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城同创”一年间丨冷水滩:城市“美容”大变身 为全面小康增幸福成色(同創城市清掃)
如今冷水滩中心城区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这一切离不开“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在冷水滩区开展“六城同创”的一年间,通过精细化管理、建立常态化机制,创新清扫清洗作业模式,实现了城市卫生清扫科学化、现代化,极大地改善了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市民的幸福感、归属感也不断提升。
机械化清扫模式 让现代化便利城市生活
环卫作业由传统人工向机械化转变,极大地便利了“城市美容师”的工作,同时提高了环卫工作效率。
“现在我们主要是以机械清扫为主,越来越便利了,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湘永路环卫清扫工人张小林微笑着说着环卫作业机械化带来的便利。
为了提升工作质量,打好蓝天保卫战,冷水滩区近些年来大力引入机械化清扫设备,首次实现由“人工清扫”为主的工作模式向“机械清扫”为主的工作模式转变。同时,科学配置清洗作业组合,从以往的单车清洗作业升级为由一台扫地车与三台高压清洗车结合的单元组团作业,实现地面保洁转变为立体保洁,有效地避免了道路二次污染。同时,冲洗频次由每天4次增加到6次,更注重加强对广告牌、路牌、立面容器等清洗,确保一次清洗到位,每天见本色。目前,冷水滩区共投放使用清洗车29台、路面养护车2台,扫地车12台、护栏清扫车1台,司机55人,跟车清洗人员约46人,清扫质量和效率大大提升。
环卫设施提质改造 提升现代化人居环境
“我们以前出来散步、跳舞,要上厕所必须去附近的酒店,非常不方便,现在好了,建设了这么多公厕,不但干净卫生还很现代化,这实在是一件好事。”周阿姨乐呵呵地说完,就随着音乐跳起了广场舞。
2019年以来,为了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冷水滩区下大力气,开展“两大提质改造”,主要对公厕和垃圾站进行改造升级,先后完成了对杨家桥、伍家院等8座老城区公厕和啤酒厂、羽绒厂2个改制企业生活区公厕的提质改造,对城区所有二类公厕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更换和增补,在主街道每隔500米处安装了公共厕所指示导向牌;同时,对珊瑚东路、银象北路2座垃圾站进行了提质改造,对2个垃圾点进行了硬化改造,在西冲塘、车站路等9座垃圾中转站加装了除臭降尘喷淋系统,并正对城区16座露天垃圾中转站封闭式改造。极大地解决了“上公厕难”的问题,改变了垃圾处理站点“脏、乱、臭”的面貌。
奏响卫生清理“三重奏” 努力提升城市“颜值”
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为保障中心城区卫生的整洁卫生,冷水滩区多措并举,奏响城市美化清理“三重奏”。拉起死角死面“去污曲”,全面提高环卫作业质量标准。对城区进行全面排查,针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改制企业等区域的装修垃圾、杂草杂物、生活垃圾等死角死面进行了全面地毯式的清扫清理,共开展专项整治7次。弹起生活垃圾转运的“运输曲”。加大城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农村地区生活垃圾转运清运力度,实行垃圾密闭运输,垃圾转运频次由每天60余车增加到70余车,春节高峰期达到每天110余车。加强对城区分散垃圾桶及周边地面的清洗,并及时维修和更换已损坏的垃圾容器。截至目前,为通化街、伍家院、活龙井等社区添置了高质量的环卫设施设备,其中垃圾桶550个,三分类垃圾桶100组,景观式果皮箱30个,不锈钢斗车100台等。奏响绿水青山“生态曲”,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执行城区湘江河道12小时保洁制,配备机械化打捞船1艘和小型打捞船10艘,保洁人员30余人,围绕“河岸无垃圾、河里无障碍、河面无漂浮”的“三无”目标每天进行地毯式打捞清理,并及时转运打捞上来的垃圾杂物,避免二次环境污染。每天打捞各类垃圾达60余吨。
“开展‘六城同创’以来,我们多次‘出征’,对城区的死角死面垃圾、杂物、杂草进行全面彻底清理,每天加强对路面油污和环卫设施设备清洗擦洗,为城市‘洗脸美容’,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虽然辛苦,但看到干净整洁的城市,我们很有成就感。”冷水滩区环卫部门垃圾清运股室负责人熊顺林自豪地说道。
如今,漫步在干净的城市道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人们看到的是“地更净、水更清、叶更绿、家更美”的美好景象,生活有了归属感、幸福感,奔向小康生活的路上就更有盼头、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