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 安徽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職業教育特別報道實訓)
国家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于 2022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之高更是前所未有,进一步强调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2023 年 7 月 7 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加快打造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工作会议。省委书记韩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让各类人才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中各得其所、大显身手。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当下,安徽省现有职业院校 267所、在校生 148.6 万人,位居全国前列,年均培养技能人才近 50 万人。在省会合肥,数据统计,近 10 年来,平均每年新增人口约 20 万人,其中中职留肥毕业生约 1 万人,高职留肥毕业生约 6 万人。也就是说,每新增 3 人中就有一名是职校毕业生。职业教育及时为区域发展提供了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是合肥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密码”。
“一开始对未来比较迷茫,来到学校后,人生的道路渐渐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今年 17 岁的周振强,选择到合肥工贸高级技工学校读书,本只想取得学历的他,看到学校丰富的专业课程体系、认真负责的老师后,坚定了人生不应该碌碌无为、要有更高追求的想法。
6 月 14 日,合肥工贸高级技工学校智能制造系系部主任骆观斌指导该校学生进行发动机维修实训
合肥工贸高级技工学校与中德诺浩 ( 北京 ) 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中德诺浩班”,培养从事高端汽车的销售、保险、维保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2023 年初,合肥工贸高级技工学校与中德诺浩 ( 北京 ) 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中德诺浩班”,从全校范围内选择兴趣足、专业素养好的学生专项培养,目标是把他们培养成从事高端汽车的销售、保险、维保等工作的专业人才。周振强果断报名并成功入选,“不像以前学习主要靠死记硬背,在这里老师课堂上讲过后,大部分时间就要求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感觉很有收获。”
“我们引进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课程模式、评价模式,采用小班制教学,理论教学只占小部分时间,大部分为学生实训。”合肥工贸高级技工学校智能制造系系部主任骆观斌表示,职业教育主要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有职业担当的技术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德诺浩班的学生职业素养高、动手能力强,一般都能进入高端汽车 4S 店就业。
合肥工贸高级技工学校开设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每年为合肥地铁输送了大量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
作为一家综合性的国家重点技工院校,合肥工贸高级技工学校有着众多的专业设置,如航空服务、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汽车维修、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等,学生在这里总能找到一个自己适合的专业。
依靠合肥区域大型企业集中的优势,学校还与蔚来、安徽大众、江来、长安、联宝、长虹美菱、海尔等大型知名企业开展长期合作,安排学生到企业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开设企业冠名班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文化,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的技能人才。
合肥工贸高级技工学校教师叶雨晨(左二)向学生传授护理相关知识
护理专业是学校的另一个特色专业,近年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叶雨晨是该专业的一名老师,几年前,她通过世界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安徽省集训三进一考核,代表安徽省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出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优胜奖。如今,热爱这项事业的她立志将自己更多的经验传授给学子们,“在这里,同学们经过学习,不仅能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可以参加对口升学考试,获得全日制大专或者本科学历。毕业后,可从事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等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等工作。”叶雨晨说。
不仅如此,随着合肥地铁事业的发展,对城轨专业的用工需求也不断增加。合肥工贸高级技工学校因时而动,开设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每年为合肥地铁输送了大量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学生在相关工作岗位上受到了非常好的评价。
合肥市现代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数控加工车间内,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数控机床
学员在合肥市现代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汽车维修美容实训区进行喷漆实训
学员在合肥市现代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 PLC 技术实训室进行实训
在搭建公共实训平台方面,2017 年,合肥建成合肥市现代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投资 3.8 亿元,占地 48 亩,总建筑面积 5 万平方米,包括现代制造业、现代电工电子业、现代信息业、现代汽车业、现代服务业、创新创业孵化等六大技术中心,已建成汽车车间、数控加工车间、工业机器人、无人机、3D 打印、电子商务等多个单体实训室,拥有 3500 个工位。
公共实训中心本着“公用性、公益性、开放性、示范性”原则,面向合肥市区域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企业、社区开放,统筹组织实施专业实训教学;开展师资培训、技术交流;承担社区、企业等人员技能培训等。
“各个中心完全模拟企业的车间环境,用的材料、设备和企业一模一样,每个月平均三到四千的学生前来实训,通过实践能快速适应岗位需要。”实训中心张军老师介绍。
安徽有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高技术人才,如何发挥这些高技能型人才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出更多的本土“大国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此应运而生。
2023 年 6 月 19 日,在铜陵理工学校(安徽铜陵技师学院)焊接实训中心,国家级焊接技能大师董留寨正在指导该校学生张志远开展焊接实训。张志远即将代表安徽省参加 9 月 18 日在天津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
铜陵理工学校(安徽铜陵技师学院)焊接实训中心内,学生在进行焊接实训
铜陵理工学校(安徽铜陵技师学院)内,焊接技能大师董留寨在指导学生操作焊接机器人
董留寨焊接大师工作室,始建于 2017 年,2020 年被人社部认定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在安徽铜陵技师学院焊接实训中心。工作室现有一体化教师 12 人,其中高级技师3 人、技师 2 人、高级讲师 2 人。
近年来,工作室有效提高了区域焊接技能人才队伍规模,提升了焊接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了铜陵市焊接技术发展,累计为机械生产、化工生产、建筑施工、汽车维修等企业生产岗位培训考核各类焊接专业技术人员达 6000 余人次。组织学生实训实习 2000 余人。培养了焊接高级技师 48 人、技师 62人、高级工 335 人、中级工 500 余人,培养出国家技术能手 1 人,安徽省青年技术能手 1 人,铜都技术能手 1 人。
“社会上对这个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我们的学生就业非常好,很多还没有毕业就被企业预定了,他们把学生掌握的技术当宝一样对待。”董留寨介绍,自 2017 年开始,焊接专业有 100 多人毕业,从事一线工作的其实都辛苦,但收入比很多行业高多了。
长江淮河穿流安徽而过,丰富的水域网络让安徽省成为内河船舶船员大省,内河船舶船员作为特种职业群体,为内河航运经济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3 年 6 月 19 日,在位于铜陵理工学校(安徽铜陵技师学院)内的安徽省铜陵市内河船员培训学校的培训基地,船舶驾驶专业老师在指导学生操控船舶驾驶模拟器(组图)
2023 年 6 月 19 日,在位于铜陵理工学校(安徽铜陵技师学院)内的安徽省铜陵市内河船员培训学校的培训基地,船舶驾驶专业老师祁敏在指导学生操控船舶驾驶模拟器。作为铜陵理工学校下属机构,铜陵市内河船员培训学校成立于 2016 年,主要进行内河船舶船员基本安全培训,内河二、三类驾驶员、轮机员培训,以及全日制船舶驾驶专业的教学。2023 年 3 月,铜陵理工学校与安徽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船舶驾驶专业(3+2 高职)的人才培养协议,正式打通船舶驾驶专业的高职学历通道。
“目前社会化培训规模较大,主要针对全国各地相关人员的培训需求。铜陵本地注册的船员有近 8000 人,但培训非常欠缺。安徽有长江、淮河,还有引江济淮,培训的目标主要还是服务安徽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祁敏表示,以前船舶驾驶很多是家庭形式的传授,没有正规的学历教育,“学校船舶驾驶专业目前是安徽省唯一的全日制中专学历,毕业生可从事长江、运河沿线的大型航运企业和省内海事、航道、旅游景点、游艇俱乐部等单位的船舶驾驶、船舶维护保养和船舶管理等工作,就业前景非常好,工资待遇相对较高,今年 9 月就将正式开班。”
安徽省行知学校非遗理实一体实训室内,导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徽墨制作(组图)
非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职业教育与非遗文化产业融合,拓宽非遗文化传承渠道,安徽也有自己努力的方向。
7 月 8 日,在安徽省行知学校非遗学部砖雕理实一体实训室,实训指导老师方萌乐正在手把手指导学生学习砖雕制作。方萌乐的父亲方新中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手艺传下去。如今,他的学生们有的进入装修行业,有的抱团成立工作室专攻徽州砖雕艺术,都有很好的就业。
安徽省行知学校非遗教育(组图)
多年来,安徽行知学校通过聘请国家和省级非遗传承人、国家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徽学大师等 16 人长期担任客座教师、技术顾问,聘请 13 位徽雕工艺大师长期驻校任教;通过特殊的“校企合作”模式,累计开办徽州三雕、徽墨制作等非遗教育门类 12 个,建成非遗实训基地 1 个 1.6 万平方米、非遗展示馆 1 个,成功培育 8 个非遗门类大师工作室 11 个,既为各门类非遗传承人提供传承对象和传承场地,化解诸多非遗项目后继乏人的尴尬,又为职业学校教学节约了成本,真正达到校企双赢效果。
黄山地区是徽州艺术的核心区,这些年来,从行知学校走出去的徽墨、歙砚和“徽州三雕”毕业从业人员 1300 余人,其中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 88 人,为非遗人才培养、非遗技能传承、服务地方发展注入新动能。2022 年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展首届世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博览会,成为全省非遗特色职业教育的首创和典范。人人出彩、技能强省、助力复兴。未来,安徽将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着力发展贡献度高、认可度高、满足人人终身发展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不竭动力。
·END·
版权须知:未经本刊书面许可,任何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本刊图文内容。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文字:吴承江 黄洋洋
图片:黄洋洋
编辑:冷子璇
校对:刘 军
审核:孙 婷
《安徽画报》创刊于1958年,是安徽省唯一一份大型政经文旅类高端期刊,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安徽出版集团主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安徽画报》立足主流宣传阵地,以美图美文美术美味传播安徽形象,讲好安徽故事,画说美好安徽。2017年复刊以来,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佳画报”“中国最佳媒体融合奖”“安徽省优秀期刊”“安徽重要外宣窗口阵地”“安徽省版权示范单位”等。
加入画报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