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是我的根_是我永远的家|记澄泥砚传承人王玲女士(傳承永遠女士)
“我的初心,就是让黄河澄泥砚走进校园,走进生活,让更多的孩子了解黄河澄泥砚,学习黄河文化,这样才能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王玲
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坐落在惠济区新城街道大堤北畔,远离城市的喧嚣与浮躁,站在研究所放眼四周,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
经过一个下坡就进入金沙泥艺术研究所所在的院子里,进入院子,右手边是一个菜园,茂盛的蔬菜将地面遮得严严实实,“竹林七贤”雕像坐落其中,形态逼真自然。
池塘南边种了一排柿子树和山楂树,树上硕果累累,柿子已经成熟,有的熟透了掉落在地上,山楂依旧青涩,一串串山楂压弯了树梢,让人感受到秋天即将收获的喜悦之情。
然而这个生机勃勃的“世外桃源”并不是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的原驻地,王玲与黄河澄泥砚的故事,得从34年前黄河风景名胜区的几间窑洞讲起。
研究所院子内柿子
研究所院子内山楂
研究所院子内石榴
一
复原与变故
如果重回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黄河边,便会有可能看到一双人在黄河岸边漫步,他们时不时捡起一块黄河泥仔细查看,低声交谈。
这两个人就是张存生和王玲。
1986年,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为加快发展旅游业,将出身于砖雕世家的张存生招为正式职工,不久后王玲也带着刚出生的女儿和公婆前来支持丈夫的工作,在黄河风景名胜区邙山脚下十几平方的土窑洞一住就是三十三年。
张存生被亘古悠久的黄河深深吸引,王玲对丈夫的事业全力支持,他们在黄河岸边继续着自己的砖雕事业。
两个人不仅在不起眼的窑洞中烧制出摆满一条沟的四大名著砖雕作品,更是复原出失传已久的黄河澄泥砚。
张存生和王玲
1988年,国画大师卢光照先生来黄河游览区参观张存生和王玲的砖雕作品,看完后在高度赞扬中遗憾地说:“历史中的黄河澄泥砚已经失传了,你们又会雕刻,又会烧制,如果能把澄泥砚给研制出来就好了。”
卢光照先生走后,张存生和王玲就开始咨询书画家,查找资料,踏上了复原黄河澄泥砚之路。
黄河澄泥砚,与端砚、洮砚和歙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与另外三种由石头雕刻的名砚不同,黄河澄泥砚是唯一一个由黄河泥雕刻而成。
黄河澄泥砚始于汉,盛于唐宋,元末时烧制技艺失传,其制作过程繁琐复杂,在当时就属于工艺珍品。清代时乾隆皇帝喜欢砚台,派大量人力物力研制,始终没有研制成功。
在王玲夫妇三年夜以继日的艰苦研究下,黄河澄泥砚于1991年得以重获新生。
黄河澄泥砚
黄河澄泥砚的成功研制使得张存生和王玲在工艺界名声大噪,他们在复原澄泥砚的同时进行创新,加入中草药,使得澄泥砚有淡淡的清香,储墨不腐,夏不枯,冬不冻 ,写字作画虫不蛀,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这一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各种荣誉和奖项接连而来。然而在当时看来充满希望的未来中,变故却正在接近。
澳门回归前夕,王玲夫妇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代表河南制作“九龙晷”砚作为澳门回归的献礼。
接到任务后,张存生便投身于澄泥砚制作中,在烧制第38窑九龙晷砚时,三天三夜没合眼,加上以前拉黄河澄泥砚材料时落下的旧伤,到医院检查出肾衰竭,于2000年4月离世。
二
蜕变与坚守
张存生的离世给王玲带来巨大打击,以前有丈夫张存生在,一切事情都不用王玲操心,王玲只管专心做好手头上的艺术品创作就好,两人里外配合,生活和工作都进行的井然有序。
在病床上,张存生曾对王玲说,如果万一有意外,你也能把这摊子事业干好。王玲说,不可能的,我对外话都说不好,怎么可能把这一摊事业干好?张存生赶忙说,我给你开玩笑呢。
然而这天晚上,张存生去世了,这一番话成了张存生的临终遗言。
王玲(左)和张存生(右)
年轻时的王玲性格内敛,不善于与别人打交道,是在张存生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张存生的离世对于王玲来说不仅是失去了终生的伴侣,也是失去了工作上高度契合的伙伴。
丈夫逝世后,每当她看到手头的作品方案都会想起离自己而去的爱人,王玲一度在悲痛情绪中难以自拔。
经过一年多的调整,王玲在朋友和领导的劝解下,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决定从悲伤中走出来,独立制作九龙晷澄泥巨砚。
烧一窑澄泥砚需要三天三夜,为了观察火温,窑边需要随时有人,当时烧制澄泥砚需要用肉眼掌握火的温度,眼睛眉毛周围的皮肤都会被烫出泡,没有张存生替自己掌握火候,凡事都需要王玲亲力亲为。
她说,以前看着丈夫干重活很轻松,自己做起来才知道其中滋味。
“当时所有大事、小事全都需要自己来掌握,有时候觉得自己遇到难事了没有人商量,自己觉得特别委屈了就趴到我丈夫的遗像上大哭一场。”哭过之后,王玲还要回到现实中来,独自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前行。
王玲在创作
从整泥、和泥到最后的烧制,昔日温馨热闹的工作室只有王玲独自忙碌的身影,往常两个人做的工作此时压在王玲一个人的肩膀上,她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正如王玲的学生所说,所有的作品设计和对外业务都是王玲老师自己做,谁能给她帮忙呢?谁又能帮得上忙呢?
“那时候在邙山,人家总说山区空气好,其实当你真正踏入那一块了你才会明白,那里的蚊虫特别多,当时给我女儿腿上咬的疤痕,到现在都没有消退。”除了心理上失去伴侣的悲痛和工作上的双倍压力,王玲还有一双还未长大的儿女和年迈的公婆需要照顾。
多重压力下,王玲只能负重前行。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王玲都会想如果丈夫张存生在会怎么解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时候他们二人会在梦里相会。
“有时候会梦见他,我就在梦里问他,存生你看我做的砖雕怎么样,他就给我讲哪一点做的不好。白天我过来看一下,那个场面确实有点不协调,我就接着修改。”
或许是张存生在冥冥中帮助,2001年,在烧制第39窑后,王玲终于烧制成功了长达1.99米的澄泥巨砚,完成了张存生的遗愿,也让王玲完成了从张存生背后的支持者到独当一面的创作者的蜕变。
此次澄泥砚的成功烧制,荣获2001年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金奖”。
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此后,王玲坚守在丈夫未竟的事业上,作品屡屡获奖。2005年6月,其作品《宝琴赏梅砚》获“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2007年,砖雕作品《黄河岸边是我家》荣获第八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最高奖“山花奖”;2008年,在首届中国炎黄文化周“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精品展演”中荣获金奖;2009年,在河南旅游纪念品博览会中获得金奖,2011年8月,作品《八仙如意砚》荣获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最高奖“山花奖”;2013年2月,作品《厚重河南砚》荣获河南省民间文艺最高奖“金鼎奖”......
制作澄泥砚使用的一掀掀泥,窑炉里投入的一块块煤,澄泥砚上一笔笔的雕刻,成就了一个又一个获奖作品。
这数不清的荣誉和奖项,说明王玲担起了丈夫留下的重任,完成了丈夫留下的嘱托。
三
初心与传承
“我的初心,就是让黄河澄泥砚走进校园,走进生活,让更多的孩子了解黄河澄泥砚,学习黄河文化,这样才能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王玲老师动情地说。
择一事,终一生。王玲数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澄泥砚的制作开发与传承推广中,与郑州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学校建立合作项目,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接触并学习黄河澄泥砚和黄河精神。
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无人传承的境况相对比,王玲的女儿、女婿、儿子都选择继续传承黄河澄泥砚,其中她的儿子张英豪在国外留学后放弃了优厚的工作条件,选择回到了生养自己的黄河边。
女儿张惠如今在惠济区文化馆工作,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被授予“郑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女婿在中州大学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全家人都和美术有关,都与澄泥砚结缘,黄河澄泥砚传承后继有人。
除了王玲的孩子,不少学生慕名前来学习黄河澄泥砚。
王玲
当时澄泥砚和金沙泥茶具给王玲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是王玲的生活依旧朴素,她把节省下来的钱都花在了前来拜师学艺的学生身上,学生们不仅可以学到泥塑手艺,生活费也是免费的,当时慕名前来学习黄河澄泥砚的学生有400余人,200多位残疾人学生。
“孩子确实是这块料,要是不收他们,他们流失了,心里感觉很不得劲,我跟我爱人存生都是这种心态。在那段艰难痛苦的时期,培养这些学生让我觉得未来很有希望。”王玲说,“这些学生现在到全国各地的陶瓷厂搞设计工作,还有一些学生自己独立创办工作室,看到他们能够凭借这门手艺安身立命,做出一些成绩,我觉得十分欣慰。”
其中,有一个学生叫韦德政,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也是非遗传承人,他做出的泥人惟妙惟肖,得到了广大顾客的高度赞赏。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王玲说,“亲手做澄泥砚才能体会到它的难度,从选泥、采泥、过滤、雕刻、成型、反复雕刻、烧制需要三十多道程序,每一步做不好都会对澄泥砚造成损坏。”
一腔爱,一室砚,从一个个或古朴大方或灵动精巧的澄泥砚作品可以看出王玲对其倾注的心血和专注认真的匠心。
曾经有人以优渥的条件邀请王玲出国研究黄河金沙泥技术,王玲拒绝了。她说,是黄河给了我艺术的生命和创作的灵感,是我的根,是我永远的家,如果离开了这个家,艺术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
命运给与王玲以重击,她选择了承受并带着逝者的信念继续前行。也正是因为坚守初心,王玲制作的黄河澄泥砚接近生活、反映生活,显示着蓬勃的朝气与生命力。悠悠黄河水哺育黄河儿女,塑造其以坚韧意志及百折不挠、永不言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性。
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与流传千年、经久不息的黄河精神密不可分,王玲的经历和选择正是当代黄河精神的现实写照。
郑州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部分展品
【人物简介】
王玲,女,1967年出生,“德艺双馨”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黄河澄泥砚非遗传承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郑州市政协委员,郑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郑州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所长。她着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弘扬黄河文化,用黄河中沉淀多年的泥土做原料,历经十几年的研究和创作,打造成系列黄河金沙泥工艺品:大型砖雕,黄河澄泥砚,金沙泥茶酒具。这些产品堪称“中原一绝”,多次参加国际国内艺术博览会,获得了国内外百余项荣誉,其中三次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受到艺术界、收藏界等各界人士的青睐。
【导师简介】
汪振军,郑州大学与传播学院二级教授、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河南省文化产业智库专家、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建设专家库成员、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
【作者简介】
朱璐璐,郑州大学与传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