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重”中之重--记徐州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兒童醫院重癥護士)

International Nurses' Day
一两岁甚至更小的宝宝住进ICU,家长该有多么焦虑啊。徐州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们,用她们的实际行动告诉你:请放心,在这里,有她们的精心呵护,宝宝能得到和家长一样的爱。
5月6日早晨,在徐州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们在交流。护士王莹说,1号宝宝是个5岁的腼腆小姑娘,通过游戏治疗能够将自己对妈妈的思念讲给小熊听,更努力的配合治疗,现在比之前开朗多了;护士许文静说,我看护的2号宝宝对小娃娃讲的故事,唱的儿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见我就笑,惹得我们总想逗逗她;护士刘静雅的眉头终于展开了,自豪地说,我让最难以打开心扉的3号忧郁症姑娘家长,意外的收到宝贝写给他们的一封信。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房莉说:“针对儿童特点,当孩子面对陌生的医疗和设备,未知的医疗程序,面临与父母的暂时分离,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我们不仅需要治好身体的疾病,更要关心心理发展,所以我们对人文建设也非常关注,护理人员给孩子讲故事,观看动画片,听音乐,画画等舒缓孩子分离性焦虑情绪,更是开设游戏治疗特色项目,对调节孩子的心情,缓解消极情绪,增强独立性等有着很好的效果。”
房莉说:“不是每一次抢救都能起死回生,但每一次抢救我们都全力以赴”, 作为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可以说在全院科室中专业知识是最扎实的,因为面对的是复杂多样的危重的病人,所以学习压力也是最大的,科室着重培养专业能力,定期知识能力考核,不断规范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能力,作为省、市级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不断推动重症护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她们还不断凝练科室文化,赋能品牌建设,将科室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业务上精益求精,服务上优化创新。她们积极打造舒适治疗环境,使服务更贴心,病室更舒适、整洁。
护理源于专业,服务创出品质。她们在工作中遵循“两条线”交班原则,顺序“从头到脚”:神志意识、呼吸、循环、肝肾功能、营养状况、感染防控、皮肤情况、其他风险评分及预防处理措施、患儿的特殊要求。每一个环节均以“三段式”汇报:存在问题、处理措施、效果评价(吸氧方式/呼吸支持、特殊用药、特殊治疗、阳性体征及化验结果、留置管路等),并实行一体化查房,实时动态掌握孩子的病情。
房莉介绍说:“服务创新无止境,我们朝着更高目标前进,近年来,我们建立多学科团队,实行多学科联动,比如和康复科、营养科、中医科联动,能让我们的有功能障碍的孩子早日动起来,让我们营养不良的孩子早日胖/瘦起来,让我们体质弱的孩子早日壮起来。让孩子早日的回归社会,享受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美好。除了这些,床旁血液净化,床旁支气管镜治疗,床旁超声等技术我们也能熟练应用。”
年轻护士宋思雨这样说:“虽然我们很辛苦,但谁都舍不下这份工作。守护生命,守护希望,这也是我的前辈们孜孜不倦的精神传承。”
图文 | 宣传科
编辑 | 高雨阳 赵恒欣
审核 | 姜伟
监制 | 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