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但对祖国贡献巨大的铁路专用线(專用線鐵路鐵道兵)
w-456# 原创作者:铁十师 王民立 永远铁道兵 2020.05.23
被采访者:潘钟麟
时间:2020年5月22日上午
采访方式:电话、微信。老兵表示,如果需要证明,他可以出据证明。
潘钟麟,1962年7月从上海交通大学预科参军入伍。
1964年至1968年在石家庄铁道兵工程学院学习,1973年退伍,曾任上海某工程监理公司高级工程师、总监、副总工程师。
1962年,时任铁十师46团机械连战士。
入伍后,他们部队先在山丹军马场,然后部队移防青海海晏,修建二二一厂的铁路。此工程从1963年一月开工至1963年九月完工。这段铁路距离不长,主要是在草原上施工,使用的是洋镐、铁锹等最原始的工具,主要都是土石方工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所以九个月就完工了。
因为二二一是保密工程,所以对部队政审非常严格,比如说家庭不能有历史问题,不能有海外关系,如果有一点点问题,就会调离46团,调到其他的团去。
潘钟麟当时在机械连,有一次因为机械需要修理,需要电焊,他进过二二一厂的一个车间,在车间里进行过电焊。
几年前他们一群老兵故地重游,参观了金银滩原子城旧址,他们看到了一个火车站,现在是一个景点,他们确定那个火车站就是他们当年修建的。
他还说铁路修完了以后,那些原子弹要从这条铁路运出去,运到罗布泊进行试验,当时是铁道兵的军管会,负责保卫这条铁路的安全。
当听说当年原子城的老同志,全都说没有见过铁道兵,他非常难过,说:因为时间短,有些老职工可能没有见到他们,也有这种可能。
从1963年到现在,已经57年过去了,如果要采访二二一厂的老人,应该采访80岁以上的人,年轻的人可能确实不知道这件事情。
中午他激动地没有休息,又回了一条微信,在微信里留言:“历史就是历史,不因为几位老职工,因为当时没见过铁道兵,而否定历史,不能改变我铁道兵参加“原子城\"建设的丰功偉绩和战友英勇牺牲的历史事实。(和我62年一起在上海参军的一位战友就牺牲在海晏开挖路基的工地上,现长眠在“湟源烈士陵园”里)。”
潘钟麟说了一段故事:一九六四年 漫长的冬天进入到六月,青海金银滩在这时候,泛黄枯萎的草开始返青,能见到一点点绿色,偶而还能看到野花。天气象小孩的脸时而兰天白云,时而下雪,下大雨,小河两岸还有积雪,小河流淌着冰凌。
我连驻工地上的一台空压机因“小发电机\"坏了发生故障,影响工程进度,连长派我去把坏的“小发电机”取回连部修理。为了行动方便,我脱掉皮毛军大衣,只穿了棉袄,棉裤去工地。去工地要过一条小河,平时踩着河床上的石块就能过河,这天可能是前几天下了大雨,河水变得很混,我踏着石块过河到工地,取回要修理的“小发电机”后快速回连部,在经过小河时,混浊河水已经淹没了石头。为了保证工地施工进度,要尽快修好空压机,我就蹚水过河,却一不小心滑倒,掉在河中。这时,我双手紧抱“小发电机”,把它高高举起,不让它浸水,自己却被浸没在冰冷的河水里,冲到了河对岸。回到连部后,我已冻僵了,战友们帮我脱掉棉袄、棉裤、反毛大头鞋,连长还给我喝白酒,把我抬到坑上盖上棉被了,连长还说:“你小子为了一台小发电机”不要命了。
由于“小发电机\"没有进水,很快就修好了,连长另派人把修好的”小发电机”送到工地,装到空压机上,恢复了正常工作。
图片左边长者为冯国兴,右边为作者王民立。
被采访者:冯国兴
采访时间:2020年5月22日下午
采访方式:电话
冯国兴,1962年入伍,入伍前是上海交大预科体育教师,今年79周岁。他和潘钟麟都是同年从上海交大入伍。曾任铁十师副师长、中铁二十局副局长。
入伍后,任铁四十六团三营9连统计员。因为他担任统计员,所以他可以到各个连队走动,他对整体的状况了解比较多。
他准备在七月初再次去二二一厂,他的记忆还很好,能够指认各条铁路的方位和当时施工的情况。
三营承建了厂内一些专用线,三营下属9、10、11、12连。
他再次回忆由海晏火车站修到221厂的支线,是他们进去前已经修好了的,不是铁道兵修的。从总厂车站再分成各厂区内的各条专用线,他再次确认,他们三营修的专用线及车站等,是他们新修的,不是对原有线路的整修。他说:二二一厂的总站不像一般的火车站,它是像一个葡萄架子一样的棚子一样的。
这个总站包括了一个机务段、一个编组站,都是在一块的,互相距离都很近。
在编组站附近还有一条安全避难专用线;这是防止列车,有时候可能会刹不住,所以需要设计一个安全避难的专用线。
有一次,一位副连长,浙江人,在二号厂区,发生了列车滑动,用钢轨、用杠子、用石头,都垫不住刹不住车,滑动了很远,遇到障碍物才停下来,损失比较大,被尚志功师长狠批评了一顿,差点受很严重的处分。这个例子说明安全避难专用线非常重要,万一刹不住车,火车可以开上安全避难专用线。
从这个总站还向各个厂区分出去一些专用线。
一个是二号厂区专用线。二号厂区是生产小型原子弹的,引爆实验的,二号厂区在地下,地面上看不见。
一个是发电厂的专用线。
九连有两个山西籍的战士施工之后,身上很脏,就跳到电厂旁边,有一个冷却池里去洗澡,被电厂的人发现了,马上要他们上来,然后给他们消洗,被狠狠的批评了一顿。
一个是煤炭专用线;煤炭专用线长672米,是冯国兴负责测量的。
一个是发电列车的专用线。发电列车是为了预防万一发电厂受到敌人的破坏,比如被轰炸等等,可以使用移动的发电列车进行发电。
发电列车有一个小站,有三四股轨道。
一个是材料厂专用线。
一个是加工厂专用线。加工厂专用线,在去往二号厂区的半途上。
因为当时出于保密,各个厂表面看不出是工厂,互相之间距离离得比较远,所以必须要用铁路线进行连接运输。
当年河南支边青年确实参加了铁路施工,但是他们是配属铁道兵施工的。
这条铁路修好以后,部分铁道兵的官兵作为骨干,留在了这条铁路专用线上。比如四十六团三营九连二排的副排长,1959年入伍,他就转业到了这条铁路上。比如九连连长栾涌泉转业留在了二二一厂。栾涌泉是建国前入伍的老兵,文化程度不高。
九连有过光荣的历史:中印反击战的时候,九连在兰新线的柳园火车站,负责从火车上卸装军用物资,送到西藏。因为任务完成得好,受到中央军委的表彰。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让他们九连进入厂区施工,九连认为是对他们的信任。(据中铁二十局局志(铁十师大事记)记录:1962年11月5日,四十六团一个连116人,奉命自山丹移防红柳园车站,担任青办装卸车任务)
冯国兴所在的四十六团三营,是1962年底进驻二二一厂专用线,团机关驻海晏。
冯国兴所在的九连,是1964年9月23日离开海晏,奔赴成昆铁路,九连是三营中第一个离开海晏的连队。
23天之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的一段时间,是四十六团三营,帮助二二一厂组织防空演习。
当年四十六团三营承建二二一专用线的战士中,还有40多人是从山西太谷县入伍的。
被采访者:张国英
采访时间,2020年5月22日下午
采访方式:电话
张国英,1960年入伍,甘肃天水人,
1962年至1963年,时任铁四十六团一营三连炊事班长。1969年底任三营副教导员。
张国英回忆,当时一营三连驻地在二二一厂厂部机关附近。因为他是炊事班的,不上工地,所以他不是很清楚修路的具体情况。但是他知道厂区里面,他们是不可以进的,是保密的。火车开到厂部总站之后,就换了他们厂里保卫部门的人把车开进去。
火车进厂以后,就开到地道里去了,表面上看不出来。
被采访者:刘炳仁
采访时间:2020年5月22日傍晚
刘炳仁,1956年从湖南浏阳入伍,是我国第一批义务兵。曾任原铁道兵学院教授。
刘炳仁经过新兵训练后,分配到了铁十师。后来他被部队送到铁道部天水铁路工程学校学习,这所学校搬迁到新疆乌鲁木齐,是新疆铁道学院。他从新疆铁道学院毕业后分到四十六团。
那个冬天很冷,他们部队从山丹军马场移防青海海晏,他时任四十六团二营技术组技术员。
他说他们到海晏的时候,海晏至二二一厂的铁路已经修好了,质量还比较高,不是铁道兵修的。二二一厂内的专用线也修好了,也不是铁道兵修的,但是修的很马虎,不能用。所以调铁道兵进来进行整修。当时的任务不艰巨,但是因为缺氧施工的时候觉得很累。至于当时二营,进入厂区是哪几个连队,他记不清了,因为他是营部技术组的技术员,对各个连队情况不是很熟悉。
他现在还能很清楚的记得他们修过的铁路,他正在用笔给我画图,准备用手机拍照后给我传过来,现在我在等待它的示意图。
我采访了46团三个营的老兵,当年由于保密,所以每个营都不知道其他的营在干什么。二营刘秉仁技术员,确认他们二营是在整修原来质量不合格的厂区内的铁路专用线。三营统计员冯国兴说,他们三营是在新修厂区内的专用线和车站等设施。一营三连炊事班长刘宝国只知道他们连队住在总厂机关附近,不知道具体的施工任务(冯国兴说:一营没有参加二二一厂区专用线修建任务,他们修建的是海克段,三连驻地就是黄草庄。
据中铁二十局(原铁十师)局志中大事记记录:
1962年6月30日,由四十六团承建的和碱支线竣工移交,受到中央军委,国防科委通令嘉奖。(我认为这才可能是让四十六团进入二二一厂区施工的原因)
7月19日,师下达调访命令,四十六团移防甘肃山丹军马场,团机关驻山丹。
8月1日,山丹军马场夏副厂长亲率电影队,到山丹县城四十六团驻地慰问官兵。
9月1日,四十六团在山丹军马场组成指挥所,根据军马场党委决议,团党委提出“紧急行动起来,干部战士齐动手,全力以赴,坚决完成秋收和护秋任务”的战斗口号。
10月26日,奉兵部命令,四十六团自山丹军马场,移防青海湟源二二一厂,担任该厂专用线工程施工任务,团在该厂设指挥所,参谋长林焕明任指挥。(这是奉铁道兵兵部的命令移防的,不是师一级就可以随便调动一个团的。)
1963年1月18日,由四十六团担负的二二一厂专用线11号、12号厂区线正式动工:该厂专用线由16条厂区线、四个车站(含一个编组站)和一个机务段组成,至1964年九月竣工移交,共完成路基长24.62公里,土石方20.72万立方米,铺轨22.74公里,桥三座32米,涵13座102米,备砂石道砟5.40万立方米,完成投资289.8万元。
3月22日,奉兵部“着令十师担负兰青铁路海克段和海湖支线施工任务”的电示,师在良乡召开工程会议,研究了工程概况和兵力部署,决定四十六、四十八团承担工程任务。
4月10日至12日,师在良乡召开三届六次党委全会,检查了一季度的工作,专题研究了西北工程任务安排和兵力部署,副总工程师孙传芬,对海克段和海湖支线工程进行划分:四十六团一、二、四营担负海克段海黄段长11.8公里工程施工;四十八团担负黄克段长11.62公里和7.465公里工程施工任务。(冯国兴回忆:一、二、四营,没有参加二二一厂区专用线修建,与这段记录是基本符合的;但是二营技术组技术员柳炳仁,确认他们二营的任务,是进入厂区对已经修好的质量不合格的铁路进行整修。)
4月20日,奉师部命令,四十六团三、五、七连作为先遣部队自甘肃山丹军马场移防青海海晏,投入工程施工。
(三连是属于一营的、五连和七连是属于二营的,这与大事记和冯国兴、张国英的记忆相符合,说明三连没有进入厂区。)
4月29日,奉师部命令,四十六团机关及所属一、二、四营分别自山丹军马场及二二一厂移防青海海晏,担任海克段东段施工任务。(这段说明刘炳仁的记忆也是对的,他当时是二营的技术组的技术员,他们先是进入二二一厂,对原有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专用线进行了整修,然后又移防海晏修建海克段东段施工任务)。
在此,要感谢两位“核二代”,照片中左边这位戴眼镜者昵称梁子,梁子是二二一的“核二代”,他们正在整理二二一厂的厂志。为了对历史记录负责,在我紧锣密鼓地采访老同志的时候,他也在百忙之中,专门开车去到二二一厂旧址,拍回来许多照片发给我,请老同志们看看,能不能认出当年熟悉的场景。
我们互相不认识,由于共同的对历史记录较真的精神,做起了同一件事,所以发一张近照先互相认识一下。
以下是梁子昨下午很辛苦地拍回来的照片:
看着这些照片,我非常激动!
感谢有情怀有责任的“核二代”!
也请参加过二二一厂专用线建设的老同志们看看这些照片,有没有自己认识的地方,有没有独特的故事,请讲出来!
梁子推心置腹地说:
其实我对这段铁路的感情非常厚重。这条铁路虽然已经锈迹斑斑,很多地段的铁轨被拆去了。但是一段鲜活的历史,不应该被我们忘记。在去年创作的三集纪录片《代号221》中,首先就把这条铁路引出,您可以想象它在我心中的位置是多么重要!
(编辑:彩云追月,听心)
来源:新华号 永远铁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