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互助养老:“星星之火”势成燎原(養老老人互助)
红泥崖村:创新“脱贫”与“解困”方式
“大爷,今天我给你做芹菜炒肉和手擀面啊。”3月12日上午,日照市五莲县洪凝街道红泥崖村护理员王录红又拎着菜肉来到了村民郭公正家中。
今年80岁的郭公正和因残疾卧床的养子徐延光相依为命,平时都是在村里的互助养老服务站就餐。疫情防控期间互助养老服务站暂时关闭,村里就派护理员每天上门给他们洗衣做饭,嘘寒问暖。
“这段时间,不仅有护理员来给我做饭,还有村医来给检查身体,活了一辈子了,没想到还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政策。”郭公正的眼角泛起了泪花。
说起洪凝街道红泥崖村的“互助养老”,不少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2016年,有爱心人士为郭公正一家捐助了2400元善款。红泥崖村党支部书记张守英却“转了个弯”,同郭公正老人商量着,由她出面用这钱聘请平日里就对这对父子十分照顾的贫困妇女陈淑芳担任养老护理员,帮助照料老人一家。这样,老人实现了“养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护理员实现了“脱贫不离家、岗位送上门”,“脱贫”和“解困”两大难题同步得到了解决。
受此启发,村集体便仿此做法,出资聘请了本村4位有劳动能力、有爱心的贫困中年妇女,照顾全村18名失能半失能贫困老人。鉴于“一对多”上门服务存在时间、成本等一些不便,村集体又筹资建起“互助养老”扶贫服务站,统一配置了洗衣机、蒸饭车、厨具等。护理员每天在服务站为全村贫困失能老人洗衣、做饭和送餐,并定期到老人家中清理卫生、打理家务。受聘贫困妇女每人每月可享受700元岗位补贴。
红泥崖村“互助养老”扶贫做法实用有效、群众满意,很快,周边多个村也陆续学习开展了起来。为加快推广这一做法,2017年日照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日照市农村互助养老扶贫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同时,这一做法也在全省被推广,还被吸收进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指导意见文件中。
2018年,张守英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的创新奖。
摆渡爱心食堂:社会力量正在日益壮大
在日照,解决贫困老人“两不愁”的,不仅有红泥崖村这样的村集体,还有日益强大的社会力量。办有10家“摆渡爱心食堂”,为155位失能半失能贫困老人提供免费午餐的滕兆敏,即是其中一员。
也是在2016年,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的滕兆敏在五莲县见到了生活无法自理的孙老汉。孙老汉虽有低保金,但吃饭是大难题。滕兆敏答应要为老人建一所养老院,但地址还未选好,老人就去世了。
“有些事不能等!”在孙老汉去世不到一个月后,滕兆敏办起了第一家爱心食堂,免费为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午餐。
食堂刚开张时,那些平时无人照料的老人,面对久违的可口饭菜,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有位50多岁的侏儒症患者是食堂的长期受助者,一天,他郑重地找到前来服务的志愿者,表示希望能在生命走到尽头时,将遗体捐献给国家,以此回报社会。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爱的形式是丰富的。3年多时间,滕兆敏不仅利用筹集来的爱心物资,将食堂星火燎原般开到了10家,还办起了免费为贫困群众提供米面油、衣物、洗涤用品的“摆渡爱心超市”,让食堂和超市成为一个摆渡爱心、盛放爱心的港湾。目前,“摆渡爱心食堂”已累计筹款200余万元,12名贫困妇女依靠为老人做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增收近万元,已发展志愿者550名。
12349平台:政府引导构建长效机制
“你好,是12349吗,我家的大米吃完了,能派人给我送点来吗?”陈疃镇东陈疃村许家秘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在有需要时,他只需拿起专门为他配备的“一键通”手机,即可自动转接到12349“一键解困”服务热线,实现有求必应。
目前,东港区已为2000余名城乡贫困老人免费配备了这样的手机。
家里缺米少面了,水龙头坏了,断电了,突然不舒服了,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的小事,对瘫痪、失明、孤寡独居等贫困群体来说,却是大事、难事。而东港区12349“扶贫助老·一键解困”综合服务平台就是为解决这些“难事”而建立。
这一大数据平台能自动显示老人的姓名、电话、地址等基础信息,还能显示相关的帮扶资源,包括帮扶干部、爱心加盟店、社会志愿者、居家养老护理员、家庭责任医生等具体信息。
“平台给我们派活,一般是帮助求助者打扫一下卫生、做顿饭、购买物品等,都是在家门口附近。”贺方容是平台系统中的一名服务员,在不影响照顾一家人起居的情况下,她一个月差不多能多挣1000元。
近年来,日照不断探索:从“一对一”照料向“一对多”服务转变;从居家分散照料向幸福小院集中服务转变;从村居自发探索向政府引导下构建长效机制转变,在弘扬邻里守望相助传统美德前提下,适当体现市场经济劳务价值,形成了以“邻里互助、居家养老、多元投入、脱贫解困”为主要内容的互助养老扶贫新方式。
现在,全市已有584个村庄开展了互助养老扶贫,建起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站119个,选聘上岗养老护理员1613位,其中政府购买服务型岗位1000个,4618名失能半失能贫困老人通过“互助养老”扶贫方式得到了照料,真正实现了“两不愁”。(秦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