一同送到“绱鞋铺子”去加工布鞋了。

“绱鞋铺”的师傅都是男人,别看男人五大三粗,做起这样精致的活计就需要技巧和力气。
绱鞋分“正绱”和“反绱”,所谓“正绱”,就是鞋面弯进去,与鞋底联合处整洁不露痕迹。
我们现在一般的皮鞋都属于“正绱”;所谓“反绱”,就是鞋面平铺与鞋底联合在一起,俗称“飞边儿”。
冬天的棉鞋鞋面很厚,不能翻转,就必须反绱。

“绱鞋”的工序更加复杂,用一个木质脚形“鞋楦”先把鞋底翻过去,用钉子钉在鞋楦上,再把鞋面打湿,鞋里朝外包在鞋楦上,用麻绳收口,鞋的各处都匀称平实了,就开始了真正的“绱鞋”。
待一针一线把鞋面与鞋底完全缝合完毕,鞋就绱好了。
启出钉子,拔出鞋楦,但这时的鞋面鞋底都是反的,这就需要更强大的技术——翻鞋!

鞋匠把整只鞋泡到水盆里,待鞋底吃透了水分,变得柔软,就从鞋跟开始慢慢用力翻转,翻转的同时一定要加倍小心,不能损坏鞋面任何一部分。
整个鞋翻好了,再把鞋面浸湿,放进两半截的鞋楦,加进“木楔子”,使鞋楦前后紧紧把布鞋“撑”实。
这样要经过五六天的时间,等布鞋完全干燥了,拔出鞋楦,就是一只美观像样的布鞋。

为了使布鞋的黑鞋面白鞋底更加精神耐看,还要用一种“白膏子”均匀抹在鞋底边缘,再用钢质“压子”划压白膏子,压过的鞋底边缘就发出了白亮闪耀的光芒!
等到顾客前来取鞋,鞋匠从架子上拿下新鞋,用刷子刷去浮土,一双漂漂亮亮干干净净的新鞋就交到顾客的手里。
费工费时费力,要眼要脑要力!
工序这么复杂烦琐,技术这么高超,可是当年绱一双鞋的加工费也只够买六七斤玉米面!

从前,人们穿家做的布鞋,小孩穿“老虎”鞋,老人穿“老头乐”鞋,老太太穿黑缎尖口鞋,女人穿皮底缎面绣花鞋,男人穿圆口“便鞋”,姑娘穿“扣袢”鞋,学生穿“五眼”鞋,卖力气的穿“洒鞋”……这一切都是女人们一针一线劳动所得,都是“绱鞋铺”的鞋匠至高的技术所得!

思想起来中国民间的“布鞋”“绱鞋”真是集合了劳动人民深情厚意与无穷智慧,可是这伟大的智慧却都在短短几十年间里,随时代大潮逐渐被社会无情地淹没和遗忘!

磨刀老头

“磨剪子嘞——抢菜刀——!

这高亢的吆喝声您一定听到过,歌手刘欢还有一首歌《磨刀老头》,歌里就有磨刀人的吆喝声。

如今,大家都把这磨刀的吆喝当作老北京的韵味欣赏,当作老北京的民俗尽情回忆。
磨刀人大部分是老年,有谁能知道当年那些磨刀老人工作的艰辛与生活的苦难?

他们在农村勤恳耕种劳作,强挺着欲折的老腰,为自己也为儿孙拼着老命,挣得一碗还算咽得下去的粗饭;为自己也为全家,盖得一间还能遮风避雨的土房。

农闲时农人不闲,不愿在家里给儿女造成拖累,就在自己已经枯瘦的肩膀上扛起那干硬的板凳来到城里,去做那自己还能撑得起的活计,因为城里人需要他们,他们也从城里人那里,换回一点强拼苦挣得来的一点响当当的零星碎银。

人们提到磨剪子磨刀,只想到他们大声吆喝,其实这一行当有两个派别。

一个派别是:吆喝带打响板;一个派别是:肩扛板凳嘴吹小铜号。

现在一般见到的就是吆喝带打响板的一派,和从前不同的是,现在吆喝远远不如从前的吆喝字正腔圆味道纯正,手里的响板也是破铁皮,做得粗糙不堪。
从前的响板做工很讲究,三扇铁页,上窄下宽,每片顶端有两个洞孔,用红布等距离片片串起,最上边是一个铜铁环,手拿圆环前后一晃,铁片碰铁片,发出“哗哗”的声音。

每当在家里听到街上的响板,我就知道一定是磨剪子磨刀的来了。
再听他们那抑扬顿挫的吆喝,声音悠扬,就像七月暑热吃了一个冰冻的凉柿子一样舒服顺畅!

那另一派吹号的不知是什么时候生成的,那黄铜制成的小号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也不大容易考证,他们为什么要用吹号作为叫卖也不明白,反正,这一派磨剪子磨刀的叫卖工具是吹号。
他们肩扛板凳,板凳上绑着磨刀石,手拿一个黄铜的小号,和现在铜管乐队里的一模一样边走边吹,吹出的声音也没有音符和旋律,只有一声长鸣突然一响震得吓人!

在年节前,尤其进了腊月,家家买肉做菜更需要利刀利刃,磨剪子磨刀的生意就格外火热。
不管是打响板的还是吹号的,不管是推着独轮车还是肩扛大板凳,有了生意就把家什靠近墙边,骑上板凳把菜刀卡在磨板上,磨刀石淋上清水开始磨刀。
有时家里菜刀用久了还需要“抢”,“抢刀”铁杆一尺多长,两头有小木把手,中间一个四五厘米长非常锋利的“抢刀”,把菜刀立起来,用“抢刀”顺着菜刀的刃口用劲地切刮,生生把菜刀两面多余的钢铁给刮下来,使菜刀薄而轻利而刃。

一把菜刀磨好了,除去了锈痕,发出了亮白的寒光!
手艺更奇的是还可以“吹发立断”,不过我只听说却没有见过,不知真假不能胡说!

磨剪子,磨刀,修理刀剪,花不了几多银钱!

请巧厨师,快刀生花,煎炒烹炸;

让妙裁缝,飞剪云霞,衣衫袍褂!

各行匠人在北京的大小胡同走街串巷,五行八作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修理雨伞

冬天恨寒冷,大雪压青松。

秋来落叶怨,哀树孤雁鸣。

春暖多刮风,浑天地也蒙。

只把夏季盼,又怕蚊虫叮。

早晚湿闷气,暑天热蒸腾。

晴天一身汗,阴天云雾浓。

还要天落雨,倾盆江河生。

欲往东门去,涉水不轻松。

擎支大雨伞,衣服洇湿烘。

抬头一看:噫!
雨伞漏了一个大窟窿!

北京的雨水只是“阵雨”,绝没有南方那样的连绵不断令人心烦的“梅雨”。
阵雨过后,乌云散去,阳光复出,树显油绿,花更浓香!
湛蓝的天空就像纯美的宝石,天边一弯七色彩虹。
地上一切清新干净,院子里瓦灰的墙壁,火红的榴花,淡粉的初荷,艳紫的莲瓣,翠绿的新叶,石青的苔藓,闪白的猫儿……这一切展现出一幅清美的水彩图画!
“修理——雨伞!
”胡同里传来修理雨伞的吆喝声!

下雨之前,人们想不起来雨伞。
大雨来临才拿出屋门背后的雨伞,打开一看,却早已被该死的耗子咬了一个破洞!
过去的雨伞是油纸雨伞,竹子的伞杆,竹子的伞骨,只有伞面是桐色的“油纸”,虽然有些笨重,但是使用起来还是得心应手。

“修理——雨伞!
”修伞匠人的叫卖没有“响器”,单凭一副咽喉似叫似吼,声音前高后低干艮倔闷,嗓音洪亮穿墙透户。
修伞匠人肩背一副“褡裢”,前面口袋装着手钻、刀铲、桐油、刷子;后边的口袋是竹管、竹签、铅丝、麻绳和“高丽纸”。

打开大门叫进修伞匠人,他就在门道里摆开架势修理雨伞。
支开雨伞展现破洞,匠人逐步拿出原料工具,先在伞面上下破洞周围刷了桐油。
待桐油微干,又拿出高丽纸用手撕下一块,带着毛边贴在破洞之上,再用刷子蘸着桐油刷一遍。
白色的高丽纸便牢牢粘住了破洞,同时也由白色变成了与伞面完全一致的桐黄色!
据说那桐油里掺进了猪血,变得既有黏性又不怕水浸,棉质的高丽纸也极具韧性,耐折耐磨经久不坏。

如此这般再贴一块高丽纸,再刷一次桐油,上边的刷完,反过来再刷伞里边的,如此三四次,那雨伞里外修理得平平整整,破洞不见了,俨然是一把整旧如新的雨伞!
继续去经风雨见世面了。

修理雨伞还可以换伞骨,换伞把,换整个伞面。
价钱要比买一把新雨伞便宜不知多少。

夏天是修理雨伞的季节,而且匠人只修竹制雨伞,修理其他的伞就是其他的行当了。

锔碗匠人

老北京不管贫富,居家过日子谁家有东西坏了旧了都要修理,可不像今天,不管什么东西坏了一扔了之,随便扔东西在当年一定被看成败家子儿,遭人耻笑!
过去人们对那些修理业者,天天见面也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司空见惯理所当然。
如今这些过去的民间技艺都变成了社会的民俗,变成了纪念的过去,变成了传承的知识,变成了今天的回忆!

六十多年前,我家老少四代人口众多,上至七十多岁的“老祖”(爷爷的母亲),下到比我小两岁的堂弟,房多院深,日常用品自然也多。
平时人多手杂,免不了什么东西碰了、摔了,或是什么东西日久天长需要修理。
奶奶房里案上摆了一对乾隆年间群桃祝寿珐琅彩大瓷盒,天青的底色,上面画了许多翠粉色鲜鲜大桃,蟠枝绿叶陪衬煞是好看,放在案上是庄重实用又清心雅致的摆设。
平时搁些时新糕点,不管存放多久不霉不干。

《茶馆》剧照。

瓷盒又大又重,又亮又滑,一次,奶奶去给老祖取点心,稍不小心抱在怀中的瓷盒盖子突然滑落,“嘭”的一声!
我们跑去一看,地上已是粉碎一片!

奶奶脸色吓得惨白,不知所措,慌忙蹲下身子,心疼地捡起残片,老祖听见声响走出房间,见这不堪景象,心里极不高兴,也只好看在奶奶已是有了孙子的人的份上“哼”了一声讪讪说道:“碎碎(岁岁)平安吧!
”沉着脸回到自己的房里去了。

家人拿来扫帚,奶奶亲自归扫碎片,边扫边说:“听着街上锔盆锔碗的来了,千万叫进来!
”我们小孩子就跑到门道里去等那“打小锣的”锔碗匠人。

以前谁家有的瓷器陶器摔了,小从酒盅小碟,大到洗衣盆大水缸,不管裂成多少瓣,在锔盆锔碗匠人手里不算回事,都能把碎片用铜锔子修好。
样子虽然不大好看,但照常使用。
锔盆锔碗的行头是一副担子,担子的一头是一个带抽屉的小木柜,抽屉里放着原料和工具。
木柜上面有一个木头的提梁,提梁的中间挂着一面锃亮的小铜锣,铜锣的两旁又分别用细线绳挂着两个小铜球,作为锣锤。
匠人挑起担子一走,那小铜锣摇来晃去,碰着小铜球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所以也叫“打小锣的”,那也就是“叫卖”的声音。
担子的另一头是个小木凳及其他零碎的用品。

胡同那头传来了“丁零当啷”小铜锣的声音!
我跑出门道看见那边真的来了锔盆锔碗的,挑着担子一摇一晃慢慢走近。
我大声喊叫把那匠人领进门,在门道里放下担子。
又跑进内院叫奶奶,奶奶知道“修理人员”来了,从屋子里拿出用包袱皮兜着的瓷盒子碎片放在匠人面前,匠人拿起往一起对碴,见不缺不少,便先和奶奶讲起价钱——大约用多少个锔子、得钻几个眼、一共需要多少钱,等等。
经双方讲好价钱,匠人就开始了修理工作。

身为小孩子的我好奇,蹲在一旁呆呆地看。
他在腿上铺上了一块厚厚的大布,从身后的架子上拿下了一副“金刚钻”,又把瓷片用两个膝盖夹住,左手拿一个白瓷小酒盅,扣在“金刚钻”轴的上端,右手拉弓子。
那弓子的皮绳绕在轴的中间,一推一拉,就像拉胡琴,开始在瓷片的边缘钻眼。

三下两下,瓷片上就出现了一个小洞,洞的周围还钻出许多白色粉末。
等把两块瓷片的小眼都钻好了,又从抽屉里拿出了小铜锔子。
铜锔子大约是一厘米,中间宽两头窄,两头各有小钩,把两头的小钩按在两块瓷片钻出的小眼里,再用小锤子轻轻地敲击两下,锔子便牢牢地锔住了破裂的瓷片。
然后在另一个小盒子里,用手指挖出白色的腻子,抹在锔子周围固定好了,一个锔子便完成了,接着再锔其他的锔子。

天都擦黑了,大汉还是那么认真仔细地工作着……快吃晚饭了,大汉叫奶奶:“老太太,您看看,锔好啦!
”奶奶闻声过去,从匠人手中接过锔好的瓷盒盖子仔细观看,已经摔碎了不知多少片的残物居然被匠人一点不落地全都锔在一起,成为一个整物,数了数一百多个锔子,用手轻轻晃了一下丝毫不松,奶奶不由得赞了一声:“好手艺!

大汉站在一边用毛巾擦着脸咧着嘴笑,接过奶奶递过去的工钱就要走了,奶奶看太阳已落,忙叫家人从厨房拿来两张烙饼、一碗大米粥、一碟咸菜送到大汉面前,大汉先是推辞,后来大概确实饿了,千恩万谢后蹲在地上吃了起来。

后来,那对大瓷盒一直摆在奶奶房里的案子上,盒子上一个个铜锔子就像闪烁的金星,看起来更有无限的韵味!

多年以后,乌云满天,暴风雨降临,臂膀上戴袖标的“红卫兵”来了,他们横眉立目、气势汹汹拿着皮鞭和木棍,不由分说理直气壮!
家里的东西被砸碎了,乾隆年的群桃祝寿珐琅彩大瓷盒被砸碎了——彻底地碎了,碎得无影无踪!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去锔盆锔碗。
锔盆锔碗的匠人不见了,锔盆锔碗的手艺或许失传了,锔盆锔碗这一行当或许消失了,留下的只有残存在头脑中的记忆!

剃头挑子

农历二月,男人们可以剃头理发了。

有一句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
”是形容“一厢情愿”。
古老的“剃头挑子”已经消失很久了,年轻人没见过剃头挑子,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剃头挑子”是一副担子,一头是一个木制的下大上小的矩形柜子,设有两个或三个抽屉内装各种剃头理发工具,又可以当作顾客理发的坐凳;另一头是一个木架,当中安装了一个小火炉,炉子上坐有黄铜洗脸盆供顾客热水洗头润发。
与木架相连又安装了镜子和可以搭毛巾的装置。
顶端还挂了“杠”刀用的磨刀牛皮条,洗脸盆旁预备了“香胰子(香皂)”,所以歇后语说:“剃头挑子——一头热!
”剃头匠人挑起担子走街串巷,手拿钢制“唤头”沿街拨响,声音悠远震颤,四合院里需要剃头的老少爷们只要听见“唤头”的特殊金属颤音,就知道是剃头的来了!

《剃头匠》剧照。

民间流传“正月剃头死舅舅”这样的民俗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恪守不变。
难道真的在正月里剃头会死去舅舅?原来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误传。

汉族自古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论调,对自己的头发更是保护有加,不能轻举妄动,如果损伤了头发简直就是剔命,是对父母极不尊重的反叛!
所以明朝以前人们一直束发于头顶表示祖先父母的至尊。

清朝顺治初年,原先明朝的文人墨客市井百姓仍旧怀念大明王朝多年的旧制,对于清朝皇帝下令所有汉人一律剃发束辫的命令反感异常。
清朝“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的杀无赦令,使汉人陷入极度恐慌。
但是汉人仍然思念旧的礼数,虽然已经被清人统治,但是汉人认为:正月为一年之首,用正月一整月不剃头的形式缅怀旧的章法,以抗议清朝强行剃发的专治行为,当时谓之“正月不剃发,以示‘思旧’”。
但是时间久了,流传得广了,不免出现偏差,传来传去就慢慢就变成了“正月不剃发,剃发死舅!
”这一可笑又奇怪的民间习俗。

“正月不剃发”的民俗既然已经被广大民间所承认,所以人们就规规矩矩遵守这一荒谬的民俗,头发长了就等待正月过了,到了农历二月初再踏踏实实地剃头理发,这就派生出了“二月二,理发日”这一清爽的日期!

一副担子唤吆喝,铜盆清汤偎热火,去辫留头满清起,精神焕发又蓬勃。
白布围巾似呆鹅,街边坐稳迷眼佛,快刀斩去烦恼丝,白亮油光如弥陀。

《剃头匠》剧照。

老北京有传统的剃头挑子、廉价的剃头铺和当时很新潮的“理发馆”。
新式的“理发馆”一般都是新派人物、学生、职员等人的去处,而老派守旧的人绝不会去门前。
那些转着红蓝白三色“走马灯”的外来户,认为从理发馆出来的人都是油头粉面妖艳无比,且世风日下全不像好人,归根到底还是老祖宗留下的“剃头”家什最好不过!

剃头匠人挑起担子稳稳走街串巷,左手拿一个像大夹子一样的钢制“唤头”,右手拿了比筷子稍粗的铁棍,插在唤头中间往前一拨,“唤头”就发出特殊的“嗡嗡”声。
那声音似钟似罄,远处听声音悠远悠扬,悦耳动听;近处听却是耳根发麻,浑身鸡皮!

北京电视台曾经请了一位“讲古”的人在节目里信口说“唤头”别称“惊闺”,这就十分不妥。
“唤头”就叫“唤头”!
所以讲说过去的事情要准确无误才是正理,不然篡改历史歪评胡说,就有不懂装懂贻误后代的嫌疑!
清代以前没有“剃头”,只有“梳头(篦头)”行业,梳头的匠人穿戴干净利索,腋下夹一蓝布小包袱,装着刀、剪、梳、篦、头绳、辫梢及“刨花”。

《剃头匠》剧照。

满族人统治下的中国,男人脑后都梳一条大辫,哪家的男人叫来了梳头匠人,先用剃刀把脑袋前半部的发茬剃光,再按摩通脉,打开发辫洗净,用细竹篦仔细通发梳理,梳掉碎发以后,抹上“刨花水”,再次用竹篦梳光理顺,编好发辫,续上辫梢,接好流苏。
编完的辫子看上去油光水滑,一拖落地,整个人也增加了无限风流倜傥!

清朝灭亡以后,袁世凯做了大总统。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人们被强制剪去辫子。
可是辫子没有了更觉难看至极,脑袋前半部寸草不生,右半部齐肩短发,走起路来一飘一摇,这就是人们戏称发型为“马子盖”的典故!

张勋复辟失败,“发型革命”又来“二茬”,这才生出了“剃头挑子”行当,直至后来的几十年,剃头挑子已经蔚然成风,遍布全国各地。
剃头匠人为客人剃头,围好大布,先用热水闷湿头发,拿出锋利的剃刀在“杠刀皮”上翻飞两面“啪啪啪”背完快刀,左手扶住头皮,右手准确下刀,手稳,刀快。
只见:头顶寒光闪闪,烦恼顿时全完。

顶上光秃无垠,脚下生出毛毡。
值得一说的是,这样特殊的剃刀现在已经彻底不见。
刀子用精炼锋钢打制,大约1.5寸宽,2.5寸长,有可折叠的竹管刀柄,拿在剃头匠手里运用自如锋利无比,真可说吹毛断发!

剃头匠为客人剃净头发收了刀具,再拿出“耳挖勺”,依次把客人的耳屎挖得干干净净,客人闭起眼睛舒服得龇牙咧嘴。
这时铜盆的水也热了,客人在盆边低了头,匠人手撩热水,仔细给客人洗净擦干,客人直起身子,匠人又使出十八般武艺在客人的头、颈、耳、肩、背、臂,尽情地推、捏、拿、揉、打、掐、摁、摇,使用各种按摩推拿功夫。
此时再看那位客人,像是散了架子腾云驾雾了。
到此,剃头的全部过程就完结了,客人晕晕乎乎给了钱钞,道声“辛苦!
”站起身摸着光头走了。

《剃头匠》剧照。

有一句俗语:“饱洗澡,饿剃头!
”剃过了光头肚子真是饿了,晃着亮亮的“电灯泡”去饭铺叫了一盘炒菜、二两烧酒开荤去了!

还有一件令人称奇的事,就是所有的剃头匠人身怀一件别人不会的技术——捏骨接伤!
谁家有摔伤、脱臼,只要伤者咬牙禁得住“疼”,则请来剃头匠人,三下两下就能治愈。
剃头匠人沉住心气,稳拿稳推,捏得病人吱哇喊叫,满头大汗!
剃头匠捏准部位猛地一下,病人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家人赶忙手掐“人中”,头蒙凉水毛巾,不一会儿伤者缓过气来,慢慢活动,就可以运动自如了。
剃头行业捏骨的规矩是分文不取,只要病家谢过回身就走。
这也彰显过去与人为善的社会良好风气!

如今,剃头挑子早已不见。
大街小巷尽是现代的超新式的“美发”“发廊”“发屋”,做出的头发也是新潮时尚,年轻人尽做潮流时尚的“先驱”。

剃头挑子再见了!
你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留在浩瀚历史记录的史册中!

原文作者丨孟繁强

摘编丨安也

编辑丨王青

校对丨危卓

来源:新京报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理个发_八十八_太夸张了吧?(理發師理發店祖師)

理个发_八十八_太夸张了吧?(理發師理發店祖師)

admin admin
2
2024-07-24
“托尼,你接待一下。”“先生你好!有预约吗?需要哪位老师为您服务?”“我们这里首席128、总监88、特级68、高级58、中级38、助理28……”我勒个去!现在理个发,也能把你整晕了!感觉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今天下午要参加一个活动。中午的时候,老婆把她的会员卡给我,让我去“梦巴黎美容美发机构”理个发 。我进去一……...
出售女性“剃头”资源十年_这个网站终于凉了(剃頭女性資源)

出售女性“剃头”资源十年_这个网站终于凉了(剃頭女性資源)

admin admin
4
2024-07-22
不过黑灰产那些事儿,最近我确实和大伙儿聊得比较少。客观上的原因是有的,互联网大厂的监管与审核力度加大,很多新生灰色产业链还没在网上发酵就被按死。能用于掰扯深挖的黑灰产现象,也就越来越少了。图源:网络传播杂志不过从说实话啊,网络黑灰产这种东西,还是很难被彻底封杀。毕竟这里面本就掺杂着大量利益,有买方需求,就有卖家……...
理发馆里的唐山话(剃頭理發理發館)

理发馆里的唐山话(剃頭理發理發館)

admin admin
2
2024-07-21
理发馆里的唐山话文章/唐瓦当绘画/赵以松理发过去仅限于男性,唐山话叫做“推头”,原指用“推子”(一种手动的理发工具)在头上推剪,后来有了电推子,还是叫做“推头”。坊间另一种称呼叫做“剃头”,这个名词较早,这是从大清肇建时强迫汉人留辫子传下来的,之前叫“剃发、剃须”。 “剃头”用剃刀(刮刀),“推头”用推子,“推……...
剃 头 匠:七八十年代以前行走在乡村的理发师_为什么轻易见不着了(剃頭的人推子)

剃 头 匠:七八十年代以前行走在乡村的理发师_为什么轻易见不着了(剃頭的人推子)

admin admin
2
2024-07-19
民间有句俗语——“剃头挑子一头热”,意思是说一个人对某一件事一厢情愿。什么是剃头挑子?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可能不多,五十岁以上的人知道的应该不少,就是走街串巷给人剃头的人挑的挑子。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很少有理发店,更没听说过什么美容院。一般人理发,都是谁家有把手动推子,让在行的人给理理发……...
贵阳贵乌南路街边_这位剃头匠3分钟“搞定”一个顾客(剃頭都是老張)

贵阳贵乌南路街边_这位剃头匠3分钟“搞定”一个顾客(剃頭都是老張)

admin admin
5
2024-07-18
换上新的刀片,左手稳住客人的头,右手执刀,刀光中黑丝飘落!颇有几分“敢问天下头颅几,且看老夫手段如何”的豪气,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剃头匠——老张。马路边,屋檐下,就是“老张理发店”。剃头匠与美发师有差距都是和头发打交道,但“剪头”和“美发”还是有颇多的差距。今年50岁的张青友,出门上班很简单:几把梳子、一把……...
用老手艺“剃头刮脸” 邢台女手艺人25年的坚守(刮臉手藝理發)

用老手艺“剃头刮脸” 邢台女手艺人25年的坚守(刮臉手藝理發)

admin admin
5
2024-07-18
剃头匠是中国民间的古老职业,剃头师傅手艺精湛,历史悠久。后来,这个职业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淡出。但是在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纳凉园街47号,有一间挂着“剃头刮脸”牌子的理发店,38岁的手艺人郭燕坚持用老手艺理发,传承技艺。郭燕从13岁开始当理发学徒,至今入行25年。因为她接待的都是周围的老顾客,因此她的店也没有起名字……...
最新评论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