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效能”提升“软环境” ——涟源市成功申报国家级政务服务集成式办理标准化试点项目|湖南日报(政務服務辦理)

湖南日报全媒体 李梅花 通讯员 卢利飞 刘乐根
【前言】
山水相“涟”,幸福之“源”。

涟源,地处湘中,是一个有着114万人口的大县。近年,涟源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政务环境更优、基层治理更实、碧水守护更清、产业发展更强、乡村振兴更富、文旅融合更美”,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涟源。
今天起,我们走进涟源,深入探究114万人口大县如何在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踔厉奋发,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重点提示】
“办事像网购”“最多跑一次”“大数据先行”……在娄底市涟源市,智慧政务已成为提升行政效能、满足群众多样化便利化服务需求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涟源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方面以整体政府理念推动服务集成,另一方面以数字科技手段助力协同发展,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擦亮“新政务·心服务”品牌,以一流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1年、2022年,涟源市连续两年获得全省“放管服”改革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今年5月,该市成功申报国家级政务服务集成式办理标准化试点项目,系全省唯一一个“行政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单位,也是目前县级市区中的第一个集成式办理标准化试点单位。
【经验探究】
办事进“一门”——
43个单位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设115个窗口,进驻主项839项
走进涟源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自助体验区、网办服务区、办事等候区等区域分布明确,随处可见热情引导的工作人员、人性化的服务设施以及可视化的智能化设备。
2021年,涟源市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质升级政务服务大厅。新大厅进一步合理分区,一改政务大厅前窗后室的传统布局模式,采取前台中台开放式服务,变“办事窗口”为“服务吧台”,打造集网上预约、智能导办、服务评价、自助办理、综合管理等于一体的现代政务综合体。
这个对外服务窗口布局上的小改变,背后折射的是政府“拆墙破壁”,提速提效政务服务的大转变。
聚焦“三集中三到位”,涟源市连续集中发力,43个应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单位做到人进、事进、权进,进驻主项达839项;关闭原税务、医保等7个办事大厅,将分散在各办事大厅办理的民生事项、高频事项归集到新政务大厅办理,实现群众办事进“一门”“一站式”受理。
根据办件量和事项关联度,涟源市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办理模式,开辟专区专窗。在办事大厅设置工程建设审批、公安、医保、税务、自然资源等8个专区和办不成事、产业项目帮代办、跨域通办等综合窗口,形成“单位围绕窗口转、窗口围绕群众转”工作格局。
涟源市还推出个性化服务,打造“一对一”贴心服务。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窗口实行“容缺受理”“延时服务”,确保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建设项目尽快落地实施;自然资源窗口成立专项小组,集中化解房地产办证信访问题;针对残障人士,安排志愿者一对一帮扶、全程“帮代办”。
服务拓广度——
入学、不动产登记、企业开办等462项事项线上办
前不久,市民刘女士通过湘易办APP“一件事一次办”专区中的新生儿出生主题式服务套餐,十多分钟就完成了孩子的参保登记申请,顺利缴纳了孩子的医保费用。“现在不用到处跑,在家里用一部手机,按照提示提交夫妻双方身份证、新生儿出生登记表等材料,事情就办好了。”刘女士说,与自助服务终端相结合,有效填补非工作时间和节假日期间的服务盲点,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
涟源市聚焦群众普遍关注、需求集中和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推进“湘易办”超级服务终端建设,着力打造“一机在手,一键登录,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政务服务新标签,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指尖办”。
目前,入学、新生儿出生、婚育、不动产登记、企业开办、企业变更等462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入驻“湘易办”。通过政务服务旗舰店、湘易办APP等网上办理渠道,税务网办率达96%以上,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0.5个工作日内,全程电子化企业开办网办率为96.6%。今年秋季开学,城区义务教育新生线上办理入学报名率达100%。
围绕助企纾困增效,涟源市不断拓宽线上服务广度。打造“营商地图”,将涟源工业、农产品2个本地特色产业90余家企业进行线上展示;搭建惠企“政策超市”平台,展示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惠企政策、项目申报、政策解读和法律专区、公示公开等内容,对涉企政策统一发布、统一入口、统一解读、统一标准,改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实现惠企政策集成式定向推送到企业,项目资金由“一对多”变为“多对一”申报,减少惠企政策兑现审核、拨付层级和程序,让企业可以快速兑现。平台自开通以来,进驻企业21629家,发布政策总数5009条,兑现资金6290.7万元。
改革延深度——
政务事项办理平均提速90%以上,流程平均减少20%以上
数据赋能之下,“放管服”改革不断释放红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愿景成为现实。
11月1日,市民吴女士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卫生健康局窗口,为所经营的美容院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工作人员采取告知承诺制容缺办,简化审批流程,原本需要法定办结时长为20个工作日,现在只用时10分钟便为吴女士办理完成,并将证照送至吴女士手中。
涟源市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深化“湘易办”与“综窗”两条业务渠道,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市政务中心坚持数据整合、集约高效原则,划分“集成式办理”综合窗口、企业开办综合窗口等八大领域窗口,提供业务咨询、综合受理、按责转办等服务,确保每类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本领域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事联办”“跨域通办”“一网通办”。
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即来即办”审批方式,涟源市采取简化审批流程,推行告知承诺制容缺办理,平均办理提速90%以上,平均流程减少20%以上,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0.5个工作日内。根据“宜放尽放”“能给尽给”“应减尽减”原则,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动各职能部门持续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受理权限下放到村(社区)。2022年,再次下放乡镇直办清单38项、村12项。目前,全市506个村(社区)、20个乡镇(街道)和娄底高新区已建设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市、乡、村三级“一网通办”。
【发展感言】
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涟源崭新篇章
涟源市委书记 刘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破解时代课题、把握历史主动、创造光明未来的“金钥匙”。我们必须要准确把握其内涵要义,在学思践悟中统一行动意志、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前进力量,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涟源崭新篇章。
要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深刻内涵,切实增强拥护“两个确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政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始终保持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保障。“六个必须坚持”与“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内在贯通、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我们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深刻内涵,就是要在学思践悟中统一思想、锚定目标、坚定意志,在抉择面前不摇摆、艰难面前不畏缩、危机面前不消沉,更加坚定自觉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要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内在逻辑,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六个必须坚持”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的集中概括,是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坚持人民至上,揭示了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坚持自信自立,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坚持守正创新,体现了敢为人先、立破并举、改革创新的巨大勇气和政治魄力;坚持问题导向,彰显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鲜明品格和政治优势;坚持系统观念,体现了对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的清醒认识和高度警醒;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一贯原则立场。我们要重点学习、深刻领悟、全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要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实践要求,在推动涟源高质量发展中践行使命担当。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必须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落实到推动涟源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定“一区三基地”发展目标,坚定不移走好涟源的发展之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就是既要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又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通过创新解决难题、推动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敢于直面问题、全面盘点问题、切实解决问题,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存在的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推进事业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把涟源的工作放在全国、全省、全娄底这个大局中来统筹考虑,以涟源一域之光为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添彩。
(原载于《湖南日报》2023年11月15日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