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风土丨琅嬛福地 金乡淑园(張傢平陽蒼南)

admin admin
2024-07-14
沁芳亭(张光聪/摄)朝南张家大门(张光聪/摄)苍南金乡张家大院,又称淑园,是金乡城内屈指可数的名宅之一,位于狮山之麓,分为朝南张家、朝北张家,现今保存完好的沈泰丰“大夫第”也曾是张家大院的一部分。“淑园”规模宏大,园内密布亭台楼阁,假山水池,可与夏口吴家少有园、昆阳大雅山房相媲美,被称为“琅嬛福地”。褚氏:兴旺……

沁芳亭(张光聪/摄)

朝南张家大门(张光聪/摄)

苍南金乡张家大院,又称淑园,是金乡城内屈指可数的名宅之一,位于狮山之麓,分为朝南张家、朝北张家,现今保存完好的沈泰丰“大夫第”也曾是张家大院的一部分。
“淑园”规模宏大,园内密布亭台楼阁,假山水池,可与夏口吴家少有园、昆阳大雅山房相媲美,被称为“琅嬛福地”。

苍南风土丨琅嬛福地 金乡淑园(張傢平陽蒼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褚氏:兴旺家业好巾帼

康熙十三年(1674),割据福州的耿精忠起兵叛清,东路攻温、台、处三州,衢州人张国用,少有大志,业儒不就,遂投笔从戎,随清军驻守平阳。
三藩叛乱平定后,张国用携眷定居于金乡城外的珠明岭下,为张氏始迁祖,后裔张昌德娶褚氏为妻,生子四女二。
据谱记载,张昌德于雍正年间从东门外桥头林迁至金镇西堡(今金乡西门朝北张家)定居。

张昌德去世后,褚氏克勤克俭,治家有方,又严于课读子孙以求上进。
张家遂财业阜康,在望族林立的金乡城内占据一席之地。
自褚氏开始,张家购置了大批田园房产,遍布金乡鲤鱼河边至球山下(包括沈泰丰“大夫第”),后又建朝南张家。
谱载:“褚氏以艾龄之孀母,抚少壮之儿曹,外则课子经营,恢宏祖业,内惟训妇纺织,克佐家声。
裕后光前,守名媛之礼法;上和下睦,作巾帼之规模。

褚氏七十大寿时,平阳知县黄梅亲赠匾额曰:“德厚萱康”,七十二岁时,她还主持分家。
张家家业兴旺,得益于褚氏之劳。

张瑞云:文武兼修建园林

褚氏之孙张松岳(1765—1801),号昆峰;其弟张松青(1769—1827),号怡庭。

张松岳幼而歧嶷,卓尔不群,有孔武之力,读书颖悟,尤喜作骈体诗,弱冠应童子试不中,奋然说:“丈夫生于世,当学万人敌,以立不世之功,奚能效儒生以毛锥自弄哉?”于是弃文习武,练就一身好功夫。

当时金乡卫右营都司曲乃伟率军驻防金乡,召其入伍从军。
张松岳深得曲乃伟器重,在军营大展其才,凡涉及营中事务,曲乃伟俱与其相商。
张松岳由此官至台协左营骑射。
可惜天命不永,不数年竟卒。

张松岳常年在外为官,家中事务由其弟张松青主持。
张松青是国子监生,授卫副府之职,他状貌雄伟,气度从容,性情豪爽,善于理财,对朋友仗义疏财,对亲人笃相友爱。
在他主持下,张家得以光大,张松青广置田亩,营造华屋,聘请平阳文坛名宿鲍台在家中教其三子学文,以期能在科举中有所成就。

其三子张瑞云(1813—1886),号锦亭,自幼聪慧,对音乐无师自通,长大后膂力惊人,于是广求名师,研习拳技,相传是金乡刚柔拳法第一代传人。
咸丰年间,平阳钱仓人赵起发动金钱会起事,江南垟张家堡杨配篯在宜山组建江南民团,张瑞云予以响应,参与练民御寇,因功例授盐课司提举。
后又参与兴办社仓等利民之举,平阳知县冯德超额其堂名“任恤可风”,与妻夏氏六旬双寿时,平阳知县方泩赠额曰“椿萱

张瑞云文武兼修,古今诗文,无不博览,“每吟咏,略无思索,韵流风发,不多让人”,由于家道日盛,把其张家大院建为私家园林(后被其子张陶称为“淑园”),内置奇花异草,亭台楼阁,假山清池,处处皆景,诗人撰文形容:“左襟鲤水,拟福地于琅嬛。
右拂狮山,饶闲情于濠濮。
”尤其以园内十景最负盛名:乐天居、沁芳亭、籁清山、香雪窝馆、兰池、竹壁、韵香小室、困学斋、望楼。
其中沁芳亭是金乡名流雅集之处,张瑞云常常与文人骚客谈聚其间,乐而忘忧,张陶曾有诗有《淑园十咏》,其中曰:“桃花含笑柳垂阴,草色青青入座深。
欲把襟怀洗澄水,群芳先已沁吾心。
”“四壁玲珑立藕花,旁人体认放翁家。
烟波自有长生境,何必黄庭玩岁华。
”此外,当地诗人吴国华、鲍震等都有歌咏。

张陶:颜李之学传播者

清初兴起颜(元)李(塨)学派,与永嘉学派的事功思想有暗合之处。
瑞安金晦推崇颜李学派,清光绪十四年(1888),金晦掌教金乡狮山书院,把颜李之学传入金乡,张陶是金晦的入室弟子。

张陶(1869-1901),字幼明,又字幼亭,名福地,号淑园,善于作诗,更精于琴艺,在金乡无人出其右,自幼卓尔不群,狂傲不羁,不甚爱学,其父张瑞云甚为着急,于是花重金聘请金晦来张氏家塾执教,张陶得遇名师,性情大变,折节读书治学。
光绪十七年春(1891),他在狮山脚下、淑园之内构数栋别墅,邀请金乡名医徐松生在别墅内坐诊。
张陶给别墅取名“无闷草堂”,在草堂正门上方题匾为“宾庐”,取去住无常如宾客之意,并作诗以表心志:“同来徐孺子,小憩此宾庐。
非止避尘市,亦堪供道书。
云霞随去住,山水任樵渔。
此外一无有,清风吹太虚。
”又作《宾庐歌》:“高高山曲,池中有人兮,琴书相随;日出而作兮,日入而归。
”他还请刘绍宽先生作《宾庐记》一文。
宾庐也是张陶雅集的地方,诗人们在此留下不少诗句,如道友朗然子,是杭州人,主持金乡环绿观,是宾庐的常客,曾作《无闷草堂题句》:“狮山胜地本天然,清景无尘可隐贤。
想是南阳高卧士,闲来抱膝咏长篇。
”他将张陶视为“隐贤”“高士”。

受其师金晦的影响,张陶平生最推崇颜李之学,不仅在草堂旁为颜元立祠,还早晚祭拜。
张陶的举动遭遇不少人非议,但他不为所动,刘绍宽对张陶此举却非常钦佩,他在日记中记道:“幼亭于本早致祭颜习斋先生,与祭者仅叔玉、子秩两君。
幼亭此举,乡人多议之者,幼亭能独行其志,余殊自愧也。
”张陶还将草堂作为私塾,取名为“崇颜私塾”,邀请鲍震在私塾内教育张家子弟。

张陶结局并不甚完美,据刘绍宽日记记载:“张幼亭于十七日服毒而亡,同人伤之。
”刘绍宽赠送挽联云:“颜学不昌,抱《存治》四编沈埋地下;嵇琴犹在,恸《广陵》一曲歇绝人间。
”但得知他去世,当地名士杨镜澄、刘绍宽、杨悌等一班师友都去吊丧缅怀。

张陶去世后不久,宾庐也荒芜不堪,令人惋惜。
鲍震有《遇张氏宾庐遗址有感》二首,其一是:“山庐犹是昔,风景已全非。
最是伤心处,苍茫一钓矶。
林泉谁过访,劳燕各分飞。
剩得渔樵者,长歌送夕晖。
”其二是:“黄鹤今何去,怆怀欲问天。
新愁人易老,旧恨梦难圆。
看竹谁为主,吟龙别有弦。
横渠森玉树,争上翠云颠。

张陶著有《淑园诗存》二卷。
张陶去世后,其后人将部分宅院出售给同城的沈家,即“沈泰丰”大夫第,其中花厅即是沁芳亭遗迹,至今尚存。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聚沙成塔 张家港城市气质素描(城市港人億元)

聚沙成塔 张家港城市气质素描(城市港人億元)

admin admin
3
2024-07-23
这里演绎白手起家的城市逆袭。1962年,常熟、江阴的24个公社(场)合并成立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以境内天然良港命名。61年来,从“全县只有一部柴油发电机”到连续30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前三甲”,张家港以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国土创造千分之三的GDP,苏南“边角料”蝶变全国“明星城”。这里垒筑享誉华夏的精神高地。全……...
漂亮街区——百年商街 古美风情 平阳街商埠文化艺术街区(平陽商埠街區)

漂亮街区——百年商街 古美风情 平阳街商埠文化艺术街区(平陽商埠街區)

admin admin
2
2024-07-20
红墙绿台,飞檐翘角,砖面青灰,小瓦覆顶……在南关区,有一条独具特色的百年商街——平阳街商埠文化艺术街区。街路两旁各式店铺悬挂着明黄色牌匾,墙面采用灰色仿古砖,二楼以上采用暗红色涂料,配豆沙绿阳台和白色牙线,呈现出了历史的厚重感,整体风格不仅古典质朴,也十分活泼时尚。除了风格独具特色,这里像一座小城一样,购物餐饮……...
回望“平阳商人”再创临汾辉煌(平陽商人洪洞)

回望“平阳商人”再创临汾辉煌(平陽商人洪洞)

admin admin
2
2024-07-19
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以敢为人先的商业胆识、不畏艰辛的创业精神,万里行贾,勤俭经商,以义取利,形成了卓越不群的文化特色,蕴育了深厚的晋商文化。晋商起源于晋南,然后向北发展,最后在晋中形成鼎盛。明清两代,晋商辉煌五百年。为了丰富晋商文化内涵,临汾市组织专家学者对“平阳商人”文化进行了挖掘、整理和研究,取得一系列研究……...
年终回馈|110元10锅剪子面_快来抢(年終剪子快來)

年终回馈|110元10锅剪子面_快来抢(年終剪子快來)

admin admin
4
2024-07-19
110元当300元使用,心动吗?时间:2018年12月30日-2019年1月1日110元当300元使用110元可购价值300元剪子面劵包,内含10张中锅剪子面劵。注:每餐限用一张券。活动时间:2018年12月30日-2019年1月1日购买方式:1.线下到店直接到店购买。2.线上推荐:优先使用支付宝或者微信购买……...
“麒麟计划”为平阳健康美容产业带商家筑起交流舞台(平陽麒麟跨境)

“麒麟计划”为平阳健康美容产业带商家筑起交流舞台(平陽麒麟跨境)

admin admin
2
2024-07-18
全球速卖通商家运营小二昕笛就跨境电商渗透率、速卖通全球布局、核心市场分析、跨境物流攻略、知识产权侵权问题进行精彩分享,帮助与会厂商树立跨境电商全球思维和国际眼光。全球速卖通美容健康类目负责人拾步向大家解读了“中国好卖家”新商家扶持政策、美容健康类目市场及消费者画像描绘、商家品库构建等高附加值内容。最后,全球速卖……...
抗战时期_文澜阁《四库全书》秘藏贵阳(四庫全書抗戰時期圖書館)

抗战时期_文澜阁《四库全书》秘藏贵阳(四庫全書抗戰時期圖書館)

admin admin
4
2024-07-17
乾隆三十七(1772)年正月,为编纂《四库全书》,乾隆皇帝下旨全国征集书籍,贵州巡抚图思德上奏,称“黔省夙号荒徼,人文卑陋”,无书可献。200多年前的贵州,因为文化匮乏的无奈,对《四库全书》征集的贡献实感力不从心;谁能想到100多年后,文澜阁《四库全书》为避抗战烽火,西迁至贵阳秘藏6年8个月。近日,“纪念抗日战……...
最新评论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