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路一家美容店停业后不退款(預付卡停業消費者)
浏阳日报讯( 李小雷)营业时,用折扣优惠吸引消费者充值预消费;停业后,却不退还预付卡里的余额。近段时间以来,浏阳接连曝出预付卡消费纠纷事件。最近,将军路的一家美容店停业后未退还预付卡余额,被消费者集体投诉。
美容店停业快半年,预付卡余额迟迟不退将军路一家名为“本特丽·美咖”美容店,门上张贴着去年12月份发布的一张停业通告。
该店会员向女士就住在附近,每天都会关注这家美容店的最新动向。她说,自该店停业后,她和不少会员都向门店负责人提出退还预付卡余额的诉求,但至今没有获得退款。
目前,有50多名会员组建了一个维权群,涉及预付卡余额初步统计有30余万元。
“尽管原来的门店没有转让,但没有再次营业的迹象,现在连店主也很难联系上。”向女士说。
消费者决定集体起诉在此期间,向女士等人多次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也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但事情并没有他们期待得那样顺利。
“我们当时以诈骗报的警,但警方认为这是一桩合同纠纷,建议我们找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解。”会员彭女士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调解不具备强制约束力,虽然执法人员多次到该店了解情况,但最终因店主拒绝调解而宣告失败。
市场监督管理局荷花所工作人员出具的相关文书显示,去年年底,市场监管部门就对该店下达了询问通知书,责令该店退还消费者预付卡余额。
“我们本来计划组织双方进行一次深入调解,但店方称希望通过诉讼途径来解决问题,已不具备调解的条件。”工作人员表示,因调解未果,他们只能为消费者起诉该店提供便利。
5月21日,多次拨打店方负责人的电话,尝试联系对方,但一直处于无法接通状态。彭女士说,目前她和多名消费者已经准备集体到法院进行起诉,要求店方退款。
观察预付卡消费维权为何这般难?近年来浏阳已发生多起预付卡消费纠纷,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汽修保养、摄影、健身等行业。
梳理发现,浏阳预付卡消费者投诉案件主要反映的问题集中在预付卡消费经营主体不合法、恶意欺诈、虚假宣传、强制服务、变相涨价、霸王条款、突然关门消失、单方面终止服务等几个方面。
为什么预付卡消费纠纷频发?声威律师事务所律师谢惠表示,纠纷发生之后,无论是投诉还是起诉都属于事后监管,事实上就算赢了官司,如果商家没有还款能力,法院也无法执行到位。
“在预付卡消费监管方面,我国的法律还不够健全。”谢惠说,从司法实践来看,在预付卡消费管理上,应该加强事前监管,明确什么样的主体可以发行预付卡,明确它的资金规模是怎么样的,“发行预付卡之后,是否应当预留一部分保证金,以备将来发生纠纷,商家有足够资金向消费者履行退款义务,这都是需要考虑的。”
其实,早在2012年,商务部就出台实施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从事零售、住宿、餐饮、服务业的发卡企业,必须到商务部门进行备案,纳入监管。
按照《办法》要求,规模以上发卡企业将20%至40%的预付卡预收资金交由银行存管。企业也可以使用担保预收资金的保证保险、银行保函等方式冲抵全部或部分存管资金。
“这一制度可以防止企业滥用预收资金,在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时,也能对受害的消费者提供资金赔偿。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道‘保险’。”谢惠说,但从现状来看,大量发卡企业未进行备案,加上缺乏监管手段,监管部门也无从知晓商家的基本信息,“这也是造成预付卡乱象的一个原因,不管什么规模的企业,有没有发卡资质都在发卡。”
据了解,从消费者投诉到定性商家的失信行为,并纳入信用监管的机制正在建立,但要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全方位信用监管,还需一定的时间。