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米家扫拖到底贵在哪?溢价部分值不值?详评石头T6 机器人(機器人石頭溢價)
前些日子,楼主有幸被众测君翻牌,体验了一把刚发布的米家扫拖一体机器人。文章发布至今,评论区提出最多的问题就是:同为小米生态链下的产品,米家扫拖机器人和石头机器人T6的差别在哪里?石头比米家多出的几百块,到底贵在哪?究竟值不值?
巧得很,楼主手里恰好还有一台各位值友迫切想要对比的石头扫地机器人 T6,可以就值友的疑问给各位一个完整的答案。需要说明的是,石头的这款 T6,虽然命名为“扫地机器人”,但实际上,他也是扫拖一体的。
一、开箱展示
产品包装没有过多可以描述的,正面一个缩略图,展示了 T6大概的样子 ▲
全家福:主机、充电底座、滤芯、水箱、拖布/一次性拖布、说明书、水箱滤芯备件,外加一块同类产品中不太常见的透明塑料板——防水垫 ▲
主机顶部面板分两半,连接处正中位置有一个带石头品牌 LOGO的金属盖 ,下面藏着的是激光雷达传感器,用来在行进中构建地图,规划路径,并准确定位机器;带“roborock”英文标志的是一块可以掀起来的盖板;相对应位置,横向设置了三个实体按键,用来实现机器基本功能。
掀开顶盖后,可以看到横向放置的集尘盒,旁边是一个清洁刷,清洁刷另一头带刀片,方便清理缠绕的头发 ▲
取下集尘盒,可以看到吸尘单元的进风口。透过进风口,隐约可见红色的主刷滚轮;机器出风口在右侧垂直位置,上图无法完整展示 ▲
集尘盒出风口有一道素白色的滤芯,滤芯可以通过侧面开口掰下——灰尘倾倒也是通过这个开口。比较方便的是,滤芯可以水洗,但是再次使用前,请务必晾干。
将机器翻到背面,可以看到扫地机的基本结构:两侧两个对称的越障轮;前方一个小一些的万向轮;越障轮和万向轮之间,有一个边刷;而在机器正中间位置,则是可拆卸的主清洁滚轮 ▲
通过轻按活动扣,可以轻松取下主轮 ▲
关于主轮的结构,可以参考商品详情页介绍 ▲
如果在打扫后发现主轮有头发缠绕,可以按照图示的方法清除 ▲
因为主轮工作的时候是不断旋转的,所以用过相关产品的朋友都知道,上图所示的这种缠绕方式比较常见。通常,缠绕的头发不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但是出于清洁考虑,楼主建议定期清理。
和上一代产品不同的是,楼主手里的这款石头 T6可以外挂一个水箱。并且,在水箱上,又增加了一个小小的滚轮,方便水箱随着主机一同运行(图中为一次性拖布) ▲
拖布的固定采用导轨+魔术贴双重保障,这样保证了在使用过程中,拖布不会位移甚至脱落。在拖布下方,隐藏了三个“机关”——对称的两个圆环是水箱的滤芯,用来控制水箱的负压,也是水箱核心技术所在;另一个长条形的滑扣则可以选择出水水量大小。
这里楼主用一张特写展示一下水箱滤芯的具体结构。原包装附带的四个滤芯备件一并展示 ▲
而这张特写图展示的,则是用来控制水箱出水量的滑扣,总共两档可调,对应开孔尺寸有明显差异 ▲
最后从侧面看一下挂在机器人底部的这个水箱 ▲
水箱薄薄一层,作为用户来说,最担心的自然是续航问题——这么点水,足够打扫完所有居室么?
最后看一下充电底座。
底座设计比较有意思——背面的挡板可以拆卸,内部可以收纳充电线。用户可以根据使用场景中所需的电线长度,自由缩放。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让底座附近看起来更加整洁,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电线被机器人缠绕的风险。楼主个人感觉这个细节相当不错。
另外,和所有其他同类产品不同的是,这台石头 T6竟然还标配了一块透明的防水垫 ▲
乍一看,很丑。不但丑,楼主甚至怀疑是不是厂商对自己的水箱在静止状态下的防渗漏性能没有信心,所以设计了这么个东西,以避免纠纷
带着满腹的牢骚和疑惑,楼主查阅了相关,终于找到这样一条发布:
尽管我们的水箱不动不出水,但是我们扫地机拖完地之后,我们的抹布仍然有可能是湿的,对于木地板用户,长期潮湿的环境对地板也存在一定风险,所以我们设计防水垫作为选配部件,防止对木地板的损坏。但是在量产之前,项目组决定将防水垫改为标配,其理由是如果选配,有些用户不一定会购买,我们需要对所有用户负责任。这不仅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关键是我们选配件的计划是晚于整机计划的。于是项目组组织专人加班加点,驻厂进行跟踪,经过反复尝试才确保了防水垫的如期上市。
楼主暂且信了。但是实际使用效果还是等楼主亲自验证。
二、使用测评/对比
在上一篇关于米家扫拖一体机器人的测评文章里,很多朋友都在问:石头到底比米家贵在哪里?多出的这些溢价值不值得去多花?
其实楼主也一直有这样的疑问。
在这部分内容中,楼主将从续航、地图构建能力、避障能力、操控、噪音以及细节等方面对本文的石头 T6以及米家扫拖机器人展开详细的测评/对比。
1、续航
左:石头;右:米家
如果要说这两款机器之间最大的区别,那么从主观上来说,一定是续航。
两台机器都是从充电桩开始出发工作,也就是说,其初始电量均为 100%。非常巧合的是,在上面的截图中,两者剩余电量均为 81%。也就是说,两者消耗掉的电量百分比是相同的。
在上文所述的前提下,石头清扫面积为 30平米,持续时间 39min;而米家清扫面积仅为 12平米,持续时间也不及前者三分之一。两者之间的差距不可谓不大。
从实际体验来说,楼主住的房子建筑面积 139平,用米家扫拖机器人勉强可以一次完成清洁任务——前提是中间不要出岔子;而石头 T6完全没有续航方面的隐忧,用户甚至可以指定某些区域二次清扫。
当然,两者都支持断点续扫——这就意味着,如果永不不在意,米家机器人完全可以通过该功能实现多次连续清洁,来对全屋进行完整的打扫。
2、地图构建能力
如果说电池性能属于硬件,那么从软件性能来说,两者最大的差别则在于地图构建能力。但是这一方面的对比,楼主无法给出实质性的“证据”,更多地只能通过主观描述完成。
通过观察上面的对比图,我们不难看出两者在对房间轮廓的构建上的差异——粗看,两者勾勒出来的整体图基本吻合;但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二者的区别还是挺大的:T6呈现出来的路线比较连贯,并且通过 App用户可以实时看到机器人的运行轨迹和位置;相比之下,米家扫拖机器人路线不知道什么原因多处断开,在查看实时清扫情况时,只能看到地图更新,而没有实时路线数据。
通过对比红框内餐桌所在位置地图的构建,两者在地图构建能力方面高下立判。
除此之外,在划区清扫功能上,米家扫拖机器人只支持单区域划定,且不支持设置清扫次数;石头 T6则可以同时添加十个清扫区域,并且支持设置清扫次数。
总体来说,石头在地图构建能力上明显胜出。
3、清扫逻辑
机器人的清扫逻辑严重关系到工作效率。那么石头的清扫逻辑是怎么样的呢?
在上图中,通过标注在红框内的三个步骤,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首先沿墙走一圈,勾勒出房间大概轮廓;然后对该区域进行彻底清扫;完成清扫后,继续重复上述步骤,完成下一个区域的轮廓勾勒。
对比时间轴和电量变化可以发现,石头用 10%的电量,进行了 15分钟的清洁,完成了 12平米房间的打扫。
在清扫逻辑上,两者相同,都算得上比较智能。
4、避障能力
要讲避障能力,那么首先就得对比一下传感器。
上图中用线框圈出来的 4种类型传感器,两者完全重复,分别拥有,只不过叫法可能不太一样;在此基础上,石头增加了激光头压力传感器——防止机器卡死在诸如茶几边沿;沿墙传感器——保证机器在没有碰撞的情况下紧贴墙面行走;双电子罗盘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计以及风机转速传感器(楼主不知道具体功能,各位可在评论区指点一二);至于尘盒/水箱在位传感器以及里程计等,从功能上来看,米家应该也有,只是没有标注,因此楼主不再作为对比列出。
另外,虽然同样拥有悬崖传感器,但米家扫拖机器人配备的数量为 4个,而石头扫地机 T6则有 6个。对于复式或别墅用户来说,石头 T6的安全系数要更高一些。
至于避障能力究竟如何呢?这里楼主通过两张动图来说明问题 ▲
应该说,激光头压力传感器的存在,解决了楼主一直以来的一个痛点——楼主家的茶几,高度仅比扫地机厚度多出一点点,再加上底下铺了地毯,所以在此前,经常发生扫地机卡在茶几边沿无法脱身的情况。眼下这款石头 T61在使用过程中,确实没有再发生上述问题
5、越障能力
机器人能否在没有人工辅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房间的清扫,另一个关键的性能就是越障能力。
图中展示的是主卫与主卧之间的门槛石,这也是大部分家庭中常见的门槛。可以看到,石头扫地机很轻松地爬上了这个“台阶” ▲
官方标注 2cm越障,这一点与米家相同——准确讲,市面上大部分扫地机标注的最大越障高度都是这个数据。
6、操控
石头和米家均可接入米家 APP,均可与其他米家生态连下产品发生联动——当然,也可以通过小爱同学对机器人实现语音控制。关于 APP中的操作,楼主不做展开,总体来说,功能比较全面,也比较友好。
从图中可以看到,米家仅有两个按键,而石头有三个按键 ▲
两者共同拥有的两个按键的功能分别为开关/清扫和回充;而石头多出来的那个按键则是“局部清扫”。毋庸置疑,多出的这个按键,对于用户来说,方便很多。
举个最常见的应用案例:用户在拆完带泡沫的快递之后,地面一团脏乱,但是用户只想局部清扫。此时,对于石头 T61的用户来说,只需将机器搬到目的位置,然后按下局部清扫键;而对于米家用户来说,需要掏出手机,在APP中规划清扫区域。
孰简孰繁,高下立判。
另外,比较值得一提的是,石头T6在“设置”中支持开启地毯增压模式。在该模式下,机器人一旦识别到地毯,就会开启最大风力,吸出地毯缝隙中的脏污,做到了更“智能”。并且,同样是勿扰模式,石头支持自定义时间区间,而米家不支持。
7、边刷/主刷
在上一篇关于米家扫拖机器人的测评中,评论区出现了单边刷和双边刷孰优孰劣的争论。一开始,楼主也不清楚两者的差异在哪里——主观上来说,双边刷当然要比单边刷好!
然而实际并不是。这还得从边刷的功能讲起。
相信用过扫地机并且观察过机器工作的朋友都见到过这样的现象:眼看着机器人不断靠近杂物,但是却被旋转的边刷突然打飞
那么边刷的作用到底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捣乱”么?从设计的初衷来说,边刷的存在是为了将处于边角位置的杂物甩出,方便机器人将其扫入位于机器中间腹部的吸尘口。
在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会发现,双边刷的设计不但起不到提高清洁效率的目的,而且还会“帮倒忙”;在空旷环境的清扫中,边刷最好不工作,或者低速工作——这一点石头确实做到了。
动图中因为帧率的关系,边刷的运动频率可能看的不甚清楚。这里楼主用文字描述一下:
机器人在沿着柜脚和垃圾桶工作的过程中,边刷高速运转;但是当其一个“转身”,走向另一边空旷环境的时候,边刷立即开始降速。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实现节能;另一方面,有效避免甩飞垃圾。
主刷方面,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扫地机器人都采用浮动主刷,其优势在于可以紧贴地面,从而深入清洁地毯缝隙。比较遗憾的是,米家扫拖机器人依旧使用固定主刷,因此与地面的贴合性方面稍逊。
8、噪音
从商品详情页看,石头是把噪音控制优异作为宣传的卖点之一的。恰好,楼主手里有设备,那么我们就做个简单地对比。
两者都是在扫拖一体模式下,都是刚开始工作不久,周边都没有任何障碍物,也没有碰撞,没有语音播报干扰。
对比可以看到,石头的噪音控制确实略胜一筹。但若要说有质的差别,好像也无从谈起。对声音敏感的朋友可能会感觉差异明显一些。总之,楼主的态度是,既然选择了扫拖一体机器人,就要做好忍受噪音的准备,想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打扫卫生的朋友,请做好与楼下邻居做交涉的准备。楼主作为扫地机老用户,推心置腹地讲一句:当下的产品,在噪音控制上已经有了不小的改进,但是工作的时候肯定影响睡觉。
9、细节
细节方面,首先要说说这块防水垫的设计 ▲
作为用户来说,楼主第一眼看到防水垫时候的心情是:厂商自己都这么没自信吗?看来是要渗水
但是在初步了解这东西的设计背景之后再观察实际情况,楼主发现,机器人确实不存在主动渗水的现象。正如上文中楼主引用的那段文字中的描述,这东西存在的意义,更多地是在于刚拖完地时候,用来隔离湿拖布,而不是为了防止静止状态下的渗漏;而将其作为标配,大概是为了满足部分“更挑剔”的用户吧……
另外,在拖布方面,石头加入了 10片一次性拖布。
楼主记得在米家的测评中,有值友问道:谁来洗拖布?好了,现在你要的答案来了
三、总结
洋洋洒洒又是小五千字。关于石头的所有细节以及两款机器人的详细对比,楼主已在上文表述清楚,这里就简单再做一下总结。
总结主要针对两者差异进行,不再对石头的性能做单独描述。
※ 传感器上,石头远比米家更丰富,这也就导致了两者在地图构建能力上的明显差别;
※ 续航方面,两者的差别肉眼可见,米家相对更适合小户型用户;
※ 避障能力上,两者都还不错。但是因为缺乏沿墙传感器,米家实际上会不断试探性碰撞,而石头则是通过传感器感应,贴墙而行。对于不介意碰撞的用户来说,体验上不会有明显差异;
※ 两者对于清扫路径的规划逻辑基本相同,都是先“画出”轮廓,然后开始清扫,相对比较高效;
※ 面板硬按键上,石头多了一个局部清扫,操控更加方便;
※ 对于低矮家具,因为石头多了一个激光头压力传感器,因此不会被茶几、床沿等卡死,更加智能;
※ 工作噪音上,石头相对小一些;
※ 此外,细节上,米家的拖布位于充电器和机器人中间,在充电状态下不方便更换和清洁,而石头处于外侧;对于“定时清扫”功能的设置,石头更加人性化;充电桩方面,两者输出电压相同(20V),但是石头的输入电流更大,达到1.8A,米家仅 1.2A,因此充电相对慢一些——当然楼主个人是不介意这点差距的;另外,对于喜欢折腾的朋友来说,石头有多个语音包可选,可玩性更高,而米家扫拖只有默认一种。
以上对比,囊括了大部分的差别,但是肯定还有疏漏,欢迎各位补充。
至于标题中抛出的另一个问题:“溢价部分值不值?”,楼主认为这就属于见仁见智的问题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预算,也取决于用户的实际需求。
最后,恳请各位留下痕迹再走。如果可以,请点赞,打赏一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